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

AED救猝死 把握緊急救命6分鐘!

AED救猝死 把握緊急救命6分鐘!#猝死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人的心跳每分鐘60至100下,但如果心臟電流傳導系統被某些因素擾亂,導致心跳太快、太慢或不規律的跳動等狀況,就叫做心律不整。根據統計,心臟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的第2位,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廣急救教育訓練及公共場所設置「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簡稱AED),期望掌握4至6分鐘「黃金救命時間」,提高患者救活率。心律不整 猝死風險高台北慈濟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張耀庭說明,心臟是人體重要器官,而心臟電氣傳導系統能主宰心臟跳動收縮。心律不整是常見心臟疾病,其中最常見的「心室顫動」約占台灣人口1%,為最嚴重的心律不整。若沒有及時治療會導致死亡,也就是所謂的心因性猝死。心律不整種類繁多,大致可歸類出3種情況:1)早期收縮:心室或心房收到正常心臟傳導系統傳來的訊號前,便自行跳動而產生不規則心跳。如心室早期收縮、心房早期收縮。2)快速心律:與心臟異常放電或異常傳導等有關,會依發生位置不同而有不同表現。如陣發性上心室頻脈、心房撲動、心房顫動、心室頻脈等。3)慢速心律:心臟結構異常者較常發生。如病竇症候群、房室傳導阻礙。猝死來得又急又快 CPR+AED緊急救護黃金時間為6分鐘內若發現有人突然的休克昏倒,疑似心室顫動,血液無法運送至全身,造成腦部缺氧。而腦部缺氧若超過6分鐘,則可能因此受損變成腦死或植物人,甚至在送醫前便已死亡。因此如可可以馬上對患者進行「心肺復甦術(簡稱CPR)」,並搭配「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簡稱AED)」急救。AED因操作簡單而被稱為傻瓜電擊器,是一種可攜帶式的醫療設備。機器可自動分析患者的心律,判斷是否需要電擊,指需按照指做,有可能因此救人一命。目前台灣對於操作AED急救法規上可免除刑責,民眾不用擔心因此觸法或判斷錯誤造成傷害。「心律不整」是一種心臟不正常放電的疾病,常造成心跳速度異常或不規則跳動,許多人不瞭解其疾病的嚴重性,而忽略它或是無視它。但嚴重時卻可能導致中風、休克、心臟衰竭、猝死等嚴重併發症。有心血管病史、冠心症、曾接受繞道手術或心臟支架、心臟衰竭、心肌病變、高血壓的病人需特別注意,若休息時心跳常常超過每分鐘100下或者低於60下,又或者心悸伴隨有明顯胸痛或頭暈,則應及早到醫院檢查並定期追蹤血壓、血脂、血糖狀況,且生活中盡力減少壓力與負面情緒、維持正常作息、固定的運動習慣以及均衡飲食習慣,以避免憾事發生。

