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節

孕婦髖關節壞死竟成「長短腳」無法行走!醫驚嘆:全球只有100例

孕婦髖關節壞死竟成「長短腳」無法行走!醫驚嘆:全球只有100例#關節

34歲黃小姐,懷孕6個月時發現左邊髖關節有疼痛感,本來以為是懷孕體重變重的關係,沒想到症狀越來越嚴重,走路開始感覺到一跛一跛的,在小孩快要出生時已經痛到舉步為艱,在家不是坐著就是躺著。黃小姐生下寶寶後立即安排至醫院檢查,X光檢查發現是左側「髖關節壞死」,進行「微創正前開髖關節置換手術」後,疼痛和長短腳都消失了。

關節保養怎樣最正確?醫:除UC-II,「這」關鍵成分更可強化結締組織

關節保養怎樣最正確?醫:除UC-II,「這」關鍵成分更可強化結締組織#關節

關節、筋骨退化非年長者專屬!神經醫學科醫師提醒,近來門診發現不少上班族由於久坐或者缺乏運動,造成肌肉提早流失,甚至影響行動力。不只是銀髮族,中壯年更應提早做好關節保養,為年老階段做好準備。 前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科主任顏得楨教授表示,退化是隨著年紀增長會發生的自然現象,但如果加上外來因素就可能會讓退化提早到來。顏得楨教授說明,不只銀髮族,年輕人若缺乏運動都可能導致肌肉提早流失,或者因不正確運動姿勢也會造成神經壓迫,影響關節健康。 地中海飲食、曬太陽、補充正確營養品 不少銀髮族退休後仍熱愛戶外活動,如果因為神經退化、關節疼痛甚至是骨質疏鬆而無法運動,反而提高肌少症罹患機會。除了透過正確運動型態來訓練,顏得楨教授認為營養補充也很重要。 顏得楨教授提出,優質蛋白質如魚、肉、豆等都會建議銀髮族多攝取,或是採用地中海飲食少油、多植物性蛋白質、水果都很不錯,他也鼓勵適度曬太陽,不僅能改善睡眠品質,也能夠幫助強健骨骼系統。 補充營養品是現代人常見方法之一,40歲後特別是關節保養與神經系統維護更需注意提早補充,應該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關節保養品?以常聽到的葡萄糖胺來說,顏得楨教授解釋,主要作用是補充關節滑囊液體,增加潤滑度來降低關節不適感。 不過近年有些研究與案例發現部分高血壓、高血糖等慢性病患者,長期服用葡萄糖胺有產生血壓或血糖不穩定情形;以顏得楨教授門診來說,就曾有60幾歲病患原來病情控制都不錯,後來血糖突然飆高甚至要住院,經過問診才發現是自行補充了葡萄糖胺,這樣的案例不在少數。 最新蛋殼膜成分:補充一型膠原蛋白及彈性蛋白 因此近幾年來開始會以UC-II(Undenatured Collagen Type II,非變性第二型膠原蛋白)作為關節保健的選擇。顏得楨教授補充,攝取40毫克的UC-II能達到1500毫克葡萄糖胺加上1200毫克的軟骨素的臨床功效,不僅大幅提高方便性,也因為用藥減少,提高了民眾的遵從度。 顏得楨教授說明,由於人體關節活動需要的膠原蛋白相當多元,因此在維持關節健康除了可以選擇有UC-II成分的營養補充品之外,也可以留意像是有添加蛋殼膜成分,能夠加成補充一型膠原蛋白、彈性蛋白等營養素,更能強化結締組織、肌腱等整體支撐力。 關節保養越年輕開始越好,顏得楨教授提醒,銀髮族熱愛爬山平時也要注意膝蓋關節的保護使用護膝工具,若有補充保健食品者,建議白天空腹時攝取效果較佳;另外如果已有關節疼痛症狀,必須先就醫找出問題再來做保養,才是維護關節健康正確之道。   圖說:前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科主任顏得楨教授

