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跟母親吵架總自責?9句練習自我原諒

跟母親吵架總自責?9句練習自我原諒#心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一旦有辦法對母親發怒之後,這些女兒的腦中通常開始充滿疑問:媽媽明明應該愛我,為什麼可以表現得如此輕率又惡毒?下一步就是質疑自己:為什麼我能忍受她這麼久(甚至直至今日)?女兒應脫離自責觀念 檢視真實情緒就跟許多女兒一樣,莎曼珊在成長過程中始終相信,如果母親不開心或表現不和善,一定是因為她沒把事情做好。不過,就在我們的某次會面中,她發現自己心中是這麼想的:「我怎麼能任由她惡待我?我怎麼能任由她控制我?為什麼我就是無法反抗她?為什麼我任由這些事發生在自己身上?為什麼我總像個只想取悅她的奴隸?」本質上來說,她已經逐漸遠離原本的自責邏輯,開始建立新的思考模式。但她還是會問:「我到底哪裡有問題?」對這些女兒而言,能夠批判性地檢視那些自責與憤怒的情緒很重要。我總是如此提醒莎曼珊及其他所有個案。閱讀、寫下9句子 啟動自我原諒機制首先,妳是被設定要屈服於權威並依賴母親的無助孩子。妳的母親年紀比妳大、體型比妳強壯,各方面都比妳聰明、有力,除了聽她的話之外,妳別無選擇。不然妳還能怎麼辦?妳才七歲,難道要離家出走,找份工作養活自己嗎?在逐漸接受自己曾被惡待的過程中,對自己生氣是正常的。但自我譴責無濟於事,不但不會讓妳感覺好一點,也無法改善生活,只會使妳心情更糟。以下的句子能夠幫助個案啟動自我原諒及憐憫的機制。那是她們應得的解脫。只要心中一浮現「我怎麼能容許之前那種事發生?」的念頭,我建議妳們先閱讀這些句子,口中誦唸,接著寫下來:‧我當時根據有限的資訊,盡力做到最好了。‧我當時是個孩子,沒有徹底理解自己遭遇的能力與觀點。‧我很早就被設定要順從母親,並盡可能地取悅她,這項設定深植於我內心。‧我的罪惡感及面對後果的恐懼太過強烈,壓過了想要改變的動機,但情況已經有所改變了。‧我並不孤單,許多人都在脫離無愛母親影響的過程中,遭遇過困難。‧改變本來就很困難,對每個人而言都是。‧要放棄母親可能會改善的希望很困難。我就是無法接受她不太可能有所改變了。‧我被剝奪了太多力量,導致現在不知如何改變現狀。‧我原諒我自己。(本文摘自/母愛創傷/寶瓶文化)

自戀不丟臉!反而容易表現更好

自戀不丟臉!反而容易表現更好#心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整理)說到自戀(陶醉於自身魅力的人),應該有許多人第一個就想到小夫吧?就算再怎麼客套,也無法誇他是帥哥,結果他卻深信自己帥氣過人。對於這樣的小夫,或許有人會覺得他很丟臉也說不定。自戀的人 更容易成為帥哥美女話說回來,看著鏡中的自己,你是不是有時也會突然覺得:「咦?今天的自己,好像比較帥哦!」不管是誰,多少都會有自戀的一面。在這裡,我要說的就是—「自我感覺良好的人,更容易成為帥哥或美人!」這個論點,應該令不少人感到意外吧。小夫沒來由的自戀 是打從心底的自信最近每天早上,大雄家門口都會有狗大便。被媽媽叫去打掃的大雄,覺得很厭煩。到底是哪隻狗幹的好事?為了阻止事情發生,大雄與哆啦A夢搭乘時光機回到過去查看。深夜裡,大雄與哆啦A夢因天氣寒冷而離開門口,回到房內。他們利用只要在板子上挖個小洞,就能看到任何地方的祕密道具-神奇偷窺板,從房間內監視自宅一樓門口。幸運的是,當大雄他們離開門口後,犯人就立即現身了。得意忘形的大雄,開始利用神奇偷窺板惡作劇。首先,他偷看靜香的房間,可惜靜香並沒有在洗澡,而是坐在書桌前認真念書。接著,他轉而偷看小夫的房間,只見小夫一手拿著鏡子,凝視著鏡中的自己嘆息。正當大雄疑惑小夫有什麼煩惱時,結果小夫竟對著鏡子自吹自擂、對自己的外貌讚嘆不已!「怎麼看都看不膩,我真是個美男子。鏡子啊鏡子,請告訴我,誰是世界上最帥的人?當然是小夫先生。那還用說嘛!」(內容出自《哆啦A夢(29)(瓢蟲漫畫版)》小學館 第1話「神奇偷窺板」)(本文摘自/小夫的生存之術/尖端出版)

「比馬龍效應」 自戀也有正面效果!

