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心理焦慮內耗難快樂⋯心理師揭2種人恐釀「慢性疲憊」

心理焦慮內耗難快樂⋯心理師揭2種人恐釀「慢性疲憊」#心理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在生活中提不起勁,怎麼做都覺得自己不夠好,想解決問題卻力不從心......心理師提醒,有些人不習慣看見自身的優點,長期下來會產生內在消耗,無法放鬆,在心理上不容易快樂,進而導致生理上的「慢性疲憊」。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心理師倪家珍表示,除了心理會影響生理狀態,家庭也是造就性格的一大原因,「高成就者」與「容易自我打擊、自我挫折」性格者較易產生自我否定感,如果常常感到焦慮、疲累、挫折、沮喪,覺得什麼事都做不好,不論在工作、生活、學習都感到疲憊、生活沒有美好可言時,可能是面臨自我否定、或是受到過高的要求。 看不到自己的優點!長期自我否定恐慢性疲憊倪家珍建議可透過「3大指標」觀察自身狀態: 失眠:夜間無法好好入睡、思緒紛飛,或是睡不熟。 睡飽後仍提不起勁:已睡了7~8個小時,但起床後還是覺得疲累。身體倦怠、緊繃,全身無力。 面對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狀態:在工作、學習時,很快就覺得自己沒電了,或是難以專注。同件事情過往能進行一段時間,現在卻很快倦怠,甚至光想到要做事就提不起勁。 倪家珍分享,曾經有位朋友學習表現非常好,也獲得一份好的工作,但是他不覺得自己有什麼優點,很容易看到自己的不足,且感到驚慌失措。像這樣自我否定感很強的族群,可分成2類型。 第1種是「高成就者」:這些朋友以非常嚴格的標準來要求與評量自己,要求自己優秀、優秀再優秀,不容放鬆與出錯。通常這樣心理狀態的形成,與家庭養成有極大關係,例如在我們的文化中,家長常常要求或期待孩子當一個乖小孩。而這個「乖」,往往又跟成績好、性格順從做連結。 一個成績好又順從大人的孩子,通常成為大人口中的優秀小孩,並且得到讚賞。為了符合「優秀」的定義或是人設,便開始內化一個不合理的目標,認為永遠只能表現好、不能放鬆,表現好是我的本分,也是自我存在的來源。 第2種是「容易自我打擊、自我挫折」:這些人往往許多事情還沒開始做,就自我質疑做不到,或是很容易放棄。會有這樣性格的人,也許是因為小時候表現不好被罵,導致負面記憶留存,認為自己沒有用、什麼事情都做不好;或是在發展中缺乏引導,對於一件事完成的過程,缺乏分段式的成功經驗,因此沒辦法自我肯定;對於生活當中的事希望自己成功,可是又不相信自己做的到。 倪家珍說明,關於建立健康的自信,上述2者都需要認知內在的心理模組,前者需要看到自己在成長過程中被植入太多期望和要求,被成就與責任過份主導,丟失了自由與樂趣。後者則需要看到自我否定或害怕失敗的心理迴路,多增加小的成功經驗,以及練習不認同扯自己後腿的想法。想自我改善身心狀態,可嘗試3方法由於這些長期的心理與性格模式所形成的身心疲累,或是慢性疲勞是一種結果。倪家珍建議先減少身體疲累感,增加身體上的能量,同時藉由心理諮詢在認知與情感上進行調整。若想改善自己的身心狀態,可嘗試3方法: 多接觸大自然:大自然是療癒身心很棒的地方,可以在其中唱歌、吶喊、做自己,且不會受到任何批判、不用擔心誰的眼光或評價,大自然會完全接納你。儘管只是美麗的風景、徐徐的涼風、海浪的節奏、灑落的陽光,這些大自然的元素能夠啟動人們的副交感神經,讓我們的身體放鬆休息,減少腦中喋喋不休的評價與干擾。   重拾或發展興趣:思考一下,過去有哪些事情會讓你很快樂,但是被你認為浪費時間,因此已經很長一段時間沒有做了,像是唱歌、運動、彈琴、畫畫、爬山、做甜點、手作等等,這些只關乎自己的喜好、五感投入的活動。如果尚未找到興趣,可以開始探索,對於大腦的可塑性有許多好處。   負面情緒來臨時,先接受它的存在,再練習觀察它是否有慣性想法的支持:練習質疑或是不認同自己的想法,就容易脫離負面情緒。嚴厲自我要求或長期的自我挫敗,容易形成焦慮、催迫,或是低落、無望的情緒;焦慮伴隨的是對未來失敗的預期,低落是自我打擊看法的積累,無望則是理性上認為沒有出路了,或是來不及了。這些情緒其實都只是我們身體對心智的反應。

強迫症其實是心理防衛!醫:單身者「這原因」更易患病

