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

樂閱讀/不能沒有它嗎? 徹底剖析咖啡的好與壞

樂閱讀/不能沒有它嗎? 徹底剖析咖啡的好與壞#咖啡

咖啡是目前被人類誤解最多的飲料,許多最新的研究報告顯示,咖啡因對人體並沒有過去想像中的不好;反之咖啡中的一些成分對於人體的保健功效,正慢慢被科學家發現。對於咖啡中特殊成分對人體造成的影響,我做出正反兩面的陳述:• 保護心臟血管/咖啡含有高濃度的多酚化合物,這類化合物是強效抗氧化劑,能延緩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時間達三倍之久,也可以溶解血液凝塊、阻止血栓的形成;咖啡還可以增強血管收縮,避免血管擴強而導致頭痛。此外,少量的咖啡也可以增強心肌收縮能力,促進血液循環,達到預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不過我個人的觀點是,綠茶多酚的健康效用還是遠比咖啡強多了。• 提神醒腦/咖啡所含的咖啡因會刺激腦部的中樞神經系統,延長腦部清醒的時間,使思路清晰、敏銳,且注意力較為集中,但是否可提高工作及學習的效率,則有待商榷,因為曾有科學家以蜘蛛來實驗,顯示服用咖啡的蜘蛛所織出來的網並沒有比較好,所以咖啡雖然能提神,效率不一定隨之而來。美國加州大學醫學院(Hyla Cass)教授最近的研究證實,在發表演說或面試前,喝下含咖啡因的飲料,有助於讓女性腦力思考變得更加靈活,由於咖啡因可促進大腦釋放多巴胺,因而除了幫助注意力集中、促進思考邏輯能力與提高記憶力外,還可使人出現正面的積極性和活動力等效用,讀者不妨也來杯咖啡,試試是否有這樣的提升作用。不過希拉教授亦強調,這個效果並不能持續太久,至多一個小時。• 抗憂鬱/研究顯示,少量的咖啡可使人精神振奮、心情愉快、紓解憂鬱,但是這也容易成癮,而無法真正去除憂鬱的根源。• 控制體重/咖啡因能提高人體消耗熱量的速率,一項研究發現,100毫克的咖啡因(約一杯咖啡的量),可加速脂肪分解,增加人體的新陳代謝率約3~4%,所以適量飲用可能會有減重效果。但是喝三合一咖啡者不會有此成效,因為奶精或牛奶與糖對健康無益。前者是慢性食物過敏原,後者會消耗身體微量營養素的儲存量,造成身體空轉。我要給讀者一個忠告,避免攝食慢性食物過敏原才是控制體重最好的方法之一,而不是喝咖啡。• 刺激食慾/這項效果則與前項相互矛盾。雖然咖啡因確實具有加速體內脂肪分解的效果,但是咖啡因會影響體內中樞神經系統,導致胃酸的分泌增加,確實會刺激食慾,使人產生饑餓感,而且若是攝入高劑量的咖啡因時,還會導致焦慮、噁心、失眠等副作用。因此,對減肥族而言,咖啡是福還是禍?最好多加斟酌。• 降低得膽結石的機會/來自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最新的一項研究指出,每天喝二至三杯咖啡者比從不喝的人,平均得到膽結石的機會小了40%。(本文作者/陳立川)(摘自/一生無病絕對有機會/大於創意出版)

