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腸道影響心理健康!多吃蔬果來改善

腸道影響心理健康!多吃蔬果來改善#心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腸道是人體的第二大腦,除了影響生理健康,也影響心理健康!根據歷年身體快樂指數調查指出,順暢力與愉悅力呈現正相關,順暢力越好(天天排便、沒有便秘或腹瀉困擾、也沒有消化不良或脹氣等腸胃不適問題者),愉悅力越好(自認注意力集中、思路清晰、對生活感到快樂與滿足、比較不容易感到不耐煩)。反之,順暢力差的愉悅力也差。腸道環境不利益生菌生長 會增加焦慮及類似憂鬱行為調查超過3200餘份問卷中,有近8成民眾表示自己常常容易感到不耐煩,僅不到4成對生活感到滿足或快樂;近6成民眾常有腸胃不適的問題,約4成民眾有腹瀉或便秘的問題。根據國民健康署2013-2016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國人每日吃不到3份蔬菜或2份水果者皆達86%。而歷年身體快樂指數調查結果也指出,蔬果攝取不足是民眾身心不快樂的原因之一。亞東紀念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陳志道表示,人體共生菌99%居住在腸道,數量高達數百兆,腸胃道功能會經由腸道-大腦的「腦腸軸線」與大腦相互影響。國內外多篇研究指出,腸道菌種好壞會影響身心狀況,當腸道環境不利益生菌生長時,會增加焦慮及類似憂鬱行為。研究顯示菌落改變會影響情緒,包括慢性疲勞症候群、心理壓力程度及心理狀態,這些症狀在腸道菌落改善後明顯好轉。奇異果、木瓜含酵素 幫助分解食物如何改善腸道菌落來影響「好心腸」?陳志道主任提醒,腸道環境是重要的基礎,富含水溶性纖維的水果如奇異果,已證實可以幫助建立腸道益菌生長環境。國人往往忽視水果在維護腸胃健康的重要,嗜吃肉類的國人更應該要多攝取富含水果酵素的水果,例如奇異果所含的水果酵素有助分解蛋白質,其他像是富含木瓜酵素的木瓜也是不錯的選擇。董氏基金會尤營養師宣文表示,蔬果對於身體健康維護無庸置疑,對於正面情緒提升的幫助也漸漸獲得許多實證。如2018年紐西蘭奧塔哥大學發表研究指出,多吃蔬果的人對生活的滿意度較高、對事物也較易持正面看法。2013年英國健康心理學期刊研究結果也發現,當受試者比平日攝取的水果份量多出0.11份、蔬菜份量多出0.15份時,情緒較正面,而且好心情還可延續到隔天。每天至少攝取3份蔬菜及2份水果 特別是富含水溶性纖維腸道同時影響生理健康與心理情緒!特別是外食族群較不易主動攝取水果,造成攝取量偏低。董氏基金會特別提醒,每天至少要攝取3份蔬菜及2份水果,建議可選擇含較多蔬果的餐點,或是自備水果取代不健康的零食,讓身心更健康、更快樂。尤其建議選擇富含水溶性纖維的蔬果如柑橘類、莓果類、芭樂、木瓜、奇異果、香蕉、木耳、波菜、胡蘿蔔、海帶、菇類、花椰菜等,水溶性纖維能延緩胃排空、增加飽足感、調整腸道機能,幫助腸道營造利於益菌生長的環境,可降低負面情緒,改善焦慮與類似憂鬱行為,打造正能量體質。