「比馬龍效應」 自戀也有正面效果!#心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在哆啦A夢短篇中,經常可以看到小夫陶醉於自己臉龐的畫面。然而在現實中,他根本沒有被人讚美過外貌啊!但是,他卻一心認定自己是帥哥,並且深深陶醉於自己的帥氣,我真心認為這是一種非常厲害的能力。心理實驗證實 老師褒獎後成績表現更好原因就在於,「自戀=自我感覺良好」和「對自己有所期待」正是實現夢想的重要第一步。證據就在於,一心認為自己是美男子的小夫,在電視廣告上被寫實化時,竟然變成大帥哥傑尼斯偶像藝人山下智久。就算退一百步來說,在廣告中小夫變成山下智久的例子,只能說是偶然中的偶然。不過,在此容我談一些心理學的話題。關於「人一旦受到稱讚或期待時,就會表現得更好」的理論,其實在心理學上已經有相關的實驗。就算是不正確的評價,只要被老師褒獎資質優秀的學生,通常成績表現會更好;而被老師貶低為表現劣等的學生,成績也會下滑變差。心理實驗竟獲得如此令人驚愕的結論。比馬龍效應 受稱讚、期待時表現更好「老師的期待與否,將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成績」,在心理學上稱為「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比起不受期待,在被他人期待的情況下會更有幹勁,成績也因而提升。稍微思考一下,不覺得這點相當符合人之常情嗎?不妨透過想像力訓練,多練習如何運用「比馬龍效應」,試著自己對自己有所期待、巧妙地自戀(讚美自己)吧。也就是說,只要像小夫一樣自賣自誇,毫無疑問地,你也會更接近自己的夢想一大步!(本文摘自/小夫的生存之術/尖端出版)

研究:職業婦女壓力大 過勞風險增

研究:職業婦女壓力大 過勞風險增#心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生活的壓力正在損害年輕女性的健康。根據一項研究顯示,與30年前相比,現今處於過勞風險女性的人數是過去的兩倍。研究分析了來自瑞典北部MONICA的研究參與者,年齡在25至34歲,共有1,811人。女性自認不健康 24年後增逾2倍1990年,有8.5%的女性認為自己的健康狀況比同齡的人更糟;到2014年,此趨勢已經上升到20%。相較之下,與研究開始時相比,男性在研究結束時將自己的健康狀況評價為更好。結果還顯示,現今越來越多的男女皆反應其飽受肥胖、焦慮及對其個人財富不滿意之苦。成功、外在吸引力 女性受到社會期待壓力過大當女性期望「掌控一切」,包括工作與家庭時,她們感到痛苦。研究人員說,女性受到來自社會的普遍壓力—必須成功、受到社會歡迎並具有外在的吸引力。研究指出以女性為主的職業(例如醫療照護)工作條件負擔過大。其他因素包括與壓力相關障礙症增加、私生活缺乏平等、可能遭受男性暴力相向等原因。研究同時指出,相較於過去,現今的男性更快樂,因為儘管其教育程度較低,但卻工作上卻比女性受到更高的重視。研究聲稱,對兒童和家庭擔負更平等的責任有利於男性的健康,平等規範對所謂「男性角色」增添更多變化。年輕女性自評健康惡化 彰顯男女角色不夠平等研究作者Annika Forssenu醫師表示,自評健康是一種評估人群健康的普遍方法。未來疾病的獨立預測因子包括心臟病發作、糖尿病風險、憂鬱症、風濕性疾病、病假、醫療照顧利用率與死亡率。她補充說:「近年來,公眾辯論提出了女性疾病與病假增加等問題。我們的研究首次顯示,年輕女性也有相對應的健康趨勢」。Forssen博士說,瑞典是一個強大的福利國家,與其他國家相比,失業年輕人的比例很低,大部分年經人擁有高等教育的學歷和相對較高之體力,這應該讓自評健康結果更好。但研究顯示年輕女性的自評健康狀況卻在惡化當中。對此,共同作者Goran Waller博士建議:「促進男女平等的健康權利需要重大修改」。(文章授權提供/台灣女人健康網)

