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免費講座】癌症病患的營養照護

【免費講座】癌症病患的營養照護#癌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營養不良是癌症病人最常發生的問題,也被認為是癌症病患每況愈下的原因,因此在治療期間若能吃得好,攝取足夠的營養,將是戰勝癌症的重要關鍵,營養也可以說是治療癌症的基礎。有鑑於此,亞東醫院特邀賴玉釧營養師主講「癌症病患的營養照護」,講解如何在食慾不良的影響下,能夠攝取均衡的營養,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癌症病患的營養照護時間:5月22日(五)10:00~11:00地點:亞東醫院(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新院區一樓思源一廳洽詢:02-7728-1001

他口腔突然出現腫塊、潰瘍 檢查竟是惡性腫瘤

他口腔突然出現腫塊、潰瘍 檢查竟是惡性腫瘤#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口腔有腫塊或潰瘍別不在意,當心是惡性腫瘤!一名70歲男性,因右上顎牙齦處有個容易出血的腫塊,至醫院就診醫師時發現是略為黑色的腫塊合併表層潰瘍,切片檢查為口腔黑色素瘤,接受手術切除後逐漸恢復。口腔黑色病灶速就醫   以防是癌成大醫院口腔醫學科黃則達醫師說明,口腔黑色素瘤為罕見的口腔惡性腫瘤,約只占口腔惡性腫瘤中0.5%,好發於男性,年齡多為41至70歲。發生原因是由口腔黏膜中黑色素細胞癌化造成,而黑色素瘤為皮膚惡性腫瘤排名第三位,91.2%之黑色素瘤發生於人體皮膚表層,但約僅有1%之黑色素瘤會發生於口腔內,相較於人體皮膚黑色素瘤其治療後5年存活率約有92%而言,口腔黑色素瘤治療後約只有15%之存活率。存活率不高、預後差  及早發現保命口腔黑色素瘤治療會依病患腫瘤影響之範圍,頸部淋巴結轉移之狀況評估做治療。但值得注意的是,口腔黑色素瘤為治療預後較差的惡性腫瘤,所以預防及治療的重點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術後密切追蹤,有懷疑病灶儘快手術切除及確診,依病患個別狀況接受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或免疫療法。如此才能遠離戰勝此一惡性腫瘤。

邀媽媽顧健康!竹市推防癌減重抽好禮

邀媽媽顧健康!竹市推防癌減重抽好禮#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母親節即將到來,新竹市政府為了鼓勵民眾善用資源來防癌減重,自8日起至11月30日,到衛生所接受免費健康篩檢或減重1公斤,除了可領取精美宣導品,還能參加抽萬金活動,新竹市巿長林智堅也邀請民眾帶著媽媽和家人參與免費四癌症篩檢及減重活動,一同守護健康。 林智堅巿長表示,現在醫學越來越進步,及早治療就能康復,癌症目前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而大腸癌、子宮頸癌、乳癌及口腔癌等死亡率偏高,其中大腸癌更是國內竄升最快速的疾病,希望藉由今天社區篩檢活動及後續的推廣活動,讓市民不分男女都接受免費健康篩檢,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每5分鐘1人罹癌  多數疾病與運動不足有關新竹市衛生局也表示,據聯合國統計,身體活動量不足已成為全球死亡率的四大危險因子之一;而在國人十大死因中,癌症、心臟病、腦中風、糖尿病、高血壓及慢性下呼吸道等6項疾病均與運動不足有關。而國民健康署最新報告顯示,癌症時鐘持續快轉,每5分26秒就有1人罹癌。 衛生局表示,市府特別於即日起到11月30日舉辦推廣防癌減重活動,民眾只要到新竹市各衛生所接受免費健康篩檢或減重1公斤,除了可領取精美宣導品,還能參加8月10日及11月30日「抽萬金」活動,第一大獎1萬元,邀請民眾一起守護健康。

