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

眨眼、焦慮⋯都是求救訊號!判斷妥瑞氏症看「2現象」

眨眼、焦慮⋯都是求救訊號!判斷妥瑞氏症看「2現象」#焦慮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呃……我就是上課中,嗯!在安靜的,嗯!時候啊,也會嗯!發出一點這樣嗯!的聲音嗯!醫生你看的出來嗯!很明顯吧嗯!啊同學都會一直學我,害我不嗯!知道怎麼嗯!辦才好。」一位滿臉焦慮的國小6年級小男生前往就診時,因為妥瑞氏症的原因,一邊眨眼一邊害羞,但又吃力地表達出自己的困難。妥瑞氏症讓家長緊張,孩子更每天都在求救該男童母親表示,男童原只在小時候出現眨眼睛症狀,診所醫生判斷是單純過敏,定期觀察就好;但是升上高年級後,狀況越來越糟糕,還因此被同學嘲笑與霸凌。近期甚至發現,男童每日洗手時間過長,多次提醒後還是無法改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蔣立德表示,在診間問診時也明顯觀察到,男童的表情隨著媽媽的煩躁與說話快步調,出現更加劇烈地影響,雖然每天都明顯地用行為表現出不安與求救訊號,但家長常因為過於擔心孩子的生活情況,卻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壓力表現。於是醫師先試著緩解媽媽的緊張不安,進而思考該如何避免親子間持續蔓延的焦慮。18歲前有以下症狀,可能是妥瑞氏症蔣立德指出,妥瑞氏症的症狀表現,會隨著個案當下面臨的心理壓力,以及社交環境的變化有非常明顯起伏。例如:在需要面對大眾時,或是有環境轉換與其他生活事件干擾之下,這些抽搐表現會比平常來得更加明顯,進而造成個案與旁人的困擾。在臨床上,醫師並不會因為看到症狀出現,就立即開立藥物,多半會先與個案和家人討論適應的狀況與經驗,進行完整的生理心理狀態評估之後,才會依照個別情況考慮不同治療方式。在排除一般生理與物質濫用問題後,若患者在18歲以前出現以下現象,就要評估是妥瑞氏症的可能性: 超過1年的多重動作抽搐 1種以上的發聲抽搐成年後5成患者症狀會完全痊癒蔣立德解釋,以病程來說,常見症狀初發年齡可以從5歲到學齡期左右,一般而言10~14歲是症狀高峰期,之後會逐漸緩解;成年後約有5成的個案,,而另外一半的個案仍會有殘餘的抽搐症狀干擾。許多家長因孩子症狀未持續出現,因此未規律就醫,但症狀的起伏不定,往往與個案的情緒狀態息息相關。蔣立德提醒,許多臨床研究顯示,妥瑞氏症的患者常會出現其他精神科的共病,例如有5成合併注意力不足過動症、4成合併強迫症,因此在與患者的相處上,長輩更得細心觀察病患在情緒行為上的變化,一旦發現異狀,需積極前往兒童精神科進行評估。同時教育單位也要努力經營友善的環境,避免霸凌的產生。

