#懷孕

藥癮戒治 喝美沙冬想減量別急!

藥癮戒治 喝美沙冬想減量別急!#懷孕

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為因應靜脈注射者感染愛滋病疫情,於94年開始推行美沙冬替代療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為臺北市首家加入美沙冬替代療法的醫院,積極參與臺北市愛滋病防治工作。目前每日至昆明院區接受美沙冬替代療法人數為706位,追蹤進入該院美沙冬替代療法病患的愛滋病毒狀況,無任何一位靜脈藥癮者於加入美沙冬替代療法期間感染愛滋病毒,展現美沙冬替代療法與個案管理對愛滋防治成效。然近來發現,該院區美沙冬門診許多剛進入療程不久的個案,要求調降服藥劑量或自行停藥,以為已可戒除美沙冬,卻反而回頭使用海洛因,最後仍再回到美沙冬替代療法尋求協助。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行政中心主任莊苹提醒美沙冬病患與家屬,病患若能持續接受治療至少6個月至一年以上,將能獲得最大益處。莊苹表示,對於許多藥癮者來說,美沙冬療法只是幫助替代海洛因,一旦美沙冬能減少海洛因戒癮症狀後,往往要求醫生調降服藥劑量,甚至自行停藥,期望早日脫離美沙冬控制。她表示,常常聽到病患表示「我預計只要喝一星期美沙冬就好了,我不要喝太久!」,除了病患自己期望之外,來自同儕與家人的聲音亦使病患備感壓力,例如:「你看那個人劑量喝這麼高,一點都沒有進步」、「為什麼你要喝這麼久的美沙冬,到底有沒有效呀?」。莊苹指出,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美沙冬替代療法治療指引」指出:開立美沙冬處方的重點,不是把服用劑量減至最低數量或是減少成癮程度,而是有效控制患者尋求且繼續使用鴉片類藥物念頭,只要患者能從美沙冬計畫獲益,醫師就應鼓勵患者繼續接受治療,患者若至少能持續治療一年,將能獲得最大益處。她說,當靜脈藥癮者進入美沙冬替代療法,除了美沙冬藥物治療外,還併同接受心理治療、愛滋病防治、個案管理、健康諮詢、社會資源提供、工作轉介等輔導,幫助病患擺脫海洛因控制、穩定自我生活、脫離用藥環境、建立新人生。在其它狀況未準備好之前,別急著降低或停止美沙冬劑量。若想要中止治療,需與醫師、治療團隊共同討論退出治療的決定及減少劑量速度,並在過程中密切監督調整藥物狀況。莊苹強調,藥癮戒治是一條相當漫長的路,絕對不是一蹴可及,病患與家屬需配合醫療單位治療期程,給予病患支持與信心,停止美沙冬治療並不代表成功戒毒,病患與家屬生活品質提升、減少使用海洛因帶來的傷害、建立新生活模式、學習問題解決方式,讓病患能得到幫助、改變人生,才是替代療法的最大益處。