研究:閉鎖症候群 高達72%滿意現狀

研究:閉鎖症候群 高達72%滿意現狀#心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史蒂芬.洛瑞斯的團隊曾經做了一個有關這個主題的研究,結果發現當我們遭逢橫禍時,心中的實際想法與我們現在所想(拜託別讓我以困在意識灰色地帶的狀態活在這個世上」)的並不相同。史蒂芬的團隊對九十一名閉鎖症候群的患者進行了問卷調查,雖然這類患者只能靠眨眼或是轉動眼球對外溝通,但研究人員仍可透過問答順利了解有關他們病史、現況和對死亡的看法。大部分的閉鎖狀態患者 滿意現狀而非死亡史蒂芬同時也以量表的方式獲取他們對生活品質的看法,評分由正五分(等同他們覺得自己處於閉鎖狀態前的最佳狀態)到負五分(等同他們覺得自己處於人生中的最差狀態)表示。調查的結果出乎我們多數人的預料,有很大一部分的患者(占有反應者的百分之七十二)竟然表示他們對現狀很滿意。不僅如此,史蒂芬他們還發現,處於閉鎖症候群狀態越久的人,對他們的現狀越滿意!然而我們多數人主張「假如自己不幸因腦傷被困在身體裡,寧求一死」的念頭,在這份調查中,卻僅有百分之七的患者如此表述,希望能透過安樂死得到解脫。這項調查的結果顯示,我們先前對這方面的看法簡直大錯特錯,因為多數閉鎖症候群的患者都很滿意他們的生活;在他們實際體會過這樣的生活經驗後,通常不會將死亡列入他們人生中的優先選項。當然,這個研究的結果其實有一定程度的瑕疵。因為史蒂芬他們展開這項研究前,總共找了一百六十八名的閉鎖症患者,其中只有九十一名對他們的問答有所回應,但其他七十七名對他們的問答不予理會的患者,很可能正是那些已經對生活不滿到不願再回應任何問題的族群。也就是說,這個研究在取樣受試者時,可能犯了「選擇性偏差」的失誤。「選擇性偏差」是指研究者選取研究對象時,選取的樣本不足以代表整個群體的狀態。這樣的失誤將會導致整個研究的成果偏離事實。預立醫囑會不會變成危險舉動?僅管如此,但史蒂芬的這份研究,在目前來說,仍極具參考價值,因為它的數據顯示,有很大一部分長期處於閉鎖狀態的病人,依然覺得人生充滿意義,而想要安樂死的人數卻出乎意料的低;這兩方面的結果皆顛覆了我們一般認為「這樣的人生不值得在活下去」的看法。這個結果當然讓我相當震撼,但是對那些守候患者多年的家屬來說或許感到相當寬慰。我不禁想,怎麼可能會是這種結果?怎麼可能會有這麼多人「樂於」活在這種狀態?這根本沒有道理。或許誠如史蒂芬他們團隊在研究報告中所言:「這些『樂於』現狀的閉鎖症患者可能重新調整了他們對人生的需求和價值觀。」就像是殘奧選手突破了生理上的阻礙,贏得勝利一樣,說不定這些閉鎖症的病人也找到了體驗人生和獲得快樂的新方法。這個研究讓我們開始思考,自己在腦部受到重創時,心中的想法到底還會不會跟現在一樣。還有,預立醫囑會不會變成一個很危險的舉動?假如你在醫囑中表明,在這個狀態下「不願接受心肺復甦術」等急救手段,但在事發當下,你卻極度渴望醫療人員可以用盡方法救你一命呢?這會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科技日新月異,終有一天我們會能夠以可靠又經濟實惠的手段,直接在病人的床榻邊(甚至是意外現場),偵測他們的意識狀態。我們可以找到那些人被隱蔽在大腦某個角落的意識,跟他們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至於到了那個時候,我們是否能夠有權讓他們如願以償,就是另一回事了。(本文摘自/困在大腦裡的人:揭開腦死、昏迷、植物人的意識世界,一位腦神經科學家探索生與死的邊界/采實文化)

