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

「牛」轉健康福袋-健康六招過好年

「牛」轉健康福袋-健康六招過好年#過敏

農曆春節將至,各式美味年菜紛紛出爐,容易讓人攝取過多食物熱量,加上天氣冷運動少,容易使心血管疾病復發,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在春節期間,注意「二多三少」的飲食原則,即以多蔬果、多高纖、低油脂、少調味品、少加工食品為原則。多從事戶外運動,若在團圓飯後來個摸八圈、撿紅點,也要常起來走動,避免造成過年跑急診的窘境。糖尿病防治沒有假期,要天天預防復發,過年服藥別懈怠-過年期間大多數醫療院所休診,臨時生病要找醫生並不容易,有些患者芥蒂過年吃藥不吉利,而自行停藥,但是一不注意飲食或病情控制不佳,很容易就發生血壓升高、血脂異常、血糖偏高等情形。其實要預防心血管疾病爆發,首重藥物治療,高血脂患者要定時服用降血脂藥,以防突發性心肌梗塞;高血壓、糖尿病患者,每天要定期監測血壓、血糖,除了留意是否保持在醫師建議的數值之內,更要遵從醫囑按時服藥避免數值高高低低,至於是否可以減藥或者停藥,都須與專科醫師討論,切忌自行停藥或用藥減量,且無論何時有症狀時,也不要諱疾忌醫。傳統過年,除了吃年菜,有些人會來個摸八圈、撿紅點,有些人太過於專注,常常一坐就是好幾小時,忘記起身動動,所以每到年後,就傳出許多麻將症候群,有的痛到手臂舉不起來,過完年趕忙到醫院就診,但酸痛還是小事,可怕的是引起血栓,打麻將打到喪命,這絕不是玩笑話而已,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大家,為了您的健康,定時起來走動一下,且應盡量避免盤腿而坐,每打完一圈或一輪後,就起身做些腰部及頸部的伸展操,讓肌肉得到適當的舒緩,以免長期專注牌局,低頭前傾、久坐的姿勢,造成肩頸、腰酸背痛。過年期間,不管是天候變化、家中清潔工作、假期出遊,都可能誘發氣喘復發,過敏兒的影響是多樣性的,不是像一般人認為的只要多帶件衣服保暖即可避免。衛生局提醒該注意下列事項:1.家中要適當除濕,控制相對濕度在50-60%之間,以減少黴菌和塵蹣的孳生。2.氣溫驟降時,應避免戶外活動,出門時盡量穿戴口罩及足夠衣服。3.食物用完要密封,門窗破洞應修補,適度、正確使用滅蟑餌劑,可減少家中的蟑螂。4.對花粉過敏的人,應避免在草叢花海中奔跑嬉戲。由於春節過年期間氣溫較低,加上因酗酒、抽菸,以及加上容易暴飲暴食、生活作息紊亂,是中風的高風險期,因此提醒相關慢性病患者要備妥用藥、正常飲食以及保持心情平靜,天冷還要注意洗澡熱水溫度,才是預防中風根本之道;衛生局更提醒三高患者及一般民眾注意,一旦出現中風跡象,如:身體單側突然麻木或軟弱無力,視力突然模糊或減弱、突然無法正常說話或聽不懂別人說的話、突然感到暈眩或無法正常走路、突然嚴重頭痛並伴隨嘔吐等症狀,應立即送醫。照顧身體健康沒有假期,休假不忘運動,經常活動一下筋骨,衛生局提供健康六招,讓您牛年運氣、福氣、健康,通通發!發!發!★「牛」轉健康福袋-健康六招 ★第一招:健康飲食每日蔬果五七九(兒童5份、成年女性7份、成年男性9份),少油、少鹽、少糖、高纖、定時定量五原則;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與膽固醇,控制體重,輕盈一生。 第二招:健康運動每日健走一萬步,可促進血液循環,增加肌肉與血管彈性,減少血管阻塞機會。配合生活作息,選擇適合自己體能的運動種類及運動量,最好(1)在飯後1小時,每週至少3次,(2)每次至少30分鐘,覺得有點喘、累、出汗(或心跳約130下);(3)規律及持續運動,效果較佳。  第三招:健康生活菸、酒是許多慢性病症的危險因子,減少飲酒,拒絕抽菸及吸二手菸,身體零負擔,健康沒煩惱。 第四招:健康體位「腰圍上限八九十,遠離代謝症候群」,知道自己的腰圍數值,定期測量血壓,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中老年慢性病不上身。 第五招:健康分享親友聯誼,架起友誼支持網絡,彼此分享與扶持;培養休閒娛樂生活,及幽默風趣的生活態度;情緒穩定,是提升身體免疫力的良藥。 第六招:健康久久健康長壽之道,貴在先關心自己的健康,不是等到生病的時候才開始注意。平時多吸收健康知識,養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以段練「百病不侵」的健康身體,請上衛生局網站(網址:http://www.health.gov.tw)提供正確健康資訊。