想到「春節社交」就焦慮⋯醫建議:其實可以「這麼做」

想到「春節社交」就焦慮⋯醫建議:其實可以「這麼做」#焦慮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新冠肺炎變異株Omicron進入社區感染,在春節年假前再度引發疫情恐慌,這2年來不少人因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焦慮、恐慌等情緒而求助於精神科醫師,隨著春節接近,這些人面對返鄉過節卻無喜悅期待,僅擔心因將面對過年聚會時被長輩逼問感情、工作等難以回應的情況,再度陷入憂鬱情緒而有的「春節症候群」。「春節社交」使精神官能症患者更易焦慮、恐慌身為家中獨子的張先生是一名焦慮症患者,他表示當年過35歲後,這10年來都在過年時被長輩詢問感情狀況,但其實他是獨身主義者,只是不能對父母和長輩明說,每年就會因此造成心理很不舒服,今年更是面對疫情夾擊春節的壓力。像這樣的有口難言,其實不只張先生一名案例。衛福部彰化醫院精神科醫師陳羿行就指出,精神官能症者或內心脆弱者,若無法面對春節社交,以疫情為由而避開年節聚會,也是一種選擇。陳羿行表示,去年中旬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社區感染,讓因憂鬱症和焦慮症等精神官能症,求助門診者急遽增加。雖主要原因還是擔心染疫而帶來的心理壓力,但也因為疫情造成家人相處時間變長,易引發摩擦,再加上社交模式改變而導致生活失序,甚至有人擔心染疫,動不動就自我頻繁進行快篩,都是焦慮的表現;而去年底至今,變異株Omicron來襲,內心脆弱或有憂鬱、焦慮症的人,又有出現恐慌症狀的趨向。對於疫情引發恐慌的精神官能症狀者,以緊張、煩躁、失眠、悲傷、作息混亂、體重下降、肩頸緊繃、頭痛、心悸等自律神經異常者偏多。陳羿行表示,通常會建議患者多運動,並多加利用視訊等工具維持社交接觸,避免封閉自我,對於症狀比較嚴重者,才會開藥以降低焦慮的情緒及減緩身體症狀。吃不下、睡不著⋯承受恐懼壓力會比一般人更久今年除了疫情影響情緒之外,隨著春節的到來,常會引發許多人的「春節症候群」困擾,尤其對於精神官能症者更甚。陳羿行說明,「春節症候群」是指過年親友聚會聯誼,被長輩逼問不想回答的問題,像是最常見的: 單身者被親友追問何時結婚 結婚者被問何時生小孩、買房子 工作薪資被拿來與親戚同儕比較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各自的困擾與問題等,都會容易造成心理不舒服,出現吃不下、睡不著、恐慌、鬱悶或焦慮等情況。陳羿行表示,「春節症候群」對一般人而言,不舒服的情緒幾天就過了,但對於精神官能症患者或心理層面比較脆弱的人,恐會持續很久,所造成的壓力一般人其實難以體會。而對於恐懼「春節症候群」的人,陳羿行建議周遭的親友或家人可給予精神支持,若還是無法紓解,最好求助專業醫師。如果仍無法以平常心面對,今年反而可以用疫情為由婉拒聚會,避開可能陷入心理壓力的實際狀況,亦是另一種處理方式。

疫後仍甩不開焦慮、憂鬱?醫籲「這3要」助心神安定

疫後仍甩不開焦慮、憂鬱?醫籲「這3要」助心神安定#焦慮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你有發現就連假日,走在街上的人潮也沒有以前多嗎?」自2019年底爆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整個社會在這波疫情衝擊下充斥著惶惶不安的氣氛,不但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習慣,待在家中不外出的時間更長,甚至開始出現因封閉壓力而導致的心理或行為健康問題。依據台北市社區心理諮商門診統計,2020至2021年9月期間民眾因憂鬱及焦慮而就診就有22.6%高居首位,且為民眾服務的台北市安心服務諮詢專線,也在2021年5至6月疫情三級警戒期間,達成電話諮詢量的高峰。心理諮詢電話打到爆!醫:有壓力可先做「這3要」「疫情會變得如何,沒有人知道,未來的不確定,變成唯一確定的事,我們能做的,只有把握當下的每一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吳孟璋表示,可試著從「這3要」來幫助自己安定心神,重歸生活步調:第1要、要接納善待自己面對不安與失落時,我們會體驗到許多情緒,可能是害怕的、擔憂的、懷疑的、悲傷的、不安的,不批判自己、不評價自己,允許自己去感受它,經驗它,如實接納正視自己的各種情緒,才能穩定自我形成穿越不安的力量。第2要、要充實正向能力一旦我們專注於當下,全心投入平凡的家庭事務,你會發現從洗衣、拖地這樣的日常瑣事,有著意想不到的幫助。另外,試著從改變中找到獲得,如更加珍惜親友間感情及學會使用更多電子產品,或為自己安排活動,比如旅行、運動、聽音樂,這些都能成為穩定我們心理的正向能量。第3要、要增加社交連結透過人際交往讓我們有機會與他人的生命交流,讓自己看到不同的觀點及更多的可能,讓更多親朋好友來陪伴支持我們面對不安與失落,也可以向專業的心理支持中繼站如台北市社區心理諮商門診尋求協助,讓我們在回復的路上走得更有力量。吳孟璋說明,疫情改變了人的行為,外在的部分包括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方式、生活與消費型態、關係與親密感;內在的部分則導致缺乏安全感及失落情緒,可能因為疫情期間喪失自由、失去工作或被迫取消重要的活動而感到失落,也可能因為不幸罹患新冠肺炎或親友離世而感到情緒低落,要如何在這樣動盪的社會環境中學會自我調適並建立安全感是很重要的。每個人重拾安全感的時間無從比較,若覺得自己遲遲無法重獲安全感,或已嚴重影響生活、希望找回內心的平靜與安定,吳孟璋也呼籲民眾應該及早尋求專業協助:衛生福利部24小時服務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台北市政府安心服務諮詢專線(02)3393-7885(請幫幫我)(上班日9時至22時)以及0979-702035(每日9時至17時)或至台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網站查看心理衛生相關資訊。

