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中風

防二次腦中風 這些生活習慣記得改

防二次腦中風 這些生活習慣記得改#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近年來隨著氣候的變化,國人飲食習慣偏油炸及精緻。生活型態改變,加上運動量減少,慢性疾病患者年齡越來越多,高血壓病人與日俱增,導致腦血管意外的發生率增加,另外也逐漸開始出現年輕化趨勢。年齡已經不是腦中風的指標之一據衛服部統計,台灣地區腦血管疾病是10大死因的第3名,腦中風好發於65歲以上的患者,且約佔發病60~75%,傳統觀念上年齡常被當作腦中風指標之一,但根據臨床觀察發現,腦中風愈來愈年輕,可見其他因素造成腦中風的比率漸增,生活習慣恐為主因!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復健科護理師涂蘭馨指出,中風後的生活對病人及照護者都具有極大改變,往往不只是經濟上的負擔,對心理上也會產生壓力,所以中風患者或照護者常於出院前幾天,就會開始詢問醫師及護理師,避免再次中風的預防方法,希望能徹底杜絕隱形殺手。找出危險因子 減少誘發中風的機率涂蘭馨護理師表示,一般而言,再次發生腦中風的機率為1/3,而雖然表面上腦中風在短時間內發生,但實際上腦血管的病變或危險因子早已存在。預防再次腦中風的方法就是盡量找出生活中的危險因子,例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肥胖、抽菸、喝酒、飲食習慣異常,並針對這些危險因子做好預防及控制,以減少誘發中風的機率。面對患者或照護者的提問,患者需要漸漸改變生活型態,不再攝取高油、精緻化的食物,才能避免再次中風。涂蘭馨護理師提醒,中風的發生並不是無限迴圈,只要遵循及踐行醫護人員的指示,再次發生中風的發生率會漸減,患者或照護者無需過度緊張。

消夜吃太多 恐提高腦中風機率

消夜吃太多 恐提高腦中風機率#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血液凝固形成血栓,血栓或其他物質造成的腦血管堵塞稱為「腦栓塞」,腦血管破裂則稱為「腦出血」。這些疾病統稱為腦中風,也叫腦血管障礙。前面談心臟病時,我們提到血管與腦中風的關係:晨間因血壓驟升,早上8點至10點之間是腦中風發作的顛峰時段。接著我們要談的是引起腦中風的其他原因。吃宵夜將導致無法熟睡吃消夜會降低睡眠品質,這裡的「消夜」是指在起床14小時後進食,比方說,早上6點起床的人,晚上8點後吃的就是消夜。降低深層體溫可提升睡眠品質。食物進到內臟後,內臟蠕動會造成體溫上升,這代表吃消夜將導致無法熟睡。吃消夜的壞處可不只如此,健康檢查時,你是否有三酸甘油酯指數偏高、血中膽固醇沉積的問題呢?如果有,你就是血管阻塞的高危險群。三酸甘油酯源於食物。據了解,即便進食內容相同,夜晚進食比白天要來得更容易形成三酸甘油酯。簡而言之,吃消夜不僅會引發消化問題,對血液循環亦有不良影響。戒不掉消夜 恐為大腦被多巴胺「催眠」然而,雖明知對身體有害,要戒掉消夜卻不簡單。很多人半夜工作會配上一包巧克力,或是酒後吃一碗拉麵作結,對這些人而言,享用消夜是一天當中最幸福的時刻,消夜儼然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希望大家能有一個正確認知:「喜歡吃消夜」是吃完消夜後多巴胺對腦部灌輸的觀念,讓我們「以為」自己對消夜情有獨鍾。這和戒不掉熬夜是一樣的道理。(本文摘自/你累了嗎?/平安文化出版)