輪班工作疲累不堪 ”聰明”改善睡眠品質

輪班工作疲累不堪 ”聰明”改善睡眠品質#過敏

猝睡症、睡眠呼吸中止與輪班工作睡眠障礙(SWSD)等現象,皆可造成工作時的過度嗜睡;猝睡症肇因至今仍舊不明,罹患人口大約每2000至4000人中有一人,某些患者一但發生猝睡症狀,將隨即進入睡眠狀態,嚴重干擾日常生活,使得患者難以進入工作職場中正常生活。至於睡眠呼吸中止症,則是患者在睡眠時,呼吸道遭到阻塞,使得空氣無法進入肺部,造成呼吸不順暢,影響體內氧氣濃度,在睡眠狀況不佳下,影響白天工作時精神,增加工安危險,罹患人口在30歲以上的成人,男性約4%,女性約2%,為了改善其生活品質,目前雖有減肥,側睡,牙套,手術治療與陽壓面罩治療等方法,仍有許多病患遺有日間嗜睡之症狀。三軍總醫院睡眠中心主任彭萬誠指出,工業發展下,工廠為了增加產能採取輪班制度,所誕生的輪班工作睡眠障礙(SWSD),也算一種新興文明病。根據外國醫界統計,在工業化國家中,工作人口中有輪班狀態者,約佔15~20%,其中有此障礙者,約有5~10%。這群從業人員因應工作所需,改變生理時鐘,不過「在需要清醒時仍昏昏欲睡,需要睡眠時卻輾轉反側」仍是普遍現象,甚至會影響工作狀態,如果三個月以上,都有睡眠不足、憂鬱、身心靈狀況失調現象,就得小心是否有此困擾,採取更積極的作法。目前醫界面對睡眠不足的藥物治療,有醒覺促進劑,俗稱聰明藥的「Modafinil」,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核准的適應症為:改善因猝睡症引起的日間過度睡眠症狀、睡眠呼吸中止症經陽壓面罩治療仍遺有日間嗜睡之症狀與輪班工作睡眠障礙;不過,國內衛生署只批准健保給付疾病為猝睡症,不屬於此疾病者,需得自費才行。一顆藥效幫助清醒約可維持12-15小時。另外該藥對常人用於矯正時差,智力競賽,前線軍隊作戰能持續保持清醒,都是可能的效用。彭萬誠醫師提醒,用藥方面,患者需注意,雖然藥品沒有成癮性、副作用低,安全性等級高,不過一天只能一顆,少數患者會有過敏、皮膚疹等徵狀,如果服用此藥後產生精神飽滿,下班後反而有不易入睡現象,建議與醫師多方溝通。另外,公司在設置夜班人員工作環境時,如果想要員工發揮如上白天班的衝勁,彭萬誠醫師建議從業環境要明亮,以光線刺激員工工作動力;排班時可採取順時鐘排班法,即以「大夜、白班、小夜」的三班輪流交替型態,讓員工可以獲得充足的轉換時間,將生理時鐘調整到最佳狀態。延申閱讀:http://www.uho.com.tw/focus_sleep.asp

