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

拯救冬天皮膚乾燥脫屑 六招就搞定

拯救冬天皮膚乾燥脫屑 六招就搞定#過敏

冬季最常見的皮膚問題是皮膚乾燥,皮膚乾燥常帶來許多惱人的皮膚疾病如冬季濕疹的發生、手部濕疹、富貴手等的增加或惡化;異位性皮膚炎、魚鱗癬、乾癬等疾病的惡化。冬天皮膚為什麼會乾燥?奇美醫院皮膚科 - 賴豐傑主任表示,皮膚最外層角質層的功能是保護肌膚抵抗外界的侵害,防止水分流失及保持濕潤;但因環境的濕度、溫度,與不當的清潔等都會破壞角質層的基本功能。肌膚的角質層不健康,凝水力就會變差,即使補充了大量的水分還是會流失,當角質層受損後本身的角質細胞就可以產生一連串發炎反應,當然,外界各種過敏原及化學物質更容易穿透皮膚,而使皮膚產生過敏或發炎反應。皮膚角質層的脂質含量或含水量會受年齡、性別、營養狀況及季節等因素的影響,年齡越大則角質層中的脂質生成減少,而冬季的脂質含量亦較夏季顯著減少;由於完整的角質層是皮膚光滑細膩、保濕而又有彈性的關鍵。冬季皮膚之所以會呈現乾燥沒有光澤、脫屑甚至龜裂,其實是與角質層中脂質、含水量與自然保濕因子成分的減少有密切關係,就像稻田缺水時地表呈現龜裂現象一樣。■ 冬季最常見的皮膚疾病賴豐傑主任指出,冬季最常見的皮膚疾病首推冬季濕疹。冬季濕疹又稱為缺脂性濕疹,是因為皮膚表面脂質的減少,所引起的濕疹。任何人都可能得到冬季濕疹,特別是濕度急速下降時,人體皮膚的調適來不及,便會產生典型的冬季濕疹。但是對於原本皮脂腺活性較低且皮膚較乾者,如老年人、惡病質、營養不良者因為皮膚保持油脂及水份的能力下降,則將會更加容易發生冬季濕疹與惡化。所以冬季濕疹常發生於中老年人外,乾性皮膚者、乾皮症或魚鱗癬患者或者因某些疾病或營養不良而導致皮膚乾燥者亦是常見,因此冬季濕疹又稱為乾性濕疹或老年性濕疹。■ 乾燥肌膚如何保養與照顧乾燥肌膚如何保養與照顧乾燥肌膚的保養與照顧首重滋潤與保濕,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油性保養品、另一類是保濕保養品。第一類--油性保養品:通常含有凡士林、綿羊油等油性成分,其作用主要使表皮欲蒸散之水分減少,一般說來較便宜,適合老人家全身使用;其中,凡士林更是便宜又好用,值得推薦給大家,只是有些人覺得太油膩。第二類--保濕保養品:多含有自然保濕因子的某些成分、或甘油、己六醇等,以增進角質層的含水性達到保濕效果,一般說來較貴一些。提到預防之道,賴豐傑主任說,就是設法使皮膚恢復其正常的含水性,其方法如下:一、居住的室內溫度不宜過低;若有使用暖氣,宜注意屋內相對濕度維持。二、乾燥的季節,洗澡次數宜儘量減少,且以淋浴為主,若要浸浴,應加入沐浴油浸泡;肥皂儘量少用,且宜用去污力較溫和者;特別是上述好發冬季濕疹的部位,更應少用肥皂的使用,因為肥皂會除去油脂,將使這些地方的皮膚更為乾燥。三、不要用太熱的水,持續沖洗容易乾燥的部位;很多人都有經驗洗熱水澡會暫時止癢很舒服,但太熱的水反而會使皮膚更為乾燥,不要為一時的快樂而造成更久遠的痛苦。四、早晚擦適量的凡士林或乳液來補充皮膚的油脂;普通乾燥的皮膚,用乳液應已足夠,但嚴重的乾燥或龜裂的肌膚則須凡士林較適當。五、避免直接穿著毛料的衣褲;裡面最好先穿一件純棉的衣物,避免毛質衣物,減少對皮膚刺激。腰帶也不要繫得太緊,以減少摩擦。六、最重要的一點是:不可用指甲搔抓,越抓越想抓,好像不抓不會止癢一樣,甚至有人認為皮膚癢就是長蟲,所以洗澡時,鹽巴、明礬通通用上了,大力的搓、擦、洗,造成皮膚的二度傷害。若有癢感可塗抹止癢藥劑,口服止癢藥劑或用手輕拍,因搔抓極易使病灶產生濕疹樣變化。若已產生破裂、潮紅或落屑,則須至皮膚科門診請教醫師,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以免病情惡化。治療首重預防,適當的預防就可以過個不癢的冬天。

