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

發燒、咳嗽似感冒  輕忽恙蟲病恐致死

發燒、咳嗽似感冒 輕忽恙蟲病恐致死#咳嗽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本周就是清明掃墓連假,花蓮慈濟醫院感染科王立信醫師提醒民眾,由於春夏之際正值野外恙蟲肆虐時期,一旦被恙蟲叮咬後,病狀大部分是發燒、肌肉痠痛、咳嗽,往往被民眾誤以為是感冒,忽略就醫,有可能造成死亡,應多加留意。民眾在掃墓祭祖,容易接觸到恙螨孳生的草叢環境,增加感染風險。王立信醫師表示,恙蟎常在隱密處的柔軟皮膚叮咬,如鼠蹊部、陰部、會陰部、腋下、頭髮與肚臍附近,叮咬部位周圍泛紅,潛伏期約為9至12天,仔細找尋可能超過9成患者都可以發現焦痂外,患者常伴隨有高燒、頭痛、出汗、結膜充血和淋巴腺發炎、腫大等症狀,因為與一般感冒相似,因此常被忽略。長袖衣褲護全身清明到郊外掃墓,呼籲民眾落實「自我保護」措施,如需進入草叢穿著長袖衣褲、長靴及手套等保護性衣物避免皮膚暴露,塗抹經衛生署核可的驅蟲劑,避免恙蟲叮咬,離開草叢後儘快沐浴,並換洗全部衣物,可減少感染的機會。

4成民眾不認識肺結核 染病後怕歧視

4成民眾不認識肺結核 染病後怕歧視#咳嗽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醫學發達,結核病已是可以治癒的疾病,然而民眾仍對結核病存有錯誤認知及恐懼,因為根據疾管署2013年結核病民調顯示,許多民眾對於肺結核的衛教知識,明顯不足。調查資料指出,50.8%的民眾不知道結核病患服藥兩週後,可大幅降低傳染力;約有44%民眾不全部知道咳嗽2週以上、胸痛、體重減輕、食慾不振、有痰為感染結核病初期常見症狀;36.7%民眾認為若身邊出現結核病患者會感到不自在;更有46.2%民眾擔心若罹患結核病,會遭致歧視。結核病感染人數 每年逐漸下降對此,疾病管制署署長張峰義表示,結核病通報個案數,一直高居我國法定傳染病第一位,但因為近年來的防治政策結果顯現,因此,全國結核病發生率(數)亦從2005年為每10萬人口72.5例(16,472例),下降至2013年,每10萬人口51.5例(11,800例)。提醒民眾,若出現乾咳、全身不適、易疲勞、煩燥、盜汗、失眠、心悸,發燒或午後低熱、食慾減低、體重減輕。胸痛、痰量增加、呼吸急促或困難、咳血。等問題,可透過「肺結核七分篩檢法」進行自我檢測,及早就醫,及早治療。

開學流感顛峰期 預防群聚感染

開學流感顛峰期 預防群聚感染#咳嗽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假期結束,目前正值開學的巔峰期,又加上近來寒流來襲,氣溫驟降變化大,使得感染流感的人逐漸增多,新竹市衛生局提醒必要時請戴上口罩、勤用肥皂洗手,以減少流感傳染的機會。衛生局表示,學校開學同學們聚集在一起,容易交互感染,因此應保持室內風,如有呼吸道症狀者,請務必戴上口罩儘速就醫並儘量在家休養,以減少流感傳染造成群聚的機會。嬰幼兒、年長者 流感高危險群衛生局除持續擴大公費抗病毒藥劑適用對象,並由新竹馬偕醫院配合開設類流感特別門診,以即時提供符合對象藥物,因應民眾醫療照護之需求。此外,開學後同學互動及接觸頻繁,亦呼籲民眾應多注意呼吸道衛生及咳嗽禮節,有呼吸道症狀者,請務必戴上口罩。家中若有發生流感併發症的高危險族群,如嬰幼兒、年長者及慢性疾病患者,感染流感後應多加留意,儘速就醫治療,避免併發嚴重併發症,共同防範流感。  

