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

少婦喜回春 產後不再乳鬆奶垂

少婦喜回春 產後不再乳鬆奶垂#懷孕

懷孕生產及哺乳後胸部變形與下垂,是許多女性朋友難以啟齒的困擾。一名30歲的程姓少婦在生產哺乳後發現胸部乾癟下垂,原本堅挺美麗的C罩杯頓成掛在胸口的兩個乾癟布袋,讓她難以接受又情緒不佳,甚至對丈夫的忠誠度疑神疑鬼,影響了夫妻感情。後來在光田綜合醫院整形美容中心接受新式的顯微抽脂合併自體脂肪移植隆乳,將大腿多餘的脂肪「乾坤大挪移」移植到胸部,胸型再度堅挺圓潤,局部麻醉且手術無疤痕、不用按摩也能自然又健康。陳小姐恢復了美麗與自信,原本惡化的夫妻感情又重新加溫。光田綜合醫院整形美容中心郝治華醫師表示,懷孕的婦女因體內荷爾蒙變化,乳腺及脂肪組織會增生,皮膚也因此被撐大。但生產過後因荷爾蒙降低,乳腺組織及脂肪減少,已鬆弛的乳房皮膚自然會有程度不同的乾癟下垂情形。加上許多媽媽產後力行減肥使脂肪大量流失,也可能是造成乳房下垂的原因之一。乳房下垂的問題可透過隆乳或乳房整形手術來改善。但有些女性難以克服在胸部植入「外來」填充物的心理障礙,同時也擔心留下疤痕或手術的安全性。不過現在透過技術專業的「顯微抽脂」結合「自體脂肪移植隆乳」,能提供隆乳民眾更安全而「真實」的選擇。郝治華醫師解釋,專業的自體脂肪移植在國際間已蔚為風尚,脂肪細胞因為柔軟、易於塑形,常常被應用在填補凹陷的臉頰、太陽穴、或外傷疤痕、隆乳等整形手術。而所謂「自體脂肪移植隆乳」,是由具有「顯微抽脂」臨床經驗豐富的醫師利用高精密度的顯微技術抽出堆積在腰部、大腿、臀部、手臂等處的多餘脂肪,經過篩選純化出具有活性的脂肪細胞(包括幹細胞及成熟細胞),然後移植到胸部雙峰上,因為植入的是自己身上的活性脂肪細胞,所以不會產生排斥反應,胸部也更柔軟真實。這項手術由僅需局部麻醉,免縫合免拆線,僅留小針孔、無疤痕,術後更不用像傳統隆乳手術必須不斷的按摩,可說是塑身與豐胸一舉兩得。延伸閱讀「隆乳優勢比一比」:http://www.uho.com.tw/plasty.asp?aid=9187

照著做,孕期不再害喜!