美白化粧品您選對了嗎?

美白化粧品您選對了嗎?#過敏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俗話說:「一白遮三醜」,追求美白無暇的肌膚一直是多數台灣女性的夢想,坊間不少美白產品也因而大行其道,而為了吸引消費者目光,業者紛紛打著「明星愛用」、「人氣推薦」、「X天縮小斑點面積」等宣傳花招,以吸引消費者注意,可是美白化粧品選擇不能只看表面喔!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維護消費者的權益,於今年陸續至轄區藥局、藥粧店、超市及賣場抽查美白化粧品,不合格產品,皆已依法處辦。此次品質檢驗係針對產品有無含汞及對苯二酚(Hydroquinone)成分檢驗,衛生局表示,汞對皮膚具有暫時性漂白作用,可是長期使用反而會造成黑色素沉澱,甚至引起過敏性皮膚炎及汞中毒等。民國72年行政院衛生署早已公告禁止添加於化粧品中;至於對苯二酚,其作用為干擾黑色素形成,臨床上對於雀斑、老人斑及口服避孕藥所誘發之肝斑,均有消褪漂白之作用,但若不當使用,易造成皮膚炎、紅斑、灼傷及不規則皮膚去色素化等副作用,因此民國79年衛生署也已公告將對苯二酚列為藥品管理,一般化粧品中不得添加,違反前述規定,可依化粧品衛生管理條例或藥事法之相關規定處辦。   至於標示檢查結果不合格原因,其中有9件產品宣稱誇大療效,7件標示不全,5件同時標示不全及宣稱誇大療效,2件與行政院衛生署核可之品名或仿單標籤黏貼表內容不符,1件標示不全且品名與行政院衛生署核可之產品名稱不符,1件產品宣稱「SPF15PA+」防曬作用,未申請含藥化粧品許可證。衛生局表示,此次檢驗結果,品質雖然全數合格,然近年來違規添加汞鹽產品仍時有所聞,衛生局亦再次提醒消費者,美白效果並非一蹴可及,不要輕易相信「速效美白  x天保證見效」等誇大不實產品,且購買時,應檢視產品有無行政院衛生署公告之美白成分,並選擇信譽良好的廠商及標示完整的產品,才能讓自己白的健康又漂亮。消費者如有疑問可撥打市民熱線1999(撥打1999熱線以市話費率計費,外縣市民眾撥打02-27208889)轉7105,將有專人為您服務。