接種後胸悶、心悸久未好轉?醫教3招解「疫苗焦慮症」

接種後胸悶、心悸久未好轉?醫教3招解「疫苗焦慮症」#焦慮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遇壓力事件若過度擔心焦慮,可能讓心理健康出狀況!35歲葉小姐在日前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後感到胸悶、心悸等不適反應,逾兩周未緩解,原以為是疫苗副作用就醫,但接受一系列的心臟與胸腔檢查後都判定沒有明顯問題,葉小姐仍覺得是因為疫苗導致自己不舒服,過度擔心甚至造成她日常生活壓力,吃不下、睡不著,最後被轉介至身心科診療。 易焦慮體質可能對疫後接種過度敏感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陳文建說明,由於葉小姐對疫苗副作用過度擔心,而引起壓力下的焦慮反應,生理與心理又交互影響,形成情緒的不良循環,容易從恐慌進展為憂鬱症狀。配合按時服藥治療三周後,葉小姐心情明顯放鬆,身體上不適也同時得到緩解。 陳文建表示,近來門診增加許多對疫苗副作用感到憂慮的患者,多是在接種後對身體變化較敏感,且本身屬焦慮體質或是性格上較易操煩、緊張者。民眾面對疫情及疫苗接種,懷抱不安心情是正常的,但部分容易焦慮的民眾若未適時排解憂慮情緒,嚴重者可能影響心理健康。焦慮4周或低落2周以上 3招緩解憂鬱警訊陳文建建議,若有能力感受到自己的異常,可先嘗試活動身體調整心情,或用放鬆藥物緩解憂鬱、焦慮或自律神經失調的情形,必要時亦可輔以心理諮商治療。雖非所有對疫苗副作用感到焦慮的人都是心理問題,但若以典型恐慌症與憂鬱症徵狀來看,前者常會放大身體的各種訊號而焦慮不已,症狀至少持續1個月;後者則是出現持續心情低落或對事物失去興趣,並伴隨睡眠、胃口改變或負面思考傾向,超過2週以上就要特別注意。適時求助身心科 定期服藥緩解不適人們對壓力事件的情緒反應通常是一時的,壓力過後就會緩解,但仍有部分民眾會需要心理諮商或身心科治療的協助。因此當病患因不明原因產生如胸悶、心悸、腸胃不適或極度擔心等身體症狀,來到身心醫學科求診,醫師會先回顧是否已先做過相關專科檢查,再依病人情況診斷、治療。 在疫情期間,民眾常會因為接收過量相關的新聞與資訊,使自己感到焦慮甚至不適,除了尋找可信的資訊來源、與信任的醫師討論外,也可適度減少相關資訊的過度接觸,避免增加心理負擔。陳文建提醒民眾,維持正常作息,培養1、2個放鬆習慣如:運動、聽音樂、腹式呼吸等,都是舒緩身心的不二法門。

