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醫院推四癌篩檢 大腸癌、乳癌病例數居冠

醫院推四癌篩檢 大腸癌、乳癌病例數居冠#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近幾年因為癌症病例數持續增加,為了一保民眾的健康,推廣癌症篩檢的重要性,苗栗大千醫院,每年都例行性替當地社區民眾進行四癌篩檢,發現癌症呈現陽性反應的病例可真不少!其中,以大腸癌與乳癌,並列個案數最多的兩種癌症。多數癌症病患 血壓、血脂都有異常大千醫院指出,四癌篩檢的陽性個案17人,其中以大腸癌篩檢的陽性個案數最多共8人,其次是乳癌篩檢5人,目前所有的陽性個案都已陸續回診並接受治療。在健康檢查部份,血脂肪異常的民眾高達65.9%,其次是血壓異常佔45%。由於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變,導致不少民眾出現高血脂、高血壓等慢性病症狀,甚至引發癌症的發生。大千醫院指出,民眾千萬不要認為身體沒有症狀就不需做檢查,尤其癌症早期往往無明顯症狀,通常身體出現異狀時,可能已經進入二、三期了。養成定期篩檢習慣 把握癌症治療先機其實許多癌症在早期會有獨特的訊號,透過篩檢即可辨識這些訊號,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就能提升存活率。因此,民眾千萬不能輕忽定期接受篩檢的重要性,而錯失治療的時機。日常生活中除了菸、酒、檳榔之外,肥胖、不健康的飲食與生活型態都是導致癌症發生的元兇。建議民眾,為了不讓致癌因子擾亂健康,一定要記得戒除不良的生活習慣,並且養成規律運動及健康飲食,並定期接受癌症篩檢,才能遠離癌症,擁有健康人生。

震驚!英國女嬰出生四個月猛腹脹 竟罹卵巢癌

震驚!英國女嬰出生四個月猛腹脹 竟罹卵巢癌#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隨著環境荷爾蒙、食品添加物、飲食型態的巨變與影響下,全球癌症情況日益嚴峻,就連剛出生僅僅十天的小嬰兒,竟然也會莫名罹患卵巢癌!英國一名小女嬰,剛出生十天後,肚子就一直有腹脹情況,而當地醫生起初不以為意,始終以消化不良進行治療,不料,四個月過後,肚子還是膨脹難消,直到經過一名醫師進一步檢查,竟發現女嬰罹患卵巢癌,創下全球史上最為年輕的患者之一!這名來自英國,目前兩歲的女嬰斯蒂爾,小小年紀,卻已經過多次化學治療。一年多前,女嬰出生十天後,就一直有腹脹的症狀,無法喝下牛奶,媽媽見狀雖心急如焚,但在數月之內,找尋超過十幾位醫生,診斷的結果與說法,卻都不盡相同。女嬰目前病情穩定 安然度過第一個生日有醫生認為,這是因為媽媽初為人母,較為神經質,要她不用太過擔心,還有其他醫師一口咬定,女嬰是因為腸胃道的問題,所以才會常常腹脹,直到四個月後,終於有醫生進一步幫女嬰檢查,赫然發現,女嬰的右卵巢長出十公分大的腫瘤,確診卵巢癌。至今,女嬰在一年前確診的第一時間,已接受手術切除腫瘤,目前持續後續的化學治療,但同時也出現掉頭髮的副作用,不過,她目前病情暫時穩定,還開心的度過生命中第一次的生日。

一滴尿即可分辨!研究:「線蟲」能診斷癌症

一滴尿即可分辨!研究:「線蟲」能診斷癌症#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癌症篩檢可望獲得新突破!日本九州大學,發表最新研究指出,他們發現「線蟲」喜歡癌細胞所發出的特定味道,藉此能透過線蟲,來分辨一個人是否罹癌,其中的準確率,高達九成五以上,研究人員指出,此種檢測方式,希望於十年左右,能真正運用在癌症篩檢上。一場手術 意外發現線蟲妙用事實上,能發現「線蟲」能篩檢癌細胞,可說是一場意外。故事由一場手術所開啟,一名九州大學的研究人員,與當地醫院所組成的醫療團隊,替病患開刀取出體內線蟲時,發現這些線蟲特別喜愛聚集在患者的胃癌腫瘤上,研究人員因此開始對線蟲展開實驗。 研究選用動物實驗中,最常使用的秀麗隱桿線蟲,假設這種線蟲能夠與狗一樣,具備相同的靈敏嗅覺,能朝向癌細胞的味道前進;研究找來兩百餘名的健康受測者,以及二十四名癌症患者,取其尿液進行測試。研究結果驚喜發現,這些線蟲在培養皿上,明顯朝向癌症患者的尿液前進,其中,準確率高達九成五,而且不分任何種類的癌症,都能清楚辨別,研究人員認為,未來線蟲有望成為癌症診斷的選項之一。