強迫症其實是心理防衛!醫:單身者「這原因」更易患病#心理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你曾經聽過有人向你抱怨如此困擾嗎:「常覺得手髒,每次上廁所或是摸過髒東西後去洗手,雖然用肥皂洗了好幾次,但總是覺得沒洗乾淨,心裡還是覺得髒,每次洗手都要花上幾10分鐘,甚至洗到雙手都破皮;也常感覺嘴巴裡髒,每次刷牙都要刷10幾分鐘;一進洗手間得待上將近1小時才能出來,一整天幾乎什麼事都不能做,真的很痛苦。」若出現這種莫名其妙的衝動想法與重複行為,很可能就是罹患「強迫性精神官能症」(俗稱強迫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任李政勳解釋,強迫症是一種以思考及行為表現障礙為主的輕型精神疾病,主觀上病患會不斷重覆或反芻一些自我感覺不恰當、不想要的意念、衝動和行為而深受其苦,且會努力用各種方式來阻止它,甚至荒謬到跟自我無法協調。因此罹患此症的人會極為困擾,甚且進而產生焦慮或憂鬱症狀。延伸閱讀:太過追求完美、頻憂災害發生⋯醫:恐也是強迫症患者強迫症其實常見你我身邊強迫症並非罕見疾病,李政勳表示,根據統計,全球人口中約有2~3%一生中可能罹患此一疾病,在常見精神疾病診斷中,除了前3名分別是畏懼症、和物質濫用有關的疾病、憂鬱症,第4常見就是強迫症。發病平均年齡是20歲,3分之2的患者在25歲以前出現症狀,35歲以後才發病的只佔15%;單身者患此病的機率比有結婚的人高,這可能是肇因於有這種毛病的人較難維持穩定的親密關係。為什麼會得強迫症呢?李政勳指出,真正的原因無法確知,但目前唯一可確定的是,強迫症和其他精神疾病同樣,都有多元病因,須有許多綜合因素累積到相當的程度才會造成一個人發病。可能使疾病形成的因素例如: 遺傳因素 腦傷害 腦功能異常 童年早期的成長經驗 成長過程中發展出來的人格特質 現實生活裡的心理壓力在遺傳因素方面,由家屬疾病史的研究發現,強迫症患者的父母和兄弟姊妹也罹病的比率是5%左右;而患者的家屬中也有30~40%的人患有各種類型的精神疾病。另外有腦生理學家研究發現大腦某部份病變可導致強迫症狀;而20%的強迫症患者曾有腦傷的病史。強迫症受「肛慾期」階段發展影響至於心理學方面的病因,理論認為這些患者在前面所提到的人格發展「肛慾期」階段,曾遭遇到重大的挫折,例如因為控制不好大小便而老是挨父母責罵,或是父母太早訓練他自己控制排便而形成了心理壓力,結果形成了所謂「肛慾期性格」,這樣的人常會關心髒與不髒的問題,也非常重視自我的控制,最怕失去自我克制的能力。這種性格也可說是人格中道德禮教的監督力量過強,對個人思想、感情與行為的善惡批判得極為苛刻,當個人與生俱來的許多慾望受到此種監督力量過於嚴苛的攻擊時,便很容易形成內在的矛盾不安。為了消除這些矛盾不安的情緒壓力,患者必須使用轉移、抵消、反向作用等心理防衛機轉,藉以對抗這些不被接受的慾望和衝動,也正因為心理防衛機轉的過度使用,使患者出現了強迫症狀。李政勳表示,強迫症需要多層面綜合的治療,醫學上已有既能幫助緩解強迫症狀,又兼具對抗憂鬱作用的藥物。而心理治療可幫助病患建立正確認知,讓心裡壓抑的情緒得到適當宣洩,幫病患建立「病識感」,再配合行為治療法,教導病患當強迫思考或衝動來襲時可以應用來使之停止,合併肌肉放鬆的練習,降低其焦慮。強迫性治療逾2成患者恐惡化必須注意的是,強迫症的療程通常相當頑強,無法看到立竿見影的成效。經過治療之後,約有20~30%的患者有顯著改善;40~50%的人獲得中等程度的改善;而有20~40%的人就比較悲觀,病情不變或甚至更形惡化。李政勳提醒,一般來說,兒童或青少年就發病,對強迫思考和行為屈服的人,有憂鬱症狀的人,症狀嚴重到必需住院的人病情的恢復就比較不樂觀;至於成年期才發病,發病前有較好的社會適應與學業事業成就的人,發病時有明顯生活壓力的人治療的效果則較為樂觀。

「我就像空氣一樣⋯」球隊隊長陽光開朗,卻寫遺書告別

「我就像空氣一樣⋯」球隊隊長陽光開朗,卻寫遺書告別#心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世上沒有零失誤的父母,關鍵在於能否及時改變。資深心理諮商師、青少年心理輔導專家孫晶認為,察覺孩子難以言說的苦痛、找到孩子失常的根源,並陪伴他們學習掌控情緒、肯定自我,才能為他們受傷的心靈注入希望和力量,「內心被暴雨籠罩的孩子,渴望的其實是關愛、尊重與認同。」以下是《內心暴雨的乖孩子,以為不用操心的大人》原文:帥氣又陽光的球隊隊長,竟留下遺書消失急促的電話鈴聲,震碎深秋午間的一室寧靜。個別輔導的工作時間我通常不接聽電話,但那天的電話卻很固執,一副不打通不甘休的樣子,感覺好像有很緊急的事情。我徵求了一下孩子的意見,去接聽了電話,果然是件大事。高二的一個男生早上來過學校後又離開了,到現在都沒聯絡上。他的同桌剛在書桌裡發現了類似「遺書」的字條,這屬於危急事件,需要緊急開會討論如何應對。聽完電話我的腦內一片轟鳴,雖然整天和有心理煩惱甚至有心理障礙的孩子相處,但聽到這樣的消息還是異常緊張、呼吸艱難。出走的孩子我認識,叫紀凱,一個陽光大男孩,足球踢得很棒,是校隊的隊長,還是體育部長。