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

沒摔倒卻腰椎2骨折!嚴重骨鬆惹禍

沒摔倒卻腰椎2骨折!嚴重骨鬆惹禍#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70歲的阮楊女士6月初在家突然劇烈腰痛,沒摔倒也沒撞到,卻從後腰痛到前腹整整4天,坐、躺都不舒服,甚至引起多日便秘,就醫檢查發現竟然是骨質疏鬆造成。許多人都認為骨質疏鬆症患者只要盡量避免跌倒或摔傷,就可遠離骨折風險,但其實骨質疏鬆患者就算沒有跌倒,稍微改變姿勢或彎腰,都有可能引起骨折,甚至帶來劇烈疼痛!嚴重骨質疏鬆症 腰椎竟2處骨折烏日林新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鍾偉安表示,阮楊女士疼痛指數評估高達8級,直逼生產痛。安排雙能量X光吸收儀執行骨質密度檢測,一般正常骨質為T值大於或等於-1.0,T值介於-1.0~-2.5間為骨質不足,T值為-3.0則是嚴重骨質疏鬆症。阮楊女士骨質密度竟為-4.0,骨質流失狀況相當嚴重。接著進行核磁共振檢查後,確診為嚴重骨質疏鬆造成的腰椎第一、二節骨折。阮楊女士腰椎共有2處骨折,且開始出現水腫,尤其第一腰椎椎體被壓迫到只剩1.5公分。跟家屬討論評估後決定在第一節腰椎骨折處施行「微創椎體矯正支撐術」,利用千斤頂撐起崩塌碎掉的骨頭,將椎體撐高復位後,再注入骨水泥。微創彈性骨水泥灌漿術 適用骨鬆致壓迫性骨折接著在第二節腰椎進行「微創彈性骨水泥灌漿術」,同樣藉由X光影像的導引注射彈性骨水泥至椎體,彈性的樹脂人工骨水泥可快速由注射針頭前端呈現圓周狀擴散、有效用來穩定椎體及填充骨折縫隙減緩疼痛,且彈性骨水泥富含彈性不易滲漏,效果佳、傷口小,是骨質疏鬆引起的壓迫性骨折的重要治療方式。阮楊女士手術結束後,當天下午就可穿上背架自行活動步行,疼痛恢復7至8成,住院2天不需復健就能出院。術後則要穿上背架至少3個月到半年,每個月回診配合進一步的骨質疏鬆治療即可。逾50歲、停經女性 骨質疏鬆症高危險群鍾偉安醫師提醒,如果年紀大於65歲的婦女,突然出現不尋常疼痛,就算沒有創傷跌倒,都有可能是嚴重的骨質疏鬆引起!曾有病例70歲婦人上完廁所,只是在馬桶上轉身拿衛生紙,立即引發劇痛;另一名56歲婦人坐船去澎湖玩,因海浪搖晃,回來痛不欲生,這些病患也都是利用微創灌漿手術改善疼痛。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族群為超過50歲的中老年人及停經女性,尤其女性盛行率高達10.75%,是男性的近2倍。建議定期接受骨質密度檢測,避免發生骨折影響生活機能。

