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

沒有性生活,就不會得子宮肌瘤嗎?婦科醫這樣說

沒有性生活,就不會得子宮肌瘤嗎?婦科醫這樣說#子宮肌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位40歲未婚女性且無性生活,但從去年開始發現每月經血量變多,加上出現頻尿、裏急後重問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也因小腹變大整整大了2吋,讓她喪失自信,才在朋友建議下前往婦產科求診。經醫師檢查發現,子宮長了一顆宛如壘球大小、約15公分的子宮肌瘤。未婚無性生活,可能更易患肌瘤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主任鍾國騰表示,女性民眾一般認為未婚且無性生活,因此不認為自己會有婦科問題,其實這樣的觀念是錯誤的。子宮肌瘤與荷爾蒙有密切關係,當每月月經來潮時,子宮內膜會不斷受到雌激素刺激,就有生成肌瘤的可能性,因此無性生活者可能罹患子宮肌瘤的機率更高。鍾國騰補充,子宮肌瘤也與生活型態、體質以及家族史有很大的關係,部分患者本身就容易因先天因素罹患肌瘤,因此更應該保持良好生活作息、清淡飲食並規律運動,靠後天努力遠離罹患子宮肌瘤的風險。在飲食上建議應避免油炸類等刺激性食物,及服用來路不明的藥物,此外也不要補充過量補品及大豆類食物。子宮肌瘤治療免開刀,定期檢查更重要針對子宮肌瘤的治療,鍾國騰表示,目前已有不用開刀的無創技術,術前透過核磁共振定位,清楚確認肌瘤位置及型態,後續再以超音波熱能聚焦,達到消融肌瘤的目的,同時遠離肌瘤帶來的不適症狀。此外,亦可避免手術過程中有沾黏或感染風險,也不需經歷難熬的術後修復期,讓患者不再害怕肌瘤手術。鍾國騰提醒,子宮肌瘤初期雖無明顯症狀,且不危及性命,但肌瘤增長速度快,千萬不要因此延誤診斷及治療時機。建議女性朋友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超音波檢查,而曾罹患肌瘤者則應每3~6個月檢查一次,預防子宮肌瘤或婦科疾病在不知不覺中造成的健康危機。 (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經期悶痛、血量多⋯她健檢才知「卵巢長10公分瘤」

經期悶痛、血量多⋯她健檢才知「卵巢長10公分瘤」#子宮肌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原以為只是經痛,但到後來連平常時腹部都有悶悶痛痛的感覺。」51歲陳小姐表示健康檢查中,發現子宮肌瘤再度復發,且卵巢右側還有10公分大的卵巢瘤。由於5年前才做過一次子宮肌瘤手術,解決當時經血量大的問題,然而最近在經期時,腹部開始出現悶痛且血量多等症狀,就連運動跑步、甚至平躺都會沉重悶痛,連睡覺也睡不好,一直忍痛直到健檢才發現是子宮肌瘤復發,同時還多了卵巢瘤的問題。   「子宮肌瘤、卵巢瘤同時發生,其實不常見。」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醫師李佩蓁表示,陳小姐卵巢瘤約10公分、子宮肌瘤約7公分左右,其中卵巢瘤已經大到在肚臍的位置就能摸得出來,而子宮肌瘤也不止1顆,還有其他小顆的肌瘤,這也造成她嚴重貧血、腹痛、經期異常。 在與陳小姐討論與評估治療方式時,因得知陳小姐之後並無生育計畫,醫師選擇以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從肚臍處開一個約2公分的小孔,搭配組織袋以避免卵巢及子宮等組織在移除過程掉到腹腔;手術不到1小時就完成右側卵巢瘤摘除及子宮次全切除,並保留她的子宮頸及左邊的卵巢。 卵巢瘤沒症狀!直到「長太大」引發下腹劇痛 「陳小姐的卵巢瘤屬於良性畸胎瘤。」李佩蓁說明,一般卵巢畸胎瘤都是沒有症狀,不會痛也沒有感覺,一旦腫瘤長到超過5公分,因重量不均勻就有較高的機率因為運動或姿勢改變而扭轉,導致月經異常或卵巢缺血引起下腹痛或劇烈腹痛,這時就需以手術來切除腫瘤。 而在子宮肌瘤合併卵巢手術治療上,相較於傳統剖腹手術,單孔腹腔鏡微創手術不僅傷口更小、出血也少,住院天數也少、復原更快,除了在術後當天就可下床走路之外,亦能減少傷口裂開及疝氣的發生。 女性過30歲經期異常、腹痛要當心,近5成恐子宮肌瘤 李珮蓁指出,30~50歲的女性,約4至5成都有子宮肌瘤,大部分的人沒有症狀,但若是出現經血多、經痛、慢性不孕或是壓迫症狀造成頻尿或排便異常,就需要就醫治療;另外,已檢查出患有子宮肌瘤的病患,因為在未停經之前,肌瘤每年都有可能會慢慢的長大,建議病患每年定期回診做超音波追蹤檢查。 在急診或門診中,常常遇到女性病患忍痛或害羞而延遲就醫,險導致卵巢受損等狀況。李佩蓁提醒,女性朋友若是經期異常、下腹痛,千萬不要忍耐或不好意思就醫,其實超音波檢查就能快速幫助病患做出初步的子宮或是卵巢異常的診斷,及早找出病灶,不僅可以把握黃金治療時期,往往在治療後也可有良好的結果。