持續性慢性咳嗽 當心惡化變呼吸衰竭

持續性慢性咳嗽 當心惡化變呼吸衰竭#過敏

小勇(化名)是12歲7個月大的男生,因慢性咳嗽有膿痰及反覆性下呼吸道感染而來就醫。檢查時發現他的肺部有囉音,胸部X-光發現右中肺葉有肺炎和支氣管擴張現象,用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掃瞄檢查,治療後病況改善許多,現已出院並定期回門診追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任曾慶昌說,支氣管擴張症定義是指永久性膨脹支氣管,支氣管及其周圍因發炎或感染而遭破壞,造成呼吸道阻塞。曾慶昌提醒,家長應注意小朋友是否有慢性咳嗽或化膿痰。反覆性下呼吸道感染,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出現咳血情形。聽診檢查時,呼吸會有囉音,用X-光檢查時會出現支氣管擴張現象,形狀像鐵路軌道,而且支氣管分佈顯得擁擠密集。就像上述治療情形,診斷支氣管擴張症除了用X-光以外,也可以用電腦斷層掃描。支氣管擴張症有先天性也有後天性,如支氣管阻塞、囊性纖維化、纖毛運動障礙、免疫缺乏、alpha1 antitrypsine缺乏、過敏性疾病等等。但是此病有時侯也可能是特發性,原因不明。如果置之不理,此病很可能惡化變成呼吸衰竭,因此早期就醫,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治療方法包括物理治療、外科治療,可使用化痰藥物、抗生素、支氣管擴張劑、類固醇,也需經常補充水份。患者因重複感染必須定期回門診追蹤,每年照肺部X-光,做肺功能檢查,施打流行性感冒疫苗、肺炎鏈球菌和嗜血桿菌疫苗。

腰酸背痛!貼布與外用藥你用對嗎?

腰酸背痛!貼布與外用藥你用對嗎?#過敏

腰痠背痛是當今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困擾。痠痛的原因與性質千奇百怪,有人因為工作操勞,也有人因為臥床太久造成全身酸痛。市面上充斥各種隨手可得的痠痛藥品與成藥,可噴、可擦、可貼,你用對了嗎?從中醫的觀點來看,酸痛依據其特性可分為:虛、實、寒、熱等幾大類。舉例而言,因為搬重物不慎閃到腰造成的急性腰痛,多屬於實症;老人家腰背無力,痠軟不耐久站,屬於虛症。痠痛屬於實者,需要用瀉法,馬上消炎止痛,患者才會舒服;痠痛屬於虛者,需要強筋壯骨,改善循環,痠痛才會緩解。另外,有些痠痛容易紅、腫、熱、痛,需要馬上冰敷疼痛才能緩解,這些多屬熱症,最常見的是痛風;另外,有些痠痛冬天易發,容易冰冷無力,熱敷後症狀便會緩解,這種多屬寒症,最常見的是退化性的膝關節炎。不同的酸痛需要不同的處理,正確選用外用藥方能有效緩解症狀。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 - 賴郁凱醫師表示,目前有多種治療酸痛的外用藥,如:痠痛噴劑、痠痛乳霜、三黃膏、油性藥膠布、水性貼布等,讓酸痛症患者可以有多種的選擇。以下簡單介紹各種外用藥的使用時機。1.痠痛噴劑:本身具有使用方便的特質,針對患處按壓二至三下,藥液馬上可以均勻地分佈於皮膚,成分包含辛涼及辛溫不同特質的中藥,使用可以快速的產生冰涼止痛的效果,冰涼消退後也有溫熱舒暢的感覺,無論寒、熱、虛、實皆可使用,缺點是藥效無法持久,需要反覆使用,對於運動員或戶外活動,肌肉勞損痠痛時,方便實用。2.痠痛乳霜:成分與痠痛噴劑相近,但是,改以乳霜為基劑,親膚性高,藥效比噴劑持久,對於肌肉僵硬處的痠痛,使用後更易於按摩,可促進局部肌肉的鬆弛,緩解痠痛。3.三黃膏:含有多種清熱、消腫的中藥,對於急性跌打損傷、骨折整復後局部的腫痛能有效的緩解,適用於實、熱症的痠痛,因為成分具有刺激性,反覆敷貼容易造成皮膚過敏,所以僅適用於急性炎症期的消炎止痛,不適合長期使用。4.油性藥膠布:可分為辛涼和辛溫兩種,辛涼性的藥布多含有冰片、薄荷、冬清油等清涼止痛成分,適用於紅、腫、痛明顯的實、熱型痠痛,貼敷後會有持續六到八小時的冰涼感覺;辛溫性的藥布多含有麝香、當歸、肉桂、川烏等熱性成分,適用於局部冰冷、水腫或是冬日易發的痠痛,貼敷後常有溫熱感,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舒緩僵硬的肌肉;辛涼性的貼布常常被調成綠色,辛溫性的藥布常常被調成褐色,賴郁凱醫師提醒,每日貼敷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六小時,以免皮膚過敏。5.水性貼布:伸縮性較好,皮膚刺激性較低,是皮膚敏感患者的最佳的選擇,但是,水性貼布的黏性較差,在關節處使用容易脫落,需要網套輔助固定。因其製造的技術層次較高,售價約為一般藥膠布的兩倍。綜合以上而言,痠痛的外用藥種類繁多,如果能正確的選用更能發揮良好的藥效;但是,賴郁凱醫師強調,使用時應注意上述外用藥均不可使用於眼睛四周、黏膜、傷口及濕疹患處,皮膚過敏體質者應避免長時間貼敷。兒童初次使用應注意皮膚狀況,避免過敏起疹,搔抓破皮造成感染。

