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

支氣管癌少見 久咳超過兩星期最好就醫

支氣管癌少見 久咳超過兩星期最好就醫#咳嗽

天氣變冷了,低溫的天氣容易讓人感冒、流鼻水、咳嗽等,不過醫師提醒,如果咳嗽超過兩星期,最好就醫,進一步以支氣管鏡或是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檢查,因為日前一名50歲黃姓婦人,久咳不止,以為只是感冒,多次照胸部X光也都無異狀,咳了一個月以後,終於去照磁振造影找出原因,結果卻發現罹患支氣管癌第3期,且癌細胞已經轉移,因此醫師提醒咳嗽時間超過兩週,建議進一步做掃描檢查找出病因。不過50歲黃姓婦人沒有抽菸習慣,家中也無人抽菸,才會認為咳嗽只是感冒現象,且多次照胸部X光都無異狀,台中榮總磁振造影健檢中心主任醫師韋朝榮指出,支氣管癌是長在遠端氣管與支氣管的分岔處,位置剛好在胸腔中間,照胸部X光時容易與心臟、大血管影像重疊,不易被發現。根據大林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衛教文章表示,支氣管癌症狀包括呼吸急促、咳嗽、咳血(腫瘤出血)等, 不抽菸與戒菸是預防的一個重要方法,因為香煙中有非常多種的的致癌物質,而且已證實抽菸將提高罹患癌症的機會,且戒菸後能逐漸降低患癌機率,不吸菸者亦要避免吸入二手煙。另外,在有致癌物環境(如空氣污染、放射性鈾、氡、石綿、焦油、鎳、砷等)工作的人應採取防護措施,也應盡量減少暴露。

12月下旬流感高峰 B型流感病例增

12月下旬流感高峰 B型流感病例增#咳嗽

上周第一波大陸冷氣團報到,氣溫轉為寒冷,高雄市衛生局統計,這3周以來,因流感前來急診的比例從往年的5%攀升到10%,上周更新增17例流感併發症,其中B型流感比例最高。衛生署疾管處呼籲民眾可施打疫苗或服用抗病毒藥劑,目前累計全國流感併發症確診病例共133例,11月至3月將會進入疫情高峰期。(圖片為克流感膠囊,翻攝自衛生署藥物查詢系統)根據永和耕莘醫院的衛教文章表示,流行性感冒病毒有三種,主要以A型病毒較廣為人知,突變的機會也比較高,向是禽流感、新流感等都屬於A型流感。至於B型流感的症狀與A型十分相近,雖然也會發燒、咳嗽等,但是症狀較A型流感輕微,不過B型流感比較容易造成肌肉發炎,小朋友會出現腿軟腳痛的情況,需要趕快就醫,而且B型流感的病程也較A型流感長,可到長達兩週的時間。疾管局表示,12月中下旬後聖誕、跨年等活動人潮眾多,如果沒有做好預防措施,流感病例恐持續攀升,因此管制局預計自12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放寬公費藥劑適用標準,若家人、同事、同學中有類流感併發症發生或發燒持續48小時之類流感患者,經醫師評估後,都可使用公費申請抗流感藥劑,高雄市衛生局疾管處處長韓永光表示,今年疫苗接種踴躍,部分縣市疫苗可能所剩不多,民眾可先以電話向醫療院所確認。愛搞怪愛變化 年輕人愛燙髮恐大量掉髮致禿頭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015&HN_Yr=0&HN_Mon=0亂用抗過敏鼻噴劑 反致藥物性鼻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018&HN_Yr=0&HN_Mon=0電磁波可攻擊我們? 國際研究說不會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004&HN_Yr=0&HN_Mon=0