感冒糖漿能止咳?醫:恐呼吸衰竭

感冒糖漿能止咳?醫:恐呼吸衰竭#咳嗽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近期因為流感大爆發,讓許多民眾不是鼻涕狂流,就是咳嗽咳不停,而民眾遭遇惱人的嚴重咳嗽時,常常會要求醫師能不能開止咳藥,使症狀緩和,甚至咳嗽一來就猛灌感冒糖漿,但醫師就提醒了,咳嗽是一個現象,是呼吸道受到刺激所引發的反射性反應,目的是要維持呼吸道通暢與乾淨,所以這是個保護人身體健康的本能,一但少了這層防護,人的身體將更脆弱,另外,如果痰咳不出來,將可能引發肺炎、肺膿瘍、敗血症、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止咳藥與感冒糖漿 治標不治本 台北中山醫院感染科謝從閭醫師表示,近期因為流感原因,使門診咳嗽患者激增五成,而當病患遇到咳嗽時,都會向醫生要咳嗽藥水或止咳藥,似乎醫生不開止咳藥就不是看病,甚至希望醫生多開幾瓶止咳藥水!另外臨床上也看到許多人一咳嗽就猛喝感冒糖漿,很容易因過度使用而成癮。謝從閭醫師說,止咳藥物或糖漿只可以潤喉,無法真正的止咳,所以千萬不要因服用後仍無法止咳,就自行加倍使用止咳藥物或糖漿次數,避免出現藥物成癮及副作用。許多止咳藥物大多含有可待因,可直接作用在腦部的咳嗽中樞,進而降低了呼吸道粘膜對外來刺激物質的敏感度,減少咳嗽反射動作的產生,若氣管與肺部的痰,因身體失去咳嗽的能力,恐怕引發肺炎、肺膿瘍、敗血症、呼吸衰竭甚至死亡。對此,謝從閭醫師提醒,民眾若久咳不癒,千萬要趕緊就醫,遵守醫師囑咐,別擅自購買藥物與止咳糖漿服用,當心病症越趨嚴重,謝從閭醫師也提出預防流感6招,讓民眾能健康好過年:1) 勤洗手/手是呼吸道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2) 捂口鼻/流感病毒傳播途徑是人們打噴嚏或咳嗽時從口鼻中飛濺出的唾液。 3) 少摸臉/臉上的眼、鼻、口能使病毒繞過皮膚這道天然保護屏障,直接侵入體內。 4) 避開感染源/流感病毒不會懸浮在空中,而是通過唾液等載體附著在物體上。任何流感病人接觸過的物體,比如硬幣、扶手、門把手物品都可能帶有病毒。5) 室內經常通風,減少聚集的細菌和病毒數。6)加強體育鍛煉,經常堅持戶外運動,增強抵抗力。 

咳嗽2個月未癒 當心是氣喘徵兆

咳嗽2個月未癒 當心是氣喘徵兆#咳嗽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76歲的陳奶奶,咳嗽長達2個月,期間至診所拿止咳藥服用皆無效,至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診斷為「氣喘」,醫師表示,病患的咳嗽症狀之所以沒有改善,是因為以普通的感冒方式治療,沒有對症下藥所致。陳奶奶表示,天氣冷颼颼,一直不停感冒,鼻塞、流鼻水、咳嗽,晚上睡覺還會有哮鳴聲,吃藥吃很久都沒有效,醫師診斷是「氣喘」,但平常又沒有「喘」的情形,怎麼都不會想到是「氣喘」造成的咳嗽。衛生福利部豐原醫院胸腔內科黃建文醫師指出,一般感冒通常3至5天即可痊癒,但若是氣喘所引起的咳嗽則會持續1到2週以上,有些是以慢性咳嗽來表現,並非都會出現典型咻咻的喘鳴聲。探究原因為陳奶奶年輕時於紡織廠工作,長期接觸職場空氣中的過敏原(棉絮),使得呼吸道敏感度提升,此次因季節變換氣溫溫差大,刺激呼吸道收縮引起急性發作,若僅以普通感冒方式來治療,就會達不到治療效果。別輕忽氣喘 急性發作恐致死黃建文醫師也說,若咳嗽超過3~6週以上的慢性咳嗽患者,會建議先做肺功能檢查,如發現支氣管阻塞或有過度敏感現象,可以輔助診斷為氣喘所引起,給予吸入式類固醇或氣管擴張劑治療,通常1至2週症狀就會改善,但還是需要長期使用藥物,依照醫師指示調整藥物,不可自行減藥或停藥。黃建文醫師叮嚀,若有咳嗽超過一個月、半夜經常咳醒、在清晨時特別容易發作、咳嗽偶爾會有哮鳴聲等情形,就要小心並非是感冒所引起的症狀,即可能是氣喘發作,應儘早就醫對症治療,若氣道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狀態無適時控制,病況在急性發作嚴重時可能導致呼吸困難、呼吸衰竭甚至死亡,不可輕忽。