用力就漏尿、經血突增加,熟女尿失禁才知患子宮肌瘤

用力就漏尿、經血突增加,熟女尿失禁才知患子宮肌瘤#子宮肌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40歲的小玟(化名)今年初發現經血量突然增加,並且在腹部摸到腫塊,但因為沒什麼身體症狀,因此不以為意。最近幾個月開始出現尿失禁,常常因為咳嗽、打噴嚏或抬重物就不自覺漏尿,讓她無法專注工作,也不敢參加親友聚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後來到醫院婦產科求診,果真檢查出多發性子宮肌瘤合併尿失禁問題,最後在醫師評估下,透過「自然孔子宮全切除手術」搭配「尿道中段懸吊手術」,終於改善子宮肌瘤合併尿失禁困擾,讓小玟擺脫長久以來的身心不適。子宮肌瘤合併尿失禁 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收治小玟的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主任鍾國騰表示,子宮肌瘤及尿失禁均是婦女常見疾病。女性因尿道較短,加上生產、老化或停經等種種因素,使尿道附近的肌肉群鬆弛,容易導致尿失禁,時間一久可能引起局部發炎或濕疹;而子宮肌瘤會因其生長位置或大小引起壓迫症狀,當肌瘤壓迫到泌尿道系統,則有可能出現夜尿、急尿或是尿失禁問題。鍾國騰解釋,案例小玟本身患有輕微尿失禁,不料子宮肌瘤又壓迫下泌尿道,讓尿失禁問題更顯嚴重。自然孔腹腔鏡手術 子宮肌瘤及尿失禁一次搞定鍾國騰說明,小玟前來就診時,除了檢查子宮肌瘤外,也安排尿路動力學檢查,確診小玟本身就患有尿失禁。對於罹患子宮肌瘤合併尿失禁患者,治療前醫師會審慎評估並確認患者無生育需求,再採取自然孔腹腔鏡進行子宮全切除,將陰道作為自然手術通道,不會在身體表面留下傷口,減輕患者疼痛感,此外自然孔腹腔鏡較不易在術中傷及膀胱或輸尿管等組織,是手術風險較低的方式。臨床上不少患者會擔心子宮切除會造成日後尿失禁問題,鍾國騰表示,在進行自然孔子宮全切除時,同時採取尿道中段懸吊手術,於女性中段尿道處植入人造纖維網帶,以強化恥骨尿道韌帶,可改善尿失禁問題。鍾國騰表示,多數患者對於子宮切除有疑慮,認為後續可能有器官脫垂或尿失禁等後遺症,但像小玟這樣容易復發的多發性子宮肌瘤,加上有合併症狀,長期考量下來,子宮全切除的確能避免肌瘤復發,切除子宮後同時合併尿失禁手術,讓病人無後顧之憂。手術方式考量因素多 靠專業醫師完整評估鍾國騰提醒,子宮肌瘤及婦女尿失禁的發生率都很高,患者如自覺相關症狀產生,應及早就醫檢查,避免拖延導致症狀加重,影響生活品質;治療時也會採個人化治療,選擇最能降低疾病復發及後遺症的方式,讓患者不再為疾病所苦。(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長年經痛竟是子宮肌瘤惹禍!靠「關鍵手術」再也不痛