他個子不算太高,身體很結實。小夥子很帥氣,尤其是大而明亮的眼睛和笑容滿滿的臉,極有感染力,令人望而生悅。這樣的孩子太有吸引力,所以周圍總有朋友。聽說寫下遺書的是他,所有人都很驚詫,包括得知消息的家人。家長說前一天晚上他和家人鬧了點彆扭,但是事情很小,不至於如此。同學說紀凱每天早上都很早到校晨練,書包在座位上人不在教室很正常,因此一開始大家都沒在意。最近有足球聯賽,上課時他沒回來同學以為他在忙校隊的事情,也沒覺得奇怪。連續兩節課都沒見到人,大家才開始找他,結果發現根本沒在學校。班導聯絡家長,發現他也沒有回家,大家才開始著急了。紀凱的獨立性和責任心都極強,是放到哪裡大人都會放心的孩子,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他不告而別呢?大家疑慮重重。午休的時候,同桌翻動了一下紀凱的書桌,發現了一張字條,上面赫然寫著「跟自己告別」。「跟自己告別」下面有幾行字:「虛偽的空殼,虛假的面孔,真實的世界,真正的絕望,十七年了,可以完結了,無關其他,只是和自己告別。」這個小字條在班上投下炸彈,也嚇壞了所有知情的人。紀凱的手機一直關機,電話打不通,大家就只能傳訊息,盼著他開機的一刻能看得到有多少人在牽掛他。同學們開始在網上尋找他的蹤跡,在微博、社群軟體和各種有他的訊息群組留言給他。查找他社群平台上最近更新的內容,發現有一則貼文與以往的風格不同,語意雖然不是很明確,但是能感覺到他心情很差。這則貼文有很多關注和回覆,但大多是調侃和開玩笑,只有極少數人認真問他怎麼了,是不是不開心。凡是這種類型的回覆,紀凱都會回應,最近回應的時間是當天凌晨。我趕緊讓能進到他頁面的老師和孩子們在這則貼文下面跟紀凱講話,希望他能夠看到,能夠想通,並回到大家身邊。與此同時,學校和家長要想盡辦法去尋找。樂觀開朗是真的嗎?他:也許沒有人在乎紀凱的內心深處埋著這樣的念頭,班導說沒有發現任何跡象。紀凱是體育資優生,是那種只有學業成績不夠優秀的孩子,其他方面都很好。體優生中常見的個性強、自律意識不強等特質,他一點都沒有,在同學中不但人緣好還很有威信,實在是想不到他會有輕生的念頭。班導找來平時和紀凱來往最多的幾個孩子詢問,都說沒發現什麼端倪。雖然紀凱和好朋友相處的時候並不像在很多人面前表現出來的那麼活潑好動、開心明朗,也會有很安靜的時候,而且思想滿有深度,可是沒聽他說過有什麼煩惱,反而總有人找他傾訴。最令紀凱煩心的還是學業成績,他是體育資優生,雖然成績不好很正常,但是他自己不這麼看,會因為成績不好而不開心,但是玩會兒球似乎就過去了。紀凱生活在重組家庭,有個同母異父的妹妹,他不太說家裡的事,但是也沒掩飾,看起來好像沒什麼問題。他那麼堅強樂觀,有什麼想不開的呢?朋友們都很困惑。紀凱留下類似「遺書」的字條,離開親人朋友,說明開朗、樂觀、堅強這些特質,只是他個性特徵中的一部分。他努力表現出來給大家看的是明朗健康的自己,而內心世界則完全相反。往往最需要幫助,也最可能得不到幫助的,就是這類表裡極不一致的孩子。時間在焦灼中一秒秒滑過,在黃昏來臨之前,終於在大家一直關注的社群平台的那則留言下方,看到紀凱發送的一串刪節號。我懸到要崩斷的心暫時放了下來。夜幕降臨的時候,家長打電話過來說孩子已經回家了。我囑咐家長別問太多問題,先讓紀凱好好休息,隔天是否來學校看他自己的意願。同時我提醒班導,紀凱來到學校後,班上盡可能保持正常的狀態,關心但不要過度關注。同時要囑咐班上的孩子們減少訊息傳播,別給紀凱增加新的壓力。因為紀凱是不請假離校,生活輔導主任、班導肯定要和他談話,但是暫時不能深究。個別心理輔導是必須的,但是要尊重他的意願,擇機而行。安排好這一切已經很晚,忙碌了數小時,我感覺很疲憊,索性徒步回家。華燈閃耀,與深秋才有的朗月星空呼應,世界顯得靜謐而美好,我不斷琢磨著紀凱的情況,心中的滋味難以言表。出乎意料的是,隔天早上紀凱已經出現在操場上。如果不是明顯的疲憊和罕見的嚴肅面孔,大家都會懷疑前一天是否真的發生過那麼大的事情。媽媽打電話來說紀凱前一天回家後看起來很平靜,什麼也沒說。媽媽快要急瘋了,既害怕又憤怒,可是怕刺激到孩子,所以忍住了沒問太多。紀凱在家裡原本話就少,只說了聲對不起,以後不會再這樣,就進自己房間了,早上如往常一樣起床上學。紀凱按部就班地上課,大下課繼續安排足球聯賽,而且還在下課主動找生輔主任和班導承認錯誤,還說要找輔導老師談談。是什麼樣的壓力,讓生機勃勃的孩子想放棄生命?紀凱來找我的時候,剛剛結束一場球賽,他一頭汗水。他笑著向我問好,但是笑容很勉強,缺少了一些以往的明亮和溫度。紀凱坐在沙發上邊擦汗邊環顧四周,說:「老師,您這裡真舒服,知道的話我早就來了。」我靜靜地端詳他,心裡琢磨著,究竟是什麼樣的壓力,會使一個如此生機勃勃的孩子想要放棄生命。