照著做,孕期不再害喜!#懷孕

媽咪窩雜誌採訪/陳姵樺諮詢/光田綜合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 阮志偉光田綜合醫院營養師 徐郁雯台中臺安醫院護理師 李仁慧孕媽咪害喜的狀況可以說非常普遍,只是輕重程度不一。而這種充滿幸福又無奈的身體狀況,有時也會對媽咪的生活有相當的影響,與它共處方式你不可不知!懷孕期間害喜的問題困擾著許多媽咪們,根據醫學報告的數據,孕吐發生的比例很高,大約四分之三懷孕的婦女都會發生,在發生率如此高的情形下,媽咪們應該怎麼因應?本刊特別針對孕期害喜這個議題,9月份在BabyHome寶貝家庭親子網上進行問卷調查,同時也採訪了醫師與營養師,希望可以對孕期害喜問題給媽咪多一點建議。「孕期害喜狀況調查」問卷結果公佈調查時間:98年9月調查對象:孕期及產後媽媽調查媒體:BabyHome寶貝家庭親子網有效樣本:1000份問卷分析1/接近半數孕媽咪有害喜症狀在此次有效份數共1000份的問卷調查中,接近5成的媽咪在懷孕時曾發生害喜的情形,但在害喜的媽咪中大約有6成只出現在懷孕初期,2成7的媽咪持續到懷孕中期,而9.4%的孕媽咪則含括整個孕期。雖然害喜的發生率很高,但因害喜症狀嚴重到必須就醫的比率卻不高,僅有2成4的媽咪曾為此而就醫,所以接近7成6的媽咪雖有害喜症狀卻大多可以自行緩解。調查中67.3%的害喜媽咪曾因此改變飲食,藉此來緩解噁心等不舒服的症狀,而32.7%的媽咪則沒有改變飲食,也可能是害喜的症狀較輕微,並不嚴重到影響食慾。問卷分析2/媽咪這麼吃遠離害喜而問卷最後問到「害喜時如何吃?」這個開放式的問題時,也得到了很多的迴響。多數的媽咪們都表示,就算吃了會吐也會盡量找有營養且比較不容易吐的食物吃,不然就是當下想吃什麼就趕快去吃,免得過一會兒又不想吃而影響到寶寶的發育,而且多數媽咪以少量多餐、清淡飲食、多吃蔬果的方式解決。調查中最常被媽媽提及的治害喜食物為酸梅,除了酸梅,其它酸的食物如:鳳梨、醃桃子、蜜餞也頗多媽咪會吃,還有媽咪用喝醋或是檸檬加蜂蜜餐包來減少害喜症狀。第二多被提到的治害喜食物則是蘇打餅乾,其次是麵包與吐司。有的媽咪表示乾的食物比較不會引起孕吐,乾的食物與湯湯水水的食物分開吃也比較不會有害喜感,不過也有媽咪只有喝湯湯水水的流質食物才吃得下,差異很大。除此之外,問卷中也可發現有的媽咪口味變化很大,在害喜時反而喜歡吃重口味、辣的食物,例如韓式泡菜、麻辣鍋等才能壓下想吐的感覺;也有一些媽咪愛吃泡麵、零食、甜食;有些媽咪會吃維他命、營養補品來補充營養,也有媽咪說,如果吐得太嚴重只好去打針了。這份問卷在這麼多媽媽的共同參與下,得到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分享,有害喜症狀的媽咪不妨參考看看。《MamiHome媽咪窩》‧2009/11月號 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1.php?catid=2&subid=2&cid=2146

懷孕期間妳有分泌物困擾嗎?

懷孕期間妳有分泌物困擾嗎?#懷孕

媽咪窩雜誌 採訪/陳紹綺諮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詹景全台北市立萬芳醫院婦產部生殖醫學科主任 徐明義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 陳曉萱懷孕的婦女,陰道分泌物增加本屬正常現象,但若分泌物的量、顏色、氣味出現異常,甚至伴隨外陰部搔癢、紅腫熱痛、尿道燒灼感、性交疼痛、下腹痛等症狀,就必須懷疑陰道是否受到感染了。孕媽咪常見的陰道感染問題與一般婦女大同小異,但為了胎兒著想,可是一點都不能大意喔!為此,本刊特別在5月份BabyHome寶貝家庭親子網上舉辦問卷調查,以了解孕期媽咪的分泌物問題。「孕期分泌物調查」問卷結果公佈調查時間:98年5月調查對象:孕期及產後媽媽調查媒體:BabyHome寶貝家庭親子網有效樣本:1,000份懷孕時是否有分泌物增多情形?分泌物增多的原因為何?是否有接受藥物治療(一般為陰道塞劑)?從以上的調查結果可發現,超過一半(53.1%)的孕媽咪在孕期都有分泌物增加的情形,不過這當中有高達三成的媽咪皆為正常的分泌物,僅有一成多的孕媽咪陰道曾受到感染,另外一成的孕媽咪則是不清楚自己分泌物變多的原因為何。因懷孕而分泌物增多的孕媽咪中,有7.7%為受到白色念珠球菌感染;其次則是細菌性陰道炎,佔了2.3%;而受到滴蟲感染與其他性病感染的孕媽咪,分別各佔0.2%。在治療方面,只有16.0%的孕媽咪曾接受過藥物治療,另外未接受治療的37.1%的孕媽咪中,扣掉為正常分泌物的31.9%孕媽咪,顯示有5.2%孕媽咪,雖有異常分泌物卻完全沒有接受治療。有鑑於半數以上的孕媽咪都有正異常分泌物增多的困擾,後續將為您一一介紹常見的孕期陰道感染原因及其治療方式,並教您在孕期中正確保養私密處,讓陰道維持乾爽、舒適。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詹景全表示,一般婦女陰道的PH值在3.8~4.5之間,容易感染的時機有二,一為性行為之後,由於男性的精液是鹼性的,所以在陰道射精之後,會破壞陰道的酸鹼值,使陰道呈現偏鹼性的環境,造成細菌增生,引發黴菌或滴蟲類的感染。其次經期的前後也會改變陰道的酸鹼值,增加感染的機會。然而,懷孕後的婦女,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轉變,包括:腸胃道、泌尿道及陰道等。以陰道來說,懷孕後陰道的酸鹼值會偏酸性,一般細菌雖然不容易增生,但過酸的環境反而容易滋生黴菌,所以很多孕媽咪在懷孕初期、中期時,會抱怨外陰部搔癢及分泌物變多,事實上高達80%都是源自於黴菌感染。想了解更多: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1.php?catid=2&subid=2&cid=1743