產婦破水盡快就醫 避免臍帶脫垂引發胎兒致命

產婦破水盡快就醫 避免臍帶脫垂引發胎兒致命#懷孕

「生得過麻油香,生不過四塊板。」這句古諺指的是,產婦若順利生產,就吃得到麻油雞來補身體,聞到麻油香就是一種幸運,也是一種幸福;若不幸難產,換來的就是四塊木板,也就是陰陽兩隔。這也說明了產婦的生產過程充滿了隱藏性的多樣變因。婦產科醫師在產婦生產過程中,最擔心碰到的狀況莫過於羊水栓塞、產前的臍帶繞頸及臍帶脫垂了。去年秋到台東基督教醫院任職的婦產科醫師梁華英,就在台東首度碰到了產前臍帶脫垂的棘手案例。幸好在東基產兒科團隊的全力搶救下,母嬰均安。想起當時的狀況,擁有廿五年婦產科經驗的梁華英醫師仍不住的感恩:「若不是上帝的恩典,這是一項不可能圓滿達成的任務!」一位非初產並有胎位不正情況的產婦,三天前發生破水現象而未就醫。直至肚子痛前來東基檢查時,已是三天後的事了。經醫師檢查,赫然發現一小截臍帶竟脫垂在陰道口外。梁華英醫師一邊用手托住臍帶小心的推回產婦陰道內,避免臍帶受到胎兒的壓迫;一邊下達緊急開刀的指令。在訓練有素、應變得宜的東基產兒科團隊努力下,嬰兒順利出生。「從發現臍帶脫垂到嬰兒出生,這個過程是十萬火急、分秒必爭!尤其,托住臍帶的手必須一直留在產婦陰道內,直到嬰兒順利的離開母體為止。」梁華英醫師回憶這段驚險萬分的經驗。過程中,還因為梁華英醫師要跟家屬說明當下的醫療情況而必須離開產婦身邊,由護士接手托住臍帶。他和護士兩人小心翼翼的進行這項「換手」的任務,一個放一個接,靠著鎮定的心完成了這項極具挑戰的任務。梁華英醫師表示,臍帶是供應腹中胎兒生命養分的唯一管道,若脫垂在外,不小心受到壓迫、扭折,使得母體供應胎兒的血流阻斷,胎兒容易因缺氧、窒息而致命。產前臍帶脫垂是婦產科急症之一,雖然不多見,卻非常可怕,對胎兒的罹病率及死亡率都高。短短數分鐘的時間,往往有截然不同的結局。所謂產前臍帶脫垂,是指羊膜破裂後,臍帶滑落至胎兒先露出部位的前端,位於子宮頸口、陰道內。換句話說,醫師內診時可先摸到或看到臍帶,才會再摸到胎兒先露出的部位,例如:頭、臀、肩等。根據文獻資料記載,產前臍帶脫垂多發生於胎位不正、胎兒過小、早產兒、多胞胎及孕婦骨盆形狀異常等。從數字上來看,在胎位不正(臀位)的發生率約2~4%,在正常胎位(頭位)的發生率是0.2~0.4%;而胎兒的死亡率則介於15~20%不等。梁華英醫師呼籲:「羊膜一旦破裂,羊水就會流出來,稱為破水。破水這件事,無法預知也無法避免,如果產婦發現自己破水了,請盡快就醫檢查,以確保母嬰生命的安全!」。

