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

驚!髖部骨折又稱「人生最後的骨折」

驚!髖部骨折又稱「人生最後的骨折」#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隨著全球人口老化,骨質疏鬆症盛行率高居全球第2。台灣邁向2018高齡社會,國人髖部骨折發生率竟為亞洲第1、世界第9,一年內死亡率近2成,死因以長期臥床引發感染為主。無明顯症狀、病識感不足 接受骨質疏鬆檢測比例低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林高田表示,台灣今年起邁入高齡社會,未來青壯世代的照護負擔只會日益沉重,國人不僅需要醫療照護,更要具備預防照顧觀念,減少失能,而骨鬆與骨折防治就是非常重要的一環。研究發現,導入照護服務能降低一半髖骨骨折死亡率,更提升病患家庭對於骨鬆的保健知能與醫囑遵從性,減少失能,對於整體社會照護負擔與經濟效益具正面幫助。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骨科主任陳崇桓提醒,台灣髖部骨折的盛行率極高,從健保資料庫中追蹤,發現只有1/4接受骨密度檢測、1/3接受骨鬆藥物治療。很可能因為骨鬆是沉默的殺手,平常沒有明顯的症狀、不痛不癢,也不會將骨折與骨鬆聯想,病識感明顯不足。髖部骨折2成嚴重失能或死亡 「人生最後一次骨折」骨鬆患者若不慎跌倒而骨折,輕者傷及手腕或手臂肩膀,需打石膏固定,日常生活就可能需要協助;重者造成髖部骨折,痛到無法站立、走路,需要進行人工關節置換手術,住院期間也可能因長期臥床造成感染;若復原情況不佳,據估計一年後約8成患者至少失去一項日常生活活動功能,4成無法獨立行走,3成永久殘障,2成嚴重失能或死亡,也被稱為「人生最後一次骨折」。臺大醫院竹東分院院長詹鼎正認為,骨折對社會和經濟都會造成長遠的影響,尤其對家庭和社會的衝擊最大,然而骨鬆骨折的發生可以預防,許多健康介入方式均已證實將有助降低因骨質疏鬆症引發骨折的可能性,對於自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的台灣刻不容緩。

年長女性當心!骨鬆10大危險因子

年長女性當心!骨鬆10大危險因子#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66歲的王女士仍身手俐落的爬樹收成栗仔,沒想到某次意外跌落受傷,導致無法行走,送醫檢查發現腰椎第1節、第3節壓迫性骨折,並發現罹患骨質疏鬆症。住院以藥物治療後,已恢復行走能力。王女士有年長、女性、體重過輕、骨質密度在-2.5以下等骨鬆風險因子,一旦跌倒就容易骨折。如發生嚴重骨折需手術,長期臥床會引起褥瘡、泌尿道感染等併發症。10項骨質疏鬆危險因子 年長、女性在列大林慈濟醫院骨鬆症防治中心主任謝明宏表示,骨折病人多數伴隨骨鬆。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列出10項罹患骨鬆的危險因子,包括(1)年長、(2)女性、(3)體重過輕、(4)是否有骨折病史、(5)家族史、(6)日曬不足,以及(7)服用類固醇、(8)賀爾蒙、(9)抽菸、喝酒,(10)甲狀腺與副甲狀腺素疾病。骨質密度依據世界衛生組織訂定T值做為診斷標準。如果T值≧-1,屬於正常骨質,若在-1到2.5就代表骨質流失,小於-2.5就是骨質疏鬆。65歲以上的女性及70歲以上的男性應注意骨鬆問題,而65歲以下有骨鬆風險因子的民眾或停經婦女,也要留意骨質密度。世界衛生組織的骨折風險評估 超過20%需就醫謝明宏醫師說,骨頭中的造骨及蝕骨細胞會隨著年齡變化、藥物或其他問題導致平衡改變,產生骨質疏鬆症。30歲以前骨質達到巔峰,30歲後骨骼隨年齡增長,出現自然老化,骨骼變得不緻密,而女性的骨密度原本就較男性為低,加上停經後沒有賀爾蒙的保護,骨質大量流失,也容易罹患骨質疏鬆症。謝明宏醫師提醒指出,可上網google輸入「FRAX」,進入世界衛生組織開發的骨折風險評估工具網站,輸入要求的資料,可算出未來10年內發生骨折的機率。若骨折風險大於20%,或髖關節骨折風險大於3%,就可到醫院尋求醫師協助。想了解是否有骨鬆,也可至醫院進行抽血、電腦斷層、骨密度檢查。