鼻過敏主因:免疫系統不平衡

鼻過敏主因:免疫系統不平衡#過敏

中醫由古至今在治療鼻過敏方面累積相當多的經驗,再加上現代醫學對於過敏性疾病發病機轉的了解,結合中醫藥現代研究,以中醫免疫學為基礎結合辨病用藥,不但可以改善過敏體質、增強抗病能力,也可以清除緩解鼻腔局部病理反應,療效是肯定的。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傳統醫學科-林宗樾醫師表示,中醫治療鼻子過敏有以下幾種:一、內治:內服治療須依據證型而定,一般情況下,此病實者,熱者少、而虛者、寒者多。大體上可分為四型:(1) 肺氣虛寒症:治療主要以溫補肺氣,祛散風寒為主,常用玉屏風散合蒼耳散加減治療。若風寒襲肺,肺金受邪,營衛不和,可用桂枝湯加減治療。(2) 肺脾氣虛症:以健脾益氣為主,補肺斂氣法治療,常用補中益氣湯、參苓白朮散加減。(3) 腎陽虛症:治療採用補肺溫腎法,方用金匱腎氣丸。(4) 肺熱型:本型在臨床較少見,以清宣肺氣,疏氣通氣通竅為主,常用辛夷清肺湯加減治療。過敏性鼻炎無論偏寒或偏熱的體質,治療仍以虛證為主,許多鼻過敏小孩平日怕吹風,動不動就感冒,這類屬於“肺衛不固”型患者以玉屏風散療效佳,此方已被證實可以抑制IgE的產生及肥大細胞釋放生物活性物質的作用,可說是標本兼顧處方。林宗樾醫師指出,鼻過敏主要是因人體免疫系統的不平衡所致,臨床上先穩定症狀再加強體質的調理。先期中藥皆能緩解打噴嚏、流鼻水的症狀;後期則以健脾益氣補腎、扶正固本為目標,整體提昇人體的免疫能力,使之因免疫能力改善而達到治癒的目的。二、外治:薰蒸法,組成薄荷、鵝不食草、蒲公英、白芷、荊芥、皂角刺、當歸、熟地。鼻腔特別用油,組成如摩洛哥藍艾菊、白千層、頭狀薰衣草、馬鞭草酮迷迭香。以棉花棒沾油塗抹於鼻腔內緣周圍。三、針灸:取風池、迎香、禾髎為主穴,根據證型,選配肺俞、脾俞、腎俞。每次輪流使用主配穴各一對,每日一次,十次為一療程。宣通鼻竅,補肺健脾益腎,標本兼顧。耳針取肺、腎上腺、內鼻穴和內分泌、皮質下穴兩組交替使用。四、三伏天灸治療:取白芥子、細辛、甘遂研細末,用生薑汁調和,做成直徑約2cm大小藥餅,放在4cm防潮紙片上,用膠布將藥物固定於穴位:肺俞、風門、厥陰俞、心俞。在夏天初伏、中伏、末伏第一天,選上述三個俞穴雙側貼敷藥餅,每次約1~3小時,若感覺灼熱,即可將藥餅摘下,小兒貼藥40分鐘即可,皮膚過敏者慎用。五、按摩: 先將雙手魚際相互摩擦發熱,以魚際按於鼻兩側,沿鼻根至迎香往返摩擦至發熱為主,每日2~3次,或以食指商陽穴摩擦迎香、禾髎數次。