小松菜防骨鬆 鈣含量高達牛奶2倍

小松菜防骨鬆 鈣含量高達牛奶2倍#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要顧骨本一定要補鈣,醫師進一步解釋,鈣質是鞏固骨骼及牙齒的主要來源,也具有促進肌肉收縮、心臟跳動、血液凝固等作用,是體內極為重要的營養素之一。如果長期未攝取足夠的鈣質供給身體所需,便會使得鈣質和骨質流失,即為「骨質疏鬆」。68 歲的王媽媽平時保養得宜,加上個頭嬌小,外表看起來像個 50 多歲的貴婦,不少人更直誇她是美魔女。某日她和姊妹淘相約爬山,沒想到下山時不小心踩空,跌了一跤,卻疼得站不起來,一到醫院檢查,才發現是骨折,而且醫生還跟她說,她有嚴重的骨質疏鬆,讓她不禁感嘆自己真的是一把老骨頭了!患病比例女多於男骨質疏鬆有「健康的沈默殺手」之稱,在台灣,65 歲以上的長者,平均每 9 人即有1人患有骨質疏鬆症;而 75 歲以上的銀髮族,則是每 4 人中就有 1 位深受骨質疏鬆所擾。性別比方面,則是女性明顯高於男性。其中,更有近 4 成的女性在更年期過後,就出現骨質疏鬆的問題。我們都知道,要顧骨本一定要補鈣,醫師進一步解釋,鈣質是鞏固骨骼及牙齒的主要來源,也具有促進肌肉收縮、心臟跳動、血液凝固等作用,是體內極為重要的營養素之一。如果長期未攝取足夠的鈣質供給身體所需,便會使得鈣質和骨質流失,即為「骨質疏鬆」。根據統計,孩童的鈣吸收率可高達75%,成人對鈣的吸收率約為20 ~40%,年長者對鈣的吸收能力則更低。配維生素K更有效不少深綠色蔬菜都富含鈣質,如菠菜、小松菜等,其中,最近很夯的小松菜其鈣質含量還是牛奶的2倍呢!營養師指出,其實很多深綠色蔬菜都富含鈣質,但整體的吸收率較不佳,建議可搭配富含維生素K的蔬菜一起食用,因為維生素K就是負責將血液中的鈣質轉換成為骨質的重要元素,所以除了多吃深綠色蔬菜,同時也應多吃含有維生素K的蔬菜,例如高麗菜、大白菜、花椰菜、莧菜、四季豆等,都有助於增加鈣質的吸收率,以強化骨本。營養師建議,因為維生素K為脂溶性維生素,如需料理富含維生素K的蔬菜時,可選用如快炒等方式,搭配油脂的攝取,更容易被人體所吸收。(文章授權提供/愛長照)

沒少吃卻持續變瘦?恐怕已患肌少症

沒少吃卻持續變瘦?恐怕已患肌少症#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剛過花甲之年的老張是一名糖尿病患者,但每每美食當前,老張總是多吃幾口,也因此血糖和血壓的控制況狀不甚理想。近來,初體驗悠閒退休生活的老張,每天都開心睡到自然醒,偶爾和老婆還有三五好友到處品嚐美食,這一日,在朋友聚會上,好友看到老張身形消瘦不少,忍不住半開玩笑地問老張說:「你偷偷在減肥嗎??怎麼越吃越瘦了?」老張回到家洗完澡後,想起了好友的玩笑話,便半信半疑地站上了體重計,沒想到自己真的瘦了4~5公斤,老張仔細回想近日飲食,並沒有異常之處,擔憂身體出了狀況的他,隔天便急急忙忙來到醫院,想進行詳細檢查。醫生在為老張進行檢查後,發現老張是罹患了「肌少症」。蛋白質攝取、運動量不足 加速肌肉流失據臺灣骨鬆年會調查,50歲以上青壯年族群,有超過4成5的人深受肌少症所擾,65歲以上的銀髮族,更是每10人中就有1人罹患肌少症。醫師指出,每個人都會因年齡增長而造成肌肉量減少,但流失的速度則是因人而異。多數肌少症患者都是因缺乏蛋白質攝取,加上運動量不足,或是營養不足、罹患慢性病等,而加速肌肉流失,罹患肌少症容易導致四肢無力、平衡變差,若本身已有骨質疏鬆問題,更是骨折高風險族群。肌少症初期症狀 體重減輕、握力下降老張急忙問醫生說,到底怎樣才能夠知道自己是否罹患了肌少症呢?醫師進一步說明,肌少症初期,許多患者會出現體重減輕、握力下降的症狀,一般來說,如果飲食習慣沒有明顯改變,但體重卻減輕達5%,很可能就是肌少症的徵兆。此外,也有許多人開始會出現無法手提重物或是擰不乾毛巾,這時候也需要多加注意,如延誤了治療時機,則會慢慢出現行走困難、行動吃力,甚至是反覆跌倒等情況。醫師提醒,肌少症的治療以勤運動和營養均衡為準則,建議老張應該要維持良好的運動習慣,每周至少運動3次,此外,飲食方面也需要多多攝取優質蛋白質,不要過度暴飲暴食,均衡的飲食才能夠提供身體所需的養分,讓自己頭好壯壯!(文章授權提供/愛長照)