醒來就忘掉?心理醫生教5招記住夢境

醒來就忘掉?心理醫生教5招記住夢境#心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是否曾聽人抱怨說他總是記不住自己做過的夢?我還蠻常聽到這樣的說法。你是否也有相同的困擾?有些人偶爾會發生「夢便祕」的狀況——他們平時並沒有記不住夢境的困擾,但偶爾會因為某些原因,而出現夢境回想的枯竭期。像這樣的狀況該如何處理?記住夢境的最佳策略,說穿了就是要明確表達這份意念。幫助醒來後記下夢境 5個小秘訣相信大家都知道,不管是什麼事情,我們投入的關注越多,記住的資訊就越多,夢境回想也是如此。想要清楚記住夢境,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在睡覺前集中精神告訴自己:我希望明早醒來時清楚記得夢境。然後準備好一枝筆及一本記事本,放在床邊可隨手取得。如果你做了這些基本步驟,結果還是不理想,不妨嘗試以下的進階技巧,我個人覺得還蠻管用的:•重讀舊夢:讀一讀你之前寫的夢日誌(不論是在人生的哪個時期寫的都行)或許就能幫上忙。因為這會提醒自己,你與自我在某一段期間內,維持著什麼關係。同時也會向你的造夢器發送訊號,表示你已經準備好展開對話,請它趕快造夢吧!•重返某個特定的夢:如果有個夢一直縈繞在你心中,有可能是因為它的訊息,並未被完整接收與理解。你該回顧多久以前的舊夢?隨你高興,就算你想重返小時候做的夢也無妨(童年時做的重要大夢,通常到現在都還是很有關聯)。清醒時運用你的想像力,再次進入記得的夢境中,並在心中把整個過程快速瀏覽一遍。此舉對大腦的夢境回想中心,是個相當有力的刺激,且會促發整個系統再度開始運作。•上床睡覺前讀本探討夢的好書:此舉能激發你的想像力,使好點子頻頻入夢,令你大有斬獲。•自行孵夢:孵夢是一種特殊的意念設定,是請造夢器製造一個夢,幫忙解釋你在意的某個問題或憂慮。方法是在入睡前,在心中提出一個問題,然後再仔細比對隔天早上做的夢是否給了答案。有時候夢境會與問題十分吻合,但有時則未必如此。•要求推出某個舊夢的「下一集」:你是否曾經做過那種時隔數月甚至數年,仍舊覺得「劇情」沒交代清楚,所以搞不懂它在說什麼的夢?這時不妨參考孵夢的做法,要求造夢器趕快推出「下一集」:在睡覺前,運用想像力重返之前的夢境,然後要求你的造夢器針對相同的主題,再傳送另一個夢來說明。(本文摘自/心理醫生幫你解夢:人生的疑惑和困境,第一個暗示你答案的是夢境。整合榮格心理學、次人格分析,醫師助你趨吉避凶/大是文化)