多吃恐肥胖、罹癌!WHO公佈全球十大垃圾食物

多吃恐肥胖、罹癌!WHO公佈全球十大垃圾食物#癌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垃圾食物是肥胖的罪魁禍首,也是造成健康問題的重大因素,為了健康與身材,請大家盡可能遠離垃圾食品。 1)油炸類食品導致心臟血管疾病的元兇。含致癌物質。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質。2)醃漬類食品導致高血壓、鼻咽癌,腎臟負擔過重。影響腸胃粘膜系統。易得消化道潰瘍和發炎。3)加工肉類食品(如火腿、肉乾、香腸等)含三大致癌物質之一:亞硝酸鹽(防腐和保色作用)。含防腐劑,會加重肝臟負擔。蛋白質出現變質。4)餅乾類食品(不包括低溫烘烤和全麥餅乾)食用香精和色素過多。嚴重破壞維生素。含反式脂肪、高熱量、營養成分低。5)汽水、可樂類含磷酸、碳酸,會帶走體內大量的鈣。含糖量過高,喝完後有飽脹感,影響攝取正餐的食欲。容易胃酸逆流。6)速食麵、膨化食品鹽分過高,含防腐劑、香精。只有熱量,沒有營養。7)罐頭類食品破壞維生素,使蛋白質變質。熱量過多,營養成分低。8)蜜餞類食品含三大致癌物質之一:亞硝酸鹽(具有防腐和保色作用)。鹽分過高,含防腐劑、香精。9)冷凍甜品類食品(如霜淇淋、冰棒、雪糕)含奶油或奶精,容易引起肥胖及心血管疾病。含糖量過高,影響正餐。10)燒烤類食品過熱烹調會產生致癌物。導致蛋白質炭化變性,加重腎臟、肝臟負擔。(本文摘自/王明勇的健康廚房/平安文化出版)

癌症轉移斑馬魚 助找到抑制藥物

癌症轉移斑馬魚 助找到抑制藥物#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癌症總是令人聞之色變,每當患者得知自己罹癌時,往往會覺得天空一片黑暗,像是被判了死刑般,但日前國內卻有研究將不易於體內觀察或追蹤到的癌症部位,藉由「翻轉」至體表,如此一來,不必再透過解剖,用肉眼就可判斷是否有腫瘤產生,以便快速找到抑制藥物,增加治療成效。癌症轉移斑馬魚於上 不僅降成本也易觀察該研究主要是由馬偕兒童醫院遺傳科林達雄醫師,與中原大學蕭崇德博士、國衛院癌症研究所李岳倫博士共同進行研究,對此林達雄醫師表示,像是乳癌這類惡性癌症,其實是很容易進行細胞轉型,形成癌症轉移,導致治療成效不佳。若以現階段的癌症轉移動物模型來說,其實是需要長時間的誘發,才能進行藥物篩檢,而這類藥物不但研發時間長,且價格昂貴,但藉由研發團隊針對致癌基因活化DNA複製蛋白Cdc6,來促使癌細胞增殖轉移的機制,將癌症轉移組織表現在斑馬魚皮膚表面,不僅可降低成本,更能容易觀察到腫瘤。斑馬魚胚胎的機制 與哺乳動物一致蕭崇德博士表示,早期利用斑馬魚進行抗癌藥物的篩選並不成功的原因在於,過去的研究只能在斑馬魚出生後1個月到2年間產生腫瘤,但此次研發團隊提供了可在受精後1週左右,產生腫瘤的斑馬魚模型,適合進行高通量的抗癌藥物篩選。此外,斑馬魚近幾年來在醫學研究上也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主要是因為斑馬魚的胚胎發育,與組織學上的機制與哺乳動物一致,並且斑馬魚胚胎及哺乳類系統皆能產生相似的生理及形態的反應,因此,在斑馬魚身上做藥物實驗所得到的結果,也適用於人體,而目前此研究刊登於《腫瘤標靶期刊》。