中醫治療骨質疏鬆 「補腎」加強吸收

中醫治療骨質疏鬆 「補腎」加強吸收#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更年期還有一個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就是骨質疏鬆,上了年紀的人,因髖關節骨折而致死的機率甚至比癌症還高。女性過了三十五歲,骨本會隨著年齡慢慢的減少,所以鼓勵女性在三十五歲前一定要存夠骨本。更年期後鈣質吸收變差 腰痠背痛、易骨折骨質疏鬆一開始是不會有感覺的,直到常常感到腰痠背痛,背越來越駝,而且每次量身高都變得越來越矮,才會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骨質疏鬆嚴重的話,有可能打個噴嚏、輕微跌倒,就會造成不小的意外,所以上了年紀的女性一定要特別小心,尤其居家安全措施必須做好。女性隨著更年期的報到,動情激素減少,會造成骨骼中鈣質的析出,而且降低維生素D的活性。偏偏這個年齡腸胃道吸收並不如年輕,即使吃一樣的食物,對於鈣的吸收也沒有那麼好,導致骨質密度減少,就會越來越疏鬆,造成腰痠背痛等現象。如果用影像學去看骨質疏鬆的骨頭,會發現中空而且疏鬆,就跟海砂屋一樣,其實是骨頭因疏鬆而變薄、變脆弱,並且容易造成骨折。中醫的治療對策 補腎左歸丸、右歸丸、龜鹿二仙膠中醫稱骨質疏鬆為「骨萎」,由於腎主骨,因此骨萎除了與腎氣衰竭有關,也與任督二脈衰竭相關。一般人往往有個錯誤的迷思,以為面對骨質疏鬆問題,只要不斷補鈣就好,許多老人家也會吃維骨力來避免骨本流失。事實上如果腎氣沒有調節好,那麼再好的保健食品都吸收不了,所以腎氣一定要充足。腎為先天之本,補強之後,後天的氣血循環才會好,並且發揮真正的功能。中醫對於骨萎的治療重點就是補腎,藥材上常常會使用補腎的左歸丸、右歸丸、龜鹿二仙膠,補脾胃氣血的八珍湯、六君子湯。保健食品當然可以吃,但同時調節腎氣,才能讓吸收更好。因此除了葡萄糖胺或維骨力等保健食品外,建議從補充腎氣著手,例如龜鹿二仙膠、杜仲、獨活、肉蓯蓉、熟地、大補精髓,可促進成骨細胞增殖,抑制破骨細胞活性,並且經由腎氣系統的提升,補充全身的骨本。(本文摘自/時療/平安文化)