也許是我沒有說話,或者臉上的表情沒有掩飾住內心的感受,紀凱很快安靜下來,笑容不見了。他抿著嘴角,眼神逐漸暗淡,無意識地搓著手指。他看看我,欲言又止,然後扭過頭去望著窗外。過午的陽光照進他的眼睛,他瞇了瞇眼睛,一串眼淚滑了下來。紀凱的眼淚越來越多,直到泣不成聲。我看著一個片刻前臉上還有笑容的大男孩哭成這樣,眼角不禁也有些潮濕。內心過度壓抑的時候痛哭一場是很好的宣洩,我猜想他沒有這樣痛快地哭過,所以我由著他哭,只是坐在旁邊靜靜看著,不停地遞衛生紙。大概10分鐘後,紀凱的哭聲才逐漸變緩。他臉色有些蒼白,但是眼睛和鼻子都紅紅的,一半是因為哭,一半是因為用力擦,好像和自己內心的什麼東西在較勁一樣。「紀凱,你是不是覺得胸口有氣悶著?」他點頭。「你會做深呼吸吧?」他緩過神來,紀凱是運動員,很精通調整呼吸,很快,他激動的情緒就平復了很多。我用探詢的眼神看著他,紀凱露出不好意思的一絲笑容,說:「老師,我是不是哭得很難看啊?」我搖頭,說:「怎麼會,能大哭一場就沒有過不去的坎了。」他有點詫異,說:「是嗎?可是從小到大,我媽都不讓我哭,我也覺得哭很丟臉。」「因為男兒有淚不輕彈?」他點頭。「你知道下一句是『只是未到傷心處』吧?」他點點頭。「很多人只是關注和使用上一句,尤其是在教育男孩子的時候,其實這樣並不科學。哭不僅可以宣洩消極情緒,還能排毒呢。」閒談中,紀凱的情緒變得更平穩了。「紀凱,你是掩飾真實內心的能力非常強的孩子,到底掩藏了多少難過,才會有那麼極端的想法,跟我說說好嗎?」傷害他的都是親人⋯越懂事的孩子越難開口紀凱是外剛內柔的性情,外表開朗樂觀,內心敏感細膩,而長大的整個過程都不容許他表現出軟弱的一面。紀凱生在一個小城市,從記事起家裡就不太平。爸爸當過兵,自己開了一家運輸公司,脾氣很暴躁,經常發火,尤其是喝酒後更嚴重,他會把紀凱當士兵訓練。當時紀凱只有幾歲,很害怕,但只要流淚就會挨打,因為爸爸不許他哭。媽媽對紀凱很好,但是對爸爸的行為無能為力。紀凱挨打的時候媽媽會不顧一切地保護他,經常是母子兩人同時被爸爸打。除了因為恐懼,也是為了保護媽媽,紀凱儘量按照爸爸的要求做,所以「不哭」這個能力是從小練就的。上小學時爸爸媽媽離婚了,主要原因是爸爸有了外遇。當時紀凱還暗自慶幸,但是媽媽很難過,哭了很長時間。紀凱說那時自己只能用細瘦的胳膊抱住媽媽,說「媽媽別怕,我來保護你」之類的話。有一次媽媽握著他的小手說:「你這麼瘦,沒有力量,怎麼保護媽媽?」從那以後紀凱就努力吃飯和運動,因為只有變得強壯才能保護媽媽,這也是他會成為體育資優生的主要原因。紀凱和媽媽一起生活,媽媽之前沒有工作,爸爸也不按時給撫養費,所以媽媽開始打工。雖然生活清苦,但那是紀凱記憶中最開心的日子。上班之後的媽媽心情越來越好,比之前更加可愛漂亮。在紀凱快上三年級的時候媽媽再婚了,繼父是那家工廠的一個工程師,有一個比紀凱小1歲的男孩。紀凱和媽媽一起搬進繼父寬敞的家裡。繼父很和氣,弟弟看起來也滿乖,他心裡踏實了很多。但是畢竟不是自己熟悉的家,紀凱還是很小心,怕做錯什麼給媽媽惹麻煩,再導致什麼家庭戰爭。繼父很忙,於是媽媽就辭了工作回到家中照顧兩個孩子。媽媽一直對弟弟更精心一些,吃的穿的用的總是弟弟先用先挑。如果玩的時候有了矛盾和衝突也是只數落紀凱,從來不說弟弟。有時候繼父在家看到了,就批評媽媽做得不公平,這樣對孩子成長不好。從這點來看,繼父還不錯。媽媽一如既往的偏心,有一次紀凱委屈地哭了,媽媽很生氣,說男孩子哭什麼,還用力推了紀凱一下。紀凱一直很乖,沒見過媽媽那麼生氣,他很恐懼,也很生氣,覺得媽媽不愛自己,只愛別人的孩子。於是他立刻止住眼淚,但是不再理睬媽媽。之後媽媽有些自責,找紀凱道歉,說畢竟是重組的家,難得繼父條件好人也不錯,為了紀凱能有個穩定的環境生活和讀書,自己要盡力維護這個得來不易的家。知道媽媽是為了自己才如此,紀凱心裡舒服多了,之後也儘量不和弟弟爭,凡事儘量忍耐,減少衝突。這樣過了2年,媽媽生了一個妹妹。在紀凱上國二那年,全家搬遷,然後他轉學過來,光適應環境就費了不少周折。新同學對他的排斥花樣百出,雖然他心裡很彆扭,但是不能表露出來,再生氣也不會和同學翻臉。後來是他的運動能力幫助了他,他進入校足球隊是當時班上的大新聞。因為參加足球隊,紀凱交了一堆朋友,於是班上不再有人欺負他,反而人氣越來越旺,上國三後他當上了體育股長。紀凱說自己並不想湊熱鬧,很多時候寧願獨自待著,但是現實環境不允許。最讓紀凱覺得丟臉的是學業成績,繼父說是因為轉學過來教材有差別,媽媽說主要是腦子的問題,因為同樣轉學的弟弟成績非常好。提起讀書他心裡就特別不是滋味,好在憑藉體育專長進了明星高中,才感覺稍微好了一些。但是高中的課程更難,不管自己怎麼認真聽、使勁想,很多內容對他來說還是像天書。雖然自己很努力,但高一的成績還是可以用「爛到底」來形容,尤其是理科,所以文理分班時紀凱選了文組。