疫情焦慮身心門診患者增3成醫教你緩解5方法

疫情焦慮身心門診患者增3成醫教你緩解5方法#焦慮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與疫情共存,現代人的焦慮究竟有多嚴重?一位30幾歲的上班族男性,疫情前懷抱著創業夢想與朋友一同開了餐飲店,卻被疫情這一波重創,不僅與合夥人經常爭執,除了易怒跟焦躁,同時也開始每晚失眠的狀態。另一個案例是剛畢業的大學生,由於求職方向與家人衝突,不僅常常感到焦慮不安,也有精神不濟的狀況。上述案例在求助門診後,經診斷發現都是為焦慮症。 心理影響生理  有指標症狀應就醫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妍安表示,新冠疫情之後,門診來求助的人增加不少,最明顯就是20~40歲的族群大約增加了3成,大多是與職場相關的問題造成困擾。除此之外,由於防疫期間長時間與家人相處,也讓衝突增加,以及擔心染疫問題的不安感,這些都是因為壓力引起的焦慮。 焦慮症通常一開始只是情緒上的表現,但漸漸的就會開始有生理症狀發生,如頭痛、心悸、口乾舌燥、噁心感、睡眠障礙(失眠或噩夢),當已經開始有重複性的想法,或者不斷重複某種行為如洗手等,若加上生理不適,就會建議要就醫。在藥物治療上,焦慮症通常會是以抗焦慮藥物先做症狀緩解,其次會建議搭配心理治療,心理治療能夠透過對話釋放壓力,專業心理治療師也會幫助患者面對自我,改善過度負面的想法。 施妍安醫師提出幾項檢視標準,包括:一、焦慮擔憂的狀況已經影響正常生活,包括人與人互動、工作上表現,或者已經長時間已經無法正常睡眠。二、焦慮與擔憂,伴隨一些身體其他反應,像是坐立不安、緊張、無法集中注意力、疲倦、容易動怒、肌肉緊繃等,至少包含以上三項。三、如果在原來擔憂的事情以外,連帶一些活動或者日常小事的發生都已經有過度擔憂的狀況,且這樣的情形已經超過半年,幾乎有症狀比沒有症狀多,那幾乎就可判定為有焦慮症。 醫師提供減緩焦慮五大思維施妍安醫師也提供幾個思維來調適自我:一、轉移注意力:如培養運動習慣,維持生活規律性。二、找朋友聊天,除了能夠針對焦慮的事件如工作多點機會外,也能有些支援管道。三、提升競爭力:思考培養自己能力的方法,疫情期間的線上課程都能善加利用。四、給自己多點耐性:允許自己犯錯,找機會多了解內心所想要的,找尋自我定位。五、培養正向思考:給自己多點信心喊話,並建立方向感。