以為很「正常」?潛藏心理疾病危機

以為很「正常」?潛藏心理疾病危機#心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正常有多可貴?這問題就跟健康多可貴的意思一樣,人只有在不健康的時候才會驚覺且珍惜,大部分的時候它就像空氣一樣,誰會去體會空氣的滋味?先不說什麼叫不正常,這夾帶了社會的刻板印象與不當標籤,以下我舉個例子,帶大家看看當自認為自己正常時,是如何看待跟我們不一樣的人。對於精神疾病患者 大眾普遍帶有刻板印象有一天,一個自助餐老闆要送便當到精神科病房,正好與我搭同一部電梯,他的眼神有些驚懼,一副為了賺錢不得不來的表情問我:「這樓的人都是神經有問題的喔?」我則一派輕鬆地回答:「沒那麼嚴重啦,他們只是生病了。」誰都會生病,為什麼要對他人生病如此避之唯恐不及,但當自己生病時卻擔心被排擠、誤解?人真的是一種自我中心、事到臨頭才覺醒的矛盾動物。病人不僅在醫院,而更多是在家裡面,在街上,在公司隔壁部門,在樓上鄰居家裡,而且多如過江之鯽。許多人都潛藏精神心理問題記得我當初取得臨床心理師證照時,還只是個執業菜鳥,時不時有友人藉故相約:「好久沒見想跟你聊聊。」我心裡其實很清楚,這些友人都是心裡有事,想找信任的人說說話,聽著聽著,才知道這年頭人們潛藏在的心理危機有多嚴重。不僅有N年沒聯絡、十分不熟的朋友跑來訴說心事,更常聽到身旁親友爆料:隔壁住的某鄰居常跟這位親友起口角,說什麼自己要害他;久未謀面的嬸婆的小兒子,原來患有思覺失調症(舊稱精神分裂症)很久了;常常喊好煩的某同學,其實是憂鬱症纏身。情緒、知覺出問題 不應聽信旁人須速求診我念小學時,不知道大表姊為什麼會突然拿菜刀揮來揮去,當時也是小學生的姊姊嚇得躲在廁所不敢出來,直到老爸趕去奪刀為止。等我從事這行後,才知道這叫做思覺失調症,且大表姊從來沒有就醫過,周遭親友怎麼勸她都不肯,等到父母年邁一一去世之後,她便執意獨居,在毫無生活品質、很沒尊嚴的情況下去世。不論是情緒出了問題,還是感覺到知覺失調、想法上出現改變或退化等,有別於大部分人的異常問題,都需要進一步就醫來釐清症狀與病名,這些問題無法自我斷定,更無須聽信旁人隨口一句:「那個某某,就是『躁鬱症』啦!」狀況並不會因為任意貼上一個疾病標籤便消失,而是需要後續的密集治療,才有痊癒的可能。(本文摘自/好想找人說說話/遠流出版)

遇家暴別慌!工作站即時服務更貼心

遇家暴別慌!工作站即時服務更貼心#心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現代婦女基金會深耕花蓮,駐點花蓮地院,12年來協助超過1萬2千名家暴被害者。被害者的需求不僅限於司法場域,更多受暴媽媽和孩子面對家庭失序、經濟困難及目睹暴力的心理創傷,亟需更完整的協助。「一站式」服務模式 不用到處奔波求援現代婦女基金會今年成立「花蓮工作站」。現代婦女基金會董事長潘維剛表示,過去基金會在花蓮主要提供家暴被害者司法協助,卻發現花蓮地區的受暴婦女處於「服務斷裂」、「四處奔波」和「家暴循環」的情境,不斷被通報進案,卻無法受到有效協助。花蓮工作站開啟「垂直整合」的家暴服務模式,個案從被通報、危機處理到後續安全生活的重建,都會在工作站內被協助,不會換社工,個案不會因服務斷裂而流失。花蓮工作站也建立「一站式」服務模式,整合受暴媽媽需要的協助,如法律諮詢、心理諮商、陪同服務及孩子的身心狀況輔導等,讓個案不用到處奔波,降低受暴者尋求協助的障礙。即時、量身訂做 家暴服務更貼心花蓮工作站黃守珮督導表示,工作站主要服務對象為16歲以上婚姻或親密關係暴力的被害者及家庭成員,106年5月籌設至今,已服務108位受暴婦女,近6成為重覆受暴案件,超過半數為中高危機案件。為了因應區域的需求,花蓮工作站的家暴服務開展出4項特色:1)即時服務/當天即時連繫,確認安全,2日內會面訪談,立即協助。2)量身訂做/了解案件狀況再提供法律諮詢,設計符合案主所需的協助計畫3)深度陪伴/社工師與心理師合作,理解個案難處,幫助找出改變的動力4)網絡合作/主動拜訪網絡單位,面對面溝通,建構花蓮家暴服務網絡,整合相關資源3成孩子曾目睹家暴 後續輔導很重要統計顯示,未成年子女的案件中,3成合併孩子目睹家暴情形。工作站安排專屬社工,對孩子進行一對一的行為及情緒輔導,並在案件需要時協助孩子出庭。「孩子的安心城堡」是為服務目睹家暴兒少成立的園地,採取分齡規劃,營造童趣的空間,幫助曾經受傷的孩子,安心的跨出每一步。現代婦女基金會董事長潘維剛表示,「花蓮工作站」及「孩子的安心城堡」成立,就是送給花蓮地區婦女及兒童的聖誕禮物,期待攜手政府單位與企業公益夥伴,讓受暴婦女及孩子能獲得專屬社工全面照顧,讓婦幼安心不害怕,每晚都是平安夜。

