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

2歲童抓飲料封口機 致手部三度燙傷

2歲童抓飲料封口機 致手部三度燙傷#骨折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2歲9個月大的小男孩在飲料店櫃台玩耍,右手不小心抓住封口機的杯架,意外啟動封口機造成右手從食指到小指的壓砸傷合併三度燙傷,中指、無名指及小指的指骨骨折,另外,小指動脈也有損傷而造成血液循環不良。患者術後小指血液循環良好,傷口癒合順利。1年半後確認手部功能恢復良好,對於小男孩的日常生活幾無影響。關閉電源、脫離機器外、冷水沖受傷部位成大醫院外傷科醫師洪國書表示,隨著茶飲店以及早餐店的數目越來越多,飲料封口機變成隨處可見的機器。他說,雖然機器的安全設計不斷在改進更新,但是因為封口機造成的小兒手部外傷依然時有耳聞。洪國書醫師表示,如果真的因為封口機造成手部外傷,除緊急關閉電源並盡快脫離機器外,應立即用冷水沖洗受傷部位,以減少高溫對手部的進一步傷害。另外,如有被機器截斷的肢端,務必用生理食鹽水浸濕的紗布包好,再用塑膠袋密封後浸泡於冰水中,連同病患一起送到有整形外科的醫院,盡快進行顯微重建手術,以求獲得最佳的預後。機器壓力的受傷程度可能會導致骨折封口機造成的小兒手部外傷,主要的傷害包括機器壓力產生的壓砸傷、高達攝氏120-180度溫度造成的燙傷。洪國書醫師說,受傷程度依據溫度及受壓時間有所不同,從最輕微的擦挫傷,到嚴重的三度燙傷、開放性骨折,甚至是創傷性截指不等,每每都會造成家屬及孩童的遺憾。做好工作場所的安全管制,不要讓兒童進入工作區及有接觸封口機的機會才能降低危險發生。

跌倒秒用手撐地 6旬翁手腕骨折!

跌倒秒用手撐地 6旬翁手腕骨折!#骨折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一般人在跌倒的當下,身體會本能用手撐地,導致手腕骨折了卻還不自知,一名65歲黃姓男子近日與朋友們一同爬山,一時腳底打滑摔倒,當下下意識用手掌撐地,聽到「咔」一聲後感到一陣劇痛,原本僅以為是手扭傷,沒想到檢查後發現原來已經出現骨折,經骨科醫師安排手術復位及固定後,患者恢復良好並已出院回家休養。骨質疏鬆更容易導致手腕骨折南投醫院副院長、骨科專科醫師鄭明德表示,臨床上不少類似案件,患者在跌倒時手肘彎曲、掌心觸地,導致橈骨和尺骨骨折移位,由於手撐地的這個動作相當容易造成手腕、手臂等處骨折。這樣子的骨折位移有可能會影響手掌肌腱活動。因為手腕創傷而造成遠端橈骨骨折,骨折遠端相對於近端出現向背側的位移,又稱柯立氏骨折(Colles’ Fracture),患者的手腕變形之形狀就像餐叉一樣。鄭明德副院長表示,50至60歲尤其是女性因為骨質疏鬆的關係更容易導致手腕骨折。術後可進行肩關節活動防止僵硬骨折術後復健部分,蘇煜華物理治療師表示骨折固定期間要注意肩、肘及手指的活動鍛煉,尤其長者要防止肩關節僵硬。患者在手術固定後可進行肩關節活動來防止攣縮,手指關節活動防止僵硬,患側手抬高以減少水腫等。復健師會依患者的狀況來安排漸進式的肌力訓練,狀況良好者,可以給予關節鬆動術及拉筋,來增加腕部及前臂的關節活動度。          

夜間頻尿 當心恐增2倍骨折機率!