只有單一個關節痛?小心痛風–預防痛風的7個生活建議

只有單一個關節痛?小心痛風–預防痛風的7個生活建議#關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痛風是一種讓人關節痛不欲生的疾病,研究調查發現,大多數發作過的人,在疼痛量表上給9或10分,而這個量表上最痛的分數就是10分,可見它痛起來是多麽的痛呀!而另外一個在疼痛界也很有名的急性膽囊炎,也有相關的研究調查,同樣以疼痛量表統計,分數雖然沒那麼高,但也來到了嚴重疼痛的8分。雖說比較哪種病發作比較痛很奇怪,但這裡是想要跟大家說,不管是哪一種,痛起來真的很痛,因此可以的話,在還沒發生之前,就應該要好好的預防這些事情發生。痛風年輕化台灣痛風的盛行率約為6.24%,隨著年紀增長,罹患風險也跟著升高;在年輕族群裡,痛風比較常見於男性,原因可能是女性的雌激素促使尿酸的排出,不過到女性更年期之後,就沒有性別的差異了;近些年來,隨著飲食西化,加上肥胖比例增加,臨床上40歲以下的年輕患者有增加的趨勢。只是說到底,是什麼原因讓痛風發作,讓人疼痛難耐呢?為什麼會痛風?講到痛風接下來就會提到「普林」與「尿酸」。普林也稱嘌呤,可溶於水,在人體內會代謝成尿酸,行經血液循環,透過腎臟排出體外,當排出效率跟不上尿酸的生成,血中尿酸的濃度就會上升,然後就可能會以尿酸結晶的形式堆積在特定部位的關節周圍,引起發炎反應、讓關節痛。 臨床上,痛風常發生在單一關節,比較常出現在第一個蹠趾關節、膝蓋、腳踝、手腕等部位;值得注意的是,90%的案例起因於尿酸排泄減少,常續發於慢性腎病、使用利尿劑;其餘10%則是尿酸生成過多,可能是遺傳、牛皮癬、血紅蛋白療法和血癌……等因素造成。然後呢,不是所有高尿酸的人都會發展成痛風;事實上,有2/3的高尿酸血症的人,可能一直都沒有症狀。此外,也有例外的情形,就是有些臨床上有痛風症狀的人,血中尿酸濃度卻是正常的。痛風可以吃什麼?雖然你很容易可以從醫院或是Google找到很多食物普林含量表,而表中的食物會依含量分成低、中、高3組,但研究發現飲食裡的普林,僅約2成會吸收進入體內,其餘大多是由肝臟合成;因此,高尿酸或是有痛風的朋友,真的不用太過於在意食物普林的含量,而害怕吃任何東西。不過如果是經常發作或正在發作的人,還是會建議儘量挑選低普量與適量中普林的食物吃,平常沒有發作的時候,只要吃得健康均衡,然後有良好的生活慣即可。現代人為了讓自己健康,除了飲食,也可能會尋求保健品或鱸魚精、滴雞精之類的營養補充品,在購買的時候,往往會問這些東西普林含量高嗎?深怕吃了會引起發作。如果是錠狀膠囊狀的食品,一顆就那麼大,真的有含普林,吃了也不會真的吃到多少;而鱸魚精或滴雞精之類的補充品,它們基本上都是去除普林含量高的內臟,才去做成產品,因此原材料本身就不是高普林的來源,另外,就是前段提到,就算真的含有一些普林,最後真正能進到體內的量也有限。豆類普林含量高,要忌口?由於豆類的普林含量不低,在過去會建議避免或少吃這類的食物,但研究發現大豆食物與高尿酸和痛風風險有著相反的關係,而其他普林含量較高的蔬菜則是與高尿酸無關,不過和痛風風險有相反;換句話說,就目前的研究看來,植物來源的普林似乎和不會增加痛風的風險。但還是老話一句,適量均衡就好。預防與避免痛風的7個飲食與生活建議不管你想要預防,還是已經罹患但想要減少發作的頻率,那麼有以下幾點生活建議提供給你參考: 減重:過重會增加罹患痛風的風險,而減重則能降低風險。即使不是吃限制普林的飲食,只要體重減輕就能降低尿素濃度與減少痛風發作的風險。切記,除了飲食調整,也應該加入規律運動的計畫,還有減重速度別太快,每週0.5~1公斤的速度就好,減太快反而會給身體健康帶來不良的影響。   吃複雜碳水化合物:多吃些水果、蔬菜和全穀類,這些都是複雜碳水化合物的來源,少喝含有高果糖糖漿的飲料,純果汁也應適量飲用。   水:喝足夠的水,幫助尿酸排泄。   脂質: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從植物油與海鮮獲取油脂。   蛋白質:從瘦肉、禽肉、乳製品和豆類獲取蛋白質。   特定食物: 櫻桃:有一些證據指出吃櫻桃和減少痛風發作的風險有關。 酒:啤酒和蒸餾酒與痛風發生與復發的風險增加有關。適量飲用紅酒似乎不會增加痛風發作的風險。避免在痛風發作的時候喝酒。 咖啡:一些研究支持適量飲用咖啡,特別是規律喝含咖啡因的咖啡,可能有助於減少痛風風險。不過如果有其他用藥或身體狀況會有所衝突,就避免飲用。   特定營養素:每天服用高劑量的維生素C(500毫克以上) 可能有助於幫助降低尿酸。   當然上面這些細節不好記也沒關係,吃德舒飲食或地中海飲食都是很推薦的飲食計劃喔!​(文章授權提供/安永生活誌,原文為:只有單一個關節痛?小心痛風 – 預防痛風的 7 個生活建議)