懷孕初期覺得陰部分泌物變多嗎?小心80%是黴菌感染

懷孕初期覺得陰部分泌物變多嗎?小心80%是黴菌感染#懷孕

資料來源/MamiHome媽咪窩 提供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詹景全表示,一般婦女陰道的PH值在3.8~4.5之間,容易感染的時機有二,一為性行為之後,由於男性的精液是鹼性的,所以在陰道射精之後,會破壞陰道的酸鹼值,使陰道呈現偏鹼性的環境,造成細菌增生,引發黴菌或滴蟲類的感染。其次經期的前後也會改變陰道的酸鹼值,增加感染的機會。然而,懷孕後的婦女,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轉變,包括:腸胃道、泌尿道及陰道等。以陰道來說,懷孕後陰道的酸鹼值會偏酸性,一般細菌雖然不容易增生,但過酸的環境反而容易滋生黴菌,所以很多孕媽咪在懷孕初期、中期時,會抱怨外陰部搔癢及分泌物變多,事實上高達80%都是源自於黴菌感染。詹景全表示,孕期最常見的陰道感染原因是白色念珠球菌感染,此外也有不少孕婦有滴蟲感染、細菌性陰道炎的困擾,少數則有性病感染的問題。詹景全說明,女性的尿道比較短(只有4公分),白色念珠球菌感染若不治療的話,可能引發反覆感染,造成頻尿問題。有時孕媽咪因受胎兒壓迫,小便時需要用力,用力時就會憋氣,最後放鬆時的一、兩滴尿容易回吸進去尿道,久而久之便容易引起膀胱炎或尿道炎。此外,陰道反覆感染會促進子宮收縮,因此在懷孕初期的白色念珠球菌感染,可能會因子宮收縮而增加流產機率,至於中、後期的感染則可能引發破水問題。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醫師陳曉萱也說明,懷孕的準媽咪,受到荷爾蒙的影響,會改變陰道的酸鹼值,因此陰道分泌物增加是正常情形,尤其在懷孕前後期,子宮頸腺體分泌較為旺盛,此時的分泌物會呈現透明或淡白色,這種情形孕媽咪無需擔心;但假使帶下異常的增多,或是帶下出現黃色、綠色、白色豆腐渣樣,甚至有腥臭味等情形,就必須就醫治療。以中醫的臨床觀點看來,婦女朋友想預防白帶,一定不能吃冰的東西,因為冰的食物容易使身體產生濕氣,濕聚為痰,痰濁下注,而成痰濕白帶。許多單純的帶下問題,往往都是長期吃冰所造成的;此外,長時間為白帶所擾的女性朋友,也建議避免食用生冷的食物。想了解更多「懷孕期間有哪些分泌物問題」: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1.php?catid=2&subid=2&cid=1743