夜間頻尿 當心恐增2倍骨折機率!#骨折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你有夜間頻尿的煩惱嗎?根據研究顯示夜間小便次數多達2次以上,可是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讓人頭腦渾沌、記憶力變差與頭痛等等;對於老人家來說,更會增加2倍的跌倒骨折機率,甚至有研究顯示長期夜尿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如何判斷是否有夜尿症?烏日林新醫院泌尿科林德祺主任解釋,由於人體設計相當奧妙,正常人體在晚上會分泌較多的抗利尿激素減少夜間尿量,所以一般人不會有夜尿的煩惱;但因為種種因素影響,導致晚上尿量超過一天的1/3,導致頻繁起床解尿。很多疾病都可能造成夜尿問題,常見的原因如下:1) 夜間多尿症/我們人體的賀爾蒙是有規律性的,受到抗利尿激素的影響決定是否夜尿,這個激素會在晚上分泌較多,讓尿量減少,但隨著年紀增加,腦部的疾病而改變,抗利尿激素開始分泌不足,導致晚上排尿量過多,這種狀況可以在睡前吃1顆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效果一般都不錯。2) 攝護腺肥大/攝護腺肥大容易導致排尿困難與不順暢,同時也會尿不乾淨導致餘尿量過多,這樣子膀胱很快又裝滿了,便會不斷在夜晚起來尿尿。輕微的病患可以透過吃藥控制,嚴重的病患如果餘尿量太多,建議前往泌尿科檢查是否有開刀治療的需求,採取尿道攝護腺刮除手術(TURP),用內視鏡把攝護腺刮一刮,便可一勞永逸。3) 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如果睡覺時常常鼾聲如雷,恐怕是有睡眠呼吸中止症,長期下來不只會睡眠品質,更會導致失眠。當患者處於淺眠的狀況下,容易產生尿意想上廁所,另外睡眠呼吸中止症也會讓人體在睡眠時處於缺氧的狀態,使得心房利尿鈉激素分泌過多,導致夜尿量增加,這也是造成夜尿症的原因。治療方式除了吃藥、減肥以外,病情嚴重的患者建議考慮找耳鼻喉科醫師評估是否要開刀改善。 4) 膀胱過動症/正常膀胱裝300-400cc的尿才會產生尿意,但敏感性的膀胱可能裝100-150cc的尿就開始想小便,其實膀胱過動症就是膀胱敏感,於是常常要在半夜起床上廁所,對於這種狀況可以先吃藥看看,多數患者效果不錯。5) 其他原因/其實夜尿症還有很多其他原因,有的人是糖尿病控制不好,有的人是心臟衰竭造成的,也有的人是尿崩症等等。林德祺主任表示,根據臨床統計,夜尿症佔泌尿科門診的比例不算低,這並不是一個容易被診斷治療的疾病,導致夜間多尿症有各式各樣的原因,必須花更多的時間找到主因,才能正確對症下藥。  

退伍蛙人下肢全癱 快速減壓救神經!

退伍蛙人下肢全癱 快速減壓救神經!#骨折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50歲的退伍蛙人梁先生, 工作時不慎從約3公尺高的樹上跌落受傷,下背疼痛難耐,就醫時下肢幾乎全癱,還出現急性尿滯留等緊急神經學症狀。經過診治後發現,原來患者的第十二胸椎外傷,才引起爆裂性骨折伴隨橫斷性骨折。患者有爆裂性骨折伴隨橫斷性骨折爆裂性骨折指的是經劇烈撞擊後骨頭碎裂,多發生在承受劇烈撞擊後;橫斷性骨折則為骨頭與骨折成垂直方向。患者就醫時下身瀕臨全癱,醫師利用支架撐起受傷的脊椎,手術後患者能夠抬起右腳,疼痛感也立即解除,在術後3個月內已能恢復正常行走。新型手術傷口小、流血量僅傳統手術1/10佳里奇美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廖仁傑表示,雖然患者下半身瀕臨癱瘓,醫師經由顯微手術快速解除神經壓迫,並在第12胸椎置放新型脊椎椎體支架,完整回復壓迫骨折的椎體高度。以1公分的傷口置入支架撐起坍塌的脊椎體,可以長久從內部穩定椎體機能。支架置入過程簡單,時間約30至40分鐘,並無感染及神經損傷的併發症。且流血量僅傳統手術的1/10。脊椎壓迫性骨折應盡早接受治療後續復健醫療團隊的努力再加上梁先生本身堅毅的蛙人精神,在短短3個月內恢復至正常行走。看到梁先生的恢復。梁先生回想起術前下半身癱瘓的無力感,依舊餘悸猶存。他呼籲並鼓勵類似症狀的脊椎壓迫性骨折病人,應該要勇敢就醫接受評估,盡早接受治療,早日脫離疼痛的折磨。 