手腳關節「卡卡」?輕忽治療恐成真人版「機器戰警」

手腳關節「卡卡」?輕忽治療恐成真人版「機器戰警」#關節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你也有早上起床忽然四肢僵硬、小關節疼痛、疼痛感卻會隨運動而減輕的症狀嗎?32歲鄭小姐從事急診室護理師,某年秋冬轉換之際莫名感到手腕疼痛,1週後疼痛竟擴及全身、寸步難行。就連就醫時,從停車場到診間只要短短10分鐘路程,她卻要拚命忍痛走上2小時,進一步抽血檢查後,才確診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免疫失調、關節腫痛 中年女性好發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病基金會台灣抗風濕病聯盟執行長蔡長祐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屬於全身性自體免疫疾病,是破壞力最強的關節炎之一,台灣約有10至20萬名病友,常見發生於中年女性。因為免疫系統失調,把自己的關節當成攻擊目標,造成關節發炎腫痛,如長期治療未達標,關節恐持續破壞甚至變形,誘發疾病原因包括感染、壓力、溫度等。尤其每逢天氣變冷或下雨,病友關節容易感到腫痛不適,加上血液循換變慢,不光洗澡洗頭、刷牙等生活作息,甚至連脫戴口罩、洗手等防疫基本功等,需要關節的細部動作都覺得吃力,不得不強迫忍痛,以不確實的方式完成動作。也因為需要持續治療控制,疫情期間,約有3成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未規律回診,造成病況失去控制、導致全身發炎。蔡長祐就曾遇到一名病友,因長期未回診治療,雙腳關節劇烈腫痛,走路彷彿「機器戰警」,手肘與膝蓋彎曲趨近90度,直到移動只能拖步走,才趕緊就醫。類風濕性關節炎無法根治 常忍痛洗澡、刷牙竹山秀傳醫院免疫風濕科醫師蕭育芬說明,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努力追求治療達標過程,配合醫囑、監測疾病與規律治療等同重要,「30年前類風濕性關節炎是沒藥醫,因為缺乏好的治療藥物,導致病友容易關節變形;現在則是病友因缺乏認知,擔心治療副作用而選擇『不要醫』。」蕭育芬解釋,現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武器多元,除了非類固醇消炎藥、類固醇及疾病調解抗風濕病藥物與生物製劑外,還有新納入健保給付的口服標靶小分子藥物,因為不需要打針,等同「多吃一顆藥」而已,也不需要冷藏等特殊儲存方式,便於攜帶,對於會暈針、忙碌的病友而言,是一項更貼近現代社會需求的治療選擇。雖然類風濕性關節炎目前無法根治,但只要積極配合醫囑治療,患者也可以與正常人一樣生活。蕭育芬呼籲病友,善用新的治療工具,透過良好醫病溝通、配合醫囑,才能穩定控制病情,擁有好的生活品質。