紀凱升上高二,弟弟也考進來了,而且是考進了理科資優班。為了幫弟弟慶祝,父母在飯店請客。客人們大多是繼父的朋友和公司的同事,他們眼裡只有弟弟,時不時也會逗逗已經長得很可愛的妹妹。「我就像空氣一樣,臉上笑著,心裡在哭。」紀凱這樣告訴我。終於感受到被在乎,心中的角落才開始慢慢鬆動紀凱的聲音落下時,太陽已經西斜,不覺間已經過了2個小時。「紀凱,你心裡的這些感受,媽媽知道嗎?」他搖搖頭,無奈地笑了笑,說:「其實我很理解媽媽,她很不容易。不僅再婚,還要照顧3個孩子,因為太忙碌所以對我有忽略也正常。」「聽你講述的那些,感覺你媽媽對你不是很滿意,是這樣嗎?」他點點頭說:「她對我的成績很不滿意,其他方面很少關注。她認為只有讀書好將來才會有地位,還老拿繼父當例子,一直說來說去很煩人。」「你弟弟學業成績很好,也是你的壓力吧。」「我媽總拿我的成績和弟弟比,他只是成績比我好,別的我可都不差。」「你繼父對你還好,是吧?」「他人滿好,很和氣,對我也很客氣。但感覺我倆之間總隔著什麼,他永遠也不會像對弟弟妹妹那樣自然地對我。」「所以你在學校很開朗,但是在家裡很沉默。」他點點頭,說:「在學校裡還行,雖然成績不好,但是有專長。我知道怎麼做才能受歡迎,所以按照應該有的表現和同學、老師相處。我知道沒人愛看一張苦瓜臉,但是我真的不像表現的那麼開心。」「你的好朋友都沒發現其實你有很多心事嗎?」「我雖然朋友多,但是交心的少,偶爾心情糟糕暴露一些小情緒,他們也不信,還說『別裝了』,我就只能繼續把笑容堆上臉。」「我看過你的社群平台,不久前你發的一段話能夠暴露出一些真實的情緒狀態,我發現有幾個同學並沒有當玩笑,很關心你。」「是的老師,昨天這則動態一直置頂,好多人回覆我,很多平時一起玩的朋友跟我說抱歉,說沒能發現我的傷心和難過。那個女孩也在不停地發送加好友的請求,還用別的同學的帳號和我說話。當時我坐在河邊,看著手機螢幕,心中的一些角落好像在慢慢鬆動。」我倒杯水給他,休息片刻後我問他:「這10幾個小時的心路歷程,你無法詳盡敘述,甚至會感覺難以用語言表達,這都沒關係。目前我想知道你的感受是什麼,是否還有自殺的念頭?」他深深吸了口氣,說:「老師,我的確很難說清到底有多少想法從腦海裡出現過,不過現在能確定的是不會再想自殺了。當時覺得這樣很悲壯,現在只覺得太輕率,也很懦弱。」我點點頭,問:「對於你的重重煩惱,你想過要如何調整和應對嗎?如果問題不梳理清楚,還是會持續影響你。」「老師,我心裡還是有些亂,不知道應該如何調整,所以想聽聽您的意見。」透過「情緒療法」,重新認知自己與他人的情感連結紀凱雖然學業成績不太好,但是理解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強。他需要自己去尋找產生問題的原因,重新調整對生活的態度,只有這樣,消極的情緒和行為才會逐漸改變。所以我和他介紹了「理性情緒療法」,也就是著名的「ABC」理論,用以啟發和幫助他。我們在討論中找到了3個角度:和媽媽之間的情感連結、如何看待學業和自己、怎樣建立和維護親密關係。然後再依據這3個角度幫他安排作業,每個作業都分以下步驟完成:1. 找到自己的實際煩惱。2. 為煩惱分級:最高是影響很大無法改變,其次是影響很大可以改變,再次是影響不大不能改變,最低是影響不大可以改變。3. 分析煩惱原因,把它們分為可以理解與接受的和不能理解與接受的。4. 重新為煩惱評級。5. 從可調整的煩惱中找到評級最低的,再思考調整的具體方法。徵得紀凱的同意後,我見到了他的媽媽和繼父。媽媽自責地哭個不停:「我一直覺得孩子滿堅強的,好像什麼都不在乎,一直都不知道他心裡有那麼多委屈,也沒想到會出這麼大的事,真的心有餘悸。」繼父說:「我的責任也很大,孩子在我身邊很多年,雖然我沒有因為不是親骨肉而看輕他,但是對他很不夠關心。我能感覺到孩子的心思滿細膩,所以我支持他參加體育運動。但是我們之間的交流很少,主要我也怕管多了他會反感。現在看來,我需要改變。」我建議家長和孩子坦誠地溝通,不要因為怕再出問題而過於小心或者過度關注。要逐漸調整家人之間相處與互動的模式,要讓紀凱感覺到他一直都是家裡的一員。紀凱的作業完成得很好,他選擇要調整和改變的第1件事是向喜歡的女孩講明之前疏遠她的原因,即使不是適合談感情的年紀,應該也可以做很好的朋友和讀書夥伴。第2件事情是和媽媽談一談,聊聊自己這些年的感受,聽聽媽媽對自己的真實看法。這2件事情做完後,紀凱的內心已經平復了很多。至於其他的任務,或早或晚,相信他都會完成。隨著冬天的來臨,熱鬧的元旦活動、緊張的期末備考和接踵而至的假期,將遺書風波吹散在了寒冬裡。操場上經常可以看到紀凱馳騁的身影,想來,他已經治癒了自己。(本文摘自/內心暴雨的乖孩子,以為不用操心的大人:諮商室裡的16個真實故事,療癒青少年的煩惱與傷痕,重建身心健康與快樂/高寶書版)

戴口罩除了阻絕病毒 還隔離了什麼?

