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量

春節享瘦小技巧 讓你過年無負擔

春節享瘦小技巧 讓你過年無負擔#熱量

農曆春節期間,家家戶戶忙著除舊佈新、歡慶團圓。從除夕年夜飯開始,親友團聚,豐盛的珍饈佳餚、應景糕點及零食,美味誘人,而人多、氣氛又熱鬧,常會不知不覺吃得比平日更多,許多人都有過完年體重暴增、腰圍變粗或其他身體不適症狀的親身經驗,讓健康亮起紅燈。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特別提醒市民朋友,運用聰明小技巧,巧妙享用美食,卻不讓過多熱量上身,並走出戶外多活動,讓這個年過得更健康。春節長假,台灣人的傳統習俗,過年都免不了大魚大肉。過了一個年,胖個3、5公斤是常有的事,在無形中也加重了許多身體負擔。因為傳統的年節美食,多是高油、高熱量、卻少蔬菜,導致飲食嚴重不均衡,再加上假期中,生活作息不正常,飲食也跟著無法定時適量,也有人因為暴飲暴食造成腸胃不適,或是患有慢性疾病的朋友因為飲食不適當而影響健康。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市民朋友,年節飲食可以善用一些小技巧,例如:「定時適量很重要」、「蔬菜水果不能少」等,來輕鬆享「瘦」美食,不要因一時口腹之慾,讓自己過年後變成大「腹」翁或小「腹」婆。加上近日一波波的寒流接連來臨,許多人都留在室內團聚,不是大宴小酌不斷,就是補充睡眠、看電視或上網等,或是外出拜年、看電影等靜態的休閒活動。建議民眾最好利用年節長假,多從事戶外活動,例如健走踏青或做健身操等,不僅可活動筋骨、增加熱量消耗,還可以增進親友感情,好好的休閒放鬆身心。才能健康年年、事事如意。延伸閱讀「年節健康飲食原則」:http://www.uho.com.tw/pantology.asp?year=2011&mon=1&id=373

春節選購好藥材 紅棗、枸杞怎麼挑?

春節選購好藥材 紅棗、枸杞怎麼挑?#熱量

很多民眾在農曆年節總會大魚大肉的大吃大喝,也常常在菜餚上或多或少加入中藥材入菜,像是枸杞、紅棗…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藥劑科藥師于琳琍建議民眾,年節期間飲食上應自我節制,多食用蔬菜水果,養成定時定量、均衡飲食習慣。她並教導民眾在年貨大街如何簡易辨識藥材,並利用身邊最垂手可得枸杞、紅棗,製作一道適合於過年期間老少咸宜的養生茶飲。如何辨識選購枸杞、紅棗?于琳琍說明,枸杞在市面上販售有長橢圓形及圓形兩種品種。長橢圓形味甘苦,甜味較少,皮薄仔較多,故適合糖尿病人服用。圓形品種,味甘甜,糖分高,皮較厚仔少,故不適合糖尿病人服用。紅棗部分需判別其外型,外型應肉厚、飽滿、油潤、仔小(雞心棗);顏色以紅棕色,最忌鮮紅色,可能是染色產品,浸泡水中會變紅,消費者注意市售去籽的紅棗易藏汙納垢、孳生小蟲,不易久存也不易清洗,較不建議購買,留意紅棗有無發霉,或放過久而致乾扁,且必須附註保存期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楊素卿特別提醒,過年期間容易油脂及熱量攝取超過,加上零食如魷魚絲、乳酪絲、芝麻糖、花生糖、牛軋糖、餅乾、汽水、肉乾、巧克力等,導致有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患者,引發不良症狀,加上寒冷的天氣,感冒、呼吸道疾病、腸胃道疾病、四肢冰冷的人發生率增高。中醫認為,陰陽平衡、經絡通暢、氣血調和,是防病强身關鍵,楊素卿教導民眾幾款養生茶飲,不僅可以驅走寒冷,還可增强體質預防疾病。延伸閱讀「養生茶飲」: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9821

