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

發燒必有因!服用成藥注意4點 避免延誤治療

發燒必有因!服用成藥注意4點 避免延誤治療#發燒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台灣藥局林立,購買藥物方便,許多民眾出現類感冒症狀,甚至發燒時,都會選擇自行購買退燒藥使用,然而食藥署提醒,當出現不明發燒症狀時,應立即就醫治療,以免延誤疾病之治療。如需使用退燒藥,應遵照醫師指示使用,切勿過量,以免導致藥品不良反應。食藥署提醒,要正確使用退燒藥,除醫療人員應教導病患如何正確使用,以免藥物不良反應之發生外,民眾也應謹記下列4點:1) 瞭解引起發燒之原因,遠比退燒重要/發燒是身體健康出現警訊的一種症狀,並非病因,因此出現發燒時,因立即就醫治療,瞭解引起發燒之原因,以對症下藥,切勿自行購買使用退燒藥,而延誤疾病之治療。2) 使用退燒藥是為減緩發燒之不適感,切勿過量使用/經醫師開立之退燒藥,應遵照醫師處方使用。一般當發燒超過38.5° C 且有不舒服的感覺,或者體溫超過39° C 時,可適當使用。但退燒藥是為減緩發燒所出現之不適感,讓病患得以充分休息,切勿為使體溫降到正常範圍而過量使用。3) 小心藥品併用/常使用之退燒藥成分,主要為乙醯氨酚(acetaminophen)或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如ibuprofen、Indomethacin、Naproxen及Mefenamic acid等,這些成分亦為止痛藥常用主要成分,因此使用退燒藥時,切勿同時自行服用止痛藥使用,以免出現過量使用之情形。4) 注意是否有藥品過敏反應/在服用含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的退燒藥時,可能會引起罕見嚴重皮膚過敏反應,因此用藥時,應注意是否出現藥物過敏反應如「疹、破、痛、紅、腫、燒」等6大症狀,若有出現疑似症狀,應即刻停藥並及早就醫處置。

川崎病作祟 害男童莫名燒6天

川崎病作祟 害男童莫名燒6天#發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一歲三個月的男童,莫名發燒6天合併輕微腹瀉及紅疹,雖然沒有典型川崎病的紅眼、乾裂紅唇或草莓舌症狀,實驗室報告只有肝功能異常,是經由心臟超音波檢查才確診是「不完全型川崎病」,在臨床上相當少見。因此醫師提醒,如小朋友發燒達5天以上,臨床上有懷疑罹患川崎病的話,應至醫院接受相關的檢查,以免延誤治療。不完全型難診斷  心臟超音波檢查才確診年輕人早發性的冠心病引發心絞痛,甚至心肌梗塞而失去寶貴生命時有所聞,而這些人有可能是年幼時曾得過川崎病!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心臟科何季麟醫師表示,尤其是不完全型川崎病,在鑑別診斷時因臨床症狀不明顯,更容易被家長所輕忽。何季麟醫師指出,川崎病為好發於小孩的血管炎疾病,喜侵犯中型動脈,尤其是冠狀動脈,發病原因不明。而台灣五歲以下兒童發生率約千分之0.6至0.7左右。一般相信是由感染所誘發,跟基因體質相關。傳統上以臨床症狀確診後應在發燒十日內接受免疫球蛋白治療。幼年得川崎病 年輕易早發心肌梗塞而值得注意的是,現有醫學研究指出,因川崎病引發的血管炎,病情嚴重者會產生冠狀動脈瘤,引起冠狀動脈血栓、鈣化、狹窄甚而猝死。在長期併發症方面,日本的經驗已發現許多病患在罹患川崎病2、30年後,有機會發生早發性冠心病,引起心絞痛、心肌梗塞或心律不整等症狀。

男子高燒不退 原來染人畜共通Q熱病

男子高燒不退 原來染人畜共通Q熱病#發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期有一中年患有糖尿病的男性,家住在集集鎮山區,因發燒及全身痠痛無力,至南投醫院就診,檢驗發現肝指數和黃疸有上升的現象,經感染科醫師診治並通報,證實為Q熱病感染。南投醫院感染科廖嘉宏醫師表示,Q熱病是一種立克次體疾病,為貝氏考克斯菌感染。症狀可能出現發燒、畏寒、全身肌肉痠痛等,可能併發肝炎或肺炎表現,常不具特異性較難區分。牲畜業應留意 空氣傳播患Q熱病台灣較常見立克次體疾病有2種,另一種即為較廣為人知的恙蟲病。而Q熱是一種人畜共通疾病,以羊、牛等為主要宿主。傳染途徑常因感染動物的排泄物、羊水、乳汁等汙染土壤,人類在藉由吸入含病原的微粒或破損皮膚,黏膜接觸的直接接觸而感染。醫師也提醒,高風險民眾是常接觸牲畜的職業,如獸醫、農場屠宰場員工等,因可藉由空氣微粒傳播,有時患者恐未有相關接觸史。建議如有不明熱症狀或傳染病可能性,仍需由感染科診治。

