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

跑步控制好呼吸 增加肺活量、身體更放鬆

跑步控制好呼吸 增加肺活量、身體更放鬆#呼吸

1)身體能保持在放鬆狀態/急促的呼吸或大口喘氣,不僅無法有效率地將氧氣送到肌肉組織,更會讓整個人緊張起來。身體緊張時,交感神經就會啟動運作,反讓肩膀與下巴部位更為緊繃。有意識的深呼吸,是讓身體在跑步時自然放鬆的關鍵要素之一。其他消除壓力的方式,還包括心智訓練、肢體伸展與肢體放鬆。2)心情更平靜而專注/大口喘氣不只會影響跑者的身體狀態,也會影響情緒。不規律的呼吸讓人容易焦慮、往壞處想,在腎上腺素飆升的比賽途中,會成為極大的阻礙。不過只要調整好呼吸,就能舒緩緊張的情緒,接著身體也會跟著放鬆。3)跑步過程更輕鬆愉快/深呼吸最大的好處,大概就是能提升跑步的舒適感了。橫膈膜肌是由高比例的慢縮肌所組成,也可以說是一個具有高度耐受力的肌肉。比起喘氣時大口大口地用喉嚨與胸腔呼吸,使用橫隔膜肌呼吸,能大大減少身體需要耗費的能量。其原因在於,胸腔與頸部的肌肉大部分由快縮肌組成,不僅容易疲憊,也不適合長時間使用。4)增加肺活量/首先要說明一下,不管做再多的呼吸練習,也不可能增加肺部的大小(對跑者來說真是一大憾事啊!)。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就現有的肺部大小來增加肺活量。一般人平時呼吸,只用到10~15%的肺活量,而瑜伽呼吸法則透過許多技巧,尤其是三階段呼吸法(three-part breath technique),來幫助我們更完整、更徹底的吸入空氣。(本文摘自/跑者瑜珈/大是文化出版)

減少傷害、呼吸順暢!抬頭挺胸跑步4好處

減少傷害、呼吸順暢!抬頭挺胸跑步4好處#呼吸

1)避免傷害產生/用不良的姿勢跑步,就等於讓自己隨時處於可能受傷的危險中。尤其當跑得越遠,身體越疲憊時,姿勢更容易頹萎下來。脊椎如果彎曲,就可能使下背與肩膀肌肉扭傷,同時讓身體重心前移,增加膝蓋、脛肌(小腿前側)與腳跟承受的壓力。如果跑步時不看向前方,而是低頭看著腳或路面的話,情況會更加不利。2)步伐更輕快/一般來說,人的頭部重量平均約4.5公斤。如果脊椎彎曲、頭部前傾,那麼不只頸部和上背部的肌肉會變得緊繃,腳步也會變得緩慢而沉重,步伐還會變小。如果你跑步時能明顯聽到自己的腳步聲,就表示你的姿勢不夠正確。此時,要重新校準身體中線,頭部應該在肩膀上方,而肩膀在臀部上方。如此一來,腳步會更輕盈、速度也能加快。3)呼吸更深長/駝背拱起的肩膀會讓彎曲的脊椎壓迫到身體前側,使跑者無法做深長而完整的呼吸,偏偏行進時是身體肌肉最迫切需要氧氣的時候。你只需試試下面這個簡單的測試,就能看出彎腰駝背對呼吸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首先,做出駝背的姿勢、頭部往下放低,然後呼吸幾次。此時你應該感覺吸吐受到限制、呼吸也變得短促。接著,把頭抬起、肩膀放鬆、直視前方,再呼吸幾次。這時你會發現,腹腔與胸腔都能自由擴張了。跑者在賽程的最後,姿勢常常會頹靡下來,但對疲勞的肌肉來說,如果能得到多點氧氣,表現絕對會有所不同。4)增添自信/抬頭挺胸也有相當正面的心理激勵作用。當身體因長跑而疲憊,很自然地就會出現負面的想法,開始質疑自己的能力與訓練狀況。這些負面的想法又會使得頭部往前倒、心情也跟著低落。這時,抬頭挺胸的姿勢可以打破這樣的負面循環,彷彿用你的全身在說:「我一定能辦到!」(本文摘自/跑者瑜珈/大是文化出版)