癌症患者吃魚油加分!助抗發炎調節免疫力

癌症患者吃魚油加分!助抗發炎調節免疫力#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癌症病例數持續增加,在治療照護上就顯得極為重要,根據最新的調查發現,近六成的癌症病友,在治療過程中,會有進食困難的經驗,包括,反胃、味覺改變等問題,然而在與癌細胞對抗過程中,養分充足與否是戰勝癌症的重要關鍵,醫師指出,癌症患者的飲食,能適度補充魚油可調節免疫功能,有助病情改善。癌症治療會破壞黏膜 導致食慾降低台大醫院胸腔外科醫師李章銘指出,癌症病友在化放療期間需要足夠的營養補給,如果營養不足,恐難以面對下一次的化放療。但化放療的副作用,常讓患者口感產生變化,食慾降低,或是口腔黏膜遭到破壞,而無法吞嚥,以致於影響營養補充,由專業醫護人員的營養治療介入相當重要。李章銘進一步表示,癌症病患體內細胞代謝改變,必須特別注重醣類、脂肪與蛋白質的攝取比例。低醣,可減低癌細胞針對葡萄糖所生成的乳酸,乳酸的堆積,會促進癌症患者體內的發炎反應或血管增生現象。治療飲食把握三則 增加傷口癒合速度另外,可提高優質脂肪攝取量,脂肪為癌症患者運用效率最高的營養素,脂肪要選擇好的脂肪來源,如中鏈脂肪酸、魚油等,以防止癌友體重變輕,讓營養不良的狀況減少在治療的過程。而補充蛋白質,可幫助幫助減少癌症患者肌肉耗損,幫助組織再生、傷口癒合及組織重建。其中,Omega-3魚油的好處多,對於癌友可協助抗發炎和免疫調節功能外,文獻也提到Omega-3魚油輔助癌症治療用藥的效果和對藥物耐受度的增強,而幫助病友維持體重與營養評估狀況都有較佳的現象。醫師呼籲,國內每年新增近10萬名癌症患者,專業營養的早期介入應為治療的一環,才能有助病情的改善。