男子發燒咳嗽 染退伍軍人菌險致命

男子發燒咳嗽 染退伍軍人菌險致命#發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有一罹患糖尿病的中年男子,近期至中國及北韓旅遊,回國後出現發燒和咳嗽症狀,至衛福部南投醫院住院後,確診為退伍軍人桿菌引發之肺炎,併呼吸衰竭而且一度病危,所幸在醫師及時給予正確用藥後,現這名男子已經成功治癒、順利出院。南投醫院感染科廖嘉宏醫師表示,今年8、9月間,紐約市爆發數個大樓的退伍軍人症群聚感染,共有一百多人感染,並有十數人死亡。經調查在當地大樓冷卻水塔檢出退伍軍人菌。經介入處理後,疫情已漸漸平息。而台灣退伍軍人症無論本土或境外移入病例時有所聞。老人、免疫力低者  當心併發重症退伍軍人菌首次得名於1976年美國費城的退伍軍人大會的群突發,推測為空調管路及冷卻水塔的汙染。廖嘉宏醫師也說,退伍軍人症為退伍軍人桿菌引發的疾病,存在於自然環境中,在老舊大樓的空調管路或冷卻水塔,甚至蓮蓬頭,水龍頭,飲水機等都可能滋生。一般來說,患者經由吸入含菌水霧而感染,但並不會造成人傳人的感染。免疫力正常者可能僅有輕微症狀,稱為龐提亞克熱,但年老或免疫異常可能進一步併發退伍軍人症肺炎,甚至重症衰竭等。提醒如有民眾有相關發燒呼吸道症狀,仍須盡早就醫診治。

老婦發燒咳嗽誤認感冒 沒想到是血癌

老婦發燒咳嗽誤認感冒 沒想到是血癌#發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隨著天氣漸漸轉涼,臺灣也進入傳統的季節性流感流行期,但若是持續咳嗽未癒,可要當心是其他疾病!像是近日有一位年約70歲的老婦人,因為反覆發燒以及有輕微的咳嗽症狀,持續了數週,期間僅服用鎮痛解熱和感冒症狀用藥,但症狀並未緩解。而且還越來越嚴重,身體體力也更加虛弱,家人將他送至急診,詳細檢查後發現竟是血癌。感染科醫師提醒民眾,出現發燒或者類流感的症狀時,應盡速就醫,若發燒持續不退,很可能另有病因須詳細查明。持續不明原因發燒 即要當心南投醫院感染科廖嘉宏醫師表示,每年冬季12月開始到隔年3月是流感流行季節,該名婦人因發燒、咳嗽就診,入院後經醫師診視,覺得並非一般感冒,安排血液抹片檢驗後,發現許多不成熟的癌細胞,是俗稱血癌的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馬上轉介血液腫瘤科醫師進行進一步診視治療。檢驗科陳怡靜主任表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常發生持續發燒,合併白血球異常,貧血,血小板低下等症狀,常需血液抹片診視,甚至抽取骨髓檢驗。廖嘉宏醫師也提醒,如果民眾出現發燒或類流感的症狀,須盡速就醫診視,以免延誤病情。

別驚慌!小孩發燒先找出原因 4步驟助降溫

別驚慌!小孩發燒先找出原因 4步驟助降溫#發燒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每個孩子都是爸媽的寶,當孩子生病發燒,家長往往急得像是熱鍋上的螞蟻,想盡辦法要幫孩子退燒,然而,其實孩子發燒並不一定是壞事,可能是身體症狀的表現,因此,找出引起發燒的真正原因,才是此刻最重要的。發燒8成以上是病毒感染臺北慈濟醫院小兒科趙露露醫師表示,小兒發燒,有8、9成以上是因病毒感染而引發,大部分都會自己好。發燒本身不會傷害腦部,除非是病菌直接感染到中樞神經系統。小兒發燒,若合併其他如頭痛、噁心嘔吐、頸部疆硬、意識改變等腦炎症狀,就要及早就醫。然而孩子的個性特質各有不同,發燒的表現也會有所差異,有些孩子即便發燒仍然活蹦亂跳,吃得下、睡得著,有些卻可能無精打采、食慾不佳;有的時候可能只是孩子一時玩過頭,或是情緒不佳哭鬧而發熱,不一定是真正發燒,所以醫師建議家長,在帶小朋友就診前,先做初步的判斷。41度以下 不會造成人體直接傷害小兒肛溫或耳溫38℃,或是腋溫37.5℃以上,可算是發燒。除非是腦炎、腦膜炎等直接影響腦部的疾病,41℃以下的發燒,並不會對病人腦部或其他器官造成直接傷害。部分6個月到6歲的孩子,可能因為發燒而導致熱痙攣,家長無須過度驚慌,先行退燒再帶往醫院就診即可。小兒發燒是一種症狀,是提醒有病毒或細菌入侵體內的反應,找出病因,對症治療,燒自然會退,切勿因求得一時的心安,太早給予退燒藥,反而忽略讓孩子擁有更強健抵抗力的重要。趙露露醫師提供小兒發燒的正確知識與護理,幫助家長給孩子最適切的照護。1) 量體溫/6個月以下,因為孩子耳道短,耳溫會受耳內角度、耳垢等影響,所以用耳溫槍測到的體溫可能不準,量肛溫較適合。2) 補充水分/發燒會流失體內水分,務必補充足夠水分,避免脫水,脫水也會導致體溫更高。3) 散熱/發熱期應少穿衣服,少蓋被子,以利散熱;寒顫時,適度添加衣服及蓋被子保暖。4) 退燒方法/用喝溫水、冰枕或散熱貼、溫水拭浴等物理方式退燒,或是就醫,依照醫囑,給予退燒藥或栓劑,但切勿過量使用退燒藥。