上天的禮物 子宮肌腺症婦女喜獲麟兒

上天的禮物 子宮肌腺症婦女喜獲麟兒#懷孕

38歲的李小姐,罹患子宮肌腺症多年,每逢月事便劇痛難耐,服用止痛藥均無效,月事儼然成了李小姐的夢魘。二年前經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婦產部劉偉民主任進行手術,將纖維化的子宮部分摘除,僅保留三分之一。李小姐術後復原良好並遠嫁日本,去年底自然受孕後回台生產,懷孕34週雖然合併「植入性胎盤」,經劉偉民主任手術,於7月7日順利剖腹產下一子,重2454公克。子宮在切除「植入性胎盤」部位後,仍然保留且母子均安。北醫附設醫院婦產部劉偉民主任表示,二年前為李小姐進行手術時,因她仍強烈渴望能懷孕生子,故雖然日後受孕機會微乎其微,仍為她保留三分之一的子宮。直到今年二月初,李小姐再次出現在門診,表示她遠嫁日本後已懷孕約12週,經與家人商量評估後,決定回台生產。劉偉民主任指出,調閱李小姐之前的手術紀錄,對於她能受孕感到不可思議,經超音波檢查證實胎兒心跳正常,懷孕過程大致順暢,17週時經羊膜穿刺顯示為正常男嬰。劉偉民主任評估李小姐身材嬌小,孕前體重約39公斤,擔心僅剩三分之一的子宮無法承受遂漸長大的胎兒,有可能導致子宮破裂,會危及母子性命,於是決定在34週為她剖腹產,提早取出胎兒。劉偉民主任表示,李小姐於7月7日中午順利剖腹產下一子,重達2454公克,生產過程中意外發現胎盤有一大塊約6~7公分的組織已植入子宮壁內,不但無法自然剝離,且子宮壁僅薄到僅剩一層膜,即將破裂,即是一般醫學所稱的「植入性盤胎」。劉劉偉民主任說:「我們先將子宮生產的傷口縫合,再把植入性胎盤的部位切開後,一小塊一小塊的切除剝離,之後再將植入性胎盤取出時造成的一個大洞縫合,順利解決了「植入性胎盤」常導致的產後大出血,也避免直接將子宮整個切除的傳統做法,仍然保住了李小姐的子宮,也保住她懷第二胎的希望與機會。李小姐表示,劇烈經痛的問題困擾她十幾年了,也曾尋訪其他醫師,都勸她切除子宮一勞永逸,但她對懷孕生子有相當強烈的渴望,縱使只有一絲機會也不願放棄。後來遇到了劉偉民主任,第一次進行子宮肌線症手術前,她還特別叮嚀,不管剩下多少好的子宮組織,都一定要保留下來。術後復原良好,她也找到好歸宿,遠嫁日本。結婚後夫妻倆都沒有放棄懷孕的希望,先後在三間日本醫院求診,日本醫師皆表示,就算懷孕、外孕的機會很高。雖不放棄懷孕,但夫妻倆都順其自然,終於在去年12月發現懷孕了。李小姐說,初懷孕時心裡其實覺得很不真實,不敢相信自己真的懷有小生命,常常會焦慮擔心自己粗手粗腳不小心流產,夫妻倆不敢抱太高期望,擔心若有意外,失落感會更大。後來她跟先生、公婆商量後,決定回台待產,一直到24週她的心情才比實篤定,胎兒胎動頻繁,就像是在告訴她,胎兒仍安全的存在。對於這次順利產子,李小姐相當感謝劉偉民主任及北醫婦產部團隊的照護及關懷,現在首要的是好好照顧這個得來不易的寶貝,至於未來,李小姐笑著說:「不排斥為他添個弟弟或妹妹喔!」