疫情下求職碰壁焦慮患者增3成 醫傳授6招自救

疫情下求職碰壁焦慮患者增3成 醫傳授6招自救#焦慮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一名24歲男性去年畢業後,待業3個月找到工作,但薪資低又非自己興趣專長,想換工作時卻遇到疫情爆發,公司放無薪假,他頓時經濟壓力大增,投了近百份履歷多石沉大海,導致焦慮失眠,待疫情趨緩後求助醫師,被診斷為焦慮症,持續於門診治療。家人長時間相處衝突頻率增加 也是焦慮來源另一名33歲男性原為上班族,一直懷抱創業夢,今年農曆年後離職與友人創業開餐飲店,不料5月時疫情嚴峻,收入大減,擔憂店要面臨倒閉,常做噩夢,也害怕自己染疫,情緒緊繃,與合夥友人經常爭執,白天易怒、焦躁不安,夜間失眠,就醫診斷為焦慮症。新冠肺炎疫情未歇,不少青壯年工作、經濟受衝擊,收入銳減影響生活。書田診所精神科醫師施姸安表示,近來求診的20至40歲族群增加3成,多是因職場問題困擾而焦慮失眠。他們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感,不知如何規畫未來,家人長時間待在家,容易放大相處問題,爭執衝突頻率增加,也擔心染疫,以上種種都造成壓力而引起焦慮。診斷焦慮症3項標準施姸安說,焦慮症有三項診斷標準:1.對於很多事件過度焦慮和擔憂且難以控制此種情緒,持續超過六個月,其中有症狀天數比無症狀天數多。2.焦慮跟擔憂伴隨著下列症狀中的至少三項:坐立不安或感覺緊張或心情不定、容易疲倦、無法集中注意力、易怒、肌肉緊繃、睡眠障礙。3.焦慮、擔憂情緒或相關症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人際關係、職業功能。當出現上述情況時,當心焦慮症已經上身。施姸安指出,當發現對於求職轉職有焦慮不安時,可嘗試用6方法自救,倘已影響日常生活,最好盡早就醫,除了藥物幫助緩解症狀,藉由專業的心理治療協談,可增加對自我的掌握,了解自己專項,提升適應能力,積極找尋到自我方向。1.適度放下擔憂,轉移注意力:養成運動習慣,維持生活作息規律。2.找朋友聊聊:尋求親友支援管道,了解其他人的工作情況,其產業狀況,增加機會。3.提升自己競爭力:進修、證照、政府補助項目,或是因應疫情興起的各類線上課程,都是增強自己能力的方式。4.善用網路資源,了解就業管道:各種徵才網站及政府徵才資訊、線上的職業性向評估。5.多給自己耐心:允許錯誤或失敗的機會,多方嘗試,幫助了解自己想要的工作,允許自己有一段時間摸索找尋自我定位。6.培養正向思考:對自己有信心,建立方向感。