戴口罩除了阻絕病毒 還隔離了什麼?#心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如果,你遇到一個時常戴著口罩的孩子,你會直覺地想到什麼?也許是感冒了、生病了,或者就是身體虛弱,擔心被傳染等。最近,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拉警報,走在路上人人都戴著口罩,讓我想起一個曾經互動過一陣子的孩子。當時,我還在學校裡擔任輔導教師。印象中,她總是悶悶不樂。偶而會抱怨家庭、學校、同學或課業,但情緒起伏並不大。她的話不多,大多需要我引導,若我沒有主動提問,她就沉默地等待。很特別的是,每次來談,她總是戴著口罩。後來,我發現,她在學校裡,也多半戴著口罩。一開始,我沒有多問;在一次會談中,隨口提到:「我看到妳,總是戴著口罩,怎麼啦?」她沒說什麼,只是聳聳肩、瞇著眼睛搖搖頭。仔細想想,我幾乎從沒看過她摘下口罩的樣子。時下青少年時常戴著口罩的人不少,也許是感冒、怕被傳染、或者防曬,也可能是覺得自己的相貌不佳。但長時間戴著口罩其實很悶,對精力充沛的青少年來說,是很不舒服的。之前,我曾遇過一個在同學陪同下來求助同學,也是戴著口罩前來,他是因為在家裡被暴力對待,戴口罩是為了遮住傷疤。想到這裡,助人者的敏銳度告訴我,有必要與眼前的女孩認真談談口罩的事情。在下一次的會談中,我再度提起為什麼要一直戴著口罩。這孩子仍然聳聳肩、搖搖頭,沒說什麼。我向她確認,是否臉上有受傷,或者被不當對待?她也說沒有。「那麼,妳要不要有時候,摘下口罩,讓其他人可以看見妳的模樣呢?」我笑著邀請她,而她只是低下頭,不作聲。我又提了一次。這一次,她緩緩地搖搖頭,用我幾乎聽不到的音量說:「不要,我不想。」我好奇地問,為什麼不想呢?「沒有戴口罩,會讓我感到很焦慮。」「焦慮什麼呢?」我原以為是怕被傳染流感之類的,她接著說:「大家都在看我,讓我很不自在。」換句話說,當戴著口罩時,比較不會被看見,她會比較安心。我想起,這孩子的困擾,就是一直有對人群退縮、難以融入同儕,她這麼說,我便可以理解。又談了一會兒,她告訴我:「如果戴著口罩,我覺得,我就可以不用那麼勇敢了!」我揣摩著這句話。她是個缺乏自信的人,做任何決定總是猶豫再三,給人一種怯弱的感覺,也因為這樣,有時會被同學欺負,有時則被師長誤解。遇到一些關心她的朋友或長輩,總是會鼓勵她要樂觀開朗一點,要活潑外向一點,她最常聽到的話,就是「要勇敢一點啦!」「我很努力試著勇敢一點,但就是做不到呀!」女孩說。我知道,這孩子其實很努力,不想讓關心她的人失望。也正因為這樣,讓她覺得更難以向別人交代,也更害怕面對別人的眼光。於是,口罩適時地派上場,幫她化解部分的危機。當戴上口罩時,她有絕佳的理由可以避免和別人接觸。也就是,她可能會被當作一個病人,或者身體不好的人對待。於是,口罩成了保護傘,阻絕了她與他人互動的機會,成了讓她感到安心的護身符。此刻,她能在被口罩遮住的小世界裡,低調地做自己,也順理成章地可以「不用那麼勇敢」。「原來,口罩對妳有這層功用呀!」我同理地說:「難怪,你不願意摘下口罩。」這孩子點點頭。這樣說來,她已漸漸依賴口罩保護自己。同時,當戴上口罩時,她便覺得自己就是個弱者,就是個邊緣人,與他人格格不入;於是,她也理所當然地可以不需要太積極地融入人群。或許,她的問題本來沒有那麼糟,戴上口罩後,就變得更糟了。最近因為肺炎疫情升溫,出門時常需要戴著口罩以求自保。我想起,每次戴上口罩時,常會有一種覺得自己變得「虛弱」的感覺。剛開始還好,但漸漸地,不自覺地瞇起眼睛、垂下頭、步履闌珊、動作遲緩;與人互動時,也顯得有氣無力,說起話來似乎較為費勁。但實際上,我只是戴上口罩,身體狀況並沒有任何異樣。如果你和我也有一樣的經驗,那麼,配戴口罩這個動作本身,正在影響著你的身心狀態。為什麼會如此?因為,戴口罩可能會改變你對自己的身份認定——從一個健康者,成了一個虛弱的病人。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口罩是給那些身體病弱的人戴的,所以「口罩=生病」或「戴口罩的人=病人」(在很多情況下是例外的,所以這也是一種刻板印象)。於是,一旦你戴上口罩,便可能無意識地把自己套到這個等式之中,而把自己也視為一個虛弱而需要被保護(或保持距離)的人。一旦你的身份認定改變了,我們的身心狀態就會透過展現一系列相應的感覺、想法及行為,以能與這個新的身份認定保持協調一致。如果這又會對你帶來好處的話,漸漸地,你會更依賴口罩,不論走到哪裡,戴到哪裡,因為你心裡頭對自己的認定,就是個「需要被保護的人」或「虛弱的人」。哪一天,口罩不在身旁時,你會頓失所依,充滿不安與焦慮。就好像,那個透過戴口罩與他人保持距離的女孩,漸漸地,也變得從人群中更為退縮,與他人保持距離,而在群體生活中,需要更長的時間配戴口罩,才會安心。