現煮咖啡業者 未來也將須有咖啡因標示

現煮咖啡業者 未來也將須有咖啡因標示#咖啡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為了能讓消費者了解含咖啡因飲品,其咖啡因含量,以利辨認與計算,我國食品法規皆詳細規定飲料只要有含咖啡因,皆須詳細標示,但事實上,現煮咖啡業者卻不在此限,食品藥物管理署指出,未來將輔導現煮咖啡業者實施含量標示。標示將以紅黃綠 實施咖啡因含量區分食藥署指出,現煮咖啡的咖啡因含量受咖啡豆品種、來源不同或沖泡技術、機型差異等因素影響,咖啡因含量變動較大。衛生機關配合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以下簡稱消保處)輔導現煮咖啡業者以紅黃綠標示區分咖啡因含量。紅色代表每杯咖啡因總含量200毫克以上,黃色代表每杯咖啡因總含量100~200毫克,綠色代表每杯咖啡因總含量100毫克以下。根據歐盟食品科學專家委員會評估,咖啡因每日攝取量建議在300毫克以下,對健康不致造成影響。至於有心血管疾病、心律不整、腸胃病、長期失眠的患者與孕婦及孩童,最好避免或減少含咖啡因飲品的飲用。另骨質已有疏鬆情形,如仍想享用咖啡的美味,請記得多補充鈣質,以免鈣質流失情形加劇。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消費者於選購產品時,應藉由產品標示的資訊,自我衡量咖啡飲用量與自身健康。

運動前喝咖啡助減重?恐有脫水風險損健康

運動前喝咖啡助減重?恐有脫水風險損健康#咖啡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日前,《優活》曾經報導,運動前喝咖啡,將不利於運動效果的提升,更可能因咖啡利尿的關係,引起脫水的現象,進而引發一陣討論,其中,引起討論的緣由,無非是曾有國外研究報告指出,運動前喝一杯三百毫升不等的咖啡,將可提高代謝能力,促進減重效果,但事實上,經本網追蹤訪談後發現,並不是每種運動、每種人,都適合飲用咖啡提高代謝能力。有氧運動、無氧運動 喝咖啡效果大不同根據美國時代雜誌的報導指出,運動前喝咖啡,將有助於提高百分之十五的燃脂效率,也讓部分民眾聞其聲影,一窩蜂的開始喝咖啡再運動。「並非每種運動或每個人都合適此種方法,」壢新醫院運動醫學中心醫師李朝智指出,運動分為兩種,分別為無氧運動與有氧運動,前者包括,舉重、伏地挺身等重量訓練相關,後者則為跑步、騎自行車、馬拉松等等。他解釋,無氧運動前喝黑咖啡,的確能促進新陳代謝,增加減重的效果,並且提升運動時的耐久度;但有氧運動前喝咖啡,反而會有反效果,脫水的風險將明顯提高,「有氧運動時,身體會流失大量水分,咖啡會利尿,水分可能流失更快,容易有脫水風險,」何況喝咖啡後,會容易想上廁所,運動將因此中斷,當然會影響有氧運動的效率,李朝智分析。慢性疾病患者嘗試此法 恐損健康此外,罹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氣喘等族群,也不適合喝咖啡運動,李朝智說,高血壓患者,喝咖啡運動將容易胸悶、心悸、呼吸困難等症狀,糖尿病患,肌肉也將因此容易痠痛,此類族群,若執意喝咖啡再運動,恐怕會傷及健康。值得關注的是,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資料顯示,我國高達四百二十萬人成年人,罹患高血壓,且因症狀嚴重程度不一的情況下,僅兩成病患自知有高血壓,倘若潛在的高血壓患者,再欲喝咖啡增加運動效率,很可能深陷未知的風險之中。李朝智提醒,民眾若嘗試此種方法,發現會有心悸、胸悶、氣喘、肌肉容易痠痛等狀況,正表示可能罹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等疾病,應立即停止此種作法,並且就醫進一步做身體檢查,以利揪出身體潛藏的慢性疾病。

