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清蛋白

乳清蛋白分3種!哪類人要小心喝?營養師教你「這樣選」2時機喝最好

乳清蛋白分3種!哪類人要小心喝?營養師教你「這樣選」2時機喝最好#乳清蛋白

許多人在運動後會喝「乳清蛋白」來補充身體流失的蛋白質,但要小心不是人人都適合!營養師陳筠涵表示:「選擇乳清蛋白的種類,與喝的時機很重要。」他提醒,若是有慢性腎臟病的患者,飲用前應先詢問醫療團隊比較安全。先了解自身狀況與運動強度,再選擇合適的乳清蛋白並要喝對時間,才能真正吸收到乳清蛋白的營養價值。

乳清蛋白有3種,運動健身的你該如何挑選?

乳清蛋白有3種,運動健身的你該如何挑選?#乳清蛋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乳清蛋白是健身族群非常熟悉的營養補充品,隨著近幾年健身成為一種流行且普及的概念,而要吃足夠的蛋白質有助於增肌這件事情,也隨之成為飲食補充的焦點;考量方便性與CP值,蛋白粉末就成為了市場上的主力,而在這類產品裡的王者就是乳清了,只是,先撇開風味不說,當你逛相關賣場的時候,會發現,一樣是乳清,卻還有分濃縮、水解與分離的區別,這到底該怎麼選擇呢?生產各種起司或優格的過程中,會出現液態的副產物,也就是乳清,乾燥之後就是乳清蛋白了;至於乳清嗎? 去買個純優格,開蓋後,盒子內的透明清澈的液體,就是乳清了!別倒掉,它可是很營養的呢。可千萬別小看這看似「多出來的東西」,它們可是目前世界上,應用相當廣泛的蛋白質來源喔!除了做成乳清,還能延伸產出許多種的新產物,像是乳糖、葡萄糖/半乳糖糖漿、抗生素等等,是個應用相當廣的副產物。這類產品單看名稱可能會讓人以為它是某一種蛋白質,但實際上,它是碳水化合物、脂質、蛋白質與其他微量營養素組成的混合物,所以真正的乳清蛋白是蛋白粉裡的蛋白質部分,而這也跟市面上分有濃縮、分離和水解等不同類型的產品有關係,至於它們之間有什麼差異呢?請看接下來的說明吧!濃縮、分離和水解,哪裡不一樣?根據製程,分有3種不同類型的產品,分別是濃縮、分離與水解乳清:濃縮乳清(whey protein concentrate,WHC)乳清濃縮乾燥後的產物,濃縮倍率會影響到最終蛋白質的濃度,但不論如何,這類型保有較多的乳糖與脂質;乳清相關產品沒特別強調的話,十之八九是濃縮乳清,大多運動健身產品加的也是這種,除此之外,也可以應用在兒童或是高齡族群的蛋白質補充品。分離乳清(whey protein isolate,WHI)去掉乳清裡的乳糖與脂質濃縮乾燥後的產物;由於已經去掉了乳糖,因此有乳糖不耐的人,且試過乳糖含量較低的濃縮乳清,仍然感到腸胃有不適,就可以考慮選擇分離乳清。雖然分離乳清的蛋白質含量最高,但實際拿80%的濃縮乳清和90%的水解乳清的蛋白質量比較,嚴格來說,並沒有差很多;舉例來說,這2種蛋白各取25公克,能提供的蛋白質量分別是20公克和22.5公克。