關節疼痛難步行 就醫驚是乾癬惹禍

關節疼痛難步行 就醫驚是乾癬惹禍#關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30多歲男性工程師的手部關節以及腳後跟疼痛已持續長達一個多月,不僅難以進行精密機械操作,甚至連行走都有障礙,因此前往就醫。醫師診斷時發現該名患者的指甲出現凹陷、坑洞,且頭皮有乾癬,進一步問診後患者才告知有乾癬病史,確認是乾癬疾病所引發的乾癬性關節炎,所幸,目前配合醫療團隊積極治療,關節恢復狀況良好,順利重返工作崗位。乾癬與關節病變密切相關 醫籲民眾日常多留意(圖:員林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留美萍主任)員林基督教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留美萍主任表示,乾癬屬於自體免疫失調造成的慢性發炎疾病,好發族群約30至50歲的男女,其中約有20~30%的乾癬患者會合併乾癬性關節炎,影響部位遍及全身,包括脊椎、手腳關節、指甲到肌腱等,典型症狀如關節腫脹或僵硬、指炎(俗稱香腸指)、下背或腳後跟疼痛。「很多患者都不覺得關節疼痛與乾癬有關」留美萍主任指出,乾癬性關節炎的症狀常被誤以為是運動傷害或是姿勢不良造成的痠痛,以上述案例來說,患者有長達十年以上的乾癬病史,但出現關節疼痛卻仍當作運動傷害,直到症狀疼痛難耐才就醫,也未想到與乾癬有關。因此,免疫風濕醫師遇到關節疼痛、足底筋膜炎、香腸指與下背痛的患者時,會再進一步確認是否有相關症狀,如指甲凹陷、皮膚乾癬、家族史等,協助患者找出正確的病因。延誤就醫「癬」釀禍 超過6個月恐致關節變形留美萍醫師進一步說明,乾癬性關節炎若未接受適當治療,關節會隨著慢性發炎受到破壞,進而造成無法回復的變形,日常生活中看似簡單的開門、扣鈕扣等動作都難以完成,對生活品質影響甚劇,值得注意的是,若延遲診斷超過6個月,不僅關節變形的風險比較高,疾病預後也相對更差。因此,及早診斷及早治療相當關鍵。乾癬性關節炎現行有許多治療選擇,剛確診或是症狀較輕微的患者會以第一大類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緩解關節疼痛,但由於藥物無法防止關節破壞,因此,症狀較嚴重且有週邊關節症狀的患者會再搭配第二大類免疫調節藥物治療。若是患者使用上述兩類藥物仍無法獲得改善,經醫師評估後,會給予第三大類生物製劑進行治療,現階段生物製劑有不同的作用機轉,可以鎖定發炎細胞激素進行控制,有助於改善皮膚病灶,亦可延緩關節損傷,但需要經過醫師專業評估後才能申請,建議患者就自身狀況,與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選擇。及早發現有訣竅 以336防禦法則自我檢測留美萍主任提醒,乾癬性關節炎常以陣發性發作來表現,面對疾病時好時壞的症狀,也容易因此延誤治療時機,建議患者可依照「336防禦法則」來進行自我檢視。如在頭皮、指甲或私密皺褶處發生病變,同時伴隨關節僵硬、腫脹、疼痛等不適感,應把握6個月黃金治療時機,儘速至風濕免疫科接受進一步治療,配合生活習慣上的調整,將有助於病情的控制,避免關節發生無法回復的破壞。以上衛教資訊由台灣諾華協助提供。