老婦呼吸會痛 肝臟竟長「一台斤」大腫瘤

老婦呼吸會痛 肝臟竟長「一台斤」大腫瘤#呼吸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家中若有高齡長者,平日身體出現異常,可要力勸趕緊就醫。台中一名高齡老婦,近日突然食慾不振,一呼吸右肋骨處就會隱隱作痛,子女立即陪同到醫院看診,經醫師檢查下,竟發現一顆重達一台斤,長約十三公分的大腫瘤,長在肝臟正中間,經切片後化驗確診是罕見的肝內膽管癌。肝內膽管瘤罕見 只能手術治療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外科主治醫師吳明哲指出,肝內膽管癌的癌細胞特別頑強,對化學治療和放射治療難獲很好的效果,以外科手術切除是唯一治癒的希望。他說,婦人的手術方式,則以讓傷口最小為原則,因此透過微創手術進行開刀,在患者的腹部劃開五個僅一至二公分的傷口,以3D多角度內視鏡伸進腹腔,將罹患肝內膽管癌的不正常肝葉完整切除,重達535公克。癌症多病發於六十五歲以上老年人不過,這麼大的腫瘤要從腹腔取出,仍是相當的挑戰,肝臟正中央的血管及膽道,不能受到傷害,切完腫瘤之後左右兩邊的肝臟,必須能正常地運作發揮功用,因此,只好從恥骨上方劃出約十公分傷口,將重達約一台斤、十三公分長的肝內膽管癌的肝葉患部拉出,完成整個手術作業。 吳明哲說,肝內膽管癌並不常見,因長在肝臟裡面,屬於廣義的肝癌,至今仍不清楚膽管癌的致病機轉,通常發生在老年人,早期幾乎沒有症狀,不易早期發現及治療,大多數病人覺得體重減輕、發燒、噁心、右上腹部持續疼痛、摸到腫塊、黃疸時,則大概已到末期,三分之二病患的發病年齡超過65歲。

樂閱讀/健康呼吸 讓身心靈大掃除

樂閱讀/健康呼吸 讓身心靈大掃除#呼吸

呼吸可以改變一個人世界上有許多維持身體健康的方法。有些方法是基於科學根據發展而成,也有些方法是基於個人主觀研究出來的,以提升「呼吸品質」為目的的健康法是最容易實踐,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自古各界就一直提倡呼吸的重要性,近來呼吸對於身體和精神層面的功效更是備受矚目。呼吸不只能改善身體機能,還能改變一個人的個性與想法。日本足球國家代表隊選手長谷部誠的著作《重整心情》在日本掀起一股熱潮,重整心情也就是要調整呼吸。無論從事任何運動的運動員,都會利用跑步鍛練心肺功能,不僅能長時間維持運動效果,還能避免呼吸紊亂影響心情,減少判斷錯誤的情形發生。現代人由於身體活動量急速減少,相當於身體引擎的心臟和肺臟機能日益低落。此外,許多人平時彎腰駝背,長期壓迫腹部,漸漸無法使用橫隔膜呼吸。此時附著於胸廓的肩頸肌肉(呼吸輔助肌)就會取代橫隔膜的功能,補充吸氣量。這個由肩頸肌肉代償的呼吸模式,就是造成慢性肩頸痠痛的原因之一。曾有專家指出,到醫院門診掛號求醫的患者中,超過七成的比例是呼吸模式出了問題。一旦呼吸模式有問題,無論採用何種治療方式或從事何種運動,都會降低效果。呼吸與姿勢互相牽動影響,一方出問題就會影響另一方。若不改善姿勢就無法改善呼吸,只要學會挺直上半身的正確呼吸模式,就能增加運送至全身的氧氣量,不僅能促進細胞活化,還能漸漸消除肩頸痠痛問題。二十四小時持續運作的自律神經,幫助人體在無意識之中調節身體機能,維持呼吸、循環、消化、排汗、體溫調節、生殖功能、內分泌功能與代謝等生命活動。這個維持生命活動的作用稱為「體內平衡」。體內平衡可以說是人體的「生命維持裝置」。在生命維持裝置中,只有呼吸可以受到意識控制,產生明顯變化。正因如此,呼吸可說是具有特殊意義與價值的健康法。某位專門研究呼吸系統的知名權威曾說過:「就人類意識而言,呼吸不過是維持身體運作的一環罷了。不過,我們若能超越意識的制約,呼吸就能為我們的人生建立全新根基。」世界各地還有許多專家在鑽研呼吸的運作機制,亟欲了解身體與心靈的未知領域。(本文作者/伊藤和磨)(摘自/縮下顎,肩頸腰都不痛,頭痛失眠自然好!/野人文化出版)