因此挑選的重點,會建議放在乳糖不耐的問題上,假設你吃濃縮乳清會感到不適症,那就挑分離乳清吧!水解乳清(whey protein hydrolysate,WPH)乳清經蛋白質分解酵素處理,將蛋白質分解成分子較小的胜肽。只是水解後的乳清嚐吃起來可能會有苦與酸味。水解乳清的價格最高,一般用於嬰兒配方或特殊醫療營養品,不過也有些健身產品會使用水解乳清,強調比較好吸收,不過呢!如果你是消化機能正常的人,真的不用特別選水解的產品啦。知道3種乳清的特性之後,再來我們要來認識乳清的蛋白跟其他蛋白質有哪裡不一樣! 乳清和其他蛋白質的差異在哪?乳清為什麼會成為補充蛋白質常用的選擇呢?蛋白質百百種,選上乳清的主要的原因有3個: 原料價格便宜:乳清是優格與起司生產的副產物,原料取得成本較低。 沒有怪味:一般人通常可以接受濃縮乳清粉的味道。 富含必需氨基酸:乳清的蛋白質含有豐富的必需胺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s,簡稱 EAA)。乳清的必需胺基酸含量到底有多豐富呢? 請看下圖各種食物蛋白質的必需胺基酸百分比,白色直條是植物來源,灰色則是動物來源的蛋白質,黑色這條是拿來當作參考用的人類骨骼肌(請注意,這只是拿來比較用的,不會真的拿人肉來給你吃的呀!)。雖說乳清含有最高比例的必需胺基酸,適合拿來補充蛋白質,但也不是說植物來源就不行,從下圖可以看到馬鈴薯、豌豆……等植物蛋白質的必需胺基酸比例也不低,因此只要生產符合成本效益,並透過組合互補各自不足的必需胺基酸,也是能作為優質蛋白質的來源。 乳清要怎麼吃?隨餐食用、多吃未必能長更多肌肉當你開始健身,稍微有點成果之後,想更上一層樓時,這時候你可能就會考慮額外補充蛋白質。只是有些人會說運動前補充好,有人會說運動後補充好,或者是隨餐補充才有效,各種說法都有,但到底哪一種才對呢?2018年在《Nutrition reviews》上有篇回顧研究或許能提供一些看法,該研究回顧2017年以前,搜尋阻力訓練的成年人,以及隨餐或餐間補充蛋白質對身體組成影響的文獻。最後綜合34篇隨機控制試驗的結果,發現隨餐補充蛋白質,能更有效的減少體脂與增加瘦體組織量,這個結果不僅能提供健身的人參考,減重的朋友也可以順便筆記一下。順帶一提,餐間吃不是沒用,只是沒隨餐吃那麼有效。至於為什麼隨餐吃會比較有效呢?這或許和餐後血中胺基酸濃度的多寡有關係,血中胺基酸濃度高,能促進肌肉蛋白質的合成;隨餐一起補充的話,餐食本來就有的蛋白質加上乳清,就能有更高的餐後血中胺基酸濃度,如果只是在餐間補充乳清,那麼就只能靠乳清自己來提升胺基酸濃度。也就是說,隨餐補充乳清或其他蛋白質的話,短時間內會有較多的胺基酸進入血液循環,理論上能更有效刺激肌肉蛋白的合成作用。至於要吃哪一種,只要跟根據自己的狀況去挑選即可。 (文章授權提供/安永生活誌,原文為:乳清蛋白有 3 種,運動健身的你該如何挑選?)