青壯年就駝背?骨質疏鬆前兆!

青壯年就駝背?骨質疏鬆前兆!#骨折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隨著國人平均壽命延長,骨質疏鬆症已然成為全球第二大流行病,除了銀髮族是脊椎壓迫性骨折好發的高危險群外,急性的外力傷害,如碰撞、摔倒或高處跌落也都有可能讓強健的骨骼受到強大外力損害而衍生神經痛,輕者呈現背部異常疼痛的症狀引發駝背,嚴重恐導致下半身癱瘓。第一時間未治療容易演變為駝背出現輕微疼痛症狀時如未在第一時間獲治療,多數病人容易演變為駝背問題。在生理上也常因活動力減低(臥床),進而發生肌肉、呼吸與腸胃等系統的慢性疾病問題。嚴重者甚至會伴隨產生一些心理上的障礙,影響正常的生活。另外,一般女性在停經後因骨質流失每年最高可達6%,比男性更容易有脊椎骨折的現象。佳里奇美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廖仁傑表示,臨床經驗通常在骨折發生處脊椎體會崩塌、碎裂甚至前後錯位,對於青壯年病人而言,原本應強健的骨骼受到強大外力受損以後,除了造成局部的駝背變形,也經常伴隨神經學的損傷,對於下身癱瘓的病人的治療以固定為主。支架置入過程無感染及神經損傷的併發症傳統手術雖可充分減除神經壓迫,但矯正駝背角度功能有限,且會使脊椎靈活度大幅喪失,從此難再彎腰。新型的脊椎椎體支架能在1公分傷口內置入支架,以醫療用鈦合金所製造的「支架」,來撐起坍塌的脊椎體,支架置入過程簡單,時間約30至40分鐘,並無感染及神經損傷的併發症。此手術對於疼痛緩解、駝背矯正有相當正面效果,病人接受鈦合金「脊椎支架」治療後也能迅速恢復正常工作,是病人的一大福音。 

9旬翁如廁跌倒 微創手術救一命

9旬翁如廁跌倒 微創手術救一命#骨折

(優活健康網記者許芝菁/綜合報導)92歲劉姓阿公,身體一直都很硬朗,平時都會到附近鄰居家走動並小酌一番,生活悠閒自在。這個月因半夜上廁所不小心跌倒,整個人癱坐在地起不了身,呼喊求救家人,送醫後確診為右側骨股頸骨折,醫師考量患者高齡,會診麻醉科醫師,以微創手術進行半髖人工關節置換合併骨水泥灌注手術,術後恢復良好,住院6天即返家休養。1/3老人骨折 跌倒為主要原因童綜合醫院骨科部主任徐自良表示,跌倒是老人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每年約有1/3的老人家會出現跌倒,除了頭部外傷,最常見的就是骨折,因為人隨著年紀愈高,骨質密度逐漸下降,視力和平衡感也都變差,所以當人體反應變慢後,造成跌倒骨折機率越高。老人家跌倒造成傷害,不僅老人家痛苦,也加重照顧者的負擔。髖骨骨折對於老人家來說是一種嚴重的傷害,因為髖部骨折後會造成髖部或鼠蹊部嚴重疼痛,導致根本無法行走,只能臥床,長期臥床不走動就會產生許多致命併發症(褥瘡、肺栓塞、肺炎、泌尿道感染等)出現。微創手術能降低傷口面積、減少併發症徐自良主任表示,醫療技術不斷進步,手術為髖部骨折最好的治療方式,不同骨折形態可選擇使用鋼釘固定或人工股骨頭置換,而且還可使用微創方式進行手術治療,降低傷口面積,促使病患術後可儘早下床活動,減少長期臥床而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徐自良主任呼籲,當老人家跌倒時,一定要儘早就醫,找出受傷處加以治療,切勿自我判斷在家休養,或聽取偏方治療。

注射人工骨防骨折 只要一個小針孔!