我不是說經常戴口罩是個不良的習慣,而是,配戴口罩除了在生理上隔絕病毒傳播外,也許還有著心理上的意涵。所以,每當我到學校裡與教師們做個案研討時,談到高關懷學生的辨識與篩選,我便會特別提醒,去注意那些長時間習慣帶著口罩的孩子。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個女孩,後來怎麼了?我順勢將口罩作為促發改變的媒介,邀請她,做個練習。在我們見面會談時,試著摘下口罩,從十分鐘開始。一方面做為減除焦慮的練習,另一方面,重新找回沒戴口罩時,身心比較有活力的狀態。慢慢地,拉長時間到整個會談過程;接著,在其他生活情境中也嘗試看看,進而轉化身份認定。說真的,能夠摘下口罩,大口呼吸,還是比較舒服的。(文章授權提供/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孩子有看不見的朋友?是心理有問題?

孩子有看不見的朋友?是心理有問題?#心理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學校歸屬感對兒童影響大,同儕的影響比父母更深,同儕的認同感更影響著孩子的自信心,學齡兒童容易透過同儕的眼光認識自己。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希望藉由第二十二屆「用愛彌補」兒童文學獎徵稿主題為「誰是我的好朋友」,了解孩子們的心理社會發展。今年金獎作品《透明人》細述「幻想朋友」,幻想一個不真正存在的朋友,每天陪自己玩、聊天、分享喜怒哀樂。我的“幻想朋友”就讀高雄市嘉興國小五年級的吳承鴻,今年贏得金獎。承鴻因不適應小一的校園生活,而幻想出一個朋友陪著他上課。承鴻媽媽說:「承鴻個性內向,語言發展較慢。幼稚園課程多動手做,小學課程則需要安靜專心聽講,課程難度加深很多。承鴻因為聽不懂,上課時常覺得無聊,坐不住,以致幻想出一位穿著藍色吊帶褲的同學,跟他有一樣的心境,陪他渡過小一生活。升上小二後,承鴻適應了小學生活,就再也沒提起這位“幻想朋友”了。」研究指出,6成5的孩子有交友煩惱根據研究指出,3至7歲的孩子,約百分之六十五曾有過「幻想朋友」。孩子的「幻想朋友」是自我投射,透過這個朋友,可以在心理上得到慰藉。因此,聆聽孩子對幻想朋友的描述,有助於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幻想朋友 並不代表孩子的心理有問題事實上它可能是心理生長發育必經的階段。通過與幻想朋友交談,幫助孩子轉化不適應的負面情緒,克服恐懼。有研究發現,孩子通常都知道幻想朋友是假裝的,因此與“幻想朋友”做伴的孩子,往往比同齡孩子更優秀。他們通常有更強的表達能力,在理解他人觀點方面也更勝一籌。

先生外遇 其實你並沒有那麼在意!

先生外遇 其實你並沒有那麼在意!#心理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某一次,有位女性找我商量「老公向她坦承自己外遇」。當她聽到先生坦白的那瞬間,腦袋一片空白,內心湧起極度的憤怒,眼淚流了下來,還出現一股「想要嚴懲做出背叛行為的老公」的衝動。這時候該位女性問了自己:「心啊!我對老公的憤怒是我自己的感覺嗎?」結果「心」回答:「不是的!這是婆婆植入的感受!」「咦?這是婆婆植入的?」聽到這句話時,她的感覺有點糟,原本的憤怒也瞬間降了下來。接著再問「心」:「心啊!婆婆對我灌輸了什麼感覺?」「心」回答:「婆婆灌輸了『妳沒有好好照顧我兒子,做為一個女人不及格』且相當憤怒。」她繼續詢問:「既然如此,心啊!我對老公外遇這件事有什麼感覺?」「心」答道:「沒有任何感覺。」女性反問:「咦?心啊!我老公外遇我竟然沒有任何感覺嗎?」「心」告訴她:「因為妳的內心總是波瀾不驚。」「我的確是對老公的外遇沒有任何感覺!」這位女性突然便坦然接受了。之後該位女性無視害怕挨揍而惶惶不安的先生,回到了普通的生活。她笑著說,雖然將老公當作空氣般毫不在意感覺有點不可思議,但是可以專注於眼前自己想做的事,不知怎麼地感覺很好。聽說之後外遇的先生變得開始會照顧孩子,以及幫忙做家事。雖然太太什麼也沒說,但先生開始回家吃晚餐,不知不覺間便闔家團圓了。說出「討厭就是討厭」就能獲得自由另外,有某位女性即使只靠先生的收入就足以生活,卻還是在外從事吃力的工作。該位女性從事的工作經常遭受他人貶低或辱罵,她卻總是帶著笑容工作。雖然令人敬佩,但另一方面,也讓我覺得有些不自然。於是我請該位女性問問自己的「心」:「心啊!我的靈魂究竟在追求什麼?」「心」回答:「從先生的支配中獲得自由。」之後我了解,原來該位女性一直很害怕先生。先生是個動不動就情緒煩躁、說話大小聲的人,所以她沒辦法向先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就這樣度過了數十年。