孕期保健三部曲 順利迎接小寶貝

孕期保健三部曲 順利迎接小寶貝#懷孕

送子鳥悄悄地送給您一個愛的禮物!您現在的感覺是甜蜜?興奮?緊張?惶恐?還是無所是從?無論您是哪一種類型的準媽媽,安全的度過整個孕期,是我們最大的期盼。臺安醫院婦產科衛教小組 - 王小麗提出以下三部曲來談孕期保健:【孕期保健一部曲~日常生活注意事項】孕期間應放慢工作的步調,維持好心情,避免情緒過度激動。此外懷孕前三個月,是流產的高危險期,勿熬夜、搬重物、行動速度放慢、勿長時間蹲坐,減少腹部出力的工作。用藥上,絕對不要吃非醫師處方藥物,由於某些中藥含活血成分,易造成出血,而不明成分之藥物也有致畸胎的可能。孕婦不是不能服用任何藥物,但必須由正規醫師處方之藥物,才有保障!王小麗強調,均衡飲食絕對是必須,尤其是蛋白質類(魚、肉、蛋、豆、奶類)、維生素、鐵質及鈣質,是一個頭好壯壯的優生寶寶所不可或缺的。而適度的體重控制,不僅可維持美麗之身材,更可以預防妊娠之合併症(例如: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壓...),真可謂一舉數得。此外,懷孕前三個月,是流產的高危險期,而性高潮易引發子宮收縮,請減少或暫停性生活。12週後,因腹部增大的關係,請換個姿勢,以不壓迫到肚子為主。懷孕的最後一個月也最好停止,以防早期收縮。若有養寵物請多洗手,尤其是飼養貓咪的準媽媽們,貓的排泄物內可能有寄生蟲(例:弓漿蟲),若準媽媽們忽略了洗手的重要性,就有可能經口進入人體,再經過胎盤感染胎兒,造成先天畸型,因此預防感染是最重要的。【孕期保健二部曲~孕期不適及處理方法】‧噁心、嘔吐:少量多餐、勿空胃、起床前吃些乾的餅乾或土司再起床、乾濕分離(液體與固體食物分開進食,約隔30分鐘)‧頻尿:進食水分維持在白天,睡前2小時則減少水分液體之攝取,勿憋尿,經常排空膀胱,以免泌尿道發炎。‧暈眩:懷孕期之暈眩,除少數原因為貧血或低血糖外,其他多肇因姿位性低血壓。當感覺頭昏眼花、暈眩時,請立即坐下或躺下,並將頭放低,置於兩膝之間,以促進血液回流。‧陰道分泌物增加:懷孕時,因動情激素增加之緣故,刺激內分泌腺體,使黏液分泌增加,這是正常現象。但是若有異味產生、搔癢或顏色變成黃綠色就應就醫。婦產科醫師除口服藥儘量少用外 ,尚有塞劑或外用藥膏可幫助治療。‧靜脈曲張:避免長時間站立,避免膝蓋交叉翹腳,阻礙腳部血液回流。經常變換姿勢,可穿著孕婦用之彈性襪,每晚睡前可抬高雙腳20分鐘,若有會陰部靜脈曲張之情形,可於睡前墊一枕頭於臀部下並抬高雙腳20分鐘,以利下肢血液循環之回流。‧便秘:多食用高纖維及粗糙食物。每日飲水6-8杯,並適當運動、定時排便。若以上皆無法解決問題 ,可使用醫師建議之軟便劑,但勿養成對藥物之依賴性。‧腰背痛:因懷孕期腹部日漸增大、重心前傾 ,造成代償性脊柱前凸, 肌肉緊張而導致腰酸背痛。最重要的是維持良好的姿勢,撿物品時應彎曲雙腳蹲下,代替彎腰取物。穿著低跟鞋子、使用扥腹帶、休息時以小枕頭支持腹部也許可減輕腰背痛之情形。‧腳抽筋:抽筋時,伸展抽筋之肌肉(腳伸直,足背屈曲)、避免踮腳、經常將腳舉高,促進循環。保持足部溫暖、多食用含鈣多之食物(例如:排骨湯、小魚乾、綠色蔬菜...)。【孕期保健三部曲~危險徵兆】1.陰道出血:不管出血量是多或少,您皆要就醫確定是何種情況,才能確保安全。2.早期破水:破水可能導致感染或發生臍帶脫垂之情形。3.早發性子宮分娩收縮:易引發早產。若您發現有腹部不適,應立即休息,休息後未見改善,您就應至醫院就診。4.胎動改變或消失:王小麗建議準媽媽們,三餐飯後一小時內觀察您寶寶之胎動,若有胎動即為正常(因此時血糖高,寶寶較有活動力)。

懷孕用藥停看聽 寶寶健康不打折

懷孕用藥停看聽 寶寶健康不打折#懷孕

懷孕期間原則上不宜用藥,因為藥物會經由胎盤進入胎兒內對胎兒造成影響。懷孕初期三個月藥品對母體產生影響最大。常見的情況像是懷孕剛開始可能會因為不知道懷孕而服用其它藥物,例如感冒藥物等,因而擔心受怕。不過根據調查因藥物而造成先天異常的比例並不高。雖說要避免用藥,但有些婦女無法停止長期用藥。如患有氣喘或過敏性鼻炎等慢性疾病。這類孕婦在懷孕時,需請婦產科醫師及藥師作用藥評估。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 - 詹景勛、林毓瑩組長指出,懷孕用藥分級可分為5級,安全程度由高至低分別為A、B、C、D、X。 多數藥品懷孕用藥分級屬於C級,常見有鎮靜安眠藥、心血管用藥、精神科用藥。這類藥品對胎兒的危險性無法排除,應該要先詢問醫師。下列有各種常見的疾病及其用藥:1. 糖尿病患者在懷孕期間應避免使用口服降血糖劑,改用胰島素較為恰當。2. 感冒時,解熱鎮痛的普拿疼屬於B級藥品,抗組織、止咳祛痰劑屬於C級藥物,應避免懷孕初期三個月內使用,且並非長期使用,可以不用過太擔心。 3. 若要使用抗生素以A級的盤尼西林第一代到第三代為主,如果對其過敏,可以改用B級,不過必須要避開可能傷到胎兒的時期使用。4. 補充維他命需要注意,不能過量使用。 最後詹景勛、林毓瑩組長提醒各位有哺餵母乳習慣的母親,部份藥物會經過乳汁代謝,可能經由乳汁被胎兒吸收。此時用藥需詢問專業人士的意見,並告知醫師的身體狀況。把握這些重點,相信你也可以在懷孕及產後安心的使用藥物了!