預防”治病”變致命 提昇銀髮族用藥安全

預防”治病”變致命 提昇銀髮族用藥安全#過敏

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及器官功能的逐漸衰退,身體的毛病也隨之增加,因此老年人看病的科別與用藥種類便也相對複雜。據統計,超過65歲的老年人中,有2/3每天使用一種或多種藥物,而其中有1/4每天服用3種以上的藥物。由於服用藥物種類多,再加上老年人身體狀況及認知功能退化等因素,銀髮族群的用藥安全就更教人擔憂。瞭解老年人生理機能的老化現象,將有助於我們防範藥物不良反應的發生,我們可以從藥物在體內的吸收、分佈、代謝、排除說起:◆ 吸收:老人因內臟血流的減少,腸胃蠕動減慢,相對的,藥物的吸收速率也會減緩,但對藥物的總吸收量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分佈:老人體內脂肪會變厚,使得脂溶性藥物在體內之分佈體積變大了,造成脂溶性藥物的血中濃度下降,在臨床上的反應是病人可能覺得藥物「沒有效」。相對的,水溶性藥物的分佈體積變小,因而血中濃度變高了,嚴重的話可能造成藥物毒性反應;或者因為營養不良促使藥物與血液中的白蛋白結合率下降,間接提高藥物在血液中濃度,造成藥物副作用或不良反應更為敏感。◆ 代謝:由於老年人代謝藥物的肝臟酵素減少之故,使得其代謝藥物的速率僅為年青人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左右,因此易造成藥物堆積,產生中毒的機率也因此大幅提升。◆ 排除:腎臟是排除藥物的主要器官,老年人的腎臟功能會隨著年齡下降40~50%,如此一來造成藥物從腎臟排除不易而堆積,因此醫師在劑量的選擇上就要特別小心。奇美醫院藥劑部 - 王慧瑜總藥師表示,由於老年人對藥物的吸收、分佈、代謝、排除不同於一般成年人,加上老人家視力、記性的衰退,一不小心「治病」的藥物就可能成了「致命」的藥物。此外,隨著服用藥物種類的增加,可能造成老年患者未能遵醫囑服藥,甚至發生藥品的交互作用及不良反應等意外,因此銀髮族群用藥是具有高危險性而須加以防範的。提昇老年人的用藥更安全,王慧瑜總藥師建議民眾能注意以下幾點:一、使用藥品分裝盒:協助老人家將種類多或服藥時間複雜的藥物依服用時間分裝在藥品分裝盒,以確保服藥的正確性。二、清楚閱讀藥袋上的各項說明:領藥時確認姓名、藥品、數量、途徑、用法,若有疑問,應當場詢問藥師或醫護人員。三、藥袋不要提前丟棄:在藥物使用完畢之前,千萬不要將藥袋丟棄。藥袋上常印有藥品相關訊息,例如藥名、用法、領用日期甚至藥品外觀說明,如果藥品尚未用完即將藥袋丟棄,很可能因此忘了藥品的服法而錯服藥物。四、主動告知用藥狀況:例如是否遵從醫囑服藥、服藥後身體有無變化、是否到過其他科領用藥物、用藥期間是否服用中藥等,這些訊息有利於醫師開立藥物時的考量。五、主動告知過敏史:如此可以避免醫師開出類似的藥物,防止嚴重的過敏反應發生。六、不可在同一時間服用兩次劑量的藥物:曾遇過病人知道服藥順從性是重要的,但不知道忘服藥物的處理方式,因而在想起忘記服藥的時候,就「順便」補吃忘記的量,這是很容易造成藥物中毒的危險舉動。七、固定醫院或醫師看診:如此可避免因跨多科醫師導致重複開藥或發生藥物交互作用之不良反應等。當老年病患或家屬(照護者)領取藥品時,應向醫師或藥師確定以下問題是否已經完全瞭解:★ 那些藥物可以一起服用或分開服用?★ 服藥時間與吃飯(食物)時間應相隔多久?★ 忘記服藥時該怎麼辦?★ 藥物可能引起之「嚴重」副作用為何?有那些症狀時應告知醫師?★ 何時應再回醫院做藥物之反應或不良反應之監測?確定以上答案後,服藥期間若有任何問題,應隨時請教醫師或藥師。總之,銀髮族群的用藥安全並不僅是醫療人員的責任,個人乃至於照護者若能在領藥、用藥時多一分的注意,也就能減少一分藥物引起的意外了。