我也因此理解為什麼該位女性的笑容總讓人感覺不自然了。該位女性在先生面前問「心」,「心」告訴她:「妳可以表現出自己的情緒!」於是該位女性對著先生一口氣發洩了從前累積至今的憤怒。原以為先生會加以反擊,沒想到從那之後,先生對她變得很溫柔。此後該位女性藉由聽從「心」的指引,表達「討厭的事就是討厭」之後,變得愈來愈自由。有一天,她彷彿從惡夢中驚醒,發覺:「咦?為什麼我要做這麼辛苦的工作?」之後該位女性豁然開朗,她因為對努力工作的先生感到愧疚,所以選擇了照顧和先生一樣不易相處的人的工作。她也察覺到:「我應該還有其他更想做的事!」而漸漸地可以依照自己所想活下去。(本文摘自/你的感受不是你的感受:找回心靈自由,不受他人左右的「自我暗示」練習/遠流出版)

開工好煩躁 不一定是收假症候群

開工好煩躁 不一定是收假症候群#心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連假快結束,重回工作崗位,壓力還沒來、煩躁感先滾滾襲來,許多人只好摸摸鼻子,自認是「收假症候群」;對此,身心醫學科主治醫師洪敬倫說明,其實不是討厭上班,是對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質疑。還沒工作就嘆氣 是生活讓你不滿意隔日收假、準備上班,晚上睡覺時心中縈繞著對於工作的諸多想法,好不容易入眠,早晨起床便覺得喪氣,抵達公司明明還沒開始執行工作卻已經抱怨連連。此時的情況不單是收假症候群,該思索的是自己的生活模式;洪敬倫提醒,很多時候感受到的焦慮及對眼前狀態的不滿意,是源於對自我生活的難以忍受,導致痛苦。生活一成不變 越來越懷疑自己「經歷快樂的假期,起床想到要進行一樣的工作、身旁躺著一樣的伴侶,你就會想,唉,一成不變的生活。」洪敬倫簡單一句話說明了許多人的核心問題,現代人由於工作壓力大、又受社會環境影響,常陷於理想與現實的抉擇,但可能又因為實際經濟需求而無法輕易轉換職業及所處環境,進而對生活感到不滿意,甚至滿是質疑;這樣的狀況針對工作及伴侶更是強烈。放假、工作落差大引發沮喪 從日常生活調整對此,洪敬倫提醒,這種心理狀態並非瞬間出現,常是在心中累積許久,因為假期短暫放鬆、接續回至工作崗位,短時間內生活方式改變產生的落差感,導致感受深刻而覺得萬分沮喪。因此,要避免如此劇烈的情緒反應必須從日常生活著手調整,透過「紀錄」來釐清思緒,有助於緩解情緒。實際書寫記錄 了解核心需求、創造改變由於每日陷於反覆的工作狀態中,時常忽略自己真正的心之所向,洪敬倫指出,以實際書寫的方式,想到什麼都記錄下來,便於了解自己的「核心需求」並知道什麼樣的契機能夠創造「行動變化」;一來是因為有新機會出現時可以評估是不是自己要的、二來是確知能夠就此滿足自己的渴望來改變現況。如此,不僅能降低自己的疑慮,更能減少困擾的時間。釐清內心真實想法 適時紓解壓力若是經過幾次連續假期都在收假時感到焦慮,反覆出現情緒低潮;便要靜下心來理解核心問題,究竟是工作狀態令人不舒適、或是生活模式使人生厭?切勿過於苛責自我,反而會造成過大壓力,而產生心理問題,適時紓解壓力,給自己喘息的空間,方能解決自己的「生活症候群」。(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選舉太投入 「選舉症候群」引失眠

選舉太投入 「選舉症候群」引失眠#心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睡不好、容易焦躁、食慾變差……。熱衷投入選舉中的你是否有這些症狀發生?一名66歲的陳姓婦人,每天盯電視、報紙關心選舉狀況,如果聽到身邊的朋友議論她支持的候選人,易生氣、不開心,幾天下來整個人焦慮、緊張、失眠、吃不下,家人發現不對勁陪同就醫,在醫師協助下才慢慢回到正常生活。選前選後情緒波動大 引發失眠、心悸等南勢醫院精神科醫師彭成隆表示,「選舉症候群」泛指重大選舉時,民眾因感受到選前焦慮、情緒過度高亢、易被激怒,以及選後因支持者落選導致失落、憂鬱或是憤怒的情緒,這些心理狀態容易引發失眠、焦慮、心悸、緊張、甚至食慾變差等狀況。睡前預留時間放鬆 改善睡眠品質為避免因選舉症候群影響自身的日常生活,彭成隆醫師建議民眾,每天適量接受選舉的相關新聞或資訊即可,尤其在睡前要預留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時間躺在床上放鬆,讓自己遠離選舉的激烈情緒,逐步改善睡眠品質。除此之外,也可藉由運動、戶外踏青等活動轉移生活重心,釋放緊張情緒與壓力。通常選舉症候群在選後多會逐漸緩解,若後續仍有憂鬱、憤怒、失眠、焦慮等狀況,可尋求精神科醫師協助,改善上述症狀並維護生活品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