「鮮一杯」旗下三種大濾掛咖啡 標示不明遭開罰

「鮮一杯」旗下三種大濾掛咖啡 標示不明遭開罰#咖啡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許多民眾早上起床,都需要一杯咖啡來醒神,好開啟一整天的活力,而除了三合一咖啡即溶粉之外,近期濾掛式咖啡也頗受好評,但根據台北市衛生局針對三千多件的咖啡產品進行抽查,發現「鮮一杯」旗下三種大濾掛咖啡,全都因為標示產地而不符規定,目前已遭衛生局開罰。咖啡產品標示 民眾可要睜大眼看清楚衛生局表示,依據前行政院衛生署(現衛生福利部)公告,自97年1月1日起製造「含有咖啡因成分」液態飲料及沖泡式咖啡粉包裝,其產品之咖啡因含量標示規範,咖啡飲品所含「咖啡因含量」均以每100毫升所含咖啡因量表示,例如,咖啡因含量低於「20毫克」者,會以 「20mg/100mL以下」標示之。「即溶小包裝咖啡」需沖泡之粉末產品,其「咖啡因含量」即是產品上所標示之「每一食用份量所含咖啡因總量(毫克)」。宣稱「低咖啡因飲料」之飲品,每100毫升所含咖啡因應等於或低於2毫克,如,咖啡、茶及可可飲料等。「咖啡因」非屬營養品,不得列入營養標示中。臺北市衛生局呼籲業者應依法盡責提供符合規定之包裝食品標示供消費者選購,如未依本規定標示,則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22條規定,依同法第47條,處新臺幣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違規產品依同法第52條規定應限期回收改正,改正前不得繼續販售,屆期未遵行者,沒入銷毀之。

咖啡恐招中毒、致癌危機 竟是赭麴毒素在作祟

咖啡恐招中毒、致癌危機 竟是赭麴毒素在作祟#咖啡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咖啡是國人近年來日盛風行的飲料,且為追求生活品味,濾掛式咖啡需求量逐漸上升,對此,新北市政府針對20件濾掛式咖啡進行抽查,檢驗赭麴毒素A(標準:5ppb以下),檢驗結果均合格。衛生局表示,若有違規添加之業者可依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17條規定,依同法第48條,命其限期改正,屆期不改正者,處3萬元以上300萬元以下罰鍰。咖啡中的赭麴毒素 危險性較高赭麴毒素A經常可自咖啡、可可粉、豆類等農作物、啤酒、香料、乾果子、葡萄汁和其他肉製品及暴露的家畜飼料中發現,若環境溫度在20~25℃,黴菌會大量生長並產生赭麴毒素。而赭麴毒素共有3種類型,其中存在咖啡豆中之赭麴毒素A為主要影響動物及人類之肝臟及腎臟組織,並可造成急性及慢性之中毒症狀,具高度致突變性及致癌性。購買產品謹記6點 遠離受到赭麴毒素危害最後衛生局提供6點,幫助各位民眾減少受到赭麴毒素危害的可能性,以增進飲食安全、吃得安心:1)購買衛生可靠和信譽良好廠商的產品。2)購買時可先確認產品包裝是否完整無受傷或破損。3)食物保存在適當環境,避免發霉。4)注意食物保存期限、避免囤積食物。5)物如有發霉、變色、皺皮應丟棄勿食用。6)食物應在有效期限內食用完畢。

咖啡竟有傷腎風險 謹記3點安心喝

咖啡竟有傷腎風險 謹記3點安心喝#咖啡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多數人在早上,都會飲用一杯咖啡當成一天活力的來源,但你喝下的究竟是咖啡還是毒素?日前,消保處針對咖啡豆及濾掛式咖啡粉等進行調查,結果發現44項產品中,其中有9件標示不合格、有4件產品檢出含赭麴毒素A分別為咖啡工房摩卡濾掛咖啡0.7PPB、極至黑爵濾泡式咖啡1.7PPB、頂好企業摩卡0.9PPB、晴天現烘咖啡2.8PPB。赭麴毒素喝下肚 除了傷腎更有致癌風險雖然檢驗出含赭麴毒素A的咖啡並未超過標準的5PPB,但因為赭麴毒素是一種黴菌,在台灣這種高溫潮濕的氣候下,有大量增長的風險,若保存不當的話,很容易造成毒素超標的風險,根據林口長庚毒物科顏宗海醫師表示,赭麴毒素若喝下肚,最主要的傷害是腎臟,另外,在動物實驗上也曾出現泌尿道腫瘤、流產等風險,因此,在這方面而言其實還是有致癌的風險。飲用咖啡建議一天2杯為限顏宗海醫師也表示,一般我們沖泡的咖啡時,所使用的溫度約70~80度左右,但這種溫度是無法破壞赭麴毒素,除非要到200度才有可能會被破壞,所以,在飲用的過程中最擔心的就是將毒素喝下肚,對此,醫師也提供3點幫助大家降低風險:1)沖泡咖啡前/盡量購買真空包裝或是小分裝的咖啡,降低開封後毒素增長的風險,另外,就是將咖啡粉、咖啡豆等放置冰箱,以避免高溫、濕度高的增長環境。2)飲用咖啡的過程/一天最好不要超過2杯,因為喝多了不只有赭麴毒素感染的風險,就連咖啡因攝取過多,也有導致心血管疾病的風險。3)飲用咖啡後/可多喝水,促進身體代謝。