3個魚餃就有75大卡 營養師籲:吃火鍋小心驚人熱量吞下肚

3個魚餃就有75大卡 營養師籲:吃火鍋小心驚人熱量吞下肚#熱量

今年冬季冷氣團發威,來份熱呼呼火鍋最對味。現在坊間火鍋店大多以吃到飽為號召,火鍋料的款式也愈來愈豐富,大伙相聚,談笑之間,很容易就吃進過多熱量,長期下來,對健康是相當不利。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營養科營養師林孟儀表示,要健康吃火鍋,首先要先避開吃到飽的店家,最好能選擇一人一份的日式小火鍋,且湯底選擇也相當重要。她說,食材在湯底久煮也會釋放出油脂,這時如果選擇的又是油脂含量相當高的麻辣火鍋,喝下肚熱量可是相當驚人。因此林孟儀建議,在選擇湯底時盡量以清淡為主,不僅可以煮出食材美味,更可以減少熱量攝取。另外,不論那一種湯頭,火鍋湯很容易越煮越濃,因此最好還是淺嘗即止,不可過量。林孟儀說明,吃火鍋最主要的部份就是火鍋料,火鍋料的選擇可是一大學問,各式丸類、餃類雖然美味,但大部分以五花絞肉作餡,脂肪含量及熱量都相當高。舉例來說,3個魚餃的熱量大約就有75大卡,相當驚人。她建議在火鍋料選擇上,盡量以天然食材為主,肉類選擇以瘦肉片為主,魚類及海鮮熱量較低;可搭配較多蔬菜或蕈菇類,不僅健康,也可增加飽足感。很多人吃火鍋一定要沾沙茶醬,殊不知沙茶醬的熱量非常驚人!林孟儀說,以市售常見的沙茶醬為例,每20公克就有154大卡,若再打入一顆蛋黃,不僅熱量爆表,膽固醇也不少。延伸閱讀「藥膳湯底」: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9716

冬至吃湯圓 營養師建議食用市售湯圓不要超過五顆

冬至吃湯圓 營養師建議食用市售湯圓不要超過五顆#熱量

「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也是入冬之後最重要的民俗節日。但由於現代人生活忙碌,節慶的氣氛也愈來愈淡薄,尤其是不放假的節日,更容易讓人忽略,以致生活中少了許多可以抒解壓力、值得回味與記憶的美好事物。再忙,也別忘!明天12月22日為自己或與家人一起吃碗湯圓,象徵來年平平安安、圓圓滿滿。在此吃湯圓的季節中,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營養科營養師詹雅涵特別叮嚀大家,傳統湯圓分有大湯圓、小湯圓及包餡料的湯圓,依照料理方式又可區分為鹹甜兩種口味,湯圓主要由黏度較高的糯米製成,食用時務必記得「細嚼慢嚥」、「一次一小口」。詹雅涵說,市售包有餡料的芝麻或花生甜湯圓,一個約70大卡,4粒即接近一碗飯的熱量,有的堅果口味湯圓可能會加上含「反式脂肪酸」較多的油脂(俗稱白油者)製作,增加餡料的滑順口感,對於有糖尿病、心血管等慢性疾病者,應提高警覺,適量實用並應與主食類替換,以免總熱量攝取過多。一般成人包餡湯圓建議不超過五顆為宜,無餡小湯圓的油脂、鈉含量較包餡的甜鹹湯圓低,10顆小湯圓熱量約70大卡,但小湯圓常搭配糖水、紅豆湯或花生湯等食材,容易增加額外的熱量攝取,對於體重容易失控的民眾應特別注意。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營養科提供二道「茶香爽口冬至圓」食譜與民眾分享,以綠茶清香口感搭配小湯圓、紅豆及砂糖做成「綠茶紅豆湯圓」。另以紅茶爽口口感搭配小湯圓,並加入桂圓提味取代砂糖,兩種口味每份熱量約170大卡,茶香爽口冬至圓簡易料理,營養減負擔,大家親手料理品嘗更美味喔!延伸閱讀「湯圓食譜」: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9643

