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羅病毒大流行!根據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告,春節過後腹瀉就診人次急劇上升,單週就診破30.2萬人次,寫下10年同期新高,其中罪魁禍首就是「諾羅病毒」。《優活健康網》整理諾羅病毒的相關衛教知識,包括症狀、飲食、治療與預防方法,最近吃東西一定要特別注意!
諾羅病毒大流行!根據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告,春節過後腹瀉就診人次急劇上升,單週就診破30.2萬人次,寫下10年同期新高,其中罪魁禍首就是「諾羅病毒」。《優活健康網》整理諾羅病毒的相關衛教知識,包括症狀、飲食、治療與預防方法,最近吃東西一定要特別注意!
農曆春節將至,又適逢病毒性腸胃炎好發季節,民眾常常因出現嘔吐、腹瀉、腹痛、發燒等症狀,而到急、門診掛號求助,雖然不是致命疾病,但症狀也能讓患者不舒服好幾日,甚至需要點滴針劑治療。不過醫師提醒,除了腸胃炎會引發上述症狀,也要小心可能是危險急症的表現徵狀,例如「疝氣合併腸阻塞」就是其一。
過幾天即將迎來農曆新年,農曆春節是闔家圍爐團圓的時候,民眾可能會因為高興而多吃、多喝,甚至生冷、辛辣不拘。對此,阮綜合醫院醫師蕭偉成提醒,過年期間容易造成消化道的刺激與壓力,易衍生胃食道逆流、急性腸胃炎等疾病,特別提醒有腸胃道宿疾的民眾要維持7、8分飽。
冬季除了好發呼吸道疾病,也是腸胃道傳染病流行季節。其中又以諾羅及輪狀病毒最為常見,任何年齡層均可能受到諾羅病毒感染,而輪狀病毒則是引起5歲以下幼童腹瀉最常見的原因。兒科醫師提醒,除了食用受到汙染的生菜、水果之外,使用不潔的餐具也會得到諾羅病毒,建議先用蔬果專用沙拉脫清洗乾淨,平常也要勤用肥皂、酒精洗手。
日前,一名9歲女童因一天內嘔吐超過10次,並伴隨腹瀉而就醫,因嚴重嘔吐吃不好,甚至出現脫水及酮尿症狀,所以緊急安排住院治療。醫師先給予點滴補充水分、電解質及葡萄糖,病人的糞便經過腸道細菌與病毒分子檢測(BD MAX™ Enteric Bacterial and Viral Panel)發現是感染諾羅病毒,以支持性治療並配合藥物緩解症狀,5天後才康復出院。
諾羅病毒(Norovirus)屬於病毒性腸胃炎,於每年11月到隔年3月特別流行,而最常見症狀為噁心嘔吐感,常使病人吃不下。營養師表示,嬰幼兒、長者、免疫功能不佳等族群,若感染諾羅病毒上吐下瀉,又沒即時補充水分與攝取營養的食物,很容易產生「脫水」的症狀,因此一定要多加注意飲食。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常常一緊張就胃痛,或吃到某些食物就會胃脹不舒服,甚至會脹到反胃、噁心、想吐,但是還是要吃東西,不然身體只會更惡化。對此,外科醫師建議,至少要喝水,萬一連水都喝不下,會有脫水的危險;接著可以依照身體狀況食用流質食物、固體食物,循序漸進。但若胃還是很不舒服,建議還是要就醫檢查。
腹瀉、發燒甚至血便,別誤認為腸胃炎,可能是潰瘍性結腸炎作怪!醫師提醒,潰瘍性結腸炎經常與腸躁症、腸胃炎甚至是痔瘡搞混,但若不積極接受治療,長期持續反覆發炎就可能惡化成大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