恐懼情緒化為噩夢 自問4題緩心情

恐懼情緒化為噩夢 自問4題緩心情#心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恐懼是一種情緒能量,可出現在各式各樣的夢中,它跟情欲能量一樣,本身並非一種夢的主題,但可以出現在任何一種主題中。因此噩夢並不是夢的一個類別,噩夢就只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夢,所以做夢者必須辨認出,你面對哪一種夢主題。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夢中出現一個可怕的人物時,你如何判斷他是否真的會造成傷害?有些夢中人物雖然在登場時,展現出想要傷害你的意圖,但後來卻變得非常正面,我們要如何區分他們?由於兩者間的差異不容易分辨,所以確實區分其實非常重要,因為這攸關解夢工作的目標——如果夢中人物代表的是正面的事物,那我們就應加以整合,如果是負面的事物,就應盡量避開。辨別噩夢中人物有害或無害的準則當你從一個可怕的夢驚醒時,那份恐懼或許仍迴盪在心中。人們通常不願意處理噩夢,是因為他們不想再次體驗那種恐懼,兒童尤其如此。如果一開始便問「夢希望你怎麼做」,恐怕無法獲得正確的解夢方向,因為這時候餘悸猶存的做夢者,多半只會回答——它要我離開那怪物!所以,遇到讓人膽戰心驚的噩夢時,不妨運用以下的技巧:挑出夢中最嚇人的那一個(或數個)人物,然後逐一思考以下4個問題。如果你不確定其中一個問題的答案,不必卡在這裡,而是直接進行下個問題:•這個人物是內在(你的一部分)還是外在(你人生中的某個人或某樣東西)?•它在夢裡真的有造成傷害嗎(或者只是你預期它會造成傷害)?•當你在想像中遇見它時,它會變得比較正面嗎(做一個簡短的想像練習,與那個夢中人物面對面)?•這個夢的心理動力學是什麼?等你把所有問題認真想過一遍後,你的情緒應該變得比較平靜,比較沒那麼害怕。代之而起的是天生的好奇心,想要弄清楚你的心靈在做夢時究竟怎麼了。解夢應該自己來還是要找人幫忙如果你做了一個令你感到困擾的噩夢,不妨挑選其中一個夢來解讀,說不定就能找出其中的癥結,並採取適當的回應。如果成功了,就會發現那些「噩夢」並沒有那麼可怕。如果你還是走不出來,而且覺得找不到適當的連結,或是覺得需要一些指引,以及參考別人的觀點,那麼找人幫忙也是可以的。不管是哪一種狀況,我都鼓勵你積極主動處理你的噩夢,要勇敢面對它們,別讓它們一直來騷擾你。我曾遇過許多人長年來一直被噩夢纏身,卻始終苦無對策,各位千萬別淪為被噩夢欺負的受害者。(本文摘自/心理醫生幫你解夢:人生的疑惑和困境,第一個暗示你答案的是夢境。整合榮格心理學、次人格分析,醫師助你趨吉避凶/大是文化)

憂鬱症成因非單一!身心、社會皆有關

憂鬱症成因非單一!身心、社會皆有關#心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往年的5、6月是梅雨季,陰雨連綿容易讓憂鬱症病患的情緒起伏加大。王媽媽(化名)長期失眠,有時胸悶,看內科、心臟科都查不出原因,只靠鎮定劑放鬆助眠。退休後看診才知得憂鬱症,服用抗憂鬱劑約1年,症狀明顯改善,慢慢回復正常生活。憂鬱症主要是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出問題。其實憂鬱症不只是心理問題,生理也可能有狀況,還需從社會層面給予病人支持。憂鬱症成因複雜 與心理、生理、社會3面相有關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一般精神科主治醫師林彥鋒表示,許多人以為憂鬱症是心情不好,其實成因複雜,必須從心理、生理、社會3個面向探討。生理方面,很多研究顯示,大腦內分泌、生理活動或結構變化,都與憂鬱症有關。目前普遍被接受的是「單胺假說」,病人的情緒內分泌失調,主要是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出問題,新一代抗憂鬱劑,大多針對3者調節。憂鬱症也可能與遺傳有關,有些慢性病也會誘發憂鬱症,如甲狀腺功能低下、中風、帕金森氏症、失智症等。心理方面,人格特質有關鍵影響,包括成長經驗、兒時曾遭虐待或忽視、對負面情緒的察覺敏感、處理壓力的方式,都可能導致憂鬱症。女性又比男性風險高,可能與女性荷爾蒙有關。社會層面涵蓋家庭狀況、人際關係、職業功能等,及社福系統能否給予支持。當巨大壓力來襲時,若沒有足夠的社會支持系統,可能得憂鬱症或加重病情。憂鬱症藥物治療 最常用用血清素回收抑制劑診斷憂鬱症不容易,必須符合足夠多症狀,且持續時間夠久,同時嚴重影響到生活,如無法上班或上學。憂鬱症常見症狀,包括食欲變差、失眠、嗜睡、疲勞、無精打采等;還有與自主神經系統有關的生理變化,像頭痛、肚子痛、拉肚子;若合併焦慮症狀,會出現胸悶、心跳變快、喘不過氣,通常以老年病患較常有身體症狀。藥物治療最常使用血清素回收抑制劑,約對半數病人有效,使用4至6周後若效果不佳再換藥;試過2種藥物後,約8成病患有療效。林彥鋒醫師強調,抗憂鬱劑並沒有成癮性,服藥後持續2個月未出現症狀,就算完全緩解。之後再觀察半年,無異狀便可停藥。要避免憂鬱症復發,病患須遠離壓力源。由於憂鬱症病人容易「自動化思考」,較常見「把結果想到最糟」、「全有全無的思考」、「覺得別人生氣是因自己」、「只看到壞的一面」。要試著改變想法及處理壓力的方式,一旦又陷入情緒低谷,務必隨時回診。