研究:女性過45歲 3成膽固醇過高

研究:女性過45歲 3成膽固醇過高#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荷爾蒙變化會造成哪些「熟女」疾病?從骨頭、皮膚、心血管都可能出問題。為中老年女性帶來相當程度煩惱的骨質疏鬆,它發生的原因是因為能夠防止骨質疏鬆的雌激素隨著年紀增長而減少,使得身體慢慢地失去保護骨質的能力,進而形成骨質疏鬆症。骨質疏鬆許多人以為補充鈣質、維生素D、多曬太陽,或多做負重運動就能夠預防骨質疏鬆,其實並不然,若缺乏女性荷爾蒙的幫助,人體便沒有辦法充分地利用鈣質。這呼應了中醫「腎主骨」的概念,尤其過了更年期,腎之精華大量流失,而腎精又掌管女性荷爾蒙的製造,因此女性在年過四十歲後於日常的藥療食療,必須更加重視滋養腎精及腎氣。乳房鬆弛和皮膚老化女性的皮下脂肪很顯然比男性豐厚,出自於雌激素,雌激素對物質代謝最明顯的作用是改變體內脂肪的分布,促進皮下脂肪沉積,所以女性豐厚的皮下脂肪能夠增加皮膚厚度、減少皺紋,並且讓體態呈現女性特有的曲線美。相對地,如果缺乏荷爾蒙,乳房和全身皮膚就會鬆弛下垂,但只要好好調養肝、脾、腎,讓荷爾蒙減少趨緩,就可以減緩皮膚的老化。心臟血管疾病和膽固醇濃度過高不少四十五歲以上女性看到健檢報告逐年升高的膽固醇數字,往往會感到疑惑,自己平日飲食清淡,也重視運動,保持正常體重,為何還是如此?尤其令人憂心的低密度膽固醇比例偏高。女性荷爾蒙在更年期前肩負保護心血管的重要任務,隨著年齡增長,對心血管的影響與男性大不同。在青春期之前,兩者血液中的膽固醇相去不遠,但女性從青春期開始由於荷爾蒙的影響,會讓高密度膽固醇HDL也就是俗稱「好膽固醇」增加,而低密度膽固醇LDL也就是「壞膽固醇」降低。可是到了停經之後,由於動情激素突然大幅減少,對於心血管保護力喪失,變成HDL減少,而LDL增加,平均值甚至比男性還要高,因此得到心血管疾病的機會就更高。有研究指出四十五歲以上的女性約有百分之三十點四有膽固醇過高問題,然而現代人飲食西化的緣故,恐怕數字會更高。女性在接近四十九歲停經期後,隨著動情激素突然大幅減少,情況會更糟糕,導致HDL減少,LDL增加,體內脂蛋白代謝率也大受影響。這些變化會造成血脂過高造成血管阻塞,且心血管的彈性也不足,因此得到動脈硬化、狹心病、心肌梗塞等疾病的機會就更高。隨著雌激素下降帶來的問題,讓女性更需挑戰這些易於造成猝死的疾病,特別提醒女性應當比男性更關注心血管相關疾病。(本文摘自/時療/平安文化)

長者當心!「行動障礙症候群」6徵兆

長者當心!「行動障礙症候群」6徵兆#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94歲的阿嬤個性活潑,喜愛戶外運動,令人無法想像她曾失能而與輪椅為伍。阿嬤88歲時發生髖骨骨折,開刀治療後隔年竟又再度骨折。進行全面性檢查後,才知道阿嬤與「行動障礙症候群」有關!經過多年來努力配合治療、固定運動,搭配每天定時曬太陽,骨密度T值進步,現在無須再倚靠輪椅和枴杖助行,還可自行參加旅行團。行動障礙症候群 肌少症、退化性關節炎都在列台灣骨鬆肌少關節防治學會理事長陳芳萍表示,骨骼肌肉疾患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是影響人類健康、失去生產力與增加社會護理成本的重要原因。不過骨質疏鬆卻非骨折的唯一原因,「行動障礙症候群」才是造成骨折的綜合因子。「行動障礙症候群」發生原因與老化、骨質密度與肌肉質量下降有關。除了(1)骨質疏鬆症外,(2)肌少症、(3)退化性關節炎、(4)握力不足、(5)跌倒與(6)肥胖,也都屬於「行動障礙症候群」。根據調查發現,台灣長者9成為「行動障礙症候群」高危險群,男性患病風險為89.8%;女性更高達91.5%,台灣年長者骨質疏鬆、肌少症、關節退化的健康問題日趨嚴重。人類壽命越來越長,面臨失能而帶給家庭以及社會的負擔危機,不僅增加健康照護成本,也增加其他共病死亡的機會。長者增強肌耐力 保持自主生活能力高雄長庚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任陳榮福表示,銀髮族需正視「行動障礙症候群」帶來的影響,疾病管理、醫療與營養治療,也應著重全方位預防疾病帶來失能。北歐國家推動年長者肌耐力運動體能訓練多年,強化年長者自主生活能力,也成功預防年長者失能。人口老化嚴重的芬蘭,高達9成以上75歲高齡者具備生活自理能力。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均衡飲食與優質蛋白質攝取,才能免於失能。陳芳萍理事長強調,即使骨質好,如果肌力不足,一樣可能因為骨折而失能。台灣於2018年正式邁入高齡社會,更顯示台灣中老年的失能預防與長期照護的重要。篩檢搭配運動操,有效協助不良於行的患者順利站立與行走;步行困難者找回穩健且持久的步伐,達到全面預防中老年失能。