【免費講座】癌症中西醫整合治療

【免費講座】癌症中西醫整合治療#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人一得知自己罹患了癌症,第一時間想到的一定是透過西醫手術及化、放療來治療,但是,化療副作用是許多癌症患者心中的陰影,目前臨床上已有不少服用中草藥,來減少化療副作用的例子,幫助不少病患降低化療所帶來的不適。為協助癌症病友與家屬在治療過程中能提升對於用藥上的認知,特邀請鄭吉元藥師主講「癌症中西醫整合治療:中草藥和保健食品的探討」,教導大家認識藥物、用藥安全的資訊,歡迎病友與家屬踴躍參加。名稱:癌症中西醫整合治療:中草藥和保健食品的探討時間:3月9日(一)下午2:00~3:00地點:林口長庚醫院兒童病理大樓六樓-化療等候室洽詢:林口長庚社會服務課 閻思汝、陳玥秀小姐(03)3281200轉3563、5180

6大類超傷肝食物 吃多恐肝硬化、罹癌

6大類超傷肝食物 吃多恐肝硬化、罹癌#癌症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現在很多人都知道要想養腎就少吃鹹,多吃黑色食物,飲食上很有講究,而對於養肝來說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吃對了可以養肝,可如果吃錯了就會傷肝。那麼在生活中,我們應該謹防哪些食物呢?下面就給大家逐一列舉。傷肝食物1)油膩食物/油膩的食物吃多了,超過人體內代謝的能力,就會在體內釀生濕熱,聚濕成痰,而痰濁會淤積於肝,影響肝的功能,導致肝癖病,此病相當於西醫學所說的脂肪肝。前面的章節我們說過,肝臟就是人體的化工廠,脂肪分解後被小腸吸收進入了血液,最終會經血液循環系統被肝臟吸收,肝臟會對脂肪進行轉化和合成。如果脂肪攝入過度,就會給肝臟帶來負擔,甚至會誘發肝炎的發生。肝臟本不應該幹那麼多的活卻還是要幹,如果有一天幹不動了,難以分解的脂肪就會逐漸在肝細胞內堆積,導致脂肪肝,嚴重者會引發肝纖維化,繼而發展成肝硬化、肝癌。油膩食物可以說是肝臟的頭號大敵。現在生活水準提高了,孩子也吃得越來越好,且基本都是獨生子女,想吃什麼家長就給什麼,我經常能在街上看見一些「小胖子」,那小胳膊小腿,都快比我壯實了,其實這對於孩子的肝臟健康是極其不利的,調查發現,目前脂肪肝的發病已漸趨低齡化。所以,這個問題不能忽視,平時要少吃油膩的食物和高脂肪的食物,例如肥肉、動物內臟、葵花籽、巧克力等。對於有肝病的患者,則最好是杜絕這些食物,多吃清淡的綠色食物。有人說,我平時也注意這些,很少吃油膩的,可是每當逢年過節,或者是請客戶吃飯,這肥甘厚味總是避免不了的,這個時候要想護肝該怎麼辦呢?其實大家可以在飯後喝一杯濃茶以減少脂肪的攝入量,或者吃點木瓜幫助分解脂肪,或者吃山楂幫助消耗脂肪,這樣就可以讓肝臟少受一些脂肪的侵害了。對於有肝病的患者,則一定要多吃些清淡的食物。傷肝食物2)加工食品/加工類的食品由於要讓顧客感覺更好吃、更好看,所以會用很多食品添加劑,同時,為了讓保存的時間足夠長,還會放一些防腐劑,亞硝酸鹽就是常用的防腐劑之一,也是三大致癌物之一。當它們進入人體後,都需要肝臟來進行解毒、代謝,這無疑會加重肝臟的負擔,誘發肝損傷。此外,加工食品也多是高脂肪,高膽固醇的,同樣不利於肝臟的健康。現在大街小巷都賣煮玉米,一走過,就能聞到香甜香甜的味道,很多人都知道玉米對身體是有利的,而且外面小攤上煮得又好吃,都愛買。其實,很多小販在煮玉米時加了「甜蜜素」,這是一種食品添加劑,屬於非營養型合成甜味劑,其甜度為蔗糖的30倍,政府對它的適用範圍和用量是有著非常嚴格的規定的,如果濫用、超標使用,不僅損壞了玉米的營養成分,還會對人體的肝臟造成損害。在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家,甜蜜素都是被禁用的。所以,大家最好少吃小攤上賣的甜玉米,尤其是在不當令的冬季。