美出現新型豬流感病毒!出國別碰豬

美出現新型豬流感病毒!出國別碰豬#咳嗽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表示,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日前發布,今年11月中旬在愛荷華州再出現3名兒童感染新型豬源性流感病毒,包括之前賓夕法尼亞州、印第安納州及緬因州的個案,感染該病毒之個案自2009年以來已累積有18例,多數個案具有豬隻接觸史。疾管局提醒計畫前往該些地區的民眾,應避免接觸豬隻,加強個人防護措施避免感染。疾管局表示,依美國CDC發布資料,新型豬源性流感病毒是經由豬源性A型(H3N2)流感病毒與人類H1N1新型流感病毒的基因重組演變而成,屬自然演化,感染後有發燒、咳嗽、喉嚨痛及肌肉酸痛等臨床症狀,與一般季節性流感相似。目前僅出現在美國部分地區。新型豬源性流感防治重點與一般季節性流感病毒相同,平時應勤洗手、注重個人衛生與呼吸道咳嗽禮節,避免接觸豬隻或至農場參觀。由於新型豬源性流感病毒與季節性A型(H3N2)流感病毒基因組成有所不同,目前的流感疫苗僅能提供有限性的保護,但克流感及瑞樂沙等抗病毒藥劑,對該病毒仍具敏感性。疾管局呼籲國人出國旅遊,應避免接觸豬隻,並加強個人衛生,養成勤洗手習慣。返國時如出現發燒或類流感症狀,可於機場尋求檢疫人員協助;返家後倘有身體不適,應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向醫師說明旅遊及接觸史,以利醫師儘速診斷、治療及通報,該局同時也籲請醫師提高警覺,如發現有疑似個案,應主動詢問旅遊/接觸史,及時給予用藥治療,並儘速通報衛生單位。此外,禽畜相關從業人員於工作時,應加強個人防護措施,避免與動物相互傳播病毒,造成病毒重組的可能。

肺結核案例連環爆 永和某國中也淪陷

肺結核案例連環爆 永和某國中也淪陷#咳嗽

永和某國中二年級一名女學生,今年七月經醫師確診感染開放性肺結核,當時正逢暑假,女學生自行在家隔離治療,不料開學後至今,新北市政府卻在昨晚宣布,同班級有十五名學生經結核菌素檢測為陽性反應,不過衛生局也強調,並非群聚感染,已經有9名學生預防性投藥。根據台南成大內科衛教文章表示,肺結核病人分為開放性病人和非開放性病人兩種,開放性病人,痰內含有結核桿菌,會傳染給別人,這種病人比較少,非開放性病人,痰內不含結核桿菌,不會傳染給別人,這種病人比較多,大部分結核病人不會傳染給別人,開放性病人接受有效治療後,可以變成非開放性病人,不過相反的,非開放性病人不接受治療或治療不當,也會變成開放性病人。成大衛教文章中提醒民眾,因為早期的肺結核病人根本沒有什麼症狀,也不會不舒服,所以很容易忽略而延誤病情,到症狀出現,如咳嗽、吐痰、吐血等時,可能已經是中度或重度肺結核了,只要一個人身體抵抗力差(如年紀大的人、營養不良、糖尿病、矽肺症、愛滋病等病人),受到結核桿菌感染時,就比較容易患上肺結核病。 台北榮總醫院也在衛教文章中表示,平時肺結核病人應養成,當咳嗽、打噴嚏時以手帕、紙巾遮掩口鼻的習慣,以防飛沫隨意噴出,開放性病人只要積極接受藥物治療,按時服藥,在服藥後大約三至六個月後就會轉變成非開放性。結核防治要做好,接觸篩檢不可少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138咳三週、快驗痰 以免結核病找上門http://w3.uho.com.tw/hotnews.asp?aid=8313肺結核初期症狀易忽略 你有長期咳嗽嗎?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0139