百歲嬤骨鬆不自知 跌倒致腰椎2骨折

百歲嬤骨鬆不自知 跌倒致腰椎2骨折#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年近百歲的阿嬤有嚴重骨鬆不自知,近日不慎摔倒跌坐,痛到無法走路、不敢動。就醫檢查發現腰椎第1、第3節壓迫性骨折,經過椎體成形術治療,阿嬤術後馬上站立、不痛,終於能展笑顏。嚴重骨質疏鬆 跌倒導致腰椎骨折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楊椒喬表示,阿嬤就醫檢查時,發現骨質密度已達嚴重骨質疏鬆程度,這次不慎跌跤,不但造成腰椎第一節嚴重塌陷,椎體高度只剩1/2,連帶腰椎第3節也出現塌陷。由於超高齡接受傳統手術,可能無法承受手術時間長、麻醉時間長、傷口大、恢復時間延長的問題。傳統手術是將鋼釘架設在疏鬆的骨骼上,難以維持骨折椎體的穩定性。需進行骨移植,就要犧牲正常的骨骼。新式椎體成形術 傷口小、快速減輕疼痛楊椒喬院長說明,新式椎體成形術是透過骨髓針將氣球注射入脊椎體,經由氣球充氣,將塌陷的椎體撐起並注入骨水泥,填充因骨質疏鬆引起的脊椎體壓迫性骨折,並且增強脊椎穩定性。除了減輕壓迫性骨折引起的疼痛外,患者活動能力及脊椎穩定性,亦可獲得改善。新式椎體成形術的優點是手術時間縮短,全過程約為1個小時,術後能立即讓病人感覺不痛,而且併發症發生率低,傷口直徑僅有原子筆筒大小,大幅縮短恢復時間,不失為椎骨骨折手術的一項選擇。

早產兒骨鬆!體重低於1500克高危險

早產兒骨鬆!體重低於1500克高危險#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近20年來由於經濟發展、醫療技術進步,許多早產兒可存活下來。出生時體重小於1公斤的極低體重兒,也有8成左右的存活率。照顧早產兒需要面臨重重難關,包括呼吸衰竭、呼吸窘迫症、感染、慢性肺疾病、腦室內出血後的腦室周圍白質軟化症、視網膜病變等,竟然還得面對骨質疏鬆!體重小於1500公克早產兒 好發骨質疏鬆12年前一名懷孕週數25週、出生體重800公克的早產兒,住院4個月後準備出院時,卻發現右大腿腫脹,照X光竟然發現右大腿骨折,家長不解造成醫護團隊壓力。原因是「早產兒代謝性骨病變」,也稱為早產兒骨質疏鬆或是早產兒佝僂症,好發於出生體重小於1500公克的早產兒。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新生兒科主任陳秀玲表示,「早產兒代謝性骨病變」主因為早產兒在成長期間營養狀況不足,尤其鈣質吸收與攝取不平衡,住院使用的藥物也有部分造成鈣質流失。但是早產兒骨質疏鬆甚至骨折,血液中血鈣的濃度仍在正常範圍內,使得醫護團隊無法即時得知新生兒狀況。量化超音波測定 避免輻射劑量累積陳秀玲主任表示,成人能測骨質密度,多使用雙能量X光吸收測定儀測定,這種方式雖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可,但使用在新生早產兒有許多限制,主要擔心輻射劑量累積。高醫新生兒團隊發現國際文獻資料中,早產兒骨質疏鬆情形可使用量化超音波測定。量化超音波方便性、無輻射又便宜,近來發展出可測量骨聲速度來評估骨頭的礦化含量。目前已可應用此技術提供所有新生兒(含足月及早產兒)完整的骨頭強度資料。可在病房或嬰兒室床邊操作,沒有輻射疑慮。早產兒住院期間,可應用量化超音波來測定早產兒骨質密度變化,骨質變差就在骨折前給予維生素D調整及營養攝取。早產兒出院前,建議再次執行檢查。早產兒在出院後至1歲時成長,骨質發育會下降後又上升。若未注意骨質密度下降,仍可能發生早產兒骨折。