夏天脫水會中風?有這些症狀速就醫

夏天脫水會中風?有這些症狀速就醫#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千萬不要以為腦中風只有冬天才會發生,進而疏於防範;其實,夏天不只容易中暑,也有很多人會中風。神經內科醫師即指出,每年夏天,都有人因為脫水導致中風的病例;最近天氣已逐漸炎熱,就有人因為長時間在戶外工作,忘了補充水份,以致出現脫水情況,並進而導致中風,不得不慎!炎熱夏天別忘補充水份大千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奕夫表示,天氣越來越炎熱,高溫已達攝氏34度,最近就有人因為在戶外工作,忘了補充水份,出現脫水的現象,進而導致腦中風;而這些人的血管往往本身就已經很狹窄,如果脫水時,會因為血液變濃稠,就容易中風。脫水使血液濃稠易中風尤其是年紀大的老人家,也常會有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等三高宿疾,血管就比較狹窄,若是脫水時,會造成血容量減少,使得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液流速變慢,這時往往就容易形成血栓,就很可能因此而在某個狹窄的血管內造成阻塞,進而引發中風。兩眼視力模糊、走路不平衡 恐為中風前兆林奕夫醫師指出,當發生中風時,會突然一眼或兩眼視力模糊、走路會不平衡,而且會有半邊臉歪斜、半邊肢體無力、流口水等症狀,若是發現身旁親友或是陌生人有出現這些現象,就要趕緊將其送醫接受治療。點滴+血栓溶解劑+動脈支架取栓術通常因為脫水而出現的中風,該如何治療?林奕夫醫師進一步指出,因為有脫水症狀,所以要先給予點滴治療,而若是在中風後3小時內就到院,則是可以使用血栓溶解劑治療;另外,腦中風也有動脈置放支架取栓術可治療,則是可在24小時內到院治療。(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講座/攜手同行身心療癒──腦中風病友會

講座/攜手同行身心療癒──腦中風病友會#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腦中風是一個使人身心健康都會受到影響的疾病,我們都知道它的存在但卻不知道如何與它相處。深受其苦的患者又該如何調適身心,家人又該如何與病人共同努力呢?此次病友會將由心理治療師黃維仲提供如何在心理、生理及家庭社會間找到適應的平衡點,藉由舉辦腦中風醫療講座,提供病患與家屬和醫療團隊之面對面的溝通平台。針對腦中風的表現症狀、相關疾病處置、復健治療等,提供民眾正確觀念了解。講座內容豐富,敬請踴躍參加。名稱:攜手同行身心療癒──腦中風病友會時間:106年5月26日(五)上午9:30至11:30地點:衛福部豐原醫院第一會議室(台中市豐原區安康路100號:服務台旁電梯至三樓)洽詢:電話請洽04-25271180轉2644 

當心!心房顫動者中風率高7倍

當心!心房顫動者中風率高7倍#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最近天氣多變化,三高病人可得要注意腦中風的威脅!就有一名60多歲男子有心房顫動病史,日前出現急性腦中風,所幸在3小時內被送到醫院,院方立即安排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但是進一步檢查,卻發現有條大血管仍然不通,於是立即又再進行動脈取栓術,目前已恢復正常。缺血性腦中風才可用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收治這名男子的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雙和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陳龍指出,這位60多歲男子有心房顫動病史,出現腦中風後被送到醫院時,左半邊已沒力,經檢查確認有缺血性腦中風,隨即安排做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但是進一步做大血管電腦斷層攝影發現,腦部大血管仍然有阻塞,於是在4小時之內又再進行動脈取栓術。動脈取栓術已有健保給付陳龍醫師表示,動脈取栓術是從鼠蹊部以心導管進入,到阻塞的大血管裡用網子將血栓壓碎,再將血栓抽出,而且目前也有健保給付;這名男子右邊中腦動脈就取出1塊1公分左右的血栓。由於靜脈血栓溶解劑對於大血管栓塞治療不理想,因而往往會需要採用此治療方式。最好能在3小時內到醫院靜脈血栓溶解劑必須要在黃金3小時內做治療,雖然動脈取栓術可以在6至8小時內展開,但是陳龍醫師強調,因為動脈取栓術必須要準備相關人力與設備,不像血栓溶解劑可以在檢查確認後就直接注射藥劑做治療,因此也最好能在3小時內到醫院。心房顫動和心律不整 服用抗凝血劑預防中風由於心房顫動和心律不整發生中風的風險是正常人5至7倍;所以,陳龍醫師提醒,若是有三高病況,一定要好好控制,而且目前也有血壓計可篩選心房顫動,或是就醫做心電圖檢查是否有心房顫動,若是有此病況,就應該要經由醫囑服用抗凝血劑來預防中風。(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講座/腦中風醫療講座