婦頭痛、肩膀僵硬 竟是腦中風前兆

婦頭痛、肩膀僵硬 竟是腦中風前兆#咳嗽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五至六十歲的女性,若還有高血壓病史,突然出現後腦杓疼痛與頸部異常僵硬,要小心是否為「剝離性動脈瘤」在搞鬼!日前,台中就出現了一名六十歲李姓婦人,清晨時突然頭痛欲裂而暈倒,緊急送醫之後,發現是剝離性動脈瘤造成蜘蛛網膜下腔腦出血,經放入兩根顱內支架保護剝離血管,術後恢復良好。婦發病前 劇烈咳嗽咳出腦中風臺中慈濟醫院神經外科楊道杰醫師指出,李婦在發病前疑似感冒引起劇烈咳嗽,胸部痛到一夜難眠,次日清晨六時許,頭痛欲裂進而昏倒在家,幸而家人還沒有出門上班,送醫檢查發現是大量蜘蛛網膜下腔的腦出血,馬上轉送臺中慈濟醫院。楊道杰醫師說,剝離性的動脈瘤也是屬於腦中風的一種,理論上,椎體動脈血管只有中間一條快車道,但李太太的血管剝離成兩條,血行路徑除了快車道又亂跑到旁邊的腳踏車道,形成所謂的「剝離性動脈瘤」,造成腦血流的不順,結果可能引發缺血性中風或者腦部大出血。 剝離性動脈瘤好發於高血壓女性 而剝離性動脈瘤好發於五十到六十歲,特別是有高血壓病史的東方女性,發生率約為十萬分之一。病因有可能是天生體質,也不排除用力咳嗽導致脖子過度擺動加上血壓高高低低,最後血管裂開引發脖子痛、頭痛。而且,目前沒有很好的預防方法。李婦自覺感冒頭痛及頸部僵硬,其實有可能是動脈瘤輕微小出血或剝離,產生很像是感冒的癥症,幾天後才大出血,值得注意的是,千萬不要隨便吃止痛藥,痛被壓下來有可能延誤治療。   楊道杰提醒,出血前兆多數以嚴重的後腦勺頭痛、突然頸部僵硬表現,或者臉歪嘴斜,甚至痛到不能忍受而暈倒,這時就要高度懷疑是剝離性的頸椎動脈動脈瘤破裂出血,一旦已經出血,往往會造成包括休克或死亡等很嚴重的症狀,家人送醫應快送到合格的腦中風急救醫院,做腦部檢查才能及時挽救生命。  

秋冬咳嗽患者增 6點注意事項必知

秋冬咳嗽患者增 6點注意事項必知#咳嗽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咳咳咳!秋冬季節,還真是多病的時刻,老年人不僅要慎防中風或心肌梗塞,有慢性肺病的民眾,更可能在這個時候,出現咳嗽咳不停的症狀,對此,大里仁愛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洪崇文表示,中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在天氣寒冷之際就醫人數增加20%,呼籲有慢性肺病的民眾,若有不適應及早就醫。洪崇文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病,它是一種長期慢性且無法恢復之呼吸道阻塞,致使氣體無法通暢地進出呼吸道的疾病,通常包含「慢性支氣管炎」與「肺氣腫」兩種疾病。患者常有喘或呼吸不順暢的現象,也常合併有咳嗽及痰多的情形,且易隨著年齡增長而病情日趨嚴重。一般民眾如有哮喘、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難、咳血、疲倦、意識不清、發燒等常見症狀,應即早就醫確認疾病治療,治療上方式有使用藥物治療,常使用的藥物有支氣管擴張劑、袪痰劑、類固醇、抗生素等或氧氣治療或呼吸運動訓練,都有不錯的治療效果,但胸腔內科主治醫師洪崇文也呼籲民眾「戒煙」是防止肺功能繼續迅速惡化最重要的根本方法。另外,天氣寒冷是原有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更容易發病的季節,患者應如何避免急性發作呢?洪崇文提醒,必須注意以下五點,才能避免慢性肺病持續惡化:1)遵照醫師指示,規則服用藥物,勿擅自調整劑量。2)避免感冒(建議每年預防注射流感疫苗)。3)避免接觸刺激性或污染之空氣,若東北季風夾帶中國空汙襲台,也記得戴口罩出門,或盡量減少出門。4)避免服用乙型交感神經拮抗劑之心臟或抗高血壓藥物。5)使用鎮靜劑或安眠藥宜小心,不宜過量。6)患者更應提早回診,評估是否需預防性投藥,避免病情急性發作,造成身體上的不適。

咳嗽數月都沒好 竟是胃食道逆流引起

咳嗽數月都沒好 竟是胃食道逆流引起#咳嗽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位因慢性咳嗽前去台南新樓醫院求診的病患,一開始即說其咳嗽己多月,遍訪群醫效不佳。問其症狀,除咳嗽外,還伴隨有上腹悶堵、泛酸、胸前時感灼熱刺痛不適感、飲食喜辣炸等刺激性食物。醫師判斷其為胃食道逆流所引發的慢性咳嗽。開藥改善其胃食道逆流性形及治療咳嗽之藥,並囑其減少辣炸刺激性食物之攝食,三周即完全治癒。台南新樓醫院中醫枓盧漢霖醫師指出,一般來說,呟嗽通常伴隨著俗稱感冒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產生。但這種咳嗽通常不會超過三個星期,通常感冒好了,咳嗽也就改善了。慢性咳嗽最重要的是先找出病因,然後才能針對病因去排除,才能有效治療,雖然引起慢性咳嗽的原因有上述那麼多,但有許多醫學報告顯示,造成慢性咳嗽最常見的原因依序有上呼吸道慢性發炎及鼻涕倒流60%、哮喘20-30%、胃食道逆流10-20%、慢性支氣管炎10%及其他。盧漢霖醫師說,現代人工作壓力大,長期喝酒應酬吃宵夜、飲食不正常,有胃食道逆流之情形不少,也易引發慢性咳嗽。若有長期咳嗽不癒的情況,經胸腔科檢查無任何器質性病變的情形,仍治療不好的情形下,建議您可找中醫師進行診斷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