怪病!早咳晚不咳 竟是罹患妥瑞氏症

怪病!早咳晚不咳 竟是罹患妥瑞氏症#咳嗽

一名8歲男童,連續咳嗽好幾個月,白天幾乎2、3秒就咳一次,但到晚上又不咳了,看過多家診所、醫院,服用治肺炎藥物,甚至連肺結核、胸腔電腦斷層檢查都做過,卻一直找不出原因,結果轉診到小兒神經科,才被診斷出是妥瑞氏症候群,醫師表示這樣的個案在小兒科門診還並不少見。馬偕醫院小兒神經科主任何啟生在馬偕醫訊的衛教文章中表示,咳嗽是兒科門診最常見的症狀,不過大部分的病人都是因為呼吸道感染所引起,另外在診斷咳嗽病症時,要考慮非自主發聲(vocal tics)的診斷,此類病人的咳嗽大部分是乾咳,特別是睡著後就不咳了,也常常會發出清喉嚨的聲音,或是咿咿啊啊的怪叫聲,有時病人甚至會說自己沒有咳嗽,只是作深呼吸的動作及聲音,這些都屬於妥瑞氏症的症狀。何啟生主任表示,臨床上妥瑞氏症的診斷必須符合四個要件,第一是有多發性的不自主動作,第二是發生一種或多種的不自主聲音,第三是發生的年齡小於18歲,第四是症狀持續時間大於一年,另外妥瑞氏症好發的年齡約在五至八歲,其中以男童較常見,臨床上,妥瑞氏症的病患常常會合併其他的病症,有一半的病童有過動症,另一半的病童有強迫行為。天氣開始轉涼,有些小孩因為「乾咳」了好幾個月,被誤會是氣喘而帶來醫院求診,何啟生主任也提醒,父母若發現小孩連續多個月咳嗽沒有痰,或只有清喉嚨的聲音,以及不自主動作及不自主的發聲時,應及時就醫,以獲得正確的診斷及治療。男聲、女聲 傻傻分不清楚?原來是甲狀腺病變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179天氣忽冷忽熱!小兒細支氣管炎悄悄來 輕忽恐會致命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3060男童「嬰幼兒早發型氣喘」 咳到無法入睡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892

男童「嬰幼兒早發型氣喘」 咳到無法入睡

男童「嬰幼兒早發型氣喘」 咳到無法入睡#咳嗽

書田診所小兒科主任醫師潘俊伸說,三歲大的陳小弟,近兩個月以來反覆的咳嗽,夜晚也常因咳嗽而無法入睡;平日玩得較興奮或跑跳時也會一直咳嗽,有時甚至會將剛吃下的食物也一併咳出來,造成日常生活很大的困擾,家長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經問診及檢查,加上推敲其病史,判斷是因氣喘發作而引起反覆的咳嗽,給予適當藥物治療並加上吸入型噴劑控制,症狀改善。潘俊伸醫師指出,陳小弟的情況就是所謂的「嬰幼兒早發型氣喘」,患有此疾病的孩童,有20%在出生1年內至少有一次與呼吸道感染有關的喘鳴發作;大於50%的人在2歲以前第一次發作,其中有35%的病童在於六歲大時,仍然有持續性的喘鳴發作。 潘俊伸醫師提醒,氣喘兒在流感季節容易發作,也會比一般兒童更易受到流感病毒的侵襲,進而引發較嚴重的併發症。接種流感疫苗是保護氣喘兒免除流感威脅的最佳方式。氣喘在治療方面,視情況給予緩解或長期控制的口服藥物、控制型吸入噴劑或是緩解型吸入噴劑。家有氣喘的孩童,在日常生活方面,應儘量避開誘發氣喘的危險因子,正確且規律服藥;在季節變化時,應當更加注意;隨時注意症狀變化來判斷氣喘的是否有受控制;流感季節儘早接種流感疫苗。

瞎米!咳嗽原來是氣喘 還會咳到吐?

