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鬱

4天狂買12間房 躁鬱症發作四處散財

4天狂買12間房 躁鬱症發作四處散財#憂鬱

台北市一名曾姓男子在4天之中買下12間房子,該名男子只是一名代課老師,曾姓男子的妻子狀告法院,要求建商退款,表示曾男患有重度躁鬱症,出現自我認知錯誤的病症,並請精神科醫師做證,指曾男曾因為憂鬱症及躁鬱症住院4次,憂鬱症發作時會覺得自己好像快死了,自我過度膨脹時會瘋狂購物,醫師曾男在購屋期間檢查時發現腦波異常現象及血液中躁鬱症藥物濃度不足,可證實曾男確實在躁鬱症發作之下才有如此瘋狂購屋的行為。一般人會認為躁鬱症與憂鬱症類似,衛生署玉里醫院及基隆醫院衛教文章表示,躁鬱症又稱雙極性情感疾患,屬於情緒失調的疾病,其波動較大,並分為躁期與鬱期,躁期時自我過度膨大、情緒愉悅,會變得熱心、說話速度快、常與人起衝突或是如同曾男亂花錢等情況;鬱期時則情緒低落、沒有自信心,會出現失眠、睡眠失調、不說話、反應遲鈍、對有興趣的事物突然無感、性冷感等。躁鬱症嚴重時甚至產生幻聽及妄想或萌生自殺意圖。躁鬱症的躁病發生在20至25歲;鬱病發生在30至35歲,男女罹患的比率相當,目前多數認為與遺傳及腦部功能失調有關或受到壓力所導致,躁鬱症發作初期不易診斷,若發現疑似躁鬱症應立即求醫,目前有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及衛生教育等方式。文章指出若家人及能多認識躁鬱症,對治療越有幫助,並且長期追蹤穩定病情、降低病情惡化的可能、多數患者能恢復正常生活。

七旬長者快樂組樂團 音樂趕走憂鬱

七旬長者快樂組樂團 音樂趕走憂鬱#憂鬱

30位年紀平均年齡67歲的長者自組「橋下國樂團」,日前至嘉義基督教醫院演出,以台灣民謠為主的悠揚樂聲,一開場就吸引了許多民眾駐足聆聽,而國樂團中每位頭髮斑白的團員們背後都有不同的故事,許多團員都曾經在醫院「走跳」過,也有團員就醫時聽見國樂團的演出而報名加入,透過每週兩次的排練,彼此互相照顧,成為相知相惜的朋友。橋下國樂團由一群45~85歲,來自嘉義、台南與高雄等地的30位長輩組成,因在水上鄉外溪洲快速道路涵洞練習而取名「橋下國樂團」,而團員們年齡相加超過千歲,又名「千歲國樂團」。團長蔡北淇表示,團員們中有1/5都領有殘障手冊,有人摘除一顆腎臟、有人奮力對抗癌症病魔、也有許多人都經歷與病痛拔河的痛苦期,因著類似的背景而聚在一起,也因此樂團經常至雲嘉南各醫院巡迴演出,除感謝醫院的照顧外,團員們抱著「若自己生病,也希望在醫院裡聽見演奏」的心情進行演出,透過音符傳遞自己曾經同為病患的心情與關懷。蔡北淇說,團員中有許多人是在醫院中聆聽過樂團的演出而報名加入,三十人透過每週兩次、每次兩小時的排練時間,培養了家人般的默契與感情,許多人最初加入時心情不甚陽光,現在則走出陰霾大方的參與各項表演。蔡北淇舉自己為例,他說自己是長期洗腎的病患,每週有四天在醫院出入,而今年71歲的指揮李正隆則因喪偶而曾經感到憂鬱,但參加樂團後走出陰霾,現在每週由高雄往返嘉義進行團練,最大的鼓勵就是聽到病患說「聽到你們的演出,病都好一半了」;樂團中最高齡的樂手85歲的張蒼輝,年輕時是台糖公司西樂隊隊長,演奏過小喇叭、薩克斯風,因年紀與體力無法再吹奏這類樂器,太太於三年前過世,過世前不斷鼓勵他保有音樂習慣,他兩年前加入橋下國樂團,演奏揚琴,張蒼輝笑著說「這也算為太太圓夢。」 演奏會上,橋下國樂團以16首台灣民謠歌曲,展現了勇於豐富自己銀髮人生的動人精神。嘉義基督教醫院日前獲得國民健康局肯定,榮獲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舉辦的「2011年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典範獎」,在一年的尾聲中,邀請七旬長者組成的樂團至院內演出,藉由30名長者豐富的銀髮生活,帶給民眾「健康老化」的最佳典範。