逾6成長者好憂鬱 3要點助早期發現

逾6成長者好憂鬱 3要點助早期發現#心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台灣即將步入高齡社會,老人照護成一大問題。而若是長者們自理能力提高,能夠降低晚輩甚至是政府單位照護上的負擔。因此,從老人的身心靈健康開始關注及維護,從疾病未現之時多加關懷,更是關鍵的第一步。停看聽3要點 察覺老人憂鬱依據資料顯示,61.3%的長者會因為2種以上的生活困境長期未獲解決而累積壓力,進而造成情緒困擾,甚至產生負面想法或作為。輔仁大學臨床心理學系副教授王鵬智表示,針對長者心理健康,可掌握「停、看、聽」3個要點,早期發現、早期協助。1) 停下來/適時停下腳步,靜下心來傾聽長者的需要。除了協助解決問題,也讓長者感受到有人相伴,降低長輩的孤寂感受、療癒長者的心靈,進而減少低落情緒的累積。2) 看一下/長者容易因為親友過世、退休後收入減少、身體機能衰退而造成人際網絡崩解、社會地位下降,產生無用感或是因為病痛帶來失能,引發情緒低落及內心憂鬱。當長者身體衰弱或不適,應盡早尋求專業醫師進行評估、治療。3) 聽一下/多留意長者身體狀況,是否出現入睡困難、睡眠中斷、早醒及食慾不振情形。對周遭事物失去興趣,改變原先常規性的休閒活動,就應多給予傾聽與陪伴,減少生理性與社會因素帶來的空虛感。 社區心理健康活動 在地化看顧老人心臺北市衛生局為強化長者心理健康,除了設有鄰里關懷據點、老人共餐活動及長者健康檢查等,還提供長者及照護者心理衛生服務、憂鬱症篩檢及情緒生理狀態觀測,並於社區心理衛生中心與自殺防治中心定期與相關單位舉辦心理健康活動。相關訊息可撥打1999轉8860,或至臺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http://mental.health.gov.tw/查詢。

孩子不聽話 爸媽3步驟打破惡性循環

孩子不聽話 爸媽3步驟打破惡性循環#心理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孩子精力充沛、經常不顧危險跑來跑去,外出吃飯也沒辦法好好坐著,」,上述這些狀況可能是每個家長都碰過的問題,臨床心理師表示,當孩子不聽話時,應先確定有沒有可能是照顧者與孩子間的刺激不足,或者存在大腦發展,可能是基因問題。小孩內心自責、內就的情緒會累積、惡化佳里奇美醫院復健科臨床心理師唐愉君表示,沒有小孩不喜歡被愛,所以也沒有小孩是故意和你作對,雖然小朋友外表可能看似不在乎,但心裡卻在乎每次被責備後的情緒。每當自責、內疚、羞愧等等的成份慢慢累積起來,就容易自信下降,形成不好的自我感覺,繼而惡化、延伸出更多「不聽話」的行為。打破惡性循環就從教養開始很多時候,照顧者透過威脅和處罰來讓孩子配合,但長遠來看並非如此。家長希望讓恐懼、處罰和發飆成為孩子順從的動機嗎?其實有更好的方法,在管教小孩前,可先思考以下3個步驟:1) 先瞭解自己的「需要」/家長想讓孩子學到甚麼,孩子學不到時家長會有甚麼情緒,那是甚麼原因讓家長想要孩子非學不可,背後是否有不同的壓力在。2) 瞭解孩子的「需要」,不是「想要」/了解孩子為什麼會有這種情緒和想要做出這種行為,會發現孩子正試圖表達他的想法。3) 雙贏的結果/當孩子鬧脾氣時,對孩子說教不是適合教導的時機,因為孩子情緒已經蓋過理性思考和接納意見,所以當下可以先同理孩子,讓孩子冷靜後再瞭解狀況與討論,盡量讓孩子參與一起整理及解決問題的過程。父母培養同理心能降低親子衝突唐愉君臨床心理師表示,父母可以同理心了解孩子內心、穩定情緒。目前已有醫院、機構等開辦親職團體,讓照顧者思考與練習,遇到狀況時便能自然而快速的評估並作回應,降低親子互動的衝突,加強情感連結,培養小孩的同理心、洞察力和道德感,養成良好行為。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