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

研究:每天喝1.5杯咖啡 罹糖尿病風險降11%

研究:每天喝1.5杯咖啡 罹糖尿病風險降11%#咖啡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喝不喝咖啡,正反面論述的研究從來沒有停過,但近期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提出了最新的研究報告指出,有喝咖啡習慣的人,其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將降低一成左右。喝咖啡 請喝無糖、無奶精研究根據追蹤十二萬名衛生部員工的飲食習慣所得出,平均每二到四年追蹤一次,共持續二十年,研究發現,受測者在四年間,每天取一杯半的咖啡,其罹患糖尿病的風險明顯降低一成。研究人員稱,咖啡攝取量的改變,似乎能在相對短的時間影響罹糖尿病機率。但也提醒民眾,雖然咖啡卻有可能提高身體的基礎代謝率,減少罹患糖尿病的風險,但喝咖啡若有加糖或奶精,對於健康則很可能出現負面影響。

醫師三餐麵包配咖啡 竟腦中風收場

醫師三餐麵包配咖啡 竟腦中風收場#咖啡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長期偏食、不吃正餐,連醫師也營養不良!現今大多數民眾工作忙碌,三餐總是便利超商解決,亦或是隨便塞個兩口就打發一餐,長期下來恐營養不均衡。張醫師從小就不愛吃蔬菜,即使當上醫師也沒改變飲食習慣,平常喜歡吃麵包、小吃攤,配咖啡、飲料或紅酒果腹,沒有吃正餐的習慣,長期下來水溶性維生素、礦物質、必需胺基酸、蛋白質等各類營養素皆不足,因此出現腹部突出、掉髮、甚至精神不振等症狀;某天夜裡查房途中,竟突發腦血管疾病,幸好同事施以急救,才沒釀成大禍,不過身體仍舊虛弱及出現輕微大舌頭情形,一切因營養不良導致。書田診所新陳代謝科洪建德醫師表示,營養過剩、營養缺乏、營養不均衡、營養素不足,都屬於營養不良;長期營養不良,反應在兒童身上,會影響身高、體重與發育,甚至智力發展;成年人則是虛弱、易喘、貧血、低血壓、水腫、口角炎、舌炎、手腳冰冷、體重過輕、指甲易脆、皮膚薄、肌肉萎縮,容易感冒及感染、傷口不易癒合、易骨折…等症狀。醫師非聖人!不正常飲食一樣會生病醫師和正常人一樣,也會營養不良!洪建德醫師指出,一般人常誤以為醫護人員會更懂得飲食要均衡,但其實工作忙碌,往往為了省時快速,會以麵包或點心果腹、配杯含糖飲料打發,不知不覺間就造成營養不良;對此,建議所有上班族,若想均衡飲食,可儘量帶便當上班。此外,洪建德提醒,許多人可能營養不良、卻無明顯症狀,平時除了留意食物的量外,還須注意質、及種類均衡;一旦發覺身體有異,儘快找出營養不良的原因、對症下藥。

咖啡機不洗有多髒?細菌、黴菌恐全喝下肚

咖啡機不洗有多髒?細菌、黴菌恐全喝下肚#咖啡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有人還沒醒喔!早上第一個行程是來杯好咖啡,這是知名速食店麥當勞咖啡的廣告台詞,咖啡是上班族早上必備的飲品之一,不料卻被國外員工爆料說,店內咖啡機從不清洗,告知親友千萬別喝麥當勞的咖啡!消息一出,台灣麥當勞總裁,立即出面澄清,強調台灣的咖啡機絕對天天清洗,保證合乎衛生安全。咖啡機不洗到底有多髒?《優活健康網》幫大家詢問林口長庚腎臟科顏宗海醫師,他指出麥當勞、city cafe...等所使用的全自動咖啡機,若不清洗恐有細菌和黴菌汙染的風險,咖啡機的溫度雖高,但可能不至於殺死(光)細菌及黴菌,殘留的細菌民眾食入後,恐出現嘔吐、肚子痛、拉肚子或併發急性腸胃炎,嚴重者還可能出現發燒的症狀。此外,殘存的黴菌也會產生毒素,進而傷害肝臟和腎臟。所含細菌、黴菌 恐拉肚子、傷肝腎顏宗海醫師表示,若咖啡機消毒的溫度不夠高、時間不夠久,縱然咖啡機處高溫狀態,仍無法完全殺菌,若民眾不慎喝下不乾淨的咖啡,可能有急性腸胃炎和傷肝腎等風險發生,因此建議咖啡機最好能每天、定期清洗消毒,避免細黴菌孳生,維護民眾健康。