男大生長期喊背痛 僵直性脊椎炎作祟

男大生長期喊背痛 僵直性脊椎炎作祟#關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小明(化名)為現年21歲的大學生,自唸國中起,成天喊著背痛,每早起床時總覺得背部疼痛和僵硬,家長以為是坐姿不良,或係發育期的生長痛未多加理會。上大學後,背痛情況更加嚴重,腳後跟也出現腫脹疼痛,他以為是久站使然。症狀持續幾年仍未改善,在親友建議下,來到過敏免疫風濕科檢查,才發現小明多年來的病痛,竟然是僵直性脊椎炎引起的!好發於青少年期  晨間僵硬活動後改善是特色振興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主任,兼過敏免疫風濕科主治醫師蔡世滋指出,僵直性脊椎炎屬於發炎性關節疾病,好發於男性,常見於當兵前後(約20歲左右),主要侵犯身體中軸(脊椎)及大關節(如髖關節等),部分患者會侵犯著骨處與末梢關節。若未及時治療,可能造成脊椎黏連,無法正常彎身或伸展,嚴重者脊椎X光片看來有如竹竿般。而身體其他器官(如眼部),也可能受到這個疾病的侵犯。蔡世滋醫師說,僵直性脊椎炎最常見的症狀,為早晨起床後背部僵硬以及下背痛,活動後會漸漸舒緩。不同於一般的筋骨痠痛,僵直性脊椎炎的症狀通常持續數個月以上,且受侵犯的部位會漸進式增多。蔡世滋醫師說,僵直性脊椎炎的患者除了關節症狀外,罹患虹彩炎、乾癬、發炎性腸道疾病等共病,機率都高於一般人,其中以虹彩炎比例最高,眼部發炎有時是此疾病最早出現的症狀。 及早控制發炎  預防脊椎不可逆的變形蔡世滋醫師分析,僵直性脊椎炎不完全算是遺傳性疾病,絕大多數患者的組織抗原HLA-B27為陽性,此罹病相關因子雖會遺傳,HLA-B27陽性者卻不一定全會發病。比較令人擔心的是,若未及早控制發炎,脊椎可能逐漸黏連,從腰椎、胸椎到頸椎,身體變形,外觀呈現如同「問號」般。傳統治療僵直性脊椎炎主要以非類固醇抗發炎類藥物(NSAIDs)為主,另外還有免疫調節劑及生物製劑等,醫師會依病況提供不同的治療選擇。但因僵直性脊椎炎屬全身性免疫疾病,可能會侵犯脊椎及關節外的器官系統,須針對全身可能併發的共病,給予全盤性照護。所幸國內健保現有給付之生物製劑,成效及安全性良好,可有效控制發炎、減少關節外共病。蔡世滋醫師分享,臨床上曾有不少年輕患者下背痛因而無法運動,使用傳統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施打生物製劑後獲得明顯改善,恢復運動,前後判若兩人。蔡世滋醫師呼籲,若有持續數個月之久的不明原因下背痛,且僵硬症狀為「休息時較不舒服、運動後改善」,或伴有虹彩炎、著骨處發炎(如腳後跟及足底筋膜)等症狀,應及早就診,接受正規處方治療,以避免造成不可逆的變化。蔡世滋醫師提醒,患者平時應培養均衡的飲食習慣,避免吸菸、飲酒過量或作息不正常。適當的運動有助關節伸展,預防黏連發生,建議要遵醫囑運動、與醫師配合進行治療,不可聽信偏方或恣意「進補」。

關節疼錯認痛風 竟是免疫系統出問題

關節疼錯認痛風 竟是免疫系統出問題#關節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20歲的小玲(化名)近期膝蓋不舒服,至附近診所就醫後初步判斷是痛風,用藥後仍未舒緩,疼痛也從單腳變成雙腳,不久後甚至連腳踝也出現不適。逼不得已只好至大醫院骨科檢查,看診時經護理師提醒,才了解到有多個關節疼痛狀況,應先至風濕免疫科檢查是否為自體免疫性關節炎。正德醫院風濕免疫科林剛民醫師指出,後來進一步檢查才知小玲罹患僵直性脊椎炎,不只雙膝、腳踝不適,還有忍受已久的下背痛,「可惜的是,她確診後自認年輕不該長期服藥而自行中斷治療。」下次再見到小玲時,她卻是因出現虹彩炎而從眼科轉診過來,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而出現其他關節外的併發症。自體免疫性關節炎延誤治療,影響日常生活甚鉅林剛民醫師分析,臨床上常見的自體免疫性關節炎如類風濕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與乾癬性關節炎,三者都會造成患者關節疼痛,明顯症狀為關節的紅、腫、熱、痛或早上起床時關節僵硬超過半小時、下背痛等。延遲就醫恐導致不可逆的關節變形,其中以類風濕性關節炎破壞力最強烈,據統計約8成的患者未及早治療,兩年內即出現關節不可逆破壞。「類風濕性關節炎被侵襲的關節以對稱性多發關節炎為主,大多侵犯手部與其他小關節處;僵直性關節炎則以侵犯脊椎、髖關節、股關節及踝關節等大關節處為主;乾癬性關節炎通常會伴隨皮膚乾癬症狀。」林剛民醫師表示,患有自體免疫性關節炎的患者,罹患虹彩炎、乾癬、發炎性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三高、憂鬱症等共病的機率高於一般人。其中又以虹彩炎最為常見,「雖然這些共病發生機率不高,但若未及早抑制發炎,受影響的不只關節不可逆的變形,日後連行動與日常生活皆可能出現問題。」林剛民醫師提到,無論哪類型的自體免疫性關節炎,皆屬全身性發炎疾病,可能與基因有關,但誘發因子不盡相同。一般認為除了僵直性關節炎較可能屬於遺傳疾病,且因某次外傷或後天因素而促使發病之外,類風濕性關節炎與乾癬性關節炎則都與免疫系統受後天環境改變或破壞有關,如腸胃道問題、抽菸、肥胖等。多處關節疼痛,應高度警覺恐為自體免疫性關節炎林剛民醫師說,自體免疫性關節炎與退化性關節炎不同處在於,免疫性關節炎發炎狀況呈現漸進式加重,最快半年至一年就會出現,且疼痛感強烈。典型症狀為休息沒有動時反而疼痛,稍加活動即獲改善。另外,免疫性關節炎的關節痛點皆為多點發作,僵直性關節炎與乾癬性關節炎大約會出現3至5個疼痛點;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疼痛點則會超過5個以上。林剛民醫師呼籲,民眾應積極認識自體免疫性關節炎,早期發現及早治療,才可避免日後惡化加劇。此外,若能早期穩定用藥,使用的藥物也可能較少。目前已有數款生物製劑獲健保給付,除有效控制發炎狀況,保護全身關節,亦可預防相關共病,提升日常生活品質。林剛民醫師提醒,自體免疫性關節炎屬全身性疾病,建議培養均衡飲食習慣,避免吸菸、飲酒過量或頻繁熬夜;適當的運動有助關節伸展,預防黏連情況發生。最重要的是積極配合醫師進行治療,不可聽信偏方或恣意進補。

