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兩位20餘歲的年輕人出現發燒、肌肉酸痛等感冒等症狀,之後因胸悶和氣喘到急診。後續,抽血報告顯示心肌酵素異常升高,X光片出現心臟擴大且肋膜積水,心電圖顯示大範圍異常,疑似「急性心肌炎」,經使用包括利尿劑、抗發炎藥物3天,心臟功能才逐漸改善⋯
日前,有兩位20餘歲的年輕人出現發燒、肌肉酸痛等感冒等症狀,之後因胸悶和氣喘到急診。後續,抽血報告顯示心肌酵素異常升高,X光片出現心臟擴大且肋膜積水,心電圖顯示大範圍異常,疑似「急性心肌炎」,經使用包括利尿劑、抗發炎藥物3天,心臟功能才逐漸改善⋯
67歲黃先生退休後都會郊區爬山,但最近這半年內自覺時不時有一些心悸及胸悶的現象,且連爬樓梯都感覺較喘,體力大不如前。原以為是年紀大的正常表現,於是拖了一段時間才來醫院檢查,結果卻發現心臟功能約莫只剩正常人的二分之一,左心室收縮分率僅剩30%,診斷為「心臟衰竭」。
82歲王伯伯2年前發現有心房顫動,醫師告知這是最常見的心律不整之一,而心房顫動導致的「缺血性中風」機率可達常人的5倍,因此他開始接受抗凝血藥物來預防中風。不過,開始服用藥物後王伯伯發現有血尿的情況,因此自行將藥物減量服用,某天清晨就發現自己的左側肢體有行動不便的情形⋯
農曆新年冷一波!氣溫落差大,不只老年人,年輕人也要當心腦中風、心肌梗塞風險飆升。39歲陳先生有固定打棒球習慣,但在一次提升運動量後,喉嚨會有痛感,經詳細檢查後確認有心肌梗塞風險,需要動手術裝心臟支架;他回想起父親也有心梗病史,而自己在前幾年健檢時,曾發現血脂數值出現紅字,沒想到短短3年病程快速惡化,就醫時已需要進行心導管手術,目前服藥穩定控制。
近期尾牙大吃大喝,加上最強寒流來襲,使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發生風險激增!醫師警告,誘發這些疾病的隱藏殺手是「高血脂」,比起高血糖、高血糖來說,高血脂異常症狀不明顯,在自我測量上也較困難,恐大幅增加血管阻塞、中風及心肌梗塞等風險,成為心血管健康隱憂。更點出民眾常見的降血脂迷思,影響後續膽固醇治療。
天氣變冷,氣溫驟降與濕冷時,因血管內的平滑肌也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可能增加心臟病及急性中風發作的機會。除了保暖,回家也別馬上洗澡,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更要特別注意。《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與民眾分享室內室外頻繁出入時,該掌握的「保暖3時機」,有效幫助抗寒、預防心血管疾病發作。
前職棒球星張誌家,曾在世界盃完封日本爆紅,隨後經歷旅日再回中職,2009年因涉嫌簽賭案,因而離開棒球界,今驚傳因心肌梗塞過世。「心肌梗塞」是一種急性的心臟疾病,發生心肌梗塞後復發的風險很高,而且還常會導致心臟衰竭、心律不整等致命併發症,患者一定要遵照醫師指示,規則服藥。
一代球星殞落!具台日職棒資歷的退役張誌家過世,享年43歲,家屬透露張誌家曾有頭痛症狀、血壓有點高。醫師提醒,若運動時耳下後腦杓處到下顎處範圍會不舒服,休息後就改善,就要小心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