小心!步入中年 精子卵子品質走下坡

小心!步入中年 精子卵子品質走下坡#懷孕

文/媽咪窩雜誌最完美的胎教,並不是打從一懷孕才開始,而是應該提前至計劃懷孕時就展開。因為精子與卵子的品質,決定了寶寶的基因,所以想要孕育優秀的下一代,必須掌握最佳受孕時機。有人說精子與卵子結合的那一刻開始,就註定寶寶未來的個性,不管此說法是否符合科學邏輯,但精子與卵子品質的好與壞,確實會影響受孕機會以及胎兒的基因呢!因此,媽咪可不只是在懷孕期間必須小心翼翼,更要打從計畫懷孕開始,就預先做好必要的措施,才能順利懷孕,並孕育出健康的下一代。談到精子或卵子的品質,大家會立刻與年齡做連結,沒錯,無論男性的精子或女性的卵子,其品質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衰退,或許男人會認為自己到60歲仍是「一條活龍」,但是有能力受孕並不代表精子是好的,因為人類基因在長期經過環境等因素影響下,品質會大打折扣,所以男性大約在40歲之後,精蟲即比較可能出現基因上的變化。而女性一到更年期就難有機會受孕,而且卵子的品質同樣會越來越糟,卵子品質處於最佳狀態大概在24~28歲之間,想生個聰明健康的寶寶,一定要趁早喔!萬芳醫院健檢中心主任林英欽表示,越來越複雜的環境也是影響受孕品質的一大關鍵,例如在醫療院所工作、長時間使用電話等職業女性,都比較容易受電磁波影響;工作地點在高溫、化學藥品等環境中的女性,也比較不利於受孕;此外,如果妳的工作需要長時間站立(包括:客服人員、專櫃小姐),恐怕對懷孕過程也會有負面影響,尤其懷孕初期流產的機會會偏高。另一方面,女性過度曝露在X光輻射,或接受放射線治療,理論上是會影響卵子品質,不過若是未發現懷孕而接觸到X光,也不必過度驚慌,除非做的是電腦斷層掃瞄,否則低劑量接觸不代表一定有問題,只是如果能盡量避免受孕階段接觸類似危險因子最保險。此外,有抽菸習慣的女性,要小心尼古丁所產生的影響,會降低受孕機會以及受精卵的品質。根據日前國外一項研究發現,不只是抽菸,連「三手菸」都會造成孕婦和嬰兒的傷害,抽菸所產生的有毒微粒會長期停留在周遭的物質表面,包括抽菸者的頭髮和衣物,所以近距離接觸父母的小嬰兒是最直接的受害者,而餵母乳的煙癮媽咪,更容易把這類有毒微粒傳給嬰兒,千萬不能小看菸的毒害。林英欽主任強調,抽菸和毒品對精子的活動力和卵子的結構,都具有極大的殺傷力,國外曾有研究報告指出,這些危險因子也容易影響到受精卵,進而造成胎兒腦細胞、呼吸、神經系統和心、肺等器官的傷害;酒精方面雖然較無研究證實,但還是應盡量避免。資料來源:MamiHome媽咪窩 提供《MamiHome媽咪窩》‧2009/3月號