長年經痛竟是子宮肌瘤惹禍!靠「關鍵手術」再也不痛#子宮肌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位40歲女性上班族多年一直深受經痛所苦,經檢查發現是子宮肌瘤引起需接受手術治療。由於她很在意手術傷痕,原來要用腹部無傷口的海扶刀手術,後來發現個案是含水量高的子宮肌腺瘤無法使用海扶刀,經醫師評估採用自然孔腹腔鏡手術,一樣沒有留下傷口,也順利解決子宮肌瘤問題。 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主任暨海扶刀中心負責人鍾國騰醫師表示,透過自然孔腹腔鏡去除子宮肌腺瘤,不僅術後腹部無傷口,也能降低疼痛感並縮短恢復期。子宮肌腺瘤屬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一種,主因是子宮內膜異位至子宮肌肉層,常見症狀如經痛及經期不規則,並且常合併骨盆腔發炎及沾黏,甚至引起不孕,若僅從症狀判斷容易與子宮肌瘤搞混,故需要進一步檢查。 子宮肌腺瘤含水量高  不適合海伏刀治療鍾國騰醫師說明,海扶刀的治療原理是透過熱能聚焦來消融肌瘤,能在不動刀的情況下消融腫瘤,達到治療效果,但不適用於含水量高的子宮肌腺瘤。因此在醫師的建議及評估之下,選擇了自然孔腹腔鏡的方式完成治療。鍾國騰醫師表示,並非所有子宮肌腺瘤都需要進行手術,可持續觀察追蹤,但當子宮肌腺瘤導致患者長期腹痛或合併嚴重經痛、不孕則需進行手術治療,以免拖延造成症狀加重。目前針對子宮肌腺症的治療,多用傳統開腹手術與腹腔鏡手術,隨著醫學科技的進步,腹腔鏡演進趨勢從過去四孔、三孔、單孔,到現在的自然孔腹腔鏡,透過從女性陰道進行手術,不會在腹部留下傷口,其唯一傷口藏在陰道深處,因傷口處神經少,也降低了術中及術後的疼痛感,讓曉琪在手術隔天就能下床正常生活。 腹腔鏡是一項精細的手術,仰賴醫師的豐富經驗及良好技巧來操作,但更重要的是,無論透過哪種方式治療,定期回診追蹤不可或缺。鍾國騰醫師提醒,子宮肌腺瘤的處理方式因人而異,端看腫瘤大小、位置情況、患者是否有生育需求等,若有需要透過腹腔鏡手術治療,一定要與醫師仔細溝通來做決定。(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看電影頻如廁惹眾怒 竟是肚藏5公分子宮肌瘤