瞎米!咳嗽原來是氣喘 還會咳到吐?#咳嗽

一般的人會認為,咳嗽通常都是感冒所引起的症狀,只要去診所看醫生並且按時吃藥,咳嗽就可以完全康復。但是日前有一名3歲小弟弟,一直不斷的咳嗽,當初以為是感冒,等到其他感冒症狀都好了以後,卻發現小弟弟還是一直在咳嗽,甚至咳到連食物都吐出來!再度就醫後才發現,原來小弟弟不是感冒引起咳嗽,而是氣喘所引起的結果。小兒心肺科戴任恭醫師在《高醫醫訊》中提到,小兒氣喘又稱小兒哮喘,指的是三歲左右以上的小孩,一年內有三次以上「呼吸急促,氣管發出喘鳴聲」的發作經驗。戴任恭醫師在文章中提醒家長,家中小孩若是有以上情況,就有可能是氣喘。但是大多數的父母有一個錯誤的觀念,就是只要一聽到家中孩子患有氣喘,都以為小兒氣喘治不好。但是只要找出致病因子,避免過敏因子,並配合藥物控制和治療,其實是能夠痊癒的。根據財團法人兒童過敏及氣喘病學術文教基金會的衛教文章指出,台灣最常見的過敏原是塵蟎,有90%以上的氣喘病童對塵蟎過敏。塵蟎大約只有0.2~0.5公釐大小,主要靠人或動物的指甲和毛髮為生,繁殖速度極快,好發於夏末初秋時。因此提醒所有家長,要避免塵蟎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定時清掃家中環境,盡量不要在家中擺設絨毛玩具,家裡的傢俱如窗簾、沙發,盡量不要選擇毛類的材質,唯有創造一個清新的環境,才能真正避免孩子成為氣喘病童。冬病夏治 揮別過敏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1358預防小兒氣喘 中醫籲:4~6歲孩童治療效果最好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0875改善氣喘過敏兒童的學習力與成長 提升生活品質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0366

研究:蘋果太酸易蛀牙 搭配起士吃可酸鹼平衡?

研究:蘋果太酸易蛀牙 搭配起士吃可酸鹼平衡?#咳嗽

英國科學家日前發現,平時若常拿著一顆蘋果慢慢咬,對牙齒恐怕不太健康,甚至比碳酸汽水更加傷牙,因此英國專家建議民眾,可以一邊吃蘋果一邊吃起司,幫助酸鹼中和來保護牙齒。不過苗栗為恭醫院周家伶營養師表示,沒聽過這種說法,吃完東西漱口最有效。雖然蘋果日前被美國檢驗出農藥含量過高,但它對人體的營養價值卻是不可否認,無論是預防心臟病、幫助減肥等,都能幫上忙。但英國研究卻發現,如果慢慢吃蘋果,蘋果中的高酸性物質會侵蝕牙齒,建議能藉由吃含鈣的食物如起司,來中和酸性維護牙齒健康。周家伶營養師表示,不曾聽過這種酸鹼中和的保養模式,其實吃完東西後漱口,才是對牙齒最棒的保護。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公布的水果營養價值中,蘋果富含的營養成分相當多,包括維生素A、C、E、β胡蘿蔔素、鐵、鉀、非水溶水性纖維等;羅東博愛醫院心臟內科副院長雷孟桓醫師表示,蘋果不但可減少體內的壞膽固醇,有助於預防動脈硬化防止心血管疾病,也可以增加腸胃蠕動幫助排泄。署立台東醫院家醫科醫師黃泓碩提醒民眾,要讓牙齒健康不作怪,除了養成平時吃完東西漱口的習慣,以及切記早晚刷牙之外,最好每半年檢查一次牙齒,成人最好也每年洗牙兩次,才是維護牙齒健康的最佳方式。鮮乳漲翻天 專家:喝豆漿也很營養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63&HN_Yr=0&HN_Mon=0健康促進、學習交流 讓長輩過喜樂的銀髮生活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806&HN_Yr=0&HN_Mon=0良好睡眠是健康基礎 別忽視睡眠疾病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2783&HN_Yr=0&HN_Mon=0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