化解惱人的孕期抽筋問題

化解惱人的孕期抽筋問題#懷孕

文/媽咪窩雜誌很多孕媽咪都曾遇上小腿抽筋的情況,有人認為和循環不良及缺鈣、缺鎂有關係,真的是這樣嗎?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這個惱人的困擾呢?孕期發生腿抽筋的原因雖然經常聽到抽筋這兩個字,不過,只有親身體驗之後,才知道腿抽筋時,痛起來的感覺真是讓人刻骨銘心。桃園醫院婦產科主任黃建勳、主治醫師董宇紅及忠孝醫師營養科主任洪若樸表示,懷孕中、後期孕婦容易出現小腿抽筋的問題,可能因素包括:腿部負擔加重:因為孕期體重增加的關係,使得媽媽的小腿負擔加重,尤其是需要站立工作的孕婦,或是體重過重的媽媽,腿部更容易疲勞,因此便容易發生抽筋。循環不良:因為子宮增大後,會壓迫到下肢的循環,再加上有的孕媽咪可能經常久站、久坐、習慣翹腳等,使得循環更差,就容易出現腿抽筋的情況。睡眠姿勢影響:有時候媽媽睡太沈或是肚子太大不好翻身,因為身體睡姿固定太久,加上腿部循環不良,就可能造成抽筋。缺鎂、缺鈣造成:孕婦為了因應胎兒的需求,需要攝取更多的鈣、鎂元素,但如果攝取不足缺少了鎂、鈣,會使肌肉產生收縮、神經傳導不良的現象,進而可能引起抽筋。靜脈曲張的影響:因為增大的胎兒壓迫骨盆腔靜脈和下肢靜脈,使得下肢血液不易回流至腹腔,此時靜脈壁及瓣膜因無法承受壓力而逐漸擴張並使瓣膜無法緊閉,就會出現靜脈曲張的問題。而因為罹患靜脈曲張,就會有抽筋症狀產生。環境溫度太低:晚上媽媽睡覺時,如果冷氣太冷,又沒有做好腿部保暖,肌肉遇冷產生收縮,也會發生抽筋。為什麼老是半夜或清晨腳抽筋? 黃建勳主任表示,因為白天時,媽媽活動量多,腿部的循環會比較好,所以,白天抽筋的頻率比較少,但到了半夜或清晨時因肢體活動少,腿部循環變差,就容易發生抽筋現象。另外,有些媽媽清晨準備起床時,因為突然伸懶腰拉扯到腿部肌肉,也可能使得睡了一晚有些僵硬的小腿,產生抽筋反應。《MamiHome媽咪窩》‧2009/5月號 資料來源:MamiHome媽咪窩 提供

打造完美孕媽咪的家!

打造完美孕媽咪的家!#懷孕

文/媽咪窩雜誌媽咪在懷孕過程中,因應身型的變化,生活上總會有些許不便,而為了讓胎兒孕育過程更加順遂,打造舒適的環境,可是相當重要喔!懷孕後,媽咪最需要的是一個悠閒、自在、舒適的居家空間,讓自己完全放鬆心情,孕育健康的下一代,媽咪們可以依自己的需求,從家中一些小細節做調整,在不需大動干戈的情況下,打造完美、安全的居家環境!居家潛藏危機,媽咪看仔細孕媽咪身負「重」任,凡事都得小心謹慎,即便在家也不能掉以輕心,家中許多角落潛藏著對孕媽咪的危險,可得有所警覺喔!陽台雜物容易絆倒翰品設計工程公司賴俊宏設計師表示,家中陽台是最容易堆積雜物的地方,稍不注意可能讓孕婦跌倒或絆倒;而一碰到雨天,地板容易潮濕變滑,讓媽咪跌倒;此外,在穿脫鞋子時,如果沒有板凳,很容易因彎腰而造成傷害。客廳也是處處有危機! 客廳應該是最舒適的地方,但也潛藏許多危機,媽咪必須注意,包括:動線不順暢而影響行走。尖銳的桌角容易碰撞受傷。沙發、椅子過高或過低,造成孕婦不便與不適。物品擺太高,取拿有危險。電器離太近容易受電磁波影響。電腦、電風扇、檯燈等電器的電線到處延伸,很容易絆倒。光線太暗,行走時可能有危險。地板鞋太滑。地板打蠟易摔跤。浴室濕滑最危險浴室最危險的問題就是因為地板濕滑,而使孕婦摔倒;其他還包括蓮蓬頭位置太高,拿取不便;馬桶旁邊沒扶欄,起身很吃力等問題。臥室床墊問題多每天要睡上八小時的床,必須特別講究,尤其針對孕婦,床墊太硬或太軟,都會造成不適;此外,若有習慣床頭擺放電話、充電器,近距離接觸也要注意是否有電磁波問題;而在拿取衣物時,不當的高度也會增加孕婦不適或危險。廚房空間小,最需防電磁波廚房家電多,加上空間小,電磁波問題最需注意;而在進行烹煮、家事時,要注意空氣不流通會影響孕婦健康。《MamiHome媽咪窩》‧2009/1月號 資料來源:MamiHome媽咪窩 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