中醫婦科住院照護 媽媽調養好安心

中醫婦科住院照護 媽媽調養好安心#懷孕

許多婦科疾病雖然都有對應的婦產科照護,但對於治療後療效欠佳或仍有諸多不舒服症狀的婦女而言,雖不致於危及生命,但是這些症狀卻嚴重影響婦女生活品質。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開辦中醫婦科住院服務,提供民眾另一種選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卓雨青說,為了服務深受疾病困擾的婦女另一種醫療選擇,該院區特別開辦中醫婦科住院服務,在賴榮年主任領導下,提供自費住院服務,住院期間運用中醫的各種療法(如:中藥粉,飲片,針灸,拔罐,藥薰,熱療…等),幫助患者緩解症狀以提高生活品質,並預防疾病惡化。卓雨青表示,懷孕期安胎非常重要,有併發症孕婦尤其造成胎不安或身體不舒服等困擾,例如:妊娠高血壓的準媽媽,若持續高血壓容易有蛋白尿或是水腫等併發症,甚至發展成子癲前症、子癲症等,是危及媽媽及寶寶生命的高危險妊娠疾病。若能及早讓中醫介入合併治療,可以減少惡化,直到需要提早終止妊娠機率,也可以提高懷孕媽媽生活品質。她還說,曾有習慣性流產病史的懷孕婦女,再次懷孕後通常都會格外小心,中醫在安胎及產後調理方面的專長,一直是為社會大眾所信賴,以前礙於環境限制,中醫對於孕婦安胎的幫助僅止於藥物調劑,且每次開方多為一星期或更久之後才回診,媽媽還得在需要靜躺安胎狀況下來回奔波,增加流產機率,而且對於不喜歡服用過多藥物的媽媽們,這種安胎方式多少會有一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矛盾心情。若可以暫時住院療養,不僅媽媽可以安心靜養,隨時在中西婦科醫師雙重監控下服用藥物,並隨時視病情調整藥方內容,相信可以讓媽媽更安心、寶寶更安全。卓雨青提醒民眾,若對於中醫婦科住院有興趣或是不了解的地方,歡迎至陽明院區中醫科洽詢。

懷孕做愛可能引發早產?醫師:不致於

懷孕做愛可能引發早產?醫師:不致於#懷孕

妊娠期間的性事,自古以來常被壓抑隱晦,認是不可作,甚至不可談的禁忌,果真是如此嗎? 在二十世紀的現代雖然民風已開卻還是有許多人心存畏懼,不敢做、不敢談、最可憐的是不敢問。事實上經過許多專家學者的研究,正常懷孕期間之性生活不僅沒有妨害,反倒是有很多的婦女因生理上的改變,在此期間領受了前所未有的性歡娛。臺安醫院婦產科 - 陳思銘醫師表示,性活動在妊娠期間之所以被視為禁忌,是因為在以往它被認為是可能造成流產、早產、早期破水甚至羊膜炎的主因。造成這種誤解的理論基礎在於下面幾種可能的機轉:有人認為精子可能攜帶細菌經由性行為從子宮頸傳遞到羊膜,造成絨毛羊膜炎隨後引發早產。更有人認為精液裏含有前列腺素;此物質可引發子宮數縮,因而造成早期宮縮形成早產。另外性行為所造成的情緒及身體上的壓力,也可導致過度生產兒茶酚胺而引發子宮收縮。以上這些臆測的機轉之所以引發爭論,並且未成為事實即被接受,是因為它們缺乏有力的科學證據,並且樣品的採樣也頗有爭議。陳思銘醫師指出,事實上近幾年較完整且有說服力的研究報告已證實了身體健康的男性與正常孕期中的女性可以有適當的性行為,而不致於引發任何危害完整孕期的危機。在美國國家兒童健康及人類發展部指導下,芝加哥大學與愛荷華大學聯合發表了一篇研究報告指出:早產與孕期最後四週的性活動中男性的上位姿式可能有關:也就是說在統計學上有意義,至於在孕期最後四週因早期破水而引發早產則與性高潮似乎有關(不管有無實際的性行為),性交次數與早產無關,但如婦女陰道有不正常菌株寄宿而有頻繁性交則有關。以上是一九九二年所發表的報告,到一九九三年芬蘭賀爾新基大學發表了另一篇研究報告,報告裏指出根據他們的統計調查,身體健康正常的初產婦在孕期中之性生活並不會導致陰道炎因而引發早產。一九九四年牙買加發表了一篇探討該國胎兒周產期死亡原因的研究報告,文內提出胎死腹中與性交次數無關。在臨床上只有少數的情況下醫師會建議孕婦暫停或節制性行為:一、有習慣性流產歷史的孕婦,二、有子宮頸閉鎖不全的情形,三、產前出血或發現前置胎盤,四、有早產的徵象,五、早期破水,六、性伴侶有性器官疾病而不使用保險套,七、孕婦有陰道炎,其他有些重大疾病如嚴重心臟病、高血壓或者動靜脈血管畸形等等都須要會診醫師做審慎的評估。陳思銘醫師說,理論上來說絕大部份的孕婦都有健康正常的妊娠期(或許少部份有些小問題),只要不諱疾忌醫也都可以從醫師處得到幫忙,因此如何破除迷信禁忌,維持健康美滿的孕期性生活使夫婦感情得以甜蜜和諧已成為現代夫妻所必修的課題。