讚美和肯定讓你不安?認識冒名頂替症候群

讚美和肯定讓你不安?認識冒名頂替症候群#焦慮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小亞正要踏入跨國會議的會議廳,半小時之後就輪到她上台演講了。前一天的熬夜練習讓小亞有點疲憊,不知是連續幾杯咖啡還是太緊張,小亞忍不住收回邁開的腳步,想轉身再去剛剛才造訪過的洗手間上個廁所。沿途不少相識的經理高層與小亞點頭致意,「等等聽妳報告!」小亞愈想愈緊張「怎麼辦?我根本不屬於這裡,等等上台,大家應該會發現我是個空罐頭,是個冒牌貨。」即使後來演講順利進行,小亞內心仍充滿那種「即將被揭穿的恐懼」,一點也不敢打開社交軟體,深怕看到任何熟識者發出評論。你曾有類似的內心小劇場嗎?就是那種「哇!大家好像覺得我還不錯?可是我怎麼覺得其實大家都錯看了我,好害怕哪天被人發現其實我沒什麼本事啊!被拆穿那天大概快到了。」這種狀況被稱為「冒名頂替症候群」,目前這種狀況並非被歸類於精神疾病,但許多人,尤其是女性可能曾經有這樣的經驗。如果你自己不曾有過這樣的經驗,或許不了解這種自我懷疑會帶來什麼影響,甚至會想:「我只遇過自視甚高,自以為很厲害的主管,哪有人會覺得自己不夠格呢?」可是從研究上來看,自我懷疑的人還不少呢,從學生到各職業的高階主管都有可能出現這樣的心理癥結。早期關於這方面的研究,常常是關於成功的職業婦女。即使這些職業婦女的教育、經驗和成就都說明了她的成功,但這些職業婦女依舊習慣自我懷疑,總覺得自己不夠格與他人平起平坐,或總是擔心自己能力不足,因此不斷自我提高標準,對自己要求愈來愈高,自我鞭策愈用力,因此影響到情緒,最後因為壓力過大而表現變差,或過於焦慮而陷入憂鬱。冒名頂替症候群的特點●自我懷疑●無法實際衡量自己的能力或技術●覺得自己不是因為自己的能力好而成功●深怕自己不符合別人的期望●設定很高的標準,沒達到就很失望正因如此,有冒名頂替症候群傾向的人,其實會更有努力的動機,畢竟很怕自己表現不好、不如他人預期,只好持續拼鬥。然而,因為任何形式的成功都無法讓這樣的人放心,生命中不停趕路,可能會被隨而來的焦慮感、憂鬱而擊潰,或因為實際上過勞而引發健康問題。所以,有冒名頂替症候群傾向的人很可能會陷入惡性循環。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呢?綜合來看,成長過程家長的態度、成長經歷、社會刻板印象、或個人特質,都可能會讓人更容易有「冒名頂替症候群」傾向。◆成長過程家長的態度假使家長本身對成就、成績就很執著,總是逼迫小孩要做到最好,或經常尖銳地批評小孩犯的錯誤,就會讓小孩更容易產生「我其實不夠好」或「我怎麼做都不夠好」的心情。有的家長則是很喜歡拿小孩的表現在手足或親戚小孩間做比較,「你看看表哥小六就考過英檢中級」、「堂妹都拿全校第一名」,這些對小孩表現的評論、要求、比較,都可能種下之後小孩內心永遠自覺不足的焦慮感。◆成長過程的經歷假使早早在學校有課業上的成功,也會讓人後來比較容易出現這些問題。例如小時候可能覺得不用太努力就能拿到班上前三名,大家都誇讚自己是會念書的小孩。等到後來上了高中、大學,卻發現有的同學比自己聰明許多,自己再怎麼努力也念不好,這時就開始否定自己「我怎麼來到這麼恐怖的地方,我完全不行啊!」因而陷入自我懷疑。◆社會刻板印象冒名頂替症候群與性別、種族也有關係,一開始的研究就是針對高知識的職業婦女,發現即使在同等的高職位,女性較容易出現自我懷疑,比較容易自覺不配這樣的成功。除了女性外,西方世界也發現有色人種,也就是非白人的狀況下,比較容易有冒名頂替症候群,這很可能與社會刻板印象有關。怎麼說呢?就像在一個養了一男一女的小家庭裡,家長因為社會重男輕女的概念,對男孩存有較多期望,資源分配不均。若女孩拿著很好的成績回家,男孩卻成績不好的話,家長不會誇讚女孩,只對著女孩說:「豬不肥,肥到狗。」對女孩來說,自己生來就因為性別而不受肯定,生活過程只好拚盡全力要獲取認同,永遠害怕自己不夠認真。即使獲得成功,也因為無法獲得家長的認同而害怕,甚至忍不住懷疑自己的能力。性別問題如此,種族膚色的問題亦然,都會因為社會刻板印象中成長,更容易出現冒名頂替症候群。◆個人特質如果個人特質較接近完美主義者,很希望做好每一件事情,比較神經質,缺乏自信,永遠都會注意自己「又出了什麼錯」,就比較容易自我懷疑,也很擔心別人如何看待自己。冒名頂替症候群的表現方式有些人在切換不同角色之際,會期待扮演好自己身為母親、妻子、女兒、主管、朋友等每個角色,由於深怕自己不夠格,而努力壓榨自己達到更高、更好的標準。有些人平常學新東西都很快,而覺得自己應該學什麼東西都該很快上手,假使某次嘗試了第一次新事物而失敗,就覺得很沒力、丟臉,無法面對,責怪自己根本不行。有些人則是相信無論何時都應該要自己解決事情,是個無法向別人求救的獨行俠。假使別人開口自動提供援助,會覺得自己根本是個大失敗。有些人則認為自己已經被稱為是某個領域的專家,應該完全專精於此。若突然在這領域遇上一個自己端不出解答的問題,就開始覺得自己是個假貨。冒名頂替症候群的影響或許,我們可以把冒名頂替症候群想成對於解釋成就的衝突感,即使別人看得出來「你很努力,也做的不錯」;但有冒名頂替症候群的人會覺得自己的成功一切只是來自於運氣和時機。在網路世代,名氣暴起暴落的狀況更迭極大,又缺乏明確的成功比較準則,冒名頂替症候群因而更普遍。為了不讓他人看輕,或怕別人說閒話,冒名頂替症候群不敢顯露自己有任何失敗的一面,並不斷努力維持著。雖然這樣一來會好像是動機充足地努力著,然而由於再多的成就似乎都無法讓自己覺得安心,過度努力反而癱瘓了自己的生活,焦慮感如影隨形。患得患失之後,憂鬱就會伴隨而來,進入過勞、焦慮、憂鬱、罪惡感的循環。應對冒名頂替症候群的方式世界充滿變化,我們不可能任何時候都好整以暇的面對。持續努力雖然很好,但要考慮一下自己努力的動機是什麼,假使是害怕他人的眼光,總是很害怕被他人認為是個假貨,很怕自己能力不足,而過得很辛苦很焦慮,就要開始學會調整自己。可以先認知到自己是否有過於逼迫自己的狀況,承認自己的感覺,並找到適合的人聊聊。可以的話與同事、朋友建立良好關係,生活有個支持網的話,比較能找到建議或支持。我們生活在世界上,確實總是想要找到自己的定位,難免會一直拿自己與他人比較。然而大部分的時候,與他人比較並不會讓自己進步,而會讓自己更焦慮。要知道,別人就算是做到了哪些成就,也不是為了要放大你的缺失;就算別人學東西很快,你也可以容許自己要多花點時間精力去做到相同的事情。另外就是要考慮評量自己的標準。在網路新世代,過去許多成績、考試標準已經不適用,雖然暴紅的機會變高了,跌落神壇的機會同樣也是提高的。如果靠點擊數、人氣高低、話題性來定義自己,往往會讓人更患得患失而變得焦慮和憂鬱。這時,找到真心關心的主題,做關心的事,有真心關心的人,是非常重要的。甚至,不要一直把自己擺在本位,可以多花點時間想想別人,想想看怎樣實際地幫助他人,為社會做更多事情,把目光多放一點在與他人建立真實良好的連結,而非空泛的數字,並讓自己健康成長,給自己一點同理心和耐心,記得生活就是繼續前進。無論如何,能持續走下去最重要,別把自己逼到絕境。(文章授權提供/照顧線上)