看電影頻如廁惹眾怒 竟是肚藏5公分子宮肌瘤#子宮肌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40多歲的小玉日前在電影院觀賞電影時,因頻頻起身上廁所遭後方民眾抱怨,近期頻尿症狀愈來愈嚴重,不但無法看完一場電影,連晚上也沒法好好睡覺,一夜要跑好幾次廁所,讓她不堪其擾!原以為頻尿是膀胱發炎造成的,但去泌尿科檢查後並無發現異狀,後續輾轉到婦產科就診,才發現原來子宮長了一顆5公分、約棒球大小的子宮肌瘤,壓迫到膀胱引起頻尿問題。經過手術治療終於告別頻尿困擾,現在即便整天外出活動也自在無負擔。 肌瘤壓迫直腸排便困難 壓迫泌尿系統引起頻尿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主任鍾國騰表示,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的婦科腫瘤,雖然多數肌瘤為良性,但仍會因肌瘤大小及生長位置引起身體不適,除了常見的經血過多、子宮不正常出血、經痛及性交疼痛等症狀,許多患者會因肌瘤壓迫到直腸導致排便困難,或壓迫到泌尿系統引起頻尿問題。即便肌瘤只有4~5公分大小,但只要生長的位置靠近上述器官,會引起相關壓迫症狀產生,但臨床上常發現患者誤以為是膀胱發炎或單純排便不順而延誤治療,提醒女性患者只要出現相關症狀,就應該提高警覺。 無創手術以超音波熱能消融肌瘤 不需動刀留疤鍾國騰說明,治療子宮肌瘤的方式,隨著醫學的進步發展出不必開刀的無創海扶刀治療,相較傳統的開刀手術容易在腹部留下傷口或疤痕,讓許多女性患者卻步;海扶刀治療則是將體外超音波熱能聚焦於子宮肌瘤處,達到消融肌瘤的目的,因過程不必動刀,術後也不會在腹部留下傷口,患者隔天即能恢復正常生活。治療前會搭配核磁共振檢查,能清楚分辨軟組織病灶,幫助海扶刀精準對焦並消融,因此降低了子宮肌瘤的復發率,是治療子宮肌瘤的新選擇,對患者也是一大福音。 鍾國騰提醒,子宮肌瘤雖然是常見的良性腫瘤,但患者若輕忽或延誤治療時,肌瘤愈長愈大就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不但影響身心健康,也可能因為身體不適經常請假,影響職場工作表現。因此呼籲女性若有疑似肌瘤症狀時,應及早診斷及早治療,才能找回沒有負擔的快樂人生。

子宮肌瘤不孕3年 術後半年升格當媽

子宮肌瘤不孕3年 術後半年升格當媽#子宮肌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正值生育年齡的秀秀年僅33歲,結婚三年沒有避孕,卻始終沒有好消息,前往婦產科檢查後,意外發現子宮內竟有三顆7至8公分的肌瘤,經手術治療,秀秀半年後自然懷孕,甚至原訂剖腹生產,在計劃時間前就順利自然生產,從歷經三年不孕到現在已成為幸福媽咪,今年母親節,秀秀首度以母親身分度過佳節,全家三代同堂共同慶祝溫馨時刻。子宮肌瘤初期症狀不明顯 部分患者不孕才察覺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主任暨海扶刀中心負責人鍾國騰醫師表示,並非所有子宮肌瘤都會引起不孕,以解剖位置來分析,子宮肌瘤可分為三種,包括子宮漿膜下肌瘤、子宮肌層間肌瘤及子宮粘膜下肌瘤,其中子宮漿膜下肌瘤生長位置為子宮外,通常不影響受孕 ; 而子宮肌間層與子宮粘膜下肌瘤,則可能因壓迫到子宮、輸卵管或子宮內膜不平整,進而影響胚胎著床率及受孕率。秀秀的三顆肌瘤均為子宮肌間層肌瘤,此種肌瘤臨床症狀不明顯,多數患者不易發覺,若無影響日常生活,經醫師評估後可以不必手術治療,而這類肌瘤患者通常會發現患有肌瘤,大多因不正常出血、肌瘤過大壓迫到器官導致不適,如案例中的秀秀,因長時間無法懷孕,經就診檢查而得知。手術傷子宮致不孕? 醫:和醫師經驗及專業有關起初,秀秀十分擔心手術切除肌瘤會傷及子宮,自己就更沒有機會懷孕了,鍾國騰說明,手術方式與醫師經驗及專業度有很大的關係,若肌瘤狀況不是特別棘手,患者在治療前與醫師進行充分溝通,就不必太擔心手術造成不孕,後續秀秀也順利懷孕,甚至透過自然產的方式生產,讓她解除了累積多年的壓力。鍾國騰表示,有生育打算的子宮肌瘤患者要用何種手術方式,還有以下幾個考量點,包括肌瘤本身的大小、位置及數量,現今醫療技術日新月異,除了傳統手術外,也有微創及無創的手術方式,能減少傷口大小,降低手術對子宮的傷害,甚至,透過海扶刀無創科技治療肌瘤,因透過聚焦超音波的方式達到子宮肌瘤消融,不須動刀,因此完全沒有傷口,也不會傷及子宮及周邊組織,保留女性子宮及其功能,提供有生育計畫的患者,一個治療新選擇。鍾國騰提醒,雖然多數子宮肌瘤患者術後仍能懷孕,但當肌瘤日漸增大、數量增多等,容易造成手術困難度,還是有可能因此導致不孕,因此提醒民眾,若有相關症狀時,就要立即檢查,並聽從醫囑進行適合的治療。(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熟女感冒猛咳 竟掉出10公分大子宮肌瘤