維生素B群、咖啡 可減輕甩肉難度

維生素B群、咖啡 可減輕甩肉難度#咖啡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減重是一門學問,但減重該怎麼減,除了透過積極的運動之外,其實還有許多生活上的小絕竅可以讓減的更輕鬆,對此,台中慈濟醫院營養師施姍伶就指出,減重期間,可以多食全穀類食物,增加飽足感,並且多攝取維生素B群,增進身體代謝率,若嘴饞時,可吃低熱量食物,減少增胖的機會。施姍伶營養師,為了大家能夠輕鬆減重,打擊年後狂吃之後所增加的肥肉,列出以下四建議:1) 澱粉可增加飽足感減少澱粉類食物份量,以全榖類取代白米飯,增加纖維質攝取及飽足感,同時適量的蛋白質攝取,例如,豆乾、豆類等食物,也有助於「生熱效應」。但最重要的是,晚餐不宜過晚吃,以免在一天代謝最差之時,讓脂肪通通的囤積起來。2)喝足量水分可促進代謝充足水分攝取真的很重要,足量水分的計算大約為每公斤體重乘上30毫升(ml),每天喝足夠的水取代含糖飲料,促進廢物排除。 3)B群與咖啡 能打擊脂肪「維生素B群」是體內能量代謝重要因子,可提升代謝率,從全穀類、小麥胚芽與豆類、牛奶中都可攝取到。另外,無糖咖啡與茶飲這類飲品,其中所含的「甲基黃嘌呤」可以分解三酸甘油酯變成小油滴。4)肚子餓就吃水果吧!水果與生菜、蒟蒻與無糖果凍、海苔,還有全麥蘇打餅都是不錯的選擇,能增加飽足感,施姍伶營養師也提醒,市售無糖餅乾熱量依舊相當高,適量食用即可,多吃依舊會發胖。

研究:喝咖啡 有助提升記憶力

研究:喝咖啡 有助提升記憶力#咖啡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適量」喝咖啡,對於身體的好處真多!根據美國的最新研究指出,咖啡因能夠提升短期的記憶力,或許學生們若讀書讀到山窮水盡時,可以選擇喝喝咖啡或是茶類,來幫助提升記憶力,喝了再上。咖啡因有助大腦做判別此研究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團隊,已刊登在「自然神經科學雜誌」,研究根據七十三名受試者,將其分成兩組,一組喝下兩百毫克的咖啡因,第二組則喝下安慰劑,來測試咖啡因對於記憶力是否有影響。在喝下咖啡之前,受測者則先看了植物、籃子、薩克斯風、海馬等圖片,喝下咖啡之後,隔天再讓他們看另一組圖片,有些是新的,有些是舊的,有些是稍微修改過的,舉例來說,新的籃子圖片上面只有1個提把,而非原本的1對。研究發現,雖兩組對於圖片變化的判斷,反應皆良好,但有喝下咖啡因的組別,其反應敏銳度更佳,對此,研究團隊表示,如果我們使用的是標準再認記憶測驗,沒用這些類似圖案,根本看不出咖啡因的影響,但透過要大腦做較複雜的判別,咖啡因似乎可以強化這種過程。 