照顧小胖威利病童壓力大 父母易憂鬱

照顧小胖威利病童壓力大 父母易憂鬱#憂鬱

新北市一名張姓計程車司機在碧潭橋跳橋身亡,且他罹患小胖威利症的9歲女兒也死在一輛廂型車內,該車距張男死亡地點不到100公尺;警方研判張男可能因為無力照顧罕病的女兒,加上經濟壓力大,才帶著女兒走向絕路。對於此事,小胖威利病友關懷協會表示非常遺憾與難過,也會提供後續協助。小胖威利病友關懷協會指出,由於小胖威利症患者有別於其他罕病或智能障礙患者,他們的多重障礙與嚴重的行為情緒問題,讓照顧者非常辛苦,希望社會能重視罕見疾病患者及家庭的困境,給予小胖威利症家庭更多的了解、支持與鼓勵,各縣市政府能提供罕病家庭更多關懷協助,更呼籲小胖威利家長能更勇敢承擔責任,遇到困難,不要吝於向外求助。小胖威利病友關懷協會理事長秦慧珠表示,小胖威利症的孩子不只是生病的問題,合併多重障礙、情緒障礙等,對食物病態性的需求,隨著病童年齡越大、自主性越強,照顧者所承受的壓力與困難往往就越大,受到外界誤解也越深,很多家長因此罹患憂鬱症。小胖威利家庭非常需要社會大眾與政府的了解與協助,希望各縣市政府能重視此問題,將罕病弱勢家庭列為定期關懷、訪視的對象,不要讓罕病家庭悲劇再度發生。小胖威利病友關懷協會希望政府相關單位可以重視身心障礙者的照顧與身心障礙住宿機構配置與專業人員的問題,甚至對需要協助的家庭可以有更大的支持與配套措施。

4成警察有睡眠問題 精神不佳人民恐受害

4成警察有睡眠問題 精神不佳人民恐受害#憂鬱

有些人很不喜歡警察,總覺得警察愛找人麻煩,但是你知道嗎,警察也不見得好當,根據《路透社》(Reuters)報導,美國一項大規模的研究發現,40%的美國警察因為壓力過大,導致失眠或是睡眠呼吸中止,而這些睡眠問題會導致警員們上班的時候,精神狀況不好、焦慮、疲倦,甚至會有憂鬱的傾向。主持這項研究的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神經生物學家麥克(Michael Grandner)博士表示,警察的睡眠問題不僅僅是個人的問題,還有可能影響到公共安全,因為當警察失控、焦躁的時候,影響受害的就是人民。麥克博士表示,研究團隊針對5千位警察進行訪查,發現到有超過40%的警察有睡眠障礙的問題,包括失眠以及睡眠呼吸中止。麥克博士表示,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希望政府能夠給予重視。華盛頓州立大學(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的刑事司法教授布萊恩(Bryan Vila)表示,如果警察有長期睡眠的問題,那表示他們的精神狀況並不好,那麼警察的判斷、決策能力,甚至是緊急狀況發生時的應變能力,都會大幅地下降。因此麥克博士表示,政府應該要降低警察工作的時數,並且讓他們學習睡眠相關的課程,當警察擁有一個較好的精神狀態,也才能更順利地工作;除此之外,調查中還發現到,睡眠呼吸中止的人通常都比較肥胖,所以他也呼籲政府要重視警察肥胖的問題。布萊恩教授則表示,政府應該要設立警員的輔導機制,並且避免超時工作,讓員警的工作效率提升、精神狀況更佳,這樣一來,警察才能真正保障人民。