免疫調節藥物 是否會讓抵抗力更差?

免疫調節藥物 是否會讓抵抗力更差?#關節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類風濕性關節炎外觀,大部分是以小關節對稱發作為主,手指關節、腳趾關節,幾乎都會受到影響,尤其是近端指間關節或掌骨指骨關節。類風濕性關節炎久了骨頭會蛀蝕、變形破壞;預後不好,也會侵犯頸椎第一二節關節,影響韌帶固定等問題,有時甚至會脫臼,萬一嚴重脫位壓到脊髓,可能影響生命或導致下半身不遂。風濕科現在用的免疫調節藥物,主要是把病人不正常過度反應的免疫系統校正回來,而不在於把免疫系統打趴!我在與病友分享案例時,很多人會擔心林先生都隱球菌感染了,我們還用類固醇之類的藥,是不是會讓他的免疫系統變得更差?事實上,用了奎寧、類固醇後,是讓林先生把他不正常過度反應的免疫系統校正回來,所以他的抵抗力反而逐漸回到正常,就能夠把殘餘的隱球菌感染清除掉,讓他完全回到正常。這個案例傳遞一個重要的觀念:我們的免疫系統,對於外來有害物質或者病菌,最主要的功能是防衛,尤其是在疾病初期!一個感染的發生 ,主要是入侵的病原菌有多強?有多少?如果超過一個程度,其實不論個人的免疫系統如何,還是會被感染。但如果病原菌的量不是很大、不是很毒,免疫系統就可以保護個人免於受到感染。所以當一旦被感染,便表示個人的免疫系統是不夠用於自保、或者被破壞掉了。不論免疫系統本來是不是正常,面對大舉入侵的細菌、黴菌、病毒,就得用藥,利用抗生素去治療,所以一旦感染,免疫系統當下能扮演的保護力就是不足,這時候一定得借助其他的抗微生物藥物,來助一臂之力。免疫系統不平衡 會讓感染一直拖著好不了在感染最後的戰場清理這方面,免疫系統平衡不平衡就很重要。像林先生的案例,當用藥後把大部分有害病原菌、微生物清除以後,剩下最後的收尾,就得要靠病人自己的免疫系統。當個人的免疫系統不平衡,常常感染就一直拖在那裡,無法完全根除。所以健全平衡的免疫系統經由兩大步驟來保護個體的健康,當碰到病原菌時,免疫系統在感染的初期清除阻斷避免感染的建立,例如小便有細菌時避免成為泌尿道感染,至於感染後病人要能完全復原,免疫系統則扮演最後的終結清理角色。(本文摘自/謝松洲談免疫風濕病:類風濕性關節炎與乾燥症/大塊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