罹癌人數不斷狂增!劣油+高糖飲食成最大禍首

罹癌人數不斷狂增!劣油+高糖飲食成最大禍首#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張瓊之/專題報導)如果告訴你,食物也有療癒力,你相不相信?在一個春日暖陽高照的午後,一處台北尋常巷弄裡,有人魚貫進入一間外觀幽靜,裝潢典雅的建築物中,提出一袋又一袋的餐盒便當,等著回家享用;這可不是一間普通的精緻餐館,而是專門藉由各種食材搭配,強調飲食療癒的健康管理中心,每一份餐盒都是依照個人的健康狀況精心調配,不少人在此見證食物的療癒力量,而大感驚訝!「很多人來吃上一個月的餐點,體重不僅降低,還變年輕了!」該健康管理中心營養師暨創辦人陳韻帆指著電腦的案例,分享來此飲食調整,重拾人生健康色彩的「畢業生」。推廣健康飲食第一步:竟然是先吃便當她臉上藏不住笑意的回想,來這裡的人,都須歷經長達四個月的飲食課程,課程首先會讓學生感受每一種食材的威力,「一開始就讓他們吃便當!」很難想像吃便當這樣簡單到不行的事情,竟然是開啟健康的關鍵。「像是這一位婦人,因長年罹有慢性疾病,體重也超過標準,以前來管理中心時,都要穿較為寬鬆的衣物,來遮掩身上的贅肉,但經過這裡的飲食控管,所有健檢報告的紅字都逐漸消失,身材也漸漸展露曲線,頓時年輕了好幾歲,旁人還更懷疑她是不是去做了什麼整形手術。」她指著電腦說。事實上,當記者實際打開便當,想看看這裡頭到底藏有什麼高級的養生料理,打開後這才驚覺,不是說好要養生嗎?怎麼裏頭都是常見的高麗菜、菠菜等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菜色?為什麼平凡菜色也能贏回健康?關鍵在「劣油」與「糖」「外食用油普遍劣質,添加物又超乎想像的多,」陳韻帆突然斂起笑容沉重的解釋,會來健康管理中心的族群,多半因為工作壓力過大,每一餐幾乎外食,所以體檢數字近幾滿江紅,慘不忍睹,其中禍首,都來自外食餐點,廉價的食用油以及添加糖,這都是讓身體不斷發炎的問題點。她分析,國人的健康問題,光是食用油與添加糖就佔去八成的影響力,她怎麼想都想不透,為什麼市面上的食用油,價格有高有低,其中更是落差了好幾十倍;只要用油脂肪酸和使用方式錯誤,就會加速全身發炎,只要一發炎就會一個傳遞一個,心血管、攝護腺、皮膚都產生連鎖效應,風風火火的席捲全身,各種慢性病、癌症都會接踵而來。添加糖也會不斷使身體出現發炎反應,此外,腸道好菌其實不適於在充滿糖份的環境生長,更會使壞菌大幅增加,又因為腸道為人體最重要的免疫器官,影響所及,大腦運作會遭扭曲,個人飲食習慣也因此跟著轉變,趨向吃下更多垃圾食物,這環環相扣,才是國人健康的最大癥結點。「所以可別小看這些常見的蔬菜,」陳韻帆強調,只要用對好油,避開所有添加糖,再經過營養學針對每個人的身體所需進行菜色調整,平凡的蔬菜也能發揮各個營養素的綜效,進一步扭轉一個人的健康頹勢。也因此,日常生活飲食,選用好油,用對正確的烹調方式,以及拒絕高糖飲食,成為迫切的議題,然而,尤其後者,在高糖食品撒下天羅地網的時刻,怎麼脫困?陳韻帆建議,其實最快的方式就是別喝含糖飲料,若真的要喝,首先要釐清原因何在,如果是因為不愛喝開水,那就可從無糖茶包、檸檬片、人蔘片、黑咖啡等開始,若是無法抗拒甜味的話,則會建議選健怡可樂、蔬果汁,但仍不可喝太多。由於每個人戒糖的目標不同,可先設定三個月的計劃,順便觀察自己的狀況,精神、皮膚、腸胃是否有所改變,這些都是促使行為成功的辦法。營養門診的重要性在哪?她曾愈做愈灰心問及為什麼會從健康課程,會從便當開始做起?其實這也是陳韻帆年輕時輾轉於各大營養門診所悟出的解決之道。過去,她長期待在營養門診,叮嚀過無數慢性病患,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碰,但是這些患者的服從度卻是非常低。「當時真的是營養師這個職務越做越灰心,因為病患都講不聽阿,」陳韻帆感嘆,那些病患大多覺得營養門診很無聊,更無法幫助患者改善健康,遂而讓她反覆思考,「如果先讓他們吃經過調製的便當,當他們驚覺身體輕鬆了,健康回來了,就會拚了命跟著做!」這就是為什麼經過她親手調教的學生,都如此「乖巧」的原因。打開電腦資料夾,陳韻帆一一詳說所有出自她飲食訓練而畢業的學生,臉上透露著欣慰;說到一半她竟然開始哽咽起來,原來是她想到一名原本瀕臨腎衰竭的患者,對她說的話:「你不能放棄我們這些人」,也許是這樣的使命感,讓她推廣健康飲食,能夠持續堅定不搖。