別喝了!先戒咖啡 緩解夜尿、漏尿問題

別喝了!先戒咖啡 緩解夜尿、漏尿問題#咖啡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年紀增大,排尿問題是許多人說不出的痛!這問題可是男女都有!男性年齡越長,可能會攝護腺肥大,出現漏尿、夜尿、小便無力、排尿延遲、滴滴答答等問題,60歲以上的男性盛行率高達80%;而女性則是被尿失禁問題困擾。醫師表示,要治療泌尿道疾病,建議先由改變生活習慣作起。振興醫院泌尿科楊景偉醫師表示,由於雄性素和雌激素分泌不平衡,導致男性攝護腺會在40歲後開始增大、50歲生長速度加快,良性攝護腺肥大會使尿道變窄,若嚴重阻塞會造成腎功能惡化、膀胱功能受損,引起日後膀胱無力。而婦女的尿失禁問題,是因年齡、認知功能障礙、行動不便、肥胖、生產、停經等原因造成尿失禁;漏尿的原因是由於膀胱內壓大於尿道關閉壓力所產生的。治療泌尿道疾病 改變生活習慣為首要 楊景偉醫師建議,良性攝護腺肥大的保健,在睡前盡量少喝水,忌茶、咖啡等利尿性飲料,且忌諱過度喝酒和服用安眠藥,並減量服用感冒藥、過敏藥和止瀉藥等,因這些藥物會抑制膀胱收縮而解不出尿。至於治療尿失禁,楊景偉醫師說,需改變生活習慣,減少咖啡攝取、減重、戒菸,並治療慢性咳嗽、慢性便祕等問題;再來接受生理治療,利用膀胱訓練,或骨盆底肌肉收縮運動療法來緩解症狀;或是透過藥物治療,如果情況仍然嚴重,就必須手術處理。

兩成五熟女有骨鬆 嗜咖啡愛減肥恐更嚴重

兩成五熟女有骨鬆 嗜咖啡愛減肥恐更嚴重#咖啡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骨質疏鬆症,雖是每一個人都早已了解的病症,但我國許多民眾,卻輕忽了骨鬆對健康所造成的威脅。根據國民健康署的調查指出,我國五十歲以上的女性,高達兩成五有骨鬆危機,已造成髖部骨折,致死率近百分之三,與乳癌致死率相當,更勝子宮內膜癌死亡率四倍以上,而部分女性民眾,又因為少日曬、少運動、減肥等不良生活習慣,對於骨鬆危機更是雪上加霜!骨鬆四大危險因子 恐讓骨鬆更嚴重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陳芳萍醫師指出,女性更年期之後,骨質很有可能會開始大量流失,造成骨鬆症狀,若又加上四大骨鬆危險因子,包括,少運動、怕曬黑、嗜咖啡、愛減肥,骨鬆恐會越加嚴重。台大醫院骨科部教授楊榮森醫師也列出八項骨鬆危險因子,包括,高齡者、過瘦或過胖者、曾有骨折史、家族或父母有髖部骨折史、愛吸菸、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長期飲酒過量。防骨鬆 民眾四十歲後就可定期檢查骨質密度楊榮森醫師近一步表示,骨鬆症將對身體帶來許多病症,像是時常腰酸背痛、活動力降低、外觀變形之外,如骨鬆狀況過於嚴重,根本經不起任何一摔,只要跌倒摔傷,很有可能造成嚴重骨折,因此建議民眾四十歲以後,就能夠開始定期檢查骨質密度。

認清紅黃綠標 健康飲咖啡

認清紅黃綠標 健康飲咖啡#咖啡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顏佩瑩/綜合報導)現煮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受咖啡豆品種、來源不同或沖泡技術、機型差異等因素影響,咖啡因含量變動較大。為配合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輔導現煮咖啡業者,以紅黃綠標示區分咖啡因含量。紅色代表每杯咖啡因總含量200毫克以上,黃色代表每杯咖啡因總含量100-200毫克,綠色代表每杯咖啡因總含量100毫克以下。根據歐盟食品科學專家委員會評估,咖啡因每日攝取量建議在300毫克以下,對健康不致造成影響。為建議消費者健康飲用咖啡,可藉由產品標示的資訊,自我衡量咖啡飲用量,業者也要做好標示工作,也可以為消費者的健康和權益把關,提醒有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腸胃病、長期失眠的患者與孕婦及孩童,最好避免或減少含咖啡因飲品的飲用。而骨質已有疏鬆情形時,如仍想享用咖啡的美味,請記得多補充鈣質,以免鈣質流失情形加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