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

滑手機一久就眼模糊?醫:恐老花提早報到,當心白內障也同時找上門

滑手機一久就眼模糊?醫:恐老花提早報到,當心白內障也同時找上門#白內障

現代人眼睛過勞的問題日益明顯,尤其不少30、40歲族群開始提早出現視力模糊、看近困難的狀況,你以為只是「老花」提早報到,其實背後可能隱含的是眼睛老化的深層病變─白內障。林宏洲眼科診所院長林宏洲醫師表示,由於人體水晶體的「使用年限」大約為40年,因此多數人進入40歲之後,會明顯感受到視力的變化,也意味著老花與白內障病變可能同步啟動。 老花眼的成因在於水晶體隨著年齡增長逐漸失去彈性,加上睫狀肌調節能力退化,使眼睛無法有效聚焦近距離物體。林宏洲醫師指出,過去許多患者選擇延後白內障手術,是因為當時手術技術還未成熟,會等水晶體「熟一點」才手術;但現今技術已大幅進步,採用微創技術、切口小、傷口癒合快,愈早處理也愈能讓眼睛恢復明亮。 圖/林宏洲眼科診所林宏洲院長(辰蒔團隊攝影) 多焦點眼鏡常疲勞、生活不便利 林宏洲醫師說明,在老花眼的處理上,過去民眾多是使用多焦點眼鏡,但使用多焦點由於必須主動尋找焦點,在眼睛需要一直調整的狀態下,不少人往往都有眼疲勞問題。 對想改善視力的人來說,林宏洲醫師認為置換人工水晶體已經成為趨勢,特別是三焦點的水晶體,由於可將光線分散至遠、中、近三個距離的焦點,因此無論是開車看遠方、辦公看電腦,還是閱讀手機訊息,都能應付自如,減少額外配戴眼鏡,也更符合現代人的需求,但有患者可能感覺視力不夠清晰或有眩光,尤其是夜間開車時。 除了矯正老花眼,林宏洲醫師說明,這類人工水晶體還能同時矯正白內障、近視與部分散光,對於已有近視且視力需求高的中壯年族群而言,不只是恢復視力,更是生活升級的選擇,患者都可依個人用眼需求及生活型態與醫師充分討論,選擇最適合的人工水晶體類型。 三焦點人工水晶體:因應遠中近需求 林宏洲醫師門診就有一名68歲女士,不僅持續有活力在工作,更會自己開車到處遊玩,4年前就診時是因為開車開始覺得視線模糊,且檢查後發現近視度數快速加深,用電腦也受到影響,就診發現是白內障導致。一開始知道要手術心情很緊張,結果開完一眼置換光動低眩三焦點人工水晶體後,發現眼睛為之一亮,不到1週便希望也能開另一隻,恢復後回饋不僅看公司電腦變得清楚,生活品質也改善非常多,心情相當開心。 林宏洲醫師表示,許多患者對手術仍有疑慮,但其實在技術成熟、安全性提升的現在,愈早處理眼睛老化問題,對日後的視力保護越有利,生活也更方便安全;以光動低眩三焦點人工水晶體來說,由於能滿足看遠、中、近的需求,術後滿意度相當高,許多患者不僅重拾生活自信,也擺脫了戴眼鏡的不便與困擾。但沒有一種人工水晶體是完美無缺的,還是會有患者覺得術後視力不夠清楚,不夠滿意,也會殘留一些近視、遠視、散光或霧視。 他也呼籲,除了手術選擇,日常的眼睛保養也至關重要,除了要盡量避免過度暴露於紫外線下,也要減少藍光對眼睛的傷害,尤其在暗處滑手機,瞳孔擴大會吸收更多藍光,建議務必開燈再使用,或者是讓眼睛好好休息。 隨著科技進步與醫療選擇的多元化,老花眼與白內障不再是無解的困擾,對現代人而言,選擇適合自己的人工水晶體,提早關注、提早處理,不僅能一次性改善遠中近視力,更能大幅提升生活便利與品質。但人工水晶體置換屬於個別化治療,建議民眾在考慮相關療程前,與眼科醫師討論最合宜的醫療決策。 圖/林宏洲眼科診所林宏洲院長(辰蒔團隊攝影)