微解封反而令你焦慮?調整心態迎接「新正常」生活

微解封反而令你焦慮?調整心態迎接「新正常」生活#焦慮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新冠肺炎疫情三級警戒終於微解封,在這段防疫的日子,為了避免病毒散播,不出門、與人保持距離、不在外用餐,成了這段日子的常態。隨著微解封到來,很多人希望早日回歸正常的日子,可以去購物、逛街、聚餐消費。但也有一些人因為微解封,原先採用封閉換得的安全感消失,開始出現焦慮、恐慌,擔心微解封恐釀成防疫破口。每個人對解封的期待不同 沒有誰對誰錯恐慌與期待是解封氣氛下會出現的心理矛盾,一方面期待恢復正常生活,另一方面又憂心外面不安全。對於這種想要又擔心的衝突,這些差異取決於個人的心理特質及疫情對個人的影響。因此,當發現自己的心境跟別人不一樣時,要注意的是,不要陷入誰對誰錯的問題,因為每個人在隔離這段期間所遭遇的狀況不同,在解封時,每個人對於安全跟期待也可以不一樣,不需要普天同慶。給自己跟周邊的人允許按照閣人的步驟走出封鎖,保有自己調整改變的時間。讓大腦在安全情況下 重回社交生活對於已經受到病毒驚嚇的大腦,面對「新正常」生活的改變,也需要逐步調整,每個人調整的步驟不一樣,首先要依據自己的節奏進行,接收正確訊息,與周遭的人討論生活變化。別急著一口氣做想做的事情,先選擇變化較小、已經習慣的、比較小規模的社交互動,把注意力集中在當下的活動,不要糾結於「假設」或「應該」發生的事情。讓大腦在安全情況下,慢慢適應「新正常」的生活。奇美醫院精神醫學部長林健禾表示,病毒影響的不只是生理,搭著媒體網路的放送,心理層次的散播比實際病毒散播的更廣,心理受影響的人數遠遠超過被病毒感染的人數。心理比較敏感的人這段期間若焦慮、緊張大到超過自己能負荷的程度,應及早就醫,讓醫師協助把身心症狀解除。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