異位性皮膚炎 要避免過度清潔沐浴

異位性皮膚炎 要避免過度清潔沐浴#過敏

異位性皮膚炎有些醫師稱之為幼兒性溼疹是一種易發生在嬰幼兒、兒童及青少年時期的慢性且易復發的搔癢性皮膚病變,大約有3%到5%的孩童六個月大到十歲患有異位性皮膚炎,且60%在一歲發病,其中病情的輕重程度差異很大,為恭紀念醫院皮膚科 - 賴義傑醫師表示,依患者年齡及病灶分部,常將異位性皮膚炎的病程分為三期:● 嬰幼兒期二歲到十二歲:病發部位除了尿布包裹的範圍外,幾乎全身都會波及,尤其臉部、頸部及四肢的伸側及屈側部位。● 兒童期二歲到十二歲:大部分發生在手肘前凹窩、膝蓋後方及頸部,比較嚴重的甚至可到全身。● 青少年十二歲到成人:常見四肢彎曲部位,甚至於手掌及腳掌。 照顧異位性皮膚炎的小孩該注意那些事情?賴義傑醫師提出以下幾點說明。1. 環境中過敏原:灰塵和塵螨是常見的過敏原,因此家中不要鋪地毯盡量減少家中灰塵,起居室內溼度不要太高,減少絨毛玩具,不要養貓養狗及不要讓小孩吸二手菸。2. 貼身衣物選擇:儘量穿著純棉衣物,床單、枕頭套、毛巾亦要常常清洗,晾曬在陽光下。3. 細菌:急性反覆發作的溼疹,尤其合併有抓痕或慢性控制不佳的皮膚炎,應考慮是否有皮膚感染的可能性而給予抗生素治療。 4. 冷熱溫度:有些孩童在較熱時,易出汗而特別癢,而有些在寒冷時,因乾燥而覺得癢,因乾燥而覺得癢,因此溫度保持適中,避免環境溫差過大。 5. 食物:少吃牛奶、蛋、海鮮、醃、燻、罐頭等加工食物,但部分報告顯示,食物對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情影響有限,所以,建議在各種治療方式都無法減輕病情,才考慮限止某些食物。 6. 情緒和壓力:情緒和壓力也會影響孩子搔抓的習慣,需隨時留意紓解患者的壓力和情緒。 賴義傑醫師指出,皮膚保濕,為各時期異位性皮膚炎的最佳根本治療。像是每天用微溫的水沐浴,洗澡水溫不要過熱,房間溫度不要調過高。要避免過度清潔沐浴,可使用無皂基肥皂或沐浴乳來清洗,以避免洗掉皮膚天然皮之保護層;洗澡後要立刻擦上保濕性及修復性強的乳液或乳霜,一般嬰兒乳液、嬰兒油對改善病情沒有用。綿羊油或綿羊乳液則要避免,因為羊毛脂本身可能引起過敏。此外,清潔沐浴用品及所有保養乳液、乳霜,不要含有香料和酒精成分,甚至防腐劑、乳化劑也應避免。 異位性皮膚炎雖是一種複雜有麻煩惱人疾病但只要家長、病人、醫生能充分溝通,加強保濕,避免皮膚過度乾燥,並配合適當的藥物控制與常常保持居家環境清潔乾淨。治療異位性皮膚炎,會有令人滿意的結果。