睡眠呼吸中止症 猝死風險提高逾2倍

睡眠呼吸中止症 猝死風險提高逾2倍#猝死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每年3月15日是世界睡眠醫學會訂定的世界睡眠日,今年主題為「健康睡眠,健康老化」。國際睡眠調查發現,僅有10%的人認為自己的睡眠品質非常好,且民眾面對睡的問題也僅有35%會求助醫師或睡眠專科醫師。台灣睡眠醫學會理事暨台北榮民總醫院睡眠醫學中心執行長周昆達醫師表示,除了失眠、睡眠缺乏外,影響民眾睡眠品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睡眠呼吸中止症,長期下來會對身心造成嚴重的影響,甚至睡眠中發生猝死的風險高於一般人2.5倍。好的睡眠品質為健康的基石,呼籲民眾若有睡眠相關問題應積極諮詢醫師並且持續接受治療。8成民眾希望提升睡眠品質 高達6成卻選擇相信網路資訊而非就醫三人中就有兩人會在夜間醒來至少一次;呼吸中止症患者六成現未接受治療此研究針對橫跨歐、美、亞洲的12個國家、共11006名成人進行調查,發現民眾周間睡眠時間平均為6.8小時,而多數民眾認同睡眠對整體健康有重大影響,卻僅有1成民眾表示其睡眠品質非常好,而近7成(67%)民眾在夜間至少會醒來一次。8成的民眾希望改善睡眠品質,但超過6成(62%)民眾選擇參考網路資訊而非就醫。周昆達醫師表示,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建議成人每晚應該睡足7至9小時,由於國人的工作時數在世界名列前茅,推測民眾的睡眠時數很可能達不到這個標準。除了睡眠時間不夠,「睡眠呼吸中止症」是除了失眠外常影響民眾睡眠的慢性疾病。但根據調查結果,65%確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從未治療或現已停止治療。周昆達醫師表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為最常見的類型,主要成因為睡覺時上呼吸道反覆塌陷,呼吸道阻塞無法呼吸,重度患者這樣的情形每晚甚至可能發生500多次以上。國外研究更發現這些患者在深夜至清晨發生猝死的風險是一般人的2.5倍。周昆達醫師表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盛行率約2至10%,估計全台灣有數十到數百萬的患者,通常年紀較大、男性、肥胖、呼吸道狹小、慢性鼻塞、氣喘、吸菸等風險較高。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常有打鼾、白天昏昏欲睡、短暫噎住或倒吸一口氣清醒過來等症狀。長期會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也升高癌症、高血壓、心臟病、中風等疾病的風險。輕忽睡眠呼吸中止症未治療 39歲壯男不幸中風周昆達醫師呼籲,改善呼吸中止症可以先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例如減肥、不喝酒、戒菸或改變睡姿,而目前治療第一線多建議使用陽壓睡眠呼吸器,藉由持續維持呼吸道正壓、產生風壓,來防止呼吸道在睡眠時發生塌陷而阻塞。過去針對中重度患者會推薦陽壓睡眠呼吸器治療,但今年2月美國睡眠醫學學會發表的治療指引,卻不再強調以疾病嚴重度來界定,因此即使是輕度患者也可考慮使用陽壓睡眠呼吸器治療。此外還有其他治療,包括口腔矯正器或手術治療等供患者選擇,有需求的患者可找專家進一步評估。患者常見治療動機不足與持續度不佳的現象,自認症狀不嚴重而輕忽治療重要性。周昆達醫師分享,一名39歲壯年男子,因長期夜間打鼾睡不好,被枕邊人帶到醫院接受檢測,確診為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每小時呼吸中止至少30餘次。醫師建議積極減重及應用陽壓睡眠呼吸器治療。然而患者因未遵從醫囑接受治療,3個月內竟然中風,醫師建議確診後及早治療,減少遺憾的發生。睡眠呼吸中止症對健康的影響廣泛,即使短期症狀不顯著,長期也容易有不良的影響。周昆達醫師呼籲,民眾若有長期打鼾或白天精神不濟等症狀,宜求助睡眠專科醫師進一步評估與治療。睡眠呼吸器通常約需2周至1個月的調適期,建議患者應調整心態與睡眠呼吸中止症和平共處,並且定期回診及追蹤治療反應,享有良好睡眠品質,打造健康人生!