諮商時說出經驗 首重「安全感」

諮商時說出經驗 首重「安全感」#心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在與受創兒童進行諮商時,對於心理與情緒上的安全感,再怎麼強調也不為過。我們要如何確保兒童在談論自己的經驗時,不會對於二次創傷的發生無能為力呢?這個問題就讓我們考量到兒童的「心理定位」,讓他們擁有能夠說出自己創傷經驗的空間。運用敘事治療 讓兒童順利表達經驗換一種說法就是:這個問題讓我們去思考,兒童在表達自己受虐經驗時,究竟是在怎樣的身分領域中立足。如果這個身分領域是用兒童遭受的創傷來定義範圍,那麼直接鼓勵兒童表達自己的創傷經驗,絕對是會造成二次創傷,並帶來更嚴重的無力感。除了考量兒童重新定位的各種方法,好讓他們在安全的情境中表達自己創傷經驗,我們也要運用敘事治療方式,讓兒童生活的支線故事獲得認同並豐厚地發展起來。提供安全感 舒緩二次創傷情境中的情緒在支線故事發展的同時,這些故事線也提供了另一種身分領域讓兒童來運用,以便說出自己的創傷經驗。雖然我強調安全感,但也不希望大家誤解,以為我不支持讓兒童說出自己的創傷經驗。兒童能夠說出自己的創傷經驗及其造成的影響,能夠受到支持以將原本說不出來的事情付諸言語,當然非常重要。我經常發現,能夠提供我所說的安全感的身分領域,總是可以讓兒童堅強地說出他們的創傷經驗及其影響。這樣的表達其實可以舒緩總是在二次創傷情境中被強化的自貶、無望、孤寂和無用等感覺。(本文摘自/故事‧解構‧再建構:麥克‧懷特敘事治療精選集/心靈工坊)