秋節飲食小撇步 無糖勝有糖,「卡」計較

秋節飲食小撇步 無糖勝有糖,「卡」計較#熱量

中秋佳節團圓賞月之餘,各式月餅令人食指大動,烤肉大餐更不可少,如何才能過一個享受美食,又健康環保的節日,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幾個小撇步,供市民參考。國人在慶祝節慶時,講究豐盛,常超量購買,吃不完造成浪費,或因貯存不當,造成食物變質、腐敗,引起腸胃不適。衛生局呼籲市民於採購食品時要以適量、新鮮、天然、少加工為原則,同時衛生局指出冰箱只能延緩食品腐敗、變質的時間,並不能殺菌、防腐,擺放食物要適量,過度擁擠會影響冷氣流通,導致冰箱內冷凍(藏)溫度不足,因此要適量購買食品,如果能選購在地食材,不但減少運輸食物的『碳』里程,更能保證食品新鮮、好滋味。衛生局指出民眾烤肉多以攝取肉類為主,忽略了主食、蔬果類。若能將烤肉稍作變化,多吃蔬果、主食類既能增加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攝取量,更會增加飽足感,有效的減少肉類的攝取,以減少過多熱量與脂肪。例如將肉片搭配蔬果做成肉串,或是用生菜包覆烤肉食用,不但能有更多層次的口感,豐富的顏色變化,清爽不油膩。此外,還可將金針菇、絲瓜、蛤蠣利用鋁箔紙包在一起燒烤,可烤出別具風味的蛤蠣絲瓜,或使用時令蔬果製作生菜沙拉、涼拌菜。主食類可考慮吃些烤地瓜、烤玉米、南瓜或土司麵包等。在水果部分,中秋當令的水果-柚子屬於枸櫞類水果,維生素C含量比一般水果豐富,但是要注意薄薄2至3片就有60大卡熱量,過量攝食除了熱量高以外,也可能會導致消化不良、腸胃道不適。市售烤肉醬鈉含量較高(平均每100公克烤肉醬含有2,200毫克鈉,約為5.5公克的鹽),長期食用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等慢性病的危險性,對於高血壓的患者也有不利的影響。所以不妨自製調味醬料,建議善用香料,如迷迭香、百里香、胡椒、蔥、蒜頭、洋蔥等調味,藉由不同的香味,辛味,豐富味蕾的感覺,減少鹹味的需求,就能有效減少鹽及烤肉醬的用量。而烤肉時搭配的可樂或含糖飲料,只會增加熱量攝取,對人體無益,建議放棄飲料,改喝自然又健康的白開水或礦泉水。為了口感或解膩,各式不含糖的茶品也是最佳選擇。另,傳統月餅含高油、高糖、高熱量,吃多了易致腹脹、消化不良,食慾減退,血糖升高,老人、兒童、腸胃功能不良、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攝取量。一個蛋黃約含有膽固醇250毫克,含有蛋黃的月餅也應謹慎食用。市售月餅平均熱量為300至600大卡(約等於8分滿1碗半至2碗半白飯),吃月餅時,可將月餅切成若干片,大家共同分享,細細品味。衛生局提醒民眾中秋節烤肉選購肉品,應選擇有CAS認證的優良肉品,或認明販售豬肉的攤販是否貼有屠宰衛生合格標誌,儘量避免購買來路不明或已加工調味好的肉品;所準備的烤肉原料於調味後應放在冰箱中醃製,切勿存放在室溫下;於進食前須洗手,食物、水果須保持清潔;烤肉時應將食物烤熟再吃,生、熟食應分開盛裝於不同盤子並使用不同的筷子、夾子以避免交叉污染進而造成食品中毒。衛生局指出傳統烤肉使用木炭,炭烤後的肉類食品雖然香脆可口,但是在燒烤的過程中,肉類的油脂滴到木炭,燃燒產生的焦油及多環芳香烴化合物,都含有類似的致癌化合物,吃多了會增加罹癌的機率,此外,木炭燃燒會增加碳排放量,非常不環保。因此,衛生局建議民眾,在室內烤肉可以使用烤箱、插電的鐵板燒、火烤二用爐或用瓦斯爐煎烤。若到戶外則可使用攜帶型的瓦斯鐵板燒、瓦斯爐、或是在家烤好後帶到戶外食用,這些方法,都能享受到烤肉的樂趣,而且吃得更健康又能達到減碳愛地球的目標。衛生局提醒民眾如果使用木炭烤肉,要記得先在烤肉架(網)上舖一層鋁箔紙,避免生鮮食物與炭火直接接觸,減少致癌有毒物質產生。同時鋁箔紙易受酸性調味汁侵蝕,建議在燒烤完成後再加入酸性調味汁。相關訊息,歡迎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

漢堡、速食愛好者注意!你知道吃下了多少熱量嗎?