白內障術後「視力模糊」是手術失敗?醫揪「繼發性白內障」影響視力

白內障術後「視力模糊」是手術失敗?醫揪「繼發性白內障」影響視力#白內障

繼發性白內障指的是施行白內障摘除手術後,沿著人工水晶體的表面,再長出來的一層膜狀混濁物,會影響患者的視力,幾乎抵銷掉白內障手術的功效。《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分享繼發性白內障的形成原因以及處理方法,幫助讀者守護視力。

乾眼症痛又癢,恐同時患白內障!醫教「每天正確眨眼10次」可改善

乾眼症痛又癢,恐同時患白內障!醫教「每天正確眨眼10次」可改善#白內障

60歲的張小姐從事補教業,平日長時間用眼改功課、寫教案。10年前因自體免疫疾病導致乾眼症,急性期時出現乾澀、灼熱與刺痛、角膜破皮等症狀,視線模糊如同「沒清洗的魚缸玻璃」。她表示,每天早上眼睛疼痛難忍,甚至無法張眼,醫師為其診斷發現除了乾眼症之外,還合併輕度白內障。

45歲男近視暴增700度!醫警告「4類人」白內障提早上門:1招可改善

45歲男近視暴增700度!醫警告「4類人」白內障提早上門:1招可改善#白內障

45歲高先生患有高度近視,經常因工作開夜車南北奔波,這1年多來,視力快速惡化,不僅看電腦感到吃力,和客戶相約打高爾夫也常因視力模糊而打不到球,近視度數持續加深,在短時間內從800度飆到1,500度,幾乎每隔1~2個月就要配新眼鏡。直到驗光師建議他前往眼科診所檢查,才確診罹患白內障。

血糖控制差,小心眼睛霧茫茫!醫揭糖尿病造成「2大眼病變」恐失明

血糖控制差,小心眼睛霧茫茫!醫揭糖尿病造成「2大眼病變」恐失明#白內障

56歲張先生是一名企業主管,因工作需要經常應酬,長期面臨高壓工作環境,加上飲食不規律,使得他在40歲時就被診斷得了第2型糖尿病,雖然這10幾年間持續在內科接受血糖控制治療,但是血糖仍然控制不佳,近幾個月來逐漸感覺到雙眼視力變得模糊,尤其在夜間開車時畏光情況特別明顯,有時甚至無法看清路面,覺得非常困擾。

視力1.0卻模糊看不清?眼科醫揪「老花眼」惹禍:每年至少增加●●度

視力1.0卻模糊看不清?眼科醫揪「老花眼」惹禍:每年至少增加●●度#白內障

「老花眼」是指上了年紀的人,產生近距離閱讀或工作困難的情況,這是人體機能老化的一種現象,不過近年卻有年輕化的趨勢。《優活健康網》特摘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眼科主任陳瑩山所撰此文,分享老花眼形成原因、症狀,並分享老花眼的護眼方法,最好配戴眼鏡才能改善症狀。

有食譜》吃素降低白內障風險!4步驟做「素食飯糰」補充植化素

有食譜》吃素降低白內障風險!4步驟做「素食飯糰」補充植化素#白內障

白內障是常見的眼疾,研究指出吃素能預防白內障。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執行長林俊龍,帶領團隊從2005年建立「素食營養世代研究資料庫」,進行素食與基因及疾病生成之間的關聯性,透過科學證實素食有助身心靈健康及保護自然生態。他也於《這樣吃素最健康》一書中,邀請台灣慈濟各院12位素食醫師的見證,分享素食營養攝取重點,幫助讀者建立正確茹素觀念。以下為原書摘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