不能說話與進食 靠呼吸器維生病患生活苦

不能說話與進食 靠呼吸器維生病患生活苦#呼吸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人走到了老年時,如果不幸因疾病纏身,導致無法說話或無法自然進食,繼續靠著各種機器維持最基本的生命,活下來似乎失去了存活的意義。而許多病人,長期需靠呼吸器維持生命,靠著一根管子由喉嚨通向氣管,不僅不能說話,進食更需透過鼻胃管灌食,毫無生活品質,對此,台中市中港院區澄清醫院呼吸照護病房主治醫師惠群指出,大部分的病人可靠氣切解決此項問題。呼吸管如通過喉嚨 生品質將降低惠群醫師表示,呼吸照護病房是收住需要長期依賴呼吸器的病患,這些病患多數有多重器官功能障礙,半數以上病患曾有中風或失智症、心臟衰竭、慢性腎病變,雖然每位病人都需要整天依賴呼吸器,但約只有一半的病人有氣切,另外一半的病人則插著經由口腔喉嚨的氣管內管,因為每天需要更換固定於臉上的膠帶,兩頰皆有程度不一的慢性破皮傷口。病患因為長期依賴呼吸器維持生命,被剝奪了進食,只能從鼻胃管灌食;無法說話,只能比手畫腳、雞同鴨講,生活沒有品質也沒尊嚴,所以當病人經由氣切後又可以從口進食、開始講話,病人快樂的心情,馬上散播全病房。惠醫師強調,長期呼吸器依賴的病人,需要一個與呼吸器相連通的管路。氣切是常見的小手術,在頸部氣管軟骨間開一個小洞,做為氣體進出的通道。若病人在急性加護病房中,氣切可以幫助更快脫離呼吸器,對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無法有效率咳出痰液的病人,或需要長期依賴呼吸器的病人,氣切可讓病人接受呼吸治療時更舒適,更有效的清除痰液,避免併發症。而氣切病人的照顧是項團隊合作,從一開始決定手術的時機、手術的方式、氣切管路樣式的選擇,以及是否需要同時使用呼吸器送氣來幫助說話音量與清晰度,皆要專業醫護人員的評估,特別是呼吸治療師及語言治療師的參與,才能順利完成。

樂閱讀/淺急短促的呼吸法易招徠疾患

樂閱讀/淺急短促的呼吸法易招徠疾患#呼吸

從前老一輩的人常告誡晚輩嘴巴要緊閉,姿勢要端正,但到了今天,這樣的規矩似乎越來越不被重視。其實,姿勢跟呼吸有密切的關係,想要擁有正確、良好的呼吸狀態,端正的姿勢非常重要。現代人短促淺急的呼吸正反映出,精神壓力或運動量不足導致體內氣往上跑的狀態。而實際觀察眾生相後也發現,內心憂鬱焦慮者的呼吸變得很淺急,而情緒穩定者的呼吸狀態卻是緩慢而平順。這證明呼吸也跟心理狀態有密切關聯。瑜伽世界將這三個部份,呼吸、姿勢與心理稱作「三密」。所以,如果姿勢或呼吸狀態不佳,精神狀況當然也會變差。而堪稱這類短促淺急呼吸的代表者,就是最近病例逐漸增多的過度換氣症候群(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這種過度換氣症候群起因於精神壓力過大,患者過度呼吸,血液中的氧氣濃度增加,但二氧化碳濃度不夠,以致無法出現呼吸反射動作。這時患者因感覺腦袋好像吸不到空氣,會變得焦躁,似乎喘不過氣,反而更難正常地呼吸。這時可讓患者雙掌併攏置於口鼻前方,把從嘴巴吐出的氣再吸進去,減少過度呼吸的頻率。當患者吸進富含二氧化碳的空氣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即可減少過度呼吸的需求。此外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也是一種睡覺期間呼吸數度中斷的疾病。這類患者因血液中的氧氣飽和度下降,也曾出現猝死的案例。像上述這樣血液中的氧氣飽和度下降,也是短促淺急呼吸所造成的後果。人體內的氧氣與紅血球裡的血紅素結合後,被送往各個組織或細胞裡。而血紅素中的幾%與氧氣結合後的數值稱作氧氣飽和度;平常的氧氣飽和度應該是97~99%左右。但是,當體內氧氣飽和度降低剩下80%,多種臟器會因氧氣不足無法發揮作用,可能危及性命,尤其氧氣不足對腦部的殺傷力最大。腦部所需的氧氣為肌肉的20倍以上,當氧氣飽和度下降,腦部因供氧不足、機能變差,會喪失準確的判斷力。像高山症等患者所出現的意識模糊症狀,也是這樣的緣故。總之,氧氣不足會對腦部或臟器帶來極大的損害,若置之不理讓這種狀態持續下去,恐會招徠各式各樣的疾患。現代人的呼吸模式容易對身心造成負擔,引起各種不適症狀,千萬不要漠視自己的呼吸習慣。(本文作者/龍村修)(摘自/深呼吸:正確呼吸90%的疾病可以得到緩解!/方舟文化出版)