缺乏事實的自我讚美 反而讓人更容易憂鬱

缺乏事實的自我讚美 反而讓人更容易憂鬱#憂鬱

根據美國心理學會10月號《Emotion》期刊發表的研究顯示,透過給自己言過其實的讚美來提高自信的人,最終反而會感到沮喪。這項研究針對3個美國團體和1個香港團體進行實驗。在前兩個實驗中,受試的學生被要求將自己的表現與其他同校的人做比較,並給自己打分數;而在第三和第四個實驗中,研究者要求兩組美國團體,讓表現良好的人認為自己表現不好,讓表現不好的人認為自己表現很好,最後讓這些學生全部接受憂鬱症狀的評估。(圖片說明:正確的自我評價才會讓自己快樂喔!)研究結果發現,當人們對自己的表現有正確的評價時,感覺都還不錯。正確的自我評價和回饋有利於正向情緒的產生。這樣的結論挑戰了過去認為要幫助表現不好的人,就要給予自我增強以及正向回饋的觀念。給自己過高評價的學生較容易感到沮喪。當個人的不足被發現後,過度自誇的痛苦就會出現。另外,錯誤的自我評價也會阻礙進步。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董旭英教授表示,所謂的正向心理,並不表示我們要以阿Q的方式來過度正向看待自己,而是能夠適度且正確的自我評價。了解自己是很重要的,不論生活或是工作上,我們都應學習找出自己的長處與優點,來從中自我肯定並建立正確的自我評價。從教育的觀點來看,父母則應試著撇開課業成績,從多元的角度來看待孩子,從不同的角度來發掘孩子的長處,如此更能幫助孩子了解自己並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主任葉雅馨表示,面對常是解決問題的不二法門,適當接受自己有些缺點,也知道自己有某些優點,將有助於建立自信與人際互動,過度的自我吹捧,無疑是給自己戴上虛假面具,加以時日容易造成別人或自己對你期待的失衡,反而是種壓力,所以應該學習面對真實的自己,避免應過度壓力而產生憂鬱情緒。(本文資料來源:董氏基金會)優活推薦:產後憂鬱很痛苦 中醫對症下藥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994中學生在意外表瘋瘦身 23%還有憂鬱傾向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795台灣憂鬱7年增十倍 董氏推運動紓壓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47

為什麼昏昏欲睡?恐是常用電腦導致

為什麼昏昏欲睡?恐是常用電腦導致#憂鬱

你上課會狂打瞌睡嗎?當心是身體出狀況!馬偕醫院研究顯示,2成7的大專生在白天有嗜睡問題,每三人大約就有一人,其中長時間用電腦的女性、有菸癮、情緒憂鬱者,嗜睡風險更高。研究發現,女學生在非假日時每天多用電腦一小時,白天嗜睡量表分數就會上升。研究人員提醒青少年別猛用電腦,如果每天用電腦時間超過三小時,成年後睡眠障礙、白天嗜睡風險比一般人增兩倍。彰濱秀傳醫院神經內科指出,近年來因睡眠問題求診的患者愈來愈多,除了失眠之外,嗜睡症患者也有增多的現象。此病的主要症狀是,一天到晚想睡覺,無論開車、吃飯、講電話,或在會議中,都可以睡著,較多發生在15到30歲的年齡層,這是一種神經性疾病,能引起不可抑制性睡眠的發生。造成嗜睡症的病因很多,是由於腦幹中的睡眠覺醒中樞功能出問題,而產生過度嗜睡、猝倒、睡眠癱瘓,以及入眠期幻覺等4大主要的症狀。彰濱秀傳醫院神經內科表示,治療嗜睡症,必須要靠正確的診斷,了解潛在的病因,根據不同的疾病加以治療,才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嗜睡症狀。目前有許多種有效且副作用小的藥物,可用來控制過度嗜睡、猝倒、睡眠癱瘓,以及入眠期幻覺的4大主要症狀。另外,根據患者的個別狀況,設計符合所需的行為治療,及用最小劑量藥物,達到最大的效果,改善生活品質。優活聚焦:●神奇!水果籽卡牙洞 竟然會發芽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075●美容團隊研究:冬天看起來老4.7歲 黑眼圈作祟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070●冷氣團報到 一氧化碳中毒增 消防署教你防範與急救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4069