摔車髖部骨折!鈣質、維生素D防骨鬆

摔車髖部骨折!鈣質、維生素D防骨鬆#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骨質疏鬆莫輕忽!一名70歲的伯伯因騎腳踏車跌倒,感覺右膝疼痛腫脹,當時伯伯還可以自行起來騎腳踏車回家。但後來右下肢的疼痛卻愈來愈加劇,變得不能踩地。股骨頸骨折 常併發股骨頭壞死及骨折處不癒合雖然伯伯右膝腫脹,但檢查發現右髖關節活動也因為疼痛受限,X光檢查發現右髖關節股骨頸骨折,右膝腫脹經關節抽液取出50毫升的黃色稍微黏稠液體,猜測是右膝退化性關節炎所引起的。右髖關節股骨頸骨折則安排伯伯住院接受右髖人工關節置換。術約2週後,伯伯已經可以拿助行器行走,加快恢復行走能力。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骨科醫師李佳霖表示,台灣目前邁入超高齡的老年化社會,而年齡較大族群常伴骨質疏鬆問題,常一摔跤就導致髖關節骨折。股骨頸骨折,發生在股骨頭及股骨幹交界,因為血液循環,這個部位骨折常併發股骨頭壞死(10至45%)及骨折處不癒合(5至30%)的併發症。老年人補充鈣質、維生素D 養成規律運動習慣超過65歲的老年人,若股骨頸骨折已經移位,大部分醫師為了讓病人早點恢復行走的能力及減少第2次手術機率,會直接把股骨頭置換成人工關節。但年輕人的股骨頸骨折,還是會嘗試把骨折處復位後打螺絲固定。李佳霖醫師提醒,家中有老年人的民眾,平常要注意家中環境是否讓老年人容易跌倒。老年人平常要注意鈣質及維生素D補充,養成規律運動習慣,避免罹患骨質疏鬆。跌傷需趕緊就醫,尋求醫師專業意見,才能避免成為身上充滿人工關節、螺絲的「鋼鐵人」。

50歲以上當心!76%都骨質流失

50歲以上當心!76%都骨質流失#骨質疏鬆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一名91歲的老奶奶,日前在浴室不慎滑倒後右髖部疼痛難耐。X光檢查發現「右側髖骨轉子間骨折」,進行微創骨髓內釘固定手術治療。術後疼痛大幅改善,可自行行走。回診時質疏鬆檢查,發現患有嚴重骨質疏鬆症,每半年給予骨質疏鬆藥物治療,加強對骨骼、肌肉等的保護作用,減少骨折發生機率。5旬以上民眾 76%有骨質流失現象新營醫院骨科黃柏樺醫師說明,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全身性骨量降低、使骨骼微細結構發生破壞的疾病,會導致骨骼脆弱,發生骨折甚至致命,不容忽視。根據統計,76%的50歲以上民眾有骨質流失現象,且台灣每年1萬6千人骨質疏鬆性髖部骨折,髖部骨折一年內死亡率女性占15%,男性占22%。骨質疏鬆沒有明顯症狀,風險因子為年齡、種族、體重、停經後婦女、營養素不足、缺乏運動及藥物使用等。骨質密度檢查有4種方式,X光、跟骨超音波型骨質密度偵測儀、電腦斷層攝影及雙能量骨質密度偵測儀。檢查骨質密度 雙能量骨質密度偵測儀最常見目前雙能量骨質密度偵測儀是最常見的骨質密度檢查方法,可有效計算出骨質密度及骨折風險。內分泌失調可能加速骨質流失者、非創傷性的骨折者、50歲以上或停經後婦女,接受骨質疏鬆症追蹤治療者及因病情需要者,皆可健保給付方式進行檢查。黃柏樺醫師建議,應注意自身的骨質密度,提早存骨本,如攝取足量的鈣質和維生素D、避免菸酒、養成規律運動,慎防跌倒。及早預防才是預防骨質疏鬆症的不二法門。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