注射人工骨防骨折 只要一個小針孔!#骨折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老年人的骨質容易疏鬆,加上因為跌倒帶來的生理與心理的變化,常常讓老年人失去了自我行動的能力,骨質疏鬆也讓老年人骨折風險顯著增加,如果加上骨折後的癒合不良,往往對以後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人工骨可幫助新骨頭增生臺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骨科主治醫師羅浩儒表示,骨科門診有多名老年髖部骨折的患者,因為骨折需要以內固定物固定,加上配合以針孔注射人工骨至骨折缺損處,增進穩定度與幫助新骨頭增生,經過骨質新生與良好的骨釘固定,病人可縮短新骨增生速度,及盡早下床以輔助器行走,避免因長期臥床引起的併發症。針孔注射可以引導人工骨進到深層的缺損羅浩儒醫師表示,遇到骨頭因骨折或腫瘤等原因,失去原本骨頭時,比起傳統上使用病人自身的骨頭,可能多出傷口的風險,現在臨床上使用X光機輔助針孔注射,如水泥狀的人工骨,可以幫助導引人工骨進去深層的骨頭缺損。可讓病人盡早從事復健避免再次骨折羅浩儒醫師表示,水泥狀的人工骨主要成分是硫酸鈣,可被人體自然吸收與幫助長出自然健康的新骨頭。如膠水一樣黏和附著在附近的骨頭上,最後會在數小時之完全硬化凝固,幫助固定骨釘與增強固定效果。要符合人體骨頭的生長原理,又要幫助早日新骨頭生成,所使用的人工合成骨,其在數週後被人體吸收之後,在原位可看出新生骨增生,病人可盡早從事復健運動,避免再次骨折,並早日恢復日常生活的功能。  

「保密防跌」防骨鬆 強筋健骨顧健康

「保密防跌」防骨鬆 強筋健骨顧健康#骨折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隨著年紀越來越大,骨質密度跟著下降,骨質疏鬆已成為老年人的隱形殺手,老人家常因跌倒而造成骨折,甚至導致死亡!為預防這些事件的發生,記得定期進行身高、體重測量、定量超音波骨密篩檢,不僅能提高民眾對骨質疏鬆症認識,同時還能避免骨折發生。骨鬆造成骨折會對老人家生命造成很大威脅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簡瑞騰表示,一般人都知道心臟病、高血壓、癌症等疾病會導致死亡,但往往忽略骨質疏鬆所造成的骨折,會對老人家的生活品質,甚至對生命造成很大的威脅。改變骨頭斷了可接回的觀念根據健保資料統計顯示,老人發生髖骨骨折後,一年內因各種併發症而死亡的比率,女性為15%,男性更高達22%!此數據顯示因骨鬆骨折造成的死亡率不亞於某些癌症。簡副院長因此強調國人應改變骨頭斷了只要接回即可的觀念,更要增進骨質密度保健,除了飲食上的鈣質補充外,還要做適當的負重、有氧、柔軟運動,以強健骨骼肌肉、強筋健骨,提升骨骼肌肉系統。大林慈濟醫院骨質疏鬆症防治中心主任謝明宏指出,很多老人家發生骨折,多數原因來自跌倒,常見的原因在深夜或清晨要起身上廁所時,在浴室或客廳不慎發生跌倒而導致骨折,然而,這些跌倒其實是可以預防,像是增加肌肉的力氣、平衡感,都可以有效預防跌倒。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