猝死可預防!前1週恐有胸痛等3徵兆

猝死可預防!前1週恐有胸痛等3徵兆#猝死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40幾歲的劉先生2週前曾因昏厥就醫,心臟超音波報告寫明「肥厚型心肌病變」。然而今突然心因性猝死,來不及和家人說聲再見。劉太太表示劉先生前幾天於睡夢中心跳停止過世,未曾再醒來。心因性猝死發生 存活率僅10至30%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心臟血管科醫師林廷澤表示,「心因性猝死」定義是心臟疾病引起的非預期性死亡。男性發生率高於女性,平均發生年齡約55到58歲,發生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加。例如50歲族群為1/1000,而75歲則增加到8/1000。然而,心因性猝死卻占年輕族群死亡原因的多數,加上突然、非預期性的特性,帶給社會經濟和家屬心理重大衝擊。心因性猝死存活率不高,僅10至30%。心因性猝死原因 冠狀動脈疾病佔70%8成以上的心因性猝死,由心室頻脈或心室顫動引起。猝死的男性患者中80%由冠狀動脈疾病引起,而女性則較多因遺傳性的心肌病變和心律不整所引起。猝死可能是先天遺傳的影響或是後天環境和行為的改變,主要可分成冠狀動脈疾病、心肌病變和遺傳性離子通道病變等3類:1) 冠狀動脈疾病(約占70%)/冠狀動脈疾病為心因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大多是曾經心肌梗塞後留下心臟疤痕,形成容易心室心律不整的環境。慢性冠狀動脈狹窄,也是心臟衰竭的原因之一。2) 心肌病變(約占20%)/肥厚型心肌病變、擴張型心肌病變、急性心肌炎、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和先天性冠狀動脈開口異常,都是造成心因性猝死的原因。然而診斷困難和過慢發現,都讓患者在猝死後才被診斷出來。3) 遺傳性離子通道病變(約占10%)/這類病人超音波和心電圖檢查沒有異常的心臟結構,往往因為遺傳性的離子通道病變造成心室心律不整而發生猝死,尤其常見於45歲以下患者,例如東南亞男性好發的布魯格達氏症候群、Long-QT症候群、多形心室心動過速等都會造成年輕患者猝死,也帶來家庭和經濟上的巨大衝擊。猝死前1天到1週 容易出現胸痛、呼吸困難或心悸林廷澤醫師表示,雖然是猝死,但大部分患者在發病前仍有危險徵兆,卻常常被忽略,失去提早診斷和預防的機會。研究顯示,猝死前的1天到1週,約有5成患者有胸痛、2成患者有呼吸困難或心悸等症狀,其中女性較男性更容易有呼吸困難的表現,然而發生上述症狀,僅不到20%患者會到急診就醫。因冠狀動脈疾病為心因性猝死的主要原因,民眾應留意其危險因子,例如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和抽菸等,皆需積極改善和預防。其他危險因子包括猝死的家族史、慢性發炎(如血液中的C反應蛋白上升)、飲酒和咖啡過量、攝取過多容易氧化的脂肪酸等。防心肌梗塞猝死 控制生活很重要林廷澤醫師提醒,心肌梗塞患者應該積極預防猝死發生,除了按時服藥外,發生胸痛、心悸或呼吸困難等症狀時,應提高警覺,盡快就醫。患冠狀動脈疾病的患者,需進一步加強控制上述的危險因子,改善代謝症候群,戒菸和適時適量運動,預防心肌梗塞發生。而心肌病變和遺傳性離子通道病變的患者,建議積極確定診斷,並依照發生猝死的危險分級接受抗心律不整藥物和體內去顫器治療,還要提醒直系血親家族成員做篩檢,早期診斷。

鐵漢拔河險猝死 突發心室顫動害的

鐵漢拔河險猝死 突發心室顫動害的#猝死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拔個河竟差點死掉!44歲的劉先生有著183公分、近百公斤的魁梧身材,平時自稱「鐵漢」,沒想到8月底回部落參加豐年祭拔河比賽時,突然休克,失去呼吸、心跳,就醫後被診斷為「致命性心室性心律不整」,原來是劇烈運動造成突發性心室顫動,醫師為他執行「植入式心臟去顫器」置放手術,術後4天即順利出院。劇烈運動性容易造成致命的心室顫動劉先生表示,他平時無病無痛,自稱「鐵漢」,只要有酒攤必到,卻沒想到拔個河就差點猝死。根據統計,猝死每一年奪走台灣數千名中壯年人的性命。最常見的猝死原因是急性心肌梗塞與致命性心律不整。花蓮慈濟醫師心臟內科張懷仁表示,經心臟超音波檢查發現,劉先生患有擴張性心肌病變合併慢性心臟衰竭,容易因劇烈運動造成致命的心室顫動。為預防再次猝死,張懷仁醫師術後同時給予心臟衰竭及抗心律不整的藥物治療。張懷仁醫師表示,植入式心臟去顫器是有電擊器功能的智慧型人工心臟節律器,當偵測到致命性心律不整發作時(包括心室頻脈及心室顫動),可以立即自動利用電擊的方式,幫助心跳紊亂的不正常情況恢復正常,預防再次猝死。患者要避免吃太油太鹹、更要戒菸戒酒張懷仁醫師說,接受植入式心臟去顫器的病人,術後要持續按時服藥並定期回診,飲食上要避免太鹹、太油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適度運動,特別飲水要適量,以防心臟衰竭突然惡化造成急性肺水腫,更要戒菸及戒酒,避免熬夜及劇烈運動,預防再次發生猝死的可能性。 