拯救冬天皮膚乾燥脫屑 六招就搞定

拯救冬天皮膚乾燥脫屑 六招就搞定#過敏

冬季最常見的皮膚問題是皮膚乾燥,皮膚乾燥常帶來許多惱人的皮膚疾病如冬季濕疹的發生、手部濕疹、富貴手等的增加或惡化;異位性皮膚炎、魚鱗癬、乾癬等疾病的惡化。冬天皮膚為什麼會乾燥?奇美醫院皮膚科 - 賴豐傑主任表示,皮膚最外層角質層的功能是保護肌膚抵抗外界的侵害,防止水分流失及保持濕潤;但因環境的濕度、溫度,與不當的清潔等都會破壞角質層的基本功能。肌膚的角質層不健康,凝水力就會變差,即使補充了大量的水分還是會流失,當角質層受損後本身的角質細胞就可以產生一連串發炎反應,當然,外界各種過敏原及化學物質更容易穿透皮膚,而使皮膚產生過敏或發炎反應。皮膚角質層的脂質含量或含水量會受年齡、性別、營養狀況及季節等因素的影響,年齡越大則角質層中的脂質生成減少,而冬季的脂質含量亦較夏季顯著減少;由於完整的角質層是皮膚光滑細膩、保濕而又有彈性的關鍵。冬季皮膚之所以會呈現乾燥沒有光澤、脫屑甚至龜裂,其實是與角質層中脂質、含水量與自然保濕因子成分的減少有密切關係,就像稻田缺水時地表呈現龜裂現象一樣。■ 冬季最常見的皮膚疾病賴豐傑主任指出,冬季最常見的皮膚疾病首推冬季濕疹。冬季濕疹又稱為缺脂性濕疹,是因為皮膚表面脂質的減少,所引起的濕疹。任何人都可能得到冬季濕疹,特別是濕度急速下降時,人體皮膚的調適來不及,便會產生典型的冬季濕疹。但是對於原本皮脂腺活性較低且皮膚較乾者,如老年人、惡病質、營養不良者因為皮膚保持油脂及水份的能力下降,則將會更加容易發生冬季濕疹與惡化。所以冬季濕疹常發生於中老年人外,乾性皮膚者、乾皮症或魚鱗癬患者或者因某些疾病或營養不良而導致皮膚乾燥者亦是常見,因此冬季濕疹又稱為乾性濕疹或老年性濕疹。■ 乾燥肌膚如何保養與照顧乾燥肌膚如何保養與照顧乾燥肌膚的保養與照顧首重滋潤與保濕,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油性保養品、另一類是保濕保養品。第一類--油性保養品:通常含有凡士林、綿羊油等油性成分,其作用主要使表皮欲蒸散之水分減少,一般說來較便宜,適合老人家全身使用;其中,凡士林更是便宜又好用,值得推薦給大家,只是有些人覺得太油膩。第二類--保濕保養品:多含有自然保濕因子的某些成分、或甘油、己六醇等,以增進角質層的含水性達到保濕效果,一般說來較貴一些。提到預防之道,賴豐傑主任說,就是設法使皮膚恢復其正常的含水性,其方法如下:一、居住的室內溫度不宜過低;若有使用暖氣,宜注意屋內相對濕度維持。二、乾燥的季節,洗澡次數宜儘量減少,且以淋浴為主,若要浸浴,應加入沐浴油浸泡;肥皂儘量少用,且宜用去污力較溫和者;特別是上述好發冬季濕疹的部位,更應少用肥皂的使用,因為肥皂會除去油脂,將使這些地方的皮膚更為乾燥。三、不要用太熱的水,持續沖洗容易乾燥的部位;很多人都有經驗洗熱水澡會暫時止癢很舒服,但太熱的水反而會使皮膚更為乾燥,不要為一時的快樂而造成更久遠的痛苦。四、早晚擦適量的凡士林或乳液來補充皮膚的油脂;普通乾燥的皮膚,用乳液應已足夠,但嚴重的乾燥或龜裂的肌膚則須凡士林較適當。五、避免直接穿著毛料的衣褲;裡面最好先穿一件純棉的衣物,避免毛質衣物,減少對皮膚刺激。腰帶也不要繫得太緊,以減少摩擦。六、最重要的一點是:不可用指甲搔抓,越抓越想抓,好像不抓不會止癢一樣,甚至有人認為皮膚癢就是長蟲,所以洗澡時,鹽巴、明礬通通用上了,大力的搓、擦、洗,造成皮膚的二度傷害。若有癢感可塗抹止癢藥劑,口服止癢藥劑或用手輕拍,因搔抓極易使病灶產生濕疹樣變化。若已產生破裂、潮紅或落屑,則須至皮膚科門診請教醫師,給予適當的藥物治療,以免病情惡化。治療首重預防,適當的預防就可以過個不癢的冬天。

美白化粧品您選對了嗎?