漢堡、速食愛好者注意!你知道吃下了多少熱量嗎?#熱量

令人食指大動的漢堡、炸雞等速食食品熱量究竟是多少,在點餐前您知道嗎?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了臺北市民朋友的健康權益著想,邀請麥當勞、肯德基、摩斯漢堡、漢堡王等4大速食連鎖業者,以方便市民朋友選購前就得知熱量資訊的方式及原則,針對店內販售之產品標示熱量,作為選購的參考,讓市民朋友更容易做出健康選擇。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自91年起推動「健康飲食新文化」運動,並輔導業者製作符合健康化的食品,及產品加標營養與熱量標示。今(99)年6月份特別輔導4大速食連鎖業者,針對速食產品之熱量標示,要求業者提出配套規劃,以便讓市民朋友吃速食也能有更健康的選擇。在衛生局的努力與速食業者的響應下,大型速食連鎖業者起帶頭作用,在店內明顯處或速食產品包裝容器外標示熱量與營養資訊。首先,衛生局要求4大速食業者將產品熱量直接標示於點餐板,或以海報、單張方式,以簡單、清楚、容易辨識的方式,讓消費者可在選購前就能先獲得熱量資訊。 其二,為引導兒童餐在點餐時能朝向更健康的選擇,因此將較健康或熱量較低之兒童餐餐點選項,置於點餐板上最顯眼處,以便於民眾優先選購。 第三,提供各款飲料杯容量資訊,並建議統一以毫升(ml)呈現,以方便消費者點餐選購,同時也是熱量資訊的參考。為使消費者在選購前能更容易的獲得產品熱量資訊,自99年7月起,4大速食連鎖業者,除原有的營養標示資訊之外,已陸續將產品熱量標示於「點餐板」或在點餐櫃旁張貼「熱量與營養標示海報」及在點餐檯上提供「產品營養標示單張」,做為市民朋友選購前的參考。而在兒童餐部份,業者分別以取消熱量較高餐點選項來配合,同時主動推出蔬菜相關產品,以供民眾增加攝取蔬果的機會。在飲料容量標示,目前各家業者均積極與國外總公司研擬相關事宜。隨著健康議題越來越受重視,食品的營養資訊也越來越全面,在提供市民美味、便利的速食餐點之際,亦應考量營養與健康。市民如有相關問題可撥打市民熱線1999(外縣市民眾請撥02-27208889)轉7108將有專人為您服務,亦可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查詢相關訊息http://www.health.gov.tw/。延伸閱讀「熱量標示重要事項列表」: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9057

你的進食順序 可以看出是否容易發胖!

你的進食順序 可以看出是否容易發胖!#熱量

眼前是一桌豐盛的佳餚,包括香噴噴的白米飯、美味的紅燒排骨、清脆的花椰菜、甜美的羅宋湯、綜合水果盤,請問你會先吃哪一種食物?這不是請你做心理測驗,而是,由你的進食順序可以看出,你容不容易發福?其實大部分的人的飲食習慣都一定是先動筷子吃飯,然後,配一些肉、魚,很多人就這樣地把一碗飯吃完了,最後覺得自己沒吃到蔬菜有罪惡感,所以就隨便夾幾口吃一下;之後再喝湯及吃水果。不過這樣的進食方式真的比較容易肥胖,因為先吃大量的精緻的米食,一方面很容易吃下過多的熱量,二方面這些精緻的米食吃下去,血糖很容易快速上升,並刺激體內胰島素的分泌;胰島素一分泌以後,也很容易讓體內的脂肪堆積。如果我們每一餐可以讓血糖上升的速度變緩慢,不但能舒緩高血糖的問題,也能減少胰島素的快速分泌,不讓脂肪堆積得太快;所以,把握進食順序也是減重者應該注意的飲食細節:順序一:先吃蔬菜我自己有一個飲食習慣,就是每一餐我會拿一個盤子,把餐桌上所有我能看到的五顏六色的蔬菜都夾到我的盤子中,每餐一開始我吃的食物就是這盤五色蔬菜。減重者一定要把握著一個原則:「熱量密度」愈低的食物要先吃,像蔬菜這種食物,不但熱量密度低,又是高纖的食物,更重要的是這五顏六色的蔬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更含有幫助我們預防疾病的「植化素」。我們可以把蔬菜想成在胃壁放置一個「柵欄」,這個「柵欄」可以防止之後吃進來的營養素被快速吸收,這對於延緩血糖的上升非常有幫助。記得蔬菜的烹煮方式應盡量用水炒的方式,不要放太多油或是肉燥。順序二:喝湯吃完那一盤蔬菜以後可以喝一些湯,幫助剛剛那一盤蔬菜在胃中更有飽足感;但記得在減重時,不要喝太多「濃湯」,應盡量選擇清湯為宜。順序三:吃肉、魚、蛋等蛋白質食物此時,你的胃已經快要半飽了,可以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補充每日的蛋白質需要,但要記得這些食物最好不要用高溫油炸、煎的方式,因為不僅熱量會增加,還容易產生致癌物;建議這些高蛋白的食物多用滷、蒸、燉的方式。順序四:吃米飯我們習慣吃白飯,但白飯滿容易讓血糖上升, GI值算是不低的食物,選擇最後再吃白飯,可以延緩血糖的上升。而且,此時應該不會感覺很餓了,就不會一下子吃太多高澱粉的食物。不過我們也不能不吃澱粉,所以最後再來吃飯這種方式,不但能均衡飲食,也能減少熱量攝取。如果,能把白米飯換成五穀飯或是糙米飯,對於體重控制更是有幫助。順序五:最後吃水果很多人會覺得飯前吃水果能幫助消化,但若以減重的概念來看,我建議水果放在最後吃,因為水果多含單醣,而且很多水果的甜度很高是屬於高GI的食物,若是空腹吃水果,其實很容易使血糖上升,並刺激胰島素的分泌,並不利於減重。想減重時,建議多選擇甜度低的水果如蘋果、芭樂、番茄等。稍稍調整進食順序,會發現體重會慢慢下降!本文摘自:瘦不了的錯誤,由臉譜出版社發行文章出處:http://www.uho.com.tw/book.asp?id=973