猝死年輕化 養生預防很重要

猝死年輕化 養生預防很重要#猝死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目前臨床上很多的猝死案件都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而且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根據衛生單位的統計結果,心血管疾病或代謝性疾病的比例卻越來越高,且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為預防疾病發生 應培養養生觀念許順菖醫師表示,推論這些情況背後的原因,似乎與〝代謝症候群〞有密切相關,它是一種疾病前期的觀念,雖尚未需要到治療的程度,但卻有可能引起嚴重心血管疾病或代謝性疾病發生。而代謝症候群本身又與〝肥胖〞有正相關,所以很多原本患有代謝症候群的人,當體重下降時,這些代謝性的異常就會隨之改善。為預防疾病發生,應在年輕時培養養生觀念,傳統醫學極為重視養生,十分強調〝未病〞的觀念,在此提供養生最簡單的方式: 1) 充足睡眠/睡眠時間不足或品質不佳與肥胖有明顯相關,原因是它會影響正常內分泌功能,導致代謝的低下與食慾的增加。充足的睡眠時間需有7~8小時,且要配合自然界與生理時鐘之運行,達到最有效率之休息。2) 適當飲食/注意適度的熱量與均衡。養生應該是要少吃什麼東西對身體比較好,很多人誤以為只要多吃某些東西就是養生的話,往往會讓身體遭受更大的傷害而不自知。3) 多做運動或勞動/可增加身體消耗熱量的機會,畢竟大多數的人平常都以低耗能的工作為主,且長坐久臥對身體氣血循行而言都是不利。4) 心理的調適/許順菖醫師表示,壓力甚至於影響到正常作息與生理功能,因此,如何自我的調適就變得重要,關於這方面可以請教心理專家或醫師,否則心理上的失控容易導致異常的飲食或是睡眠,反而造成嚴重的體重上升或是代謝低下。 5) 體重的控制/台灣有超過一半的成年人都是體重過重,五個人之中就有一個人患有代謝症候群,因此,只要將體重控制下來,將來就能免於心血管與代謝性疾病之威脅。 許順菖醫師表示,〝預防醫學〞為近年來開始被大家所重視,它與傳統醫學中所提到的〝養生〞觀念不謀而合,畢竟該如何防患未然才是醫學上最重要的一環。

嬰兒趴睡猝死 3年奪百命!

嬰兒趴睡猝死 3年奪百命!#猝死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仰睡影響頭型甚至造成嗆奶機會增加,因此許多父母都嘗試讓嬰兒趴睡。但研究顯示,趴睡是導致嬰兒猝死症候群的危險因素之一。國民健康署呼籲,1歲以下嬰兒每次睡眠都應該採取「仰睡」姿勢,以排除側睡或趴睡可能會引起嬰兒呼吸道阻塞的因素。嬰兒猝死發生高峰約在1至2個月大時「嬰兒猝死症候群」指1歲以下嬰兒突然死亡,且經過完整病理解剖、解析死亡過程並檢視臨床病史等詳細調查後仍未能找到死因者。根據衛生福利部102年至104年死因統計,3年內共有110條小生命因「嬰兒猝死症候群」來不及長大,且發生高峰在寶寶1至2個月大時。有些家長擔心寶寶仰睡時,如果嗆奶會有窒息風險或認為仰睡會影響頭型,而讓孩子側睡或趴睡。事實上仰睡並不會增加寶寶嗆奶的機會,反而有些嬰兒於睡夢中驚醒,神經反應不佳,若是趴睡容易導致窒息。安全睡眠環境 6點需知為降低嬰兒猝死症候群的發生風險,家長、褓姆、祖父母及主要照顧者於居家進行營造寶寶安全睡眠環境檢視,除讓寶寶仰睡外,也應遵行其他6項防嬰兒猝死的安眠環境:1) 同室不同床/嬰兒不與他人同床而睡:寶寶與他人同床而睡也是危險因素之一,就算是與父母或多胞胎兄弟姊妹,都建議要「同室不同床」。2) 保持頭部露出/確認無任何東西蓋住嬰兒頭部:如使用毛巾被或毛毯時,應將嬰兒裹至胸部,並將手臂露出,以減少蓋住臉部的機會。3) 鬆軟物件/嬰兒床表面必須堅實,不可有鬆軟物件,如枕頭、填充玩具等;且勿讓嬰兒睡在沙發、椅子、墊子或趴睡在父母或照顧者身上。4) 挑選睡衣類型/穿著一件式或睡袋型的嬰兒睡衣。5) 避免過熱/包括穿著太多衣物與過度包裹嬰兒。無空調設備時,宜注意通風。6) 無菸環境/勿讓任何人在嬰兒附近吸菸。