配方奶營養素不足 嬰兒智能發展較差

配方奶營養素不足 嬰兒智能發展較差#懷孕

過去由於配方奶提供了足夠的便利性與普遍性,孕產婦逐漸不再對母乳哺育的加以重視,研究發現配方奶風險如下:1. 提供不完整營養素:吃配方奶的嬰兒的智能發展較餵母乳者差,這樣的差別一直到成人期仍存在,營養素的不完整或許是因素之一。2. 缺乏保護因子:吃配方奶的寶寶得到嗜血桿菌感染的機會比吃母乳的寶寶高出4到16倍,因為任何細菌感染住院的機會高出十倍,下呼吸道感染的機會多出一倍,中耳炎的機會高出三到四倍。3. 誘發過敏引發體內發炎反應:配方奶是以牛奶蛋白為基準,較容易引起過敏反應。研究發現有過敏家族史的孩童,餵食配方奶後產生過敏的機會比較高。 由於過早接觸到外來蛋白質,也可能引發體內產生不當的免疫反應,日後慢性疾病如兒童期糖尿病的機會較大。 4. 含有重金屬:配方奶中的鋁及矽的含量為母乳的數十倍到數百倍,對寶寶長期的影響仍不清楚。 5. 細菌污染的機會較大:在歐美地區這兩年仍有新生兒因為配方奶中的細菌污染造成嚴重感染,甚至死亡。每一年,世界各地都有配方奶遭受到污染而被迫回收的案例。6. 配方奶中可能含有基因改造食物的成分,是否會造成新的過敏原,增加對抗生素的抗藥性等也仍是未知數。7. 經濟上的花費較大,尤其是有添加特別營養素的配方奶。8. 寶寶和照顧者有肌膚接觸的機會可能會減少,這或許也是智力發展差異的原因之一。 9. 沒有哺餵母乳影響媽媽的健康:產後子宮恢復較慢、產後出血的機會較大、身材恢復較慢、得到停經前乳房癌的機會會增加、卵巢癌的機會增加、骨質疏鬆機會較大。近來各界逐漸重視母乳哺育問題,發現母乳不僅對嬰兒的成長發育、疾病預防及認知發展,以及對母親產後子宮與身材之恢復及未來罹患骨質疏鬆、卵巢癌及停經前乳癌等疾病發生都有預防效果,甚至對於家庭、醫療系統及工作場所都有經濟上的好處,更有助於環境保護,於是世界衛生組織在2002年即呼籲各國政府保護、鼓勵及支持嬰幼兒純母乳哺育六個月,其後再添加適當的副食品,持續哺育母乳至兒童兩歲或兩歲以上。   為瞭解臺灣地區婦女之健康狀況及其對哺育母乳的看法,以做為規劃婦女健康促進及推廣母乳哺育政策之參考依據,臺中市衛生局配合國民健康局將於98年4月1日至5月31日進行「母乳哺育率調查計畫」,作為未來母嬰親善相關措施擬訂參考,受訪對象以居住臺中市在97年4月至97年9月生產的婦女為對象,預計進行抽樣訪視600案。  哺乳調查由本市衛生所工作人員及由衛生所推薦經過培訓的母乳調查訪問員,進行哺餵母乳相關資料的收集,所有訪員會配戴衛生局核發的識別證以利民眾辨示身份。本項研究將以以直接到家或邀約到衛生所的方式與受訪婦女進行面對面訪問方式進行,主要訪查項目包括受訪婦女的工作和家庭狀況,以及對母乳哺育的知識來源、看法與行為等,在訪問過程中所提供的資料,將與其他600位受訪者所提供的資料合併作整體統計分析,絕不會單獨對外公布個人的資料,衛生局相關調查訪問以及資料處理人員,也會善盡資料保密的責任,並按政府相關法律規範處理及保管本項調查所蒐集的資料,懇請惠予協助並接受訪問。執行期間對本項調查若有任何問題,可撥打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165反詐騙諮詢專線」查證或逕洽轄區衛生所及衛生局保健科(04-23801120)確認。