研究:約會看恐怖電影 加強雙方魅力

研究:約會看恐怖電影 加強雙方魅力#心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現代心理學之父佛洛伊德曾發表一篇影響深遠的〈論詭異〉,自此掀起了心理學界從精神動力的角度,來解釋各種現象的深厚傳統—也就是採用心理學的精神動力理論,這源自於佛洛伊德、榮格等人的精神分析法。二手的恐懼體驗 滿足了本我的誘惑從佛洛伊德的傳統學說來看,恐怖電影可提供一種二手(但安全)體驗的驚悚來探究本我,並喚起深埋已久的情緒,以及被長期禁止的欲望。而從榮格的學說來看,恐怖故事的吸引力在於可以和原型接觸交流—所謂原型,指的是最原始的文化模板,深深烙印在眾人的集體潛意識裡,可觸發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然而,心理學界把佛洛伊德和榮格的理論視為哲學,而不是可驗證的科學假設。近代對恐怖電影吸引力的解釋還包括齊爾曼,在一九七○年代提出的興奮轉移理論。他指出,恐怖電影結束時,當緊繃的張力平息下來、好人獲勝,這時觀眾會感覺良好,這是古希臘「宣洩」概念的現代版。然而這套理論最明顯的瑕疵是:很多恐怖電影並沒有快樂結局。另有一套理論認為,恐怖電影有一種類似於做夢的功能:是一種虛擬實境演練,以利於應付真實人生的危急情況。在虛構的世界裡預先體驗恐懼,可讓我們先做好準備,以因應真實世界裡的危機。約會不看恐怖電影 真的不酷一九八六年,齊爾曼、門道夫(Norbert Mundorf)等人發表了一篇研究,指出男大學生在看恐怖電影時,如果女伴表現出憂慮、受苦,男大生會看得更過癮;而女大學生的男伴如果保持冷靜鎮定、堅忍,女大生會看得更高興。一九六○年代一項經典研究也證明,男性如果在不穩的吊橋,或其他容易引起恐懼的情況下遇到年輕女子,這時男性所散發出的吸引力,會勝過在平穩的地面上與女子相遇時的狀況;這意味著,一旦高漲的情緒被激起(意即腎上腺激增的生理情況)並轉移到其他感受或性吸引力上時,就會出現這種「錯誤歸因效應」。此外,夫妻或情侶檔去看恐怖電影,或許也會有類似的狀況,就是所謂的「依偎效應」。甚至,若在一個安全、可掌控的環境裡觀看虛構電影,當恐怖片激起了高張反應,就可能會讓人產生「後設情緒」,意即觀眾能夠清楚察覺到自己的害怕及恐懼,並以此為樂(因為不會真的有危險)。(本文摘自/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我們為什麼喜歡恐怖電影?〉/遠流出版)

搶購衛生紙風潮 潛藏心理狀態大剖析

搶購衛生紙風潮 潛藏心理狀態大剖析#心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知名飲料上市或是今年初的衛生紙漲價事件,均帶來瘋狂搶購風潮。有時後只是看到有人排隊,就禁不起好奇也加入隊伍中。到底是什麼心理狀態,使得民眾出現這些「衝動性購買」的消費行為呢?從眾、控制、儲物、討厭失去 搶購4大原因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全觀式社區預防暨心理健康中心沈孟筑諮商心理師表示,排隊、搶購的風潮,這樣的風氣背後,藉由心理層面及經驗的觀點,可剖析出4大類原因:1)從眾效應/個人受到團體影響,對自己原有的觀點、判斷和行為產生懷疑並改變,朝大多數人一致的方向。當大多數人搶購某項商品時,如果自己沒有一同搶購,反倒會對自己的觀點與行為感到困惑,引發「別人有,我沒有」的焦慮感,而決定一同搶購,藉此減低這種困惑感帶來的負向情緒。2)獲得「控制感」/有些人在生活中較少掌握充分的「控制」感,反而購買行為是較能控制的行為:代表有權力決定要買的東西,並且是屬於自己。因此,可以從購買行為中獲得控制權並得到快樂,而這樣的行為也會使得自己感到滿足。3)老祖先遺留的「儲存」習慣/以「演化的觀點」來說,人類為了過冬與避免飢餓死亡,而有儲存食物與所需物品的習慣。現今社會人類雖然已無寒冷與飢餓的死亡威脅,但儲物的習慣仍遺留下來。當有商品匱乏的消息傳出時,常易引發人們搶購儲存商品的現象發生。4)損失厭惡/人們面對同樣數量的收益和損失時,「失去」常更加令人們難以忍受。也就是說,當商品打折時,若未去採購,心理容易感受到損失;為了減少因損失帶來的負向感受,而去購買商品。先明辨心裡想法與需求 降低衝動購物沈孟筑諮商心理師建議,在聽到這類新聞或口耳相傳的消息時,如果心中也萌生了這樣購買的衝動,可以先想一想是否有上述4種心理狀態。當多聆聽內心想法與需求時,自然就可能降低一時衝動的購買行為,避免被大眾群體的想法牽著鼻子走。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