大腸癌走到末期 五年存活率剩一成

大腸癌走到末期 五年存活率剩一成#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隨著國人健康,遭癌症海嘯一波波拍打,罹癌人數因此不斷攀升,也因此近年來國民健康署,不斷呼籲國人能定期施作四癌篩檢,以利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除了增加病患五年存活率之外,對於國家健保財政負擔,更能隨之減輕。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乳癌五年存活率逼近百分百早期診斷治療,與末期癌症,其五年存活率差多少呢?根據統計指出,以乳癌、大腸癌、口腔癌與子宮頸癌為例,第0期的五年存活率分別為97.7%、85.5%、76.7%及96.9%,但若是第4期的五年存活率,則大幅滑落至25.7%、11.4%、33.2%及18.1%,顯見若癌症走到末期,五年存活率將大幅驟降。中國附醫癌症中心葉聯舜醫師指出,歷來在篩檢成果的表現上,以大腸癌、口腔癌、乳癌及子宮頸癌具有成本效益、陽性預測率較佳、早晚期存活率差異大等特點,幾年下來例如子宮頸癌標準化的發生率已呈下降趨勢,更於今年公布的國人常見癌症排行中,脫離十大癌症之列。中國附醫去年共篩檢39,079人,經篩檢發現癌前病變數共816人,確診癌症數共217人,即每篩檢1,000人就有近6人確診癌症,葉聯舜呼籲,罹癌高危險族群,包括有家族病史、抽菸、飲酒,年齡步入五十歲以上者,都應定期接受四癌篩檢,才能遠離癌症威脅。

台大斷層掃描儀 揪出癌症更迅速

台大斷層掃描儀 揪出癌症更迅速#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若要確定自己是否有罹癌,已目前的醫療科技來說,大多都是採用切片的方式來檢查,雖然準確性高,但往往都花費數十分鐘至一小時才能得到結果,而日前台大研究團隊,研發出一台斷層掃描儀,以非侵入的方式,診斷癌症等各式疾病,而目前已在皮膚癌、大腸癌及黃斑部病變成功運用。黑色素皮膚癌 竟可提早半年被檢出台灣大學黃升龍教授表示,這台斷層掃描儀主要是以非侵入的方式,光照透析皮膚表皮層,適用於人體不同部位,只要腫瘤長到0.01毫米,就可直接、快速的觀察組織結構,以及血球細胞之活體動態影像,有助於幫助各式疾病及早發現,好比黑色素皮膚癌,就可比現在提早半年檢出。而目前已分別在皮膚癌、大腸癌及黃斑部病變,進行各式臨床、前臨床及動物實驗,藉由切片的H&E染色比對,以驗證本技術之有效性,且現在也已與北、中、南多家教學醫院在免疫風濕、小兒科及皮膚科之臨床/前臨合作,期望此項診斷技術可早日優先應用於國內。

麵包越軟越好吃!專家:吃軟麵包就像在喝油

麵包越軟越好吃!專家:吃軟麵包就像在喝油#癌症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好吃的麵包,口感柔軟,兼具彈性,還要帶點濕度,若太乾太硬,吃起來將猶如嚼木屑,食之無味,還會割舌頭,也因此近年來,大部分的消費者挑選麵包,柔軟蓬鬆度,就成了揀選條件,但事實上,越是鬆軟的麵包,裡頭的油脂,恐怕就 加得越多,當心別顧及口感,而吃壞健康!台灣麵包天天吃 心血管恐拉警報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召開加工食品安全探討相關會議,對於台灣麵包的加工手法,進行激烈討論,營養學博士王進崑指出,一般於歐美國家的麵包,例如法式麵包,裡頭的油脂與糖份,大約都只占百分之四左右,然而,台灣的麵包因為消費者的購買習慣,讓油脂添加的比例,因此大幅增加。他說,像是軟式麵包,油脂約佔百分之二十,糖佔百分之三十,兩者加起來,整個麵包幾乎有一半的成分,都是糖與油。其中,油可以增加麵包的可碩性,以及柔軟度,所以越軟的麵包,油就加得越多。整體而言,烘焙用油,大部分都使用飽和脂肪酸較高,價格較低廉的棕櫚油,若因為只顧及麵包口感,天天吃恐怕會危及心血管。王進崑建議,歐洲國家的麵包製作過程,糖與油的比例較低,所以當作正餐來吃,不至於會影響健康,但台灣的麵包油糖普遍偏高,盡量還是少吃為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