熟女感冒猛咳 竟掉出10公分大子宮肌瘤#子宮肌瘤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42歲陳小姐月經量多、長期貧血,容易頭暈,且頻尿每小時要上一次廁所,原以為是擔任教職需長期久站,太疲累所致,日前因感冒出現嚴重喘咳、反覆發燒症狀,檢查發現白血球過高,住院治療期間,她如廁時一陣猛咳,下體竟掉出一團約10公分的組織,經超音波檢查發現為子宮肌瘤,且子宮已被撐大兩倍,經微創手術切除後,隔天順利出院。肌瘤太大壓迫膀胱、直腸 導致頻尿及便秘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醫師蔡亞倫指出,子宮肌瘤是女性常見疾病,好發於30歲以上育齡婦女,發生率約20%,40~50歲發病率高達30~40%。子宮肌瘤發生原因尚未明確,可能與遺傳基因、荷爾蒙變化、個人體質、肥胖等因素有關。依生長位置可分為生長於肌肉層中的「子宮肌肉層肌瘤」、生長在子宮腔並常出現經血量增加,有時會塞住子宮頸甚至陰道口的「黏膜下肌瘤」、生長在子宮最外層往腹腔內生長,有時會壓迫到其他器官的「漿膜下肌瘤」。子宮肌瘤如果不大且位置没有壓迫子宮腔,通常没有症狀,如肌肉層或黏膜下肌瘤太大或壓迫子宮腔時,常見的症狀包括血塊增加或月經量過多導致貧血,若腹腔內肌瘤太大壓迫鄰近器官,可能會壓迫膀胱、直腸導致頻尿及便秘。子宮肌瘤的治療,剛開始可嘗試藥物治療,如果無法使用藥物或治療無效者,即須施行手術治療。手術方法根據腫瘤位置、數量及大小可選擇傳統開腹手術、微創內視鏡手術(達文西手術、腹腔鏡手術)及微創子宮鏡手術。嚴重會造成經血量大、貧血及不孕蔡亞倫提醒,子宮肌瘤多為良性腫瘤,但症狀輕則影響日常生活,嚴重時造成經血量大、貧血及不孕,女性如已出現肌瘤,視情況可先以藥物治療改善症狀,再評估是否有侵入性治療的必要。但若出現不正常出血、貧血、腹痛、頻尿、便秘等,應儘早就醫勿輕忽。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