運動前後怎麼吃?營養師增肌減脂秘方

運動前後怎麼吃?營養師增肌減脂秘方#乳清蛋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運動是不是不能吃東西?更容易胖?」「運動後是不是要喝乳清蛋白?」「增肌減脂該怎麼吃?」近年來民眾運動比例越來越高,營養師總會被問運動前後要怎麼吃才對,像是很多人追求運動前後的補充,開始吃低碳運動沙拉、運動後喝乳清蛋白等。以下破解常見的迷思,還要和大家分享哪些營養素容易被忽略。迷思1:每種運動都需要補充營養嗎?這是最常見的迷思,很多人看了網路資料或教練的分享,就覺得「對!運動就是要補充!」如果只是快走個20分鐘、舉啞鈴練二頭肌練個5組各10下,這樣還需要吃嗎?沒消耗多少大卡就吃多了熱量,反而容易造成負擔喔!所以重點在於你的運動強度,如果運動強度大於心率130-140,總運動時間超過1小時,消耗的卡路里在200-300大卡以上,才真的需要運動補充。迷思2:運動前該吃嗎?該吃些什麼?一般而言,運動前會需要吃一點點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像是小餅乾類,整體熱量不要超過100大卡,這些餅乾不會佔據太多胃部空間,避免劇烈運動造成胃部不適感,而且小餅乾類會慢慢釋放碳水化合物進入血液中,補充運動時所需要的血糖。營養師也建議在運動期間,除了需要持續少量的補充水分外,也可以考慮喝無糖黑咖啡,黑咖啡中有咖啡因可以促進運動表現,讓你可以運動的更久。迷思3:想增肌減脂,運動後又該怎麼吃?吃高蛋白就夠嗎?健身房裡幾乎人手一瓶乳清蛋白飲,彷彿只要吃蛋白質就夠了,但這個是錯誤的想法,要視運動的目的是減脂還是增肌而定。減脂族群在運動後的飲食要有優質的蛋白質,但要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比例,才可以好好的減掉脂肪,像是便利商店賣的茶葉蛋或一塊舒肥雞胸肉、無糖豆漿或半包隨手包的堅果,不會有太多碳水化合物,又有充足熱量,都是減脂族群很好的補充來源。若是要增肌,人體需要快速的汲取胺基酸到肌肉中才能修補和促進肌肉生長,因此應該更重視足夠且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比例約為2-4:1,才能促進胰島素分泌,幫助胺基酸快速進入肌肉中利用,建議可以攝取含糖豆漿、優格和香蕉,或是在運動後搭配堅果食用。堅果中的優質蛋白質,可以幫助我們在運動後修復肌肉,也是運動後不錯的選擇,例如含有果乾的堅果,或是買一盒含糖優格並撒上半包的堅果,也符合運動後增肌的補充原則,除此之外,營養師提醒大家,運動族群不只要關注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更要注意微量營養素的攝取。補充堅果預防抽筋 更能強化運動成效堅果不只是營養素補充,也具有抗氧化、抗發炎的效果,堅果含有oleic acid(油酸)、α-linoleic acid (α-亞麻油酸)等優質脂肪酸,研究顯示,補充α-linoleic acid(α-亞麻油酸)可以與EPA等脂肪酸能協同降低發炎反應,並可能有助於增加肌肉強度和影響細胞對能量的利用效率,多吃一些堅果更是運動補充的好方法。有研究指出攝取堅果有助於提升運動的成效,讓運動員每天吃75克的杏仁果,並進行公路車訓練,結果發現有吃杏仁果的組別在同樣時間下可以騎更遠,代表吃杏仁果可以有更好的運動表現,且提高身體對碳水化合物的利用率。運動族群一定有「鐵腿」和「抽筋」的經驗,鐵腿其實不是網路謠傳的乳酸堆積,而是發炎的症狀,過去也發現常攝取抗氧化物質可以有效避免鐵腿的症狀,像是補充足夠的維生素E,就可有效降低這種延遲性肌肉痠痛的問題。除了常見的鈣質不平衡會導致抽筋外,鎂缺乏也很容易發生抽筋問題,堅果的鎂含量也十分豐富,長期攝取可以幫我們補充鎂離子,預防運動抽筋的問題。堅果是我們最常忽略的食物種類,維持平常和運動後都來吃點堅果,能幫助補充微量營養素,預防運動的問題,讓運動成效更好!營養師建議,挑選時要選擇包裝完整,才能避免油耗和脂肪酸氧化的問題,另外也要選擇有安心履歷標章,這代表食品廠可以做到溯源管理,讓消費者更安心。(文章授權提供/好食課)

喝牛奶就拉肚子 一定是乳糖不耐症?