男性久坐、常憋尿 易「前列腺發炎」

男性久坐、常憋尿 易「前列腺發炎」#懷孕

頻尿、尿急迫、尿失禁、尿路細小、殘留尿液、尿後滴尿…等等的擾人不適症狀即統稱為下泌尿道症狀,這些症狀直接影響到病人的生活品質,造成情緒不安、尿濕褲子,身上常有尿味等等,所以應該重視了解,並且積極治療。大里仁愛醫院泌尿科 - 張靜閔醫師指出,造成下泌尿道症狀的疾病很多,包括泌尿道感染、膀胱功能障礙、前列腺肥大、尿路結石…等等,上述這些疾病都屬於病因清楚,且診斷及治療均有標準的方式,且療效也是可以預期的,所以如果有下泌尿道的症狀,建議應迅速找泌尿科的專科醫師診治。唯獨「前列腺發炎」,是屬於病理機轉不明,療效模糊不可預期,卻又持續困擾人的疾病。前列腺為男性的泌尿生殖器官,又稱攝護腺,位於膀胱出口處,其內壁形成尿道的第一段,腺體分泌與生殖相關的物質,精液出口的管道也在其中,所以一旦它出問題了,會同時影響泌尿系統及生殖系統,而所謂的發炎又分為急性及慢性,細菌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視其病情的時間及有無合併明顯的感染症而定。張靜閔醫師表示,在門診治療的病人中,以美國醫院診所的統計,約有四分之一的病人被歸於前列腺發炎的診斷,而以國內的情況似乎也差不多,且有增加的趨勢,好發於長時間坐椅子、常憋尿、生活作息不正常、吃檳榔、生活上壓力調適不良、水份攝取少、愛喝酒、愛吃刺激性食物的人身上,所以有時認為它是一種文明病,而且會逐漸增加,所以在治療的療程中,一定要找出可能的因素,並加以矯正,才可以有較好的預期效果。如果有上述的下泌尿道症狀時,首先必須先檢查,尿液及腹部X光片以排除尿路感染及結石的可能性,再以肛門指診直接觸診前列腺,如此可以分辨出是肥大,或是發炎,或肥大又合併發炎,或前列癌也可順便做一次攝護腺按摩,並留取按摩後的尿意做檢驗,通常如果是前列腺發炎時,觸診會有劇烈的疼痛,前列腺是腫且有內容物,擠壓之後,腫會暫時消退,而如果合併高熱的感覺,同時病人有發燒不適等明顯的感染症狀時,可能是細菌性感染的急性前列腺發炎,張靜閔醫師建議應住院給予靜脈注射抗生素積極治療。至於一般的慢性前列腺發炎,則會給予甲型阻斷劑例如Doxazosin或Terazosin,及消炎藥,長期治療。張靜閔醫師說,由於剛開始的症狀改善及進步並不像其他疾病一般明確迅速,故建立良好互信的醫病關係,是很重要的,因為這樣良好的醫病關係下,醫生才能了解病人有無不良的生活習慣需要進一步改進的,並能適時的根據症狀給予一些舒緩下泌尿道症狀的藥物,也才能了解病患,對此疾病的認知以便長期耐心的接受治療,並進而根治此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