冬季抗憂鬱! 改變環境擁有好心情

冬季抗憂鬱! 改變環境擁有好心情#憂鬱

根據董氏基金會調查發現,台灣民眾因憂鬱症就醫的次數,七年來暴增十倍之多,顯示在現代人過於忙碌的生活型態中,得更重視心理衛生問題。時序進入冬季,且連日來的壞天氣讓人心情好不起來,醫師就發現,最近因憂鬱就診的病人變多了!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劉宗憲指出,在冬季時因生、心理等多種原因,會使本身情緒容易低落的人更加憂鬱,如果能調整生活作息及改變週遭環境,就可以幫助找回好心情。劉宗憲醫師說,就心理層面而言,冬季可能會因為下雨、陰暗的天氣、淒涼的街景或蕭瑟的感覺,常使人悶在家裡、不想出門,久而久之就會心情低落、悶出問題來。以生理層面而言,冬季因為陽光照射時數少,無法刺激大腦分泌快樂荷爾蒙,容易形成「季節型憂鬱症」,在高緯度國家尤其常見。一旦出現失眠的情形,會使白天精神不濟並加重憂鬱的情形,形成惡性循環。劉宗憲醫師表示,偶爾心情低落是身體自然的表現,如果因為生活壓力大而造成的憂鬱,建議可以做運動放鬆、吃自己喜歡的食物或從事有興趣的活動並暫時遠離壓力源。有失眠及睡眠障礙問題的話,應避免在睡前從事需要思考的工作,以輕鬆的心情入睡,控制睡眠環境的溫度及避免吵雜的環境、選擇適當材質的床墊都能有效的改善睡眠狀況。寢室精品館行銷業務總監蔡靖怡表示,消費者若有睡眠障礙的問題時,在選擇床墊上應把握三大原則:材質、軟硬度、支撐方式,材質可挑選有國際材質及相關安全認證,目前歐盟針對紡織品提供Oeko-Tex Standard 100的環保認證,若符合Class I等級的床墊被認可為商品內外材料完全無汙染及有害物質,對於2歲以下嬰幼兒都可安全接觸,建議消費者可認明此標章;床墊軟硬度的選擇則要注意:1、是否具有好的支撐性2、是否能有效分散身體壓力等;挑選床不能只憑外觀來評定優劣,在選購時應充份瞭解床墊內部結構與反覆試躺,確定適合自己後再行購買。蔡靖怡指出,睡眠較淺的消費者可以選擇獨立筒,當旁人翻身時較不會影響到自己,而獨睡但體態較豐滿者則建議使用連結式彈簧床,因為連結式彈簧床可以分散作用力,翻身跟起身時較容易。許多愛美的女性因長時間穿著高跟鞋站立,常會有腰痠背痛的感覺,嚴重時甚至在躺上床時會翻來覆去,影響睡眠品質。這時不妨試試看記憶膠系列床墊,具有發揮釋壓、護背服貼等功能。她叮嚀,睡眠品質與床墊的舒適與否有很大的關連,因此民眾應了解自己的睡眠習慣與特性,並掌握以上原則,挑選真正適合自己的床墊。劉宗憲醫師也提醒民眾,如果透過生活習慣的改變仍無法有效改善憂鬱的情形,就可能需要藥物的協助,必須儘快就醫,以免憂鬱的情緒過度影響到日常生活。(資料提供: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醫師劉宗憲、思夢軒寢室精品館)

5成上班族擔心無薪假效應 透過運動可紓解壓力

5成上班族擔心無薪假效應 透過運動可紓解壓力#憂鬱

根據國內人力銀行統計,目前有將近3萬人在放無薪價,有49.2%的上班族擔心總統大選後,政府將會放任企業裁員,深怕自己會是其中的一份子,除此之外,從「不景氣的焦慮指數」可以發現到,有約40%的上班族感受到不景氣的壓力,34%的人沒有安全感,有28%的人因為不景氣而悶悶不樂。日前也有報導指出,上班族因為無薪假壓力,讓精神科門診暴增兩成。根據勞委會勞工紓壓健康網引用心理師邱永林的文章表示,無薪假、金融局勢差、總統選舉等所帶來的是一種「不確定的焦慮」,讓大家處在一種莫名的壓力下,像者種探不到底的未知感,很容易會讓人產生一種不確定的焦慮與不安。很容易伴隨著失眠、自律神經失調,甚至引起身心相關的症狀,像是胸悶、頭痛、呼吸不順等。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組的網站上,建議有憂鬱、焦慮症狀的民眾,可以透過運動的方式來紓解自己的壓力,過去董氏基金會曾經做過調查,發現到有運動習慣的人,比較不容易產生憂鬱的情緒。因此如果需要紓解壓力的民眾,可以透過運動來緩和自己心中焦慮的情緒,不但可以保持身體健康,又能促使心理健康,可以說是一石二鳥的好方法。瘋狂運動加上飲食改變 百斤胖男甩肉36公斤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98腦傷男神智不清 高壓氧治療恢復意識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87忍受3秒鐘乳房攝影不適 換來健康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aid=13656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