錯怪感冒!女童發燒、眼黃 原是EB病毒所害

錯怪感冒!女童發燒、眼黃 原是EB病毒所害#發燒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採訪報導)孩童發燒不一定都是感冒造成!若持續多天未見好轉,可能要懷疑是否為病毒感染或泌尿道感染等,日前一名7歲女童,發燒、鼻塞、左胸口痛而就醫,抽血檢查後,確定是EB病毒感染。肝指數飆8倍 潛伏期長難預防收治病例的書田診所小兒科醫師葉勝雄表示,女童脖子多處淋巴結腫大、喉嚨有發炎現象、扁桃腺有白色分泌物,抽血檢查白血球竟超過2萬,肝功能指數飆到正常值的8倍之多,膽紅素總量更是正常值上限的3倍,確診為EB病毒感染。EB病毒在國外又稱為親吻病,主要是透過口水傳染,特別的是,此疾病的潛伏期長達30~50天,且急性感染後的6個月,口水都具有傳染力,因此通常難以預防,台灣大多數人在孩童時期就被感染,只是較少出現嚴重的症狀。但有部分人在初期,眼睛周圍會浮腫,上顎的口腔黏膜可能出現連成片狀的出血點;後期在皮膚出現紅疹。有些症狀與感冒相似,較嚴重者則會造成感染性單核球增多症,此時扁桃腺會特別腫大,扁桃腺上的滲出物厚厚一層,多到幾乎蓋滿扁桃腺,甚至影響呼吸道的順暢。會反覆發燒 注意眼白是否變黃葉勝雄表示,嚴重的EB病毒感染,會反覆高燒不易退,甚至造成肝功能指數上升、肝脾腫大等;最危險的是噬血症候群,組織球會吞噬掉和自己同一國的紅血球、白血球、血小板,造成貧血、血小板過低等症狀;當EB病毒侵犯腦神經可能引起腦炎、愛麗斯夢遊仙境症候群。治療方面主要是症狀治療,視病情使用類固醇藥物,當症狀嚴重時須住院;倘在病程中有發生過肝功能指數上升、肝脾腫大,康復後仍須追蹤肝脾復原狀況。EB病毒感染的症狀和感冒有許多相似處,很容易被當成一般感冒,且EB病毒的症狀並不會一下子就全部表現,因此需要家屬細心觀察和醫生後續追蹤。如果發現眼白變黃,要特別注意是否影響到肝功能。葉勝雄呼籲,切勿認為發燒都是免疫力的表現,而忽略身體發出的警報。

感冒燒退仍咳不停 原來是肺結核

感冒燒退仍咳不停 原來是肺結核#發燒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咳嗽發燒都數人都會認為是感冒,但若持續2周以上,小心是得到肺結核!一名50歲婦女因咳嗽發燒掛急診,經診斷是A型流感,服藥後,燒是退了但咳嗽並未因而改善仍持續數週。經胸腔科醫師再次檢視胸部X光片,發現肺部有異常白點。進一步電腦斷層檢查及驗痰後,確診為肺結核並投予抗結核菌藥物,症狀已改善。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胸腔內科劉冠霆醫師說,肺結核是肺部感染結核分枝桿菌所引起的慢性傳染病,感染者可能出現久咳、咳痰、胸痛、咳血等呼吸道症狀,以及體重減輕、食慾不振、易疲倦等全身性症狀。肺結核的主要傳染途徑是飛沫傳染。如果吸入含有結核菌的飛沫,便有可能感染結核病。結核病能治癒   服藥2周失去傳染力劉冠霆表示,塵肺症患者、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不全、營養不良、老年人等抵抗力較差,都是感染的高危險族群。檢驗確定的肺結核患者,在接受兩個禮拜治療後,痰內的病菌數便會下降至1%,傳染力也大幅降低,連續接受6至9個月的治療後,有9成以上的患者可以痊癒。他也提醒,平時增強抵抗力,減少出入公共場所,並做好自我健康管理,可預防感染肺結核。若有長期咳嗽、有痰、胸痛等肺結核症狀,也可利用7分篩檢法,自我檢測是否需要就醫及早接受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