喝牛奶就拉肚子 一定是乳糖不耐症?#乳清蛋白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福部的國民營養調查,鈣質為國人最缺乏的營養素之一。攝取鈣質最好的來源之一為牛奶,但有些人不喜歡乳製品的味道,還有一群人是只要喝到牛奶就有拉肚子、脹氣等情況,感覺像是乳糖不耐,但真的是這樣嗎?如果喝了會不舒服但還是想喝牛奶,達到均衡營養目標的話又該怎麼辦?喝牛奶不舒服的3個原因1.酪蛋白敏感牛奶中有30%的酪蛋白,酪蛋白分成多種不同形式,像是A1、A2等,有研究發現許多人對於牛奶產生不適應,是由於牛奶中酪蛋白的A1-beta形式,進入到腸胃道中,會引起發炎因子增加與免疫反應。使得腸胃出現類似乳糖不耐症狀,另外也有研究發現A1-beta形式的酪蛋白還有可能引起乳糖吸收不良,加劇乳糖不耐的症狀。2.乳清蛋白敏感聽過喝完乳清蛋白補充品會拉肚子嗎?有可能是腸胃對於乳清蛋白敏感,例如α或β-乳球蛋白,產生腹瀉、不舒服的症狀。3.乳糖不耐亞洲有些人屬於乳糖不耐,乳糖不耐顧名思義是身體無法消化乳糖,依照程度的嚴重性又可分為乳糖敏感(lactose sensitivity)和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多數人是屬於乳糖敏感,飲用牛奶後產生不舒服的症狀。「我喝牛奶會不舒服」相信這句話每個人都曾經聽過,有調查發現將近1/4的台灣人喝牛奶會有不舒服的症狀,像是脹氣、想放屁、肚子痛或是拉肚子。而這些症狀總令人馬上聯想到乳糖不耐症。但看完上面的三大原因,可得知喝牛奶不舒服,不一定都是乳糖不耐症,喝牛奶不舒服的人口始終高居不下,除了沒有對症下藥外,還有就是對於乳糖不耐的錯誤迷思。乳糖耐受性無法訓練有聽過乳糖酶可以被訓練嗎?這其實是錯誤的。乳糖不耐原因包含天生缺乏或乳糖酶活性自然衰退,乳糖酶的活性在出生後34周達到高峰,之後就會自然下降,使得我們喝牛奶後出現乳糖不耐的症狀。有些人因此想訓練自己對於乳糖的耐受性,透過漸進式的增加牛奶飲用量來讓乳糖酶增加,但是乳糖酶的活性其實無法被訓練,取而代之的是能幫助消化乳糖的腸道菌相增加了。因此讓人誤以為乳糖酶增加,但是腸道菌相可消化的乳糖也有上限,僅能達到12g的乳糖,約為1杯240ml牛奶的量。乳糖不耐的人常出現在你我身旁,但只有極少數人真的被診斷為乳糖不耐症,近期就有研究發現,許多自稱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其實都沒有乳糖不耐症,而是對於牛奶中的蛋白質敏感,因此想要重溫牛奶的營養,就來試試看以下幾種方法。快樂喝牛奶的3個秘方1.對抗蛋白質敏感:選擇以A2 酪蛋白為主的牛奶一般的牛隻會產生A1與A2形式的酪蛋白,目前國外已經透過技術與篩選,培育產生以A2 酪蛋白為主的牛隻,取代會讓腸胃敏感的A1-beta酪蛋白,有出國的人不妨注意一下,說不定飲用後就能改善喝牛奶的不適感。2.對抗乳清蛋白敏感:將牛奶加熱溫度可以使乳清蛋白變性,當結構改變,也就不會引起腸胃不適,這也是許多人飲用熱牛奶時較不會不舒服的原因。3.對抗乳糖不耐:選擇優酪乳或訓練腸道菌相消化乳糖優酪乳的乳糖含量較牛奶少,因此飲用後較能避免不舒服的症狀。另外前面提到腸道菌相可以幫助消化乳糖,所以選擇適量的牛奶,並搭配優酪乳,也能補足一天奶類的需要量。衛福部建議,成人每天早晚飲用一杯240ml的牛奶,才能達到營養均衡的目標,喝牛奶會不舒服的人不妨試試以上的方法,獲得滿滿的營養!(文章授權提供/好食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