走樓梯好喘! 竟是橫膈異位壓迫胸腔

走樓梯好喘! 竟是橫膈異位壓迫胸腔#呼吸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一名中年女子,因為上下樓梯呼吸急促合併胸痛到台南新樓醫院就診,經胸部X光診斷,發現是左側橫膈位置異常,再進一步檢查,原來是橫膈膨出引起的胸悶及胸痛。女子決定接受手術,將橫膈回復正常的位置,術後恢復良好,於五天後出院,活動時胸悶以及胸部疼痛的情況獲得改善。台南新樓醫院胸腔外科主治醫師王岡弘表示,引起胸悶原因很多,有些是呼吸道的問題,有些是肺部本身或心血管的問題,有些是代謝、藥物、中樞神經、或心因性的問題,有些像是這名女子胸壁及橫膈的問題,造成肺部無法正常擴張,所引起的呼吸困難。王岡弘指出,橫膈是分隔胸腔及腹腔的重要呼吸肌肉,診斷橫膈的疾病並不容易,有些在新生兒及幼童出現先天性橫膈疝氣合併肺部發育不全,有些成人因疾病或是腫瘤的壓迫,造成橫膈位置異常,甚至有些病人是因為腹腔器官膨大引起橫膈異常。王岡弘表示,少部分成人是先天的橫膈膨出,過度延長的橫膈纖維,造成不正常的胸腔運動,肺葉無法良好的擴張,引起呼吸困難以及胸部疼痛,這時就需要手術介入來治療嚴重呼吸困難症狀。呼籲民眾,若有胸部疾病、腫瘤或呼吸不順的情況,可以就近至胸腔內外科門診作進一步診斷,得到最及時的治療。

氣喘要固定吸藥 沒發作不代表沒事?

氣喘要固定吸藥 沒發作不代表沒事?#呼吸

(優活健康網記者謝劭廷/綜合報導)氣喘是一種遺傳慢性病,它會跟著患者一輩子,不發作像正常人一樣,但急性大發作可要人命,因支氣管嚴重收縮呼吸困難,即使身邊有急救藥也吸不進去,氣喘猝死的鄧麗君,就是一個典型不知如何自我照護的不幸案例。氣喘學會理事長江啟輝醫師表示,氣喘患者常誤認為,沒症狀就不吸氣喘控制藥,其實氣喘病是一種支氣管慢性炎症,即使沒症狀時,亦有輕度炎症持續存在,長久可破壞支氣管,導致支氣管變形與狹窄,所以平常就要以最少的氣喘控制藥吸入治療炎症,使氣喘能達到控制。即使不小心碰到誘發因子,如:吸入過敏原、刺激氣體、感冒、氣候變化、劇烈運動、情緖變化、吃入過敏食物或藥物等,大多為小發作而已,並不會猝死。江啟輝舉出案例,一名朋友的就讀醫學院獨子,平常就有氣喘,但無固定吸藥,一次在冬天打籃球時,卻不幸氣喘發作猝死。氣喘患者誤認吸藥會上癮,同時怕吸入的類固醇產生副作用,但到目前為止,吸入少量類固醇,其副作用很少且可避免氣喘發作。江啟輝表示,患高血壓會量血壓,患糖尿病會量血糖,不過氣喘患者卻很少持續吸控制的抗炎藥,只有症狀發生時才吸急救的氣管擴張劑;更少人固定做氣喘日誌與固定測吐氣尖峰值。江啟輝指出,氣喘臨床變化很大,患者應學會如何有效吸藥,找出自己的誘發因子,且要避免接觸誘發因子,學習如何監測自己的肺功能與氣喘日誌,了解急性發作如何自救,才能遠離氣喘。氣喘患者的氣喘控制不能完全依賴醫師,醫師看你只看到你當時的狀況而已。江啟輝呼籲,若有氣喘就要規則治療,同時自己要學會自我照護,才能達到氣喘控制就能棄喘,享受正常快樂人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