美白化粧品您選對了嗎?#過敏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俗話說:「一白遮三醜」,追求美白無暇的肌膚一直是多數台灣女性的夢想,坊間不少美白產品也因而大行其道,而為了吸引消費者目光,業者紛紛打著「明星愛用」、「人氣推薦」、「X天縮小斑點面積」等宣傳花招,以吸引消費者注意,可是美白化粧品選擇不能只看表面喔!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維護消費者的權益,於今年陸續至轄區藥局、藥粧店、超市及賣場抽查美白化粧品,不合格產品,皆已依法處辦。此次品質檢驗係針對產品有無含汞及對苯二酚(Hydroquinone)成分檢驗,衛生局表示,汞對皮膚具有暫時性漂白作用,可是長期使用反而會造成黑色素沉澱,甚至引起過敏性皮膚炎及汞中毒等。民國72年行政院衛生署早已公告禁止添加於化粧品中;至於對苯二酚,其作用為干擾黑色素形成,臨床上對於雀斑、老人斑及口服避孕藥所誘發之肝斑,均有消褪漂白之作用,但若不當使用,易造成皮膚炎、紅斑、灼傷及不規則皮膚去色素化等副作用,因此民國79年衛生署也已公告將對苯二酚列為藥品管理,一般化粧品中不得添加,違反前述規定,可依化粧品衛生管理條例或藥事法之相關規定處辦。   至於標示檢查結果不合格原因,其中有9件產品宣稱誇大療效,7件標示不全,5件同時標示不全及宣稱誇大療效,2件與行政院衛生署核可之品名或仿單標籤黏貼表內容不符,1件標示不全且品名與行政院衛生署核可之產品名稱不符,1件產品宣稱「SPF15PA+」防曬作用,未申請含藥化粧品許可證。衛生局表示,此次檢驗結果,品質雖然全數合格,然近年來違規添加汞鹽產品仍時有所聞,衛生局亦再次提醒消費者,美白效果並非一蹴可及,不要輕易相信「速效美白  x天保證見效」等誇大不實產品,且購買時,應檢視產品有無行政院衛生署公告之美白成分,並選擇信譽良好的廠商及標示完整的產品,才能讓自己白的健康又漂亮。消費者如有疑問可撥打市民熱線1999(撥打1999熱線以市話費率計費,外縣市民眾撥打02-27208889)轉7105,將有專人為您服務。

持續性慢性咳嗽 當心惡化變呼吸衰竭

持續性慢性咳嗽 當心惡化變呼吸衰竭#過敏

小勇(化名)是12歲7個月大的男生,因慢性咳嗽有膿痰及反覆性下呼吸道感染而來就醫。檢查時發現他的肺部有囉音,胸部X-光發現右中肺葉有肺炎和支氣管擴張現象,用高解析度電腦斷層掃瞄檢查,治療後病況改善許多,現已出院並定期回門診追蹤。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任曾慶昌說,支氣管擴張症定義是指永久性膨脹支氣管,支氣管及其周圍因發炎或感染而遭破壞,造成呼吸道阻塞。曾慶昌提醒,家長應注意小朋友是否有慢性咳嗽或化膿痰。反覆性下呼吸道感染,嚴重的話甚至可能出現咳血情形。聽診檢查時,呼吸會有囉音,用X-光檢查時會出現支氣管擴張現象,形狀像鐵路軌道,而且支氣管分佈顯得擁擠密集。就像上述治療情形,診斷支氣管擴張症除了用X-光以外,也可以用電腦斷層掃描。支氣管擴張症有先天性也有後天性,如支氣管阻塞、囊性纖維化、纖毛運動障礙、免疫缺乏、alpha1 antitrypsine缺乏、過敏性疾病等等。但是此病有時侯也可能是特發性,原因不明。如果置之不理,此病很可能惡化變成呼吸衰竭,因此早期就醫,才能有效控制病情。治療方法包括物理治療、外科治療,可使用化痰藥物、抗生素、支氣管擴張劑、類固醇,也需經常補充水份。患者因重複感染必須定期回門診追蹤,每年照肺部X-光,做肺功能檢查,施打流行性感冒疫苗、肺炎鏈球菌和嗜血桿菌疫苗。

腰酸背痛!貼布與外用藥你用對嗎?