青少年飲食習慣不健康 小心每人平均多3.2公斤

青少年飲食習慣不健康 小心每人平均多3.2公斤#熱量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98年針對臺北市民健康行為調查結果發現,15至24歲青少年平均一週有半數以上採外食,容易選擇高油、高鹽、高糖等不健康食物,長期下來小心健康拉警報。調查結果發現,15至24歲青少年一週平均外食高達11餐(約佔總餐數的54.0%),而且有3成(31.6%)每天喝含糖飲料,2成(21.0%)每天吃零食,15.4%的青少年每天吃宵夜,15.9%每天吃油膩食物,包括鹽酥雞、薯條、炸雞等,13.8%每天吃太鹹及醃漬的食物。該局以現今青少年最常見的飲食型態為範例,例如早餐吃日式飯糰和豆漿(480大卡),午餐吃漢堡、薯條和可樂(940大卡),晚餐吃小碗牛肉麵和珍珠奶茶(1,020大卡),再加上1碗泡麵當宵夜(435大卡),一天攝取總熱量竟高達2,875大卡。該攝取熱量與19歲、身高157公分、體重51公斤的女性每天建議攝取熱量為2,050大卡相較,等於一天多吃進了825大卡,必須散步6.3小時、或騎腳踏車4.5小時、或快步走3.6小時、或爬樓梯2.9小時或跑步2.3小時才能消耗完。青少年如果沒有增加身體活動量來消耗過多的熱量,連續1個月下來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可能會增加3.2公斤體重。衛生局健康管理處處長游麗惠表示,這項調查結果得自該局在民國98年8月5日至10月28日委託中華民國學校衛生學會鄭惠美教授針對臺北市15歲(含)以上至69歲(含)以下民眾的問卷調查。該調查抽取臺北市449里每里1至3個家戶之現住人口作為本次調查對象,共回收1,516份有效問卷,15至24歲的青少年樣本共259份(佔17.1%)。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長期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不僅會造成體重過重或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甚至增加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癌症、心臟病及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衛生局呼籲,在炎炎夏日口渴時盡量選擇喝水來取代含糖飲料,避免攝取過多的糖份、添加物與過多的熱量,每天至少吃3份蔬菜和及2份水果,補充足夠的蔬果份量,以降低肥胖和三高等代謝症候群的風險。【補充資料】臺北市政府衛生局98年針對臺北市民健康行為調查結果發現,在身體質量指數(BMI)方面,15至24歲青少年BMI平均為21.0(標準差3.12),71.4%的BMI介於18.5至23.9的標準範圍間,16.9%的BMI過低(<18.5),11.8%的BMI過高(>=24)。延伸閱讀「BIM比率」: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8846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