防骨鬆、心臟病 「龐德飲食」教你吃

防骨鬆、心臟病 「龐德飲食」教你吃#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因應現代人追求健康、重視減肥,現在健康飲食法頻出,讓人看得眼花撩亂。但是究竟哪一種才是真正有用且適合自己的,往往都試了一輪才見真章。而新的「龐德飲食」,仿效心血管疾病率最低的地中海的飲食,秘訣到底是什麼呢?龐德飲食仿效地中海、日本飲食 防心臟病及骨鬆龐德飲食源自美國心臟及病理專科醫師史提芬.西奈特,在二十五年的臨床經驗中,不斷觀察患有高血壓和心血管疾病的族群,發現他們的飲食出了很大的問題。地中海區是世界上罹患心血管疾病率最低的區域之一,大量的臨床研究證實,有著每餐食用蔬菜、水果和大量的洋蔥、大蒜,攝取深海魚類與堅果,運用橄欖油製備食物等鮮明特色的地中海飲食,確實對保護心臟和預防冠心病、動脈硬化有幫助。日本料理使用大量洋蔥,使日本女性是全世界骨質疏鬆率最低的國家。多食蔬菜、水果和大量食用低升糖指數的黃豆食品,少食紅肉類食物,以綠茶為日常主要飲品,使亞洲人飲食中的抗氧化指數超高,遠低於美國的心血管疾病罹患率。地中海地區和亞洲地區的飲食有許多共同之處,包括:大量攝取蔬果;吃深海魚類;喜愛洋蔥、大蒜;使用堅果、橄欖油等優質油製作食物。日本沖繩長壽村 飲食常見魚、豆腐地中海地區的飲食已是科學家公認最健康的飲食方式。對於西方民眾來說,亞洲地區的女性常常讓他們猜不出實際年齡。亞洲地區有多處長壽村,例如日本沖繩大宜味村,有多位九十幾歲仍身強體健、還能做粗活的老者,最常被探討的是他們的飲食習慣,研究發現,長壽者每天食用魚、豆腐、海帶和蔬菜,因此成為相當具代表性的長壽、保健方式。來自美國的龐德飲食,全名是The Pan Asian modified Mediterranean diet(簡稱PAMMD),為「泛亞洲修正地中海飲食」,將之取名為「龐德飲食」,真正的原因是,希望透過龐德飲食的聯想,讓人們變成自己夢想中的龐德先生或女郎。龐德飲食兼備亞洲飲食的不老元素,以及地中海飲食的強心元素,長期執行龐德飲食計劃,很難不變成健康、美麗的龐德先生和女郎。(本文摘自/代謝型態龐德食譜全書/商周出版)

講座/預防骨質疏鬆、兒童糖尿病

講座/預防骨質疏鬆、兒童糖尿病#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常言平淡就是福,然而要是身體突然出毛病,失能造成家人負擔,實在令人促不及防。因此,平時就應特別注意身體健康,不管是骨骼營養或是慢性病的控制,都著實煞費苦心。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2/18(一)舉行講座,由護理師韋映安主講「骨質疏鬆的預防」,以及兒科衛教師李雯玲主講「兒童糖尿病」。講座內容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第一場:骨質疏鬆的預防】名稱:骨質疏鬆的預防時間:106年12月18日(一)10:00-10:3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一樓大廳洽詢:02-2249-0088【第二場:兒童糖尿病】名稱:兒童糖尿病時間:106年12月18日(一)10:30-11:00地點:雙和醫院第一醫療大樓二樓小兒科門診候診區和健兒門診外側洽詢:02-2249-0088