傷肝食物3)醃製食物/很多人喜歡吃醃製的食物,特別是東北人,醃酸菜不僅是他們手上的絕活,也是冬季主要的食物。但是酸菜、泡菜、臘肉或者鹹魚等這些醃製品,其中含有很多的硝酸鹽,大量食用後,腸道內的細菌可將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後者可在胃內合成亞硝胺,這是一種強烈的化學致癌物,可誘發肝癌。特別是一些剛醃製的蔬菜不宜過早食用。此外,醃製食物在製作過程中,要加入大量的鹽,還會損傷腎臟,所以,一定要少吃。傷肝食物4)高糖食品/提到高糖食品,不得不想到我們的傳統食品—蜜餞。蜜餞也稱果脯,是以桃、李、杏、棗或冬瓜、生薑等果蔬為原料,用糖或者蜂蜜醃漬而成。北京和臺灣是蜜餞的主要產地,很多人來北京旅遊,都會大包小包的買一些蜜餞送給親戚朋友吃。但是高糖食品不僅會傷害牙齒,還會傷肝。這是因為體內多餘的糖會轉化為脂肪,而脂肪會加重肝臟的負擔,造成一定的肝損傷。現在市面上有很多糖果,五顏六色的,煞是好看,吸引很多小朋友,家長們一定要管住孩子,別讓他們大量的吃。此外,這些糖果中含有不少食用香精和色素,這些添加劑也會傷肝,應少吃為宜。傷肝食物5)煙燻烘烤食物/很多食物經過煙燻烘烤之後,的確很香,那股焦香味吸引著很多人。夏天的時候,去郊遊、野炊,也是一件快事;或者三五成群來到大排檔,買一些燒烤,喝喝啤酒,也是美哉、快哉。但是大量的研究指出,食物經過煙燻火烤後,會產生大量的苯芘(致癌物質),吸煙時就含有這種致癌物質,會加重肝臟的負擔,所以,用高溫煙火燻烤出來的食品應少吃為宜。若是偶爾為之,可以配合吃一些新鮮蔬菜和水果,可以達到一定的防護作用。傷肝食物6)黴變食物/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食物不易保存,容易發黴,例如大米、花生、玉米、糧食加工的糕點、饅頭等。這些食物發黴後會產生強烈毒性作用的黃麴毒素,也是一種致癌物,其毒性是砒霜的一百倍,對肝臟有極強的危害,且容易導致肝細胞受損、變性甚至壞死,繼而可能會導致或誘發肝癌的發生,因此應避免此類食物的食用和購買。此外,很多商販為了省錢,會在食品裡添加劣質的回收廢棄餿水油,而餿水油之所以遭到人們的厭惡,其原因之一就是因為含有黃麴毒素,對肝臟的健康是一個極大的威脅。許多劣質餐盒和保鮮膜也會在遇熱後產生黃麴毒素,一定要慎用。除了以上提及的這些食物外,還有一些食物不能隔夜吃,例如綠葉菜,隔夜吃也會產生亞硝酸鹽,而魚和海鮮隔夜後易產生蛋白質降解物,會損傷肝的功能。肝臟是人體的「化工廠」,在吃這方面我們一定要善待它,否則它會不聲不響地報復你,讓你毫無察覺,而當你察覺到的時候,可能就已經晚了。(本文摘自/男人養腎,女人養肝/八正文化出版)

【免費講座】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

【免費講座】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很多人得了癌症就想找原因,「飲食」常是代罪羔羊,總會有人認為得了癌症吃太好會使腫瘤長大,道聽塗說實在害人不淺!接受錯誤資訊往往造成患者們的體重直線下降,進而無力承受治療,後果常常令人不勝唏噓。有鑑於此,亞東醫院特邀施淑梅營養師,主講「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破除大家不正確的觀念,提供最正確的營養補充技巧,幫助您戰勝癌症,邁向健康之路,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時間:3月10日(二)10:00~11:00地點:亞東醫院新院區一樓思源一廳洽詢:02-7728-1001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