季節交替,異位性皮膚炎惱人

季節交替,異位性皮膚炎惱人#過敏

近來氣候溫差大,小心皮膚也隨之亮起紅燈,光田綜合醫院皮膚科張和興主任表示,尤其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由於皮膚平衡能力較弱、保水性差,油脂分泌不足,每當季節交替時,乾燥、紅斑、極度搔癢的皮膚往往造成極大的困擾。醫師建議,勤塗保濕劑、症狀嚴重時應到醫院接受治療,將可幫助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緩解症狀發生時之不適。張和興醫師表示,台灣十二歲以下的兒童,平均每百位就三位受異位性皮膚炎所苦;一般而言,季節交替時期常促使異位性皮膚炎發作,此類患者可能伴有鼻子過敏或氣喘的毛病,是一種會使得肌膚乾燥且奇癢無比的疾病,病童們常因無法控制的抓癢衝動而抓到皮膚出血為止,也由於身體上的不適,造成病童脾氣暴燥不安,是父母眼中的磨娘精。異位性皮膚炎的發作時而發生時而消失,天熱時易因熱流汗而癢,但天涼時又因過度乾燥而發癢。張和興主任進一步指出,異位性皮膚炎產生的皮疹好發於臉頰頸側、手肘窩或膝蓋等彎曲部位,嚴重者在四肢伸側,軀幹等都會有極癢的症狀,長期的搔抓、磨擦易造成紅疹、皮膚粗糙、苔蘚化甚至抓破皮而引起潰瘍、細菌感染及色素沉著等併發症產生。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是多方面的,減少接觸過敏原、做好皮膚保濕、維持在適當的生活環境、溫度及濕度中等,都是可避免病情惡化的方法,而傳統針對異位性皮膚炎在治療上多會給予類固醇藥物來緩解搔癢及紅腫症狀,但由於擔心長期接觸類固醇會為皮膚帶來變薄、色素改變等副作用,因此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對它是又愛又恨。張和興主任表示,近來針對異位性皮膚炎在治療上已有非類固醇新藥可供應用,針對症狀已延伸到成人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在美國及日本已經有兩年以上的治療成功經驗,此外,也是對於目前藥物反應不佳或擔心類固醇副作用患者的另一新選擇。