骨鬆恐不是老化!副甲狀腺出問題

骨鬆恐不是老化!副甲狀腺出問題#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骨質疏鬆別輕忽,當心身體出大毛病!1名60歲男性常感到疲倦,不時胃部疼痛不適,血壓偏高。最近體檢發現血管年齡增加、鈣化嚴重,骨質密度下降達骨質疏鬆程度,血液鈣離子濃度明顯上升。進一步檢查發現罹患「原發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手術切除副甲狀腺,術後恢復良好,骨質密度也逐漸改善。副甲狀腺失調 造成血液鈣質偏高開業醫師潘俊伸表示,頸部甲狀腺後方有4個花生大小的腺體,稱為副甲狀腺,製造副甲狀腺素、調節骨骼鈣離子,維持人體血液鈣磷平衡,幫助吸收食物鈣質,避免鈣從尿液流失過多。當副甲狀腺失調,會造成「副甲狀腺機能亢進」,骨骼流失過多鈣質,骨質密度下降,血液中鈣質太多,身體其他功能受影響。常見於腎功能不全、骨質軟化症、維生素D缺乏、小腸吸收不良的患者。任何年紀都可能發生原發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但50歲以上最常見,女性約為男性2倍,且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機率。多數人沒有明顯症狀,常於抽血才發現高血鈣。部分會容易疲倦、身體疼痛、血壓偏高、胃痛、噁心、便秘。鈣質不平衡 導致骨質疏鬆、血管老化、腎結石檢查時發現骨質密度降低,甚至骨質疏鬆,骨折風險高。骨骼釋出的鈣質沉積在血管內皮,使血管鈣化而提早老化。腎臟過濾血液中過多的鈣質,當水分攝取不夠時,也可能形成腎結石。原發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治療以手術移除副甲狀腺,幾乎都能解決問題,副甲狀腺增生不易復發,多數症狀在術後1個月改善,術後須定期追蹤。潘俊伸醫師表示,不適合手術、無法進行手術或拒絕手術者,可以定期監控及藥品治療,每年檢查血鈣和腎功能,每隔1到2年檢查骨密度。許多人以為年齡增加,骨質疏鬆是正常的老化現象,其實可能是身體其他因素引起。有些疾病症狀表現不明顯,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留意是否有異常,才能儘早發現,早期治療。

要活就要動 教你123毛巾操防骨鬆

要活就要動 教你123毛巾操防骨鬆#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台灣即將進入超高齡化社會,台灣中老年人骨質疏鬆症、肌少症和膝關節炎嚴重程度皆高於亞洲其他國家。50歲以上民眾,每3人中有2人骨鬆骨折高風險,確診罹患肌少症的比例近4成5,罹患膝關節炎比例也超過6成,中南部的長者未被治療骨骼肌肉相關疾病的比例更高。肌力不足 加重退化性關節炎台灣骨鬆肌少關節防治學會理事長陳芳萍表示,骨質疏鬆症跟肌少症為老化常見的疾病,肌肉含量與肌力不足會影響老年人行動能力,且肌力不足恐加重退化性膝關節炎,時常讓高齡者發生站不起、走不穩。若骨鬆問題嚴重,更是雪上加霜,輕者骨折重則癱瘓,失能造成家庭嚴重負擔。因肌肉力量及關節活動會影響行動能力,若沒有提早發現並介入治療,恐造成老人家一跌不起,日後失能。家人應多留意老年人的日常行為,若有以下4大徵兆,包括身高倒縮3公分以上、10秒步行少於8公尺、濕毛巾擰不乾、深蹲起不來而軟腳,應及早就醫諮詢。123毛巾操 增強肌肉、減緩骨鬆陳芳萍醫師表示,檢測計畫發現,台灣50歲以上民眾檢測出骨鬆者骨折風險高達 65.3%,65歲以上更達81.0%。而50歲以上的肌少症比例為45.0%,高出亞洲其他國家8倍!另外,50歲以上在膝關節炎罹患率也有66.5%。台灣骨鬆肌少關節防治學會設計「123毛巾操」,透過1條毛巾,每週2次,持續3個月運動,用手持毛巾拉扯與自身肌肉的阻抗力量,增加力度,使伸展運動的鍛鍊效果更加發揮。這套低強度,安全性高的運動,不僅可以增加全身關節的活動,也可以加強肌力與耐力,減緩骨鬆問題:1) 暖身運動2) 肌力訓練3) 拉筋運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