講座/腦中風醫療講座#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腦中風,是一種突如其來,讓人措手不及的疾病,嚴重的話會危及身心,甚至會連帶讓家人扛起沉重的照顧負擔,是萬萬輕忽不得的疾病。根據台灣腦中風學會指出,腦血管疾病每年約奪走1萬3千條生命,多年來更名列國人十大死因排行榜,同時也是成人殘障的主要原因。為使民眾更了解鬧中風之疾病,天主教聖馬爾定醫院將於5/6舉行醫療講座季病友家屬分享會,讓民眾能有更進一步的認識與了解。腦中風區分兩種,一種是血管破裂出血(出血性中風),約佔17%,另種是頭顱內或頸部的血管阻塞不通,造成缺血性中風,約佔83%。有鑒於中風後,病患往往會造成在心理、生理及家庭社會間的適應困難,與造成生活上的各種困境,藉由舉辦腦中風醫療講座,提供病患與家屬和醫療團隊之面對面的溝通平台。由聖馬爾定醫院神經內科葉柏延醫師、蔡育泰醫師和專科護理師、復健治療師與臨床心理師主講的健康講座,針對腦中風的表現症狀、相關疾病處置、復健治療等,提供民眾正確觀念了解,也邀請病友與家屬現身說法,分享復健的心路歷程,增加病友及家屬間相互的經驗流。名稱:腦中風醫療講座時間:106年5月6日(六)上午9:00至12:00地點:大雅院區醫療大樓11樓1102會議室(嘉義市東區大雅路二段565號)洽詢:電話請洽05-2756000轉1851、1852、1856、1858 

喝咖啡心悸?腦中風機率恐高5倍

喝咖啡心悸?腦中風機率恐高5倍#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不少人喝咖啡會心悸,若是你也是喝咖啡會心悸要小心,最好就醫檢查確認是否有心房顫動!由於心房顫動會導致心律不整,並進而容易引起腦中風;根據臨床統計,有心房顫動者出現腦中風的機率,要比正常人高出5倍,不得不慎。 心血管疾病及甲狀腺亢進都會引起心房顫動會隨著年齡增長有增加趨勢;根據統計,60歲以上盛行率為4%,80歲以上則增加到10%。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張嘉修表示,造成心房顫動的原因很多,有人是因為心血管疾病,也有人是因為心血管退化或是心肌病變,甚至是甲狀腺亢進也可能會引起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有4成沒症狀張嘉修醫師指出,心房顫動會導致心律不整,甚至出現中風的機率都要比正常人高出5倍之多;然而,心房顫動大約有40%沒有症狀,以致很多人並不知道有此疾病。所以,民眾若是有出現心悸、心跳過快或是心跳不規則時,最好能進一步就醫檢查。 要減少茶與咖啡的攝取目前針對心房顫動已有很多治療方法,包括抗心律不整藥物、傳統抗凝血劑、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心房顫動電燒手術以及左心耳封堵器。張嘉修醫師進一步指出,至於心房顫動病人要確診,必須要做心電圖檢查,並根據不同病況做治療;而且要減少茶與咖啡的攝取,也可以預防心房顫動的症狀發生。(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顎骨前置手術 還你一夜好眠

顎骨前置手術 還你一夜好眠#腦中風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58歲許女士因睡眠狀況不好導致身體欠佳,透過睡眠內視鏡檢查,發現造成許女士呼吸中止的主因為口咽及下咽部阻塞、咽部側壁坍塌,許女士的睡眠呼吸中止指數更高達73.9,屬重症狀態,確認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醫師執行「顎骨前置手術」,術後許女士終於一夜好眠,解決了困擾十幾年的睡眠問題。睡眠呼吸中止 每次呼吸停止長度逾10秒口腔顎面外科醫師許博智表示,睡眠呼吸中止指數指睡眠時的呼吸中斷次數,每次呼吸的停止長度逾10秒。根據美國睡眠協會的標準,每1小時睡眠的呼吸中斷次數低於5次為正常情況、5~14次屬於輕度、15~29次屬於中度、30次以上屬於重度睡眠呼吸障礙。睡眠時長期反覆缺氧,容易引發心臟病、心肌梗塞、高血壓、腦中風等嚴重問題。檢查後,許醫師說明,打呼及阻塞性睡眠呼吸中止症是一種綜合病症,無法藉由單一科別的治療來解決問題。擔心罹患此症 可至口腔面顎外科就診許博智醫師表示,口腔顎面外科醫師可以利用測顱X光片或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配合特殊軟體重建上呼吸道3D立體結構,找出上呼吸道最狹窄處並擬定治療計畫,配合睡眠檢查及耳睡眠內視鏡檢查,為患者找出確切病因和並擬定最佳的個人化治療。若擔心自己是否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可前往口腔面顎外科就診,或至鄰近醫療院所的睡眠醫學專科團隊門診進行諮詢,經專業醫師評估、安排檢查,以尋求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讓自己呼吸暢通,一夜好眠。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