《解密謠言》吃麵包的健康大誤解

《解密謠言》吃麵包的健康大誤解#過敏

Q.吃麵包會胃腸不舒服嗎?A:這是因為製作麵包時,添加過多的改良劑。改良劑又叫做益麵劑,可以縮短發酵時間,讓麵包店的效率提高。沒有充分發酵的麵包,吃了容易脹氣,胃腸會感到不舒服。除了改良劑之外,製作發酵類的麵粉製品還會加入乳化劑、膨鬆劑和香料,這些添加劑過量的話,也有可能引起不適。經過發酵的食物,例如麵包和饅頭比較容易引起脹氣不舒服,同樣是麵粉製成的麵條不經過發酵,就比較少聽人抱怨吃過後會脹氣,主要原因都是因為添加劑導致發酵過程不完全所致。Q.吃麵包會引起過敏嗎?A:確實有些人會對麵包中的蛋白質過敏,也有人說是對麵麩過敏,因為麵麩就是一種蛋白質。製作麵包過程中放入的改良劑、乳化劑、膨鬆劑和人工香料,當然也是造成過敏的原因之一。除了部分對麵麩過敏的人之外,大部分吃了麵包會容易咳嗽,感覺喉嚨痰很多,是因為麵包裡添加了不好的油脂引起的。白油、酥油、氫化過的植物油等,都會引起痰多有黏液的感覺。Q.吃麵包會長痘痘嗎?A: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曾經發表研究結論說:「吃太多精製麵包,可能讓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長痘痘!」研究報告中說,精製的碳水化合物會引起體內一連串的反應,造成青春痘增生。 高糖、高油的精緻麵包是由磨碾得很細的麵粉製成,精製的澱粉雖然很容易消化,卻擾亂了榖類的蛋白質結構。澱粉類成分水解得愈細,進入體內變成小分子的單醣類就愈好吸收,血糖自然會升高,促使身體分泌大量胰島素、男性荷爾蒙等,結果就會是滿臉痘花。 這個理論雖然沒有受到科學界全面的呼應,但是高度精緻的麵食,對身體的反面影響,卻是大家的共識。麵包是西方人的主食,然而高度精緻的麵包,卻是近幾十年才出現的產品,可見長痘痘的原兇並不是麵包,而是在製作麵包過程中的過度細緻和添加物在作祟。(本文文案擷取自「只買好東西」一書,由新自然主義出版)

預防十一月流感高峰 呼籲施打疫苗

預防十一月流感高峰 呼籲施打疫苗#過敏

10/1起,65歲以上老人、6個月以上3歲以下幼兒、醫事及衛生等單位相關人員、禽畜養殖等行業相關人員、國小1-4年級學童及重大傷病患者等高危險族群及高傳播族群都可免費接種流感疫苗。但截至目前為止,免費流感疫苗的施打率並不高,(截至目前為止免費流感疫苗僅施打約2000人,自費更少只有近150人)。對此,羅東博愛醫院感染科主任盧進德提醒,所有符合資格的民眾,為了自身與他人的健康著想,民眾都應主動施打流感疫苗。流感是高傳染率的疾病,感染率約有40-50%,往往家中一個人患病,其它人都會跟著感冒。盧進德主任在門診就曾經見過一家老小四個人互相傳染、進而一起發燒求診的個案,這個家庭是因為小朋友仰賴阿公阿嬤照顧,阿公阿嬤感染流行性感冒後,小朋友也跟著被傳染,造成全家老小一起得到流行性感冒。又例如今年雲林縣第二監獄與第一監獄,先後傳出兩起流感群聚感染疫情,規模均超過百例,是今年少見的大規模群聚感染。由於監獄是高度封閉性的環境,又是集體生活,所以這波疫情特別嚴重。盧進德主任進一步以年輕學子為例,說明流感疫苗施打的重要性。年輕人長期在公共區域行動,很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侵襲,不過年輕人身體狀況通常較好,因此流感的症狀在他們身上可能不那麼嚴重。但是他們極有可能會將流感病毒傳染給家中的老人或兒童,並且在被傳染者身上產生嚴重症狀。再者,年輕學生常需要參與大大小小的考試,罹患流行性感冒,多少都會對學生的課業造成影響。因此年輕學子也相當需要施打流感疫苗,以保健康。衛生署預估十一月底進入流感高峰期,十二月耶誕節前後達到最高峰,今年十月十六日國內已出現流感首例死亡個案,南部一名七十五歲婦人發病後三天便死亡。另外香港也已經傳出水禽感染禽流感案例,而且根據WHO統計,今年人類禽流感案例越南五例、死亡五例,印尼二十例、死亡十七人,禽流感死亡率極高,養禽相關人員也應該盡速接種。盧進德呼籲:六十五歲以上長者、年滿六個月到三歲幼兒等易感染流感併發重症的高危險群,以及學生族群、經常出入公共區域者、家庭照護者(照顧老人或小孩)等,都應該接種流感疫苗。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