腰酸背痛!貼布與外用藥你用對嗎?#過敏

腰痠背痛是當今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困擾。痠痛的原因與性質千奇百怪,有人因為工作操勞,也有人因為臥床太久造成全身酸痛。市面上充斥各種隨手可得的痠痛藥品與成藥,可噴、可擦、可貼,你用對了嗎?從中醫的觀點來看,酸痛依據其特性可分為:虛、實、寒、熱等幾大類。舉例而言,因為搬重物不慎閃到腰造成的急性腰痛,多屬於實症;老人家腰背無力,痠軟不耐久站,屬於虛症。痠痛屬於實者,需要用瀉法,馬上消炎止痛,患者才會舒服;痠痛屬於虛者,需要強筋壯骨,改善循環,痠痛才會緩解。另外,有些痠痛容易紅、腫、熱、痛,需要馬上冰敷疼痛才能緩解,這些多屬熱症,最常見的是痛風;另外,有些痠痛冬天易發,容易冰冷無力,熱敷後症狀便會緩解,這種多屬寒症,最常見的是退化性的膝關節炎。不同的酸痛需要不同的處理,正確選用外用藥方能有效緩解症狀。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 - 賴郁凱醫師表示,目前有多種治療酸痛的外用藥,如:痠痛噴劑、痠痛乳霜、三黃膏、油性藥膠布、水性貼布等,讓酸痛症患者可以有多種的選擇。以下簡單介紹各種外用藥的使用時機。1.痠痛噴劑:本身具有使用方便的特質,針對患處按壓二至三下,藥液馬上可以均勻地分佈於皮膚,成分包含辛涼及辛溫不同特質的中藥,使用可以快速的產生冰涼止痛的效果,冰涼消退後也有溫熱舒暢的感覺,無論寒、熱、虛、實皆可使用,缺點是藥效無法持久,需要反覆使用,對於運動員或戶外活動,肌肉勞損痠痛時,方便實用。2.痠痛乳霜:成分與痠痛噴劑相近,但是,改以乳霜為基劑,親膚性高,藥效比噴劑持久,對於肌肉僵硬處的痠痛,使用後更易於按摩,可促進局部肌肉的鬆弛,緩解痠痛。3.三黃膏:含有多種清熱、消腫的中藥,對於急性跌打損傷、骨折整復後局部的腫痛能有效的緩解,適用於實、熱症的痠痛,因為成分具有刺激性,反覆敷貼容易造成皮膚過敏,所以僅適用於急性炎症期的消炎止痛,不適合長期使用。4.油性藥膠布:可分為辛涼和辛溫兩種,辛涼性的藥布多含有冰片、薄荷、冬清油等清涼止痛成分,適用於紅、腫、痛明顯的實、熱型痠痛,貼敷後會有持續六到八小時的冰涼感覺;辛溫性的藥布多含有麝香、當歸、肉桂、川烏等熱性成分,適用於局部冰冷、水腫或是冬日易發的痠痛,貼敷後常有溫熱感,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舒緩僵硬的肌肉;辛涼性的貼布常常被調成綠色,辛溫性的藥布常常被調成褐色,賴郁凱醫師提醒,每日貼敷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六小時,以免皮膚過敏。5.水性貼布:伸縮性較好,皮膚刺激性較低,是皮膚敏感患者的最佳的選擇,但是,水性貼布的黏性較差,在關節處使用容易脫落,需要網套輔助固定。因其製造的技術層次較高,售價約為一般藥膠布的兩倍。綜合以上而言,痠痛的外用藥種類繁多,如果能正確的選用更能發揮良好的藥效;但是,賴郁凱醫師強調,使用時應注意上述外用藥均不可使用於眼睛四周、黏膜、傷口及濕疹患處,皮膚過敏體質者應避免長時間貼敷。兒童初次使用應注意皮膚狀況,避免過敏起疹,搔抓破皮造成感染。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