喝咖啡來提神 每日咖啡因攝取不超過300毫克

喝咖啡來提神 每日咖啡因攝取不超過300毫克#咖啡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為維護市售飲料衛生安全,臺北市政府衛生局4月至便利超商、超市及賣場等地點抽驗市售包裝飲料30件(茶、咖啡、蔬果汁、運動飲料、碳酸飲料、巧克力飲料、穀物及豆類製飲料等),檢驗衛生指標菌(生菌數、大腸桿菌群及大腸桿菌),檢驗結果均符合規定。該局並針對20件含咖啡因原料(咖啡豆、茶葉、可樂豆與可可豆莢)所製成之飲料,檢驗咖啡因含量及咖啡因標示檢查,查核結果均符合規定。伯朗曼特寧 一天頂多喝一瓶半衛生局表示,適量飲用咖啡具有提神、利尿、舒壓的效果,但對於心血管疾病、骨質疏鬆、失眠、腸胃疾患等慢性病民眾,過量飲用咖啡將對健康造成影響。依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建議,成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300毫克以下為宜,以此次調查結果咖啡因含量較高之「伯朗咖啡曼特寧風味」(1瓶240毫升)為例,其咖啡因含量為70.69 mg/100ml(1瓶約含170 mg咖啡因),建議成人飲用量1天不宜超過424毫升(約1瓶半)。兒童咖啡因攝取量較低另參照加拿大衛生部建議兒童每日咖啡因攝取量上限,4~6歲為45毫克、7~9歲為62.5毫克、10~12歲為85毫克,平均來說不超過每公斤體重2.5毫克,因此同款曼特寧咖啡,建議10~12歲青少年飲用量1天不宜超過120毫升(約半瓶)。臺北市衛生局呼籲,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規定,含有咖啡因成分之飲料,應於產品外包裝標示咖啡因含量,每100毫升所含咖啡因高於或等於20毫克者,其咖啡因含量標示要以每100毫升實際所含咖啡因含量進行標示;每100毫升所含咖啡因低於20毫克者,其咖啡因含量以「20mg/100mL以下」進行標示。消費者掌握標示秘訣,聰明選擇含「咖啡因」飲料,才不會攝取過量。

研究:喝咖啡也能減緩視力衰退

研究:喝咖啡也能減緩視力衰退#咖啡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近期來對於喝咖啡的研究,幾乎是一面倒的傾向正面,自從日前有篇研究認為美日喝一杯半的黑咖啡,能夠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後,美國的最新研究又指出,喝咖啡還能防止視力率退!喝咖啡好處多 但骨鬆患者就免了「有影無!」喝咖啡能保護眼睛,美國康乃爾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咖啡豆裏頭的綠原酸成分,能夠防止視力衰退,就連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也能夠減緩其症狀,原因是綠原酸是一種抗氧化劑,能夠幫助細胞維持正常結構,進而達到保護眼睛的效果。其中,咖啡豆裡大約有9%左右的綠原酸,能夠消除自由基,抵抗身體的氧化,但也提醒民眾,多數研究雖指出喝咖啡對於身體有正面幫助,但罹患骨質疏鬆症的民眾,可別輕易嘗試,以免骨鬆加劇得不償失。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