膽固醇太高 鋼鐵人玻璃「心」

膽固醇太高 鋼鐵人玻璃「心」#猝死

(優活健康往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台灣有8成冠心症、心肌梗塞病史患者,即便使用高強度降血脂藥物,壞膽固醇仍無法有效獲得控制。這群患者是縱橫職場和守護家庭的「鋼鐵人」,但他們有顆脆弱的心、隨時可能復發奪命!壞膽固醇偏高 二度心肌梗塞46歲的張先生為軍人出身,自認身強體壯,46歲時的某日因急性心肌梗塞,壞膽固醇當時飆高至140 mg/dL。張先生出院後,依醫師指示服用降血脂藥物、飲食節制及定期運動,但還是沒把壞膽固醇降到70mg/dL的標準。沒想到一年內心肌梗塞復發,二度進出鬼門關,才發現是低密度膽固醇(壞膽固醇)偏高未達標所致!受試者膽固醇明顯下降臺北榮民總醫院新藥臨床試驗中心主任暨國立陽明大學內科學科教授江晨恩教授表示,根據2014年台灣病患參與的《泛亞高膽固醇血症治療不足之集中調查報告》中,發現台灣壞膽固醇控制率僅有49.5%。醫學界近年的研究發現,人體內的PCSK9蛋白質是控制壞膽固醇的關鍵,若是抑制PCSK9,就能夠讓體內壞膽固醇降低!日前在美國華盛頓舉辦的2017年美國心臟學會年會中,發表了最新突破性的高血脂症治療研究(ODYSSEY KT Study) ,江晨恩教授說明,針對台灣、韓國兩地已服用最高耐受強度史他汀類藥物、壞膽固醇仍未有效控制的病人,在加上全新機轉的PCSK9抑制劑針劑4周後,受試者的壞膽固醇即有明顯下降。在24周後,相較於單純使用史他汀類藥物,可平均多再降低57.1%的壞膽固醇,達到史上新低(約41 mg/dL),且高達85.8%的受試者壞膽固醇成功達標(<70mg/dL)。壞膽固醇指數務必控制在70mg/dL以下台灣血脂衛教協會秘書長暨台大醫院內科部教授吳造中教授提醒,根據美國的調查,心血管疾病患者終生醫療支出更是糖尿病2倍之多。 建議急性冠心症候群、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共病患者等,務必使壞膽固醇指數控制在70mg/dL以下才算達標,就是希望提醒心血管患者要重視壞膽固醇控制,才不會時時活在心血管疾病復發的威脅中。  

防「嚇」死 心臟不適快就醫

防「嚇」死 心臟不適快就醫#猝死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日夜溫差大,除了應小心心血管疾病導致猝死,熟睡中也可能因刺激而猝死!「長QT症候群(Long QT Syndrome,LQTS)」與「布魯蓋達症候群(Brugada Syndrome, Brs)」為2種心因性猝死的遺傳性疾病,青壯年患者可能會在運動、游泳、情緒刺激甚至熟睡時,因為聲音的刺激產生致命的心律不整!醫師提醒,民眾若為慢性病家族史或是高風險群,可至心臟內科進行諮詢、安排相關檢測。年輕人也不能輕忽心血管疾病好不容易回暖,大陸冷氣團又將南下,氣溫驟降,心血管疾病患者應妥善管控三高,並且注意保暖,若出現持續性的胸悶、胸痛、昏厥等心臟疾病急性症狀應儘速就醫。據衛福部104年統計資料顯示,45歲以上死因為心臟疾病占了近3成,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嚴元鴻表示,雖然資料顯示因心臟疾病死亡者多為中老年人,年輕人也不能輕忽心血管疾病。保持規律生活作息、養成良好運動習慣,降低因低溫或者溫差過大引起的心血管疾病風險,也可至心臟內科安排相關檢查,確認是否是基因突變導致的高危險群。噁心、嘔吐、冷汗應立即就醫由於許多先天性心律不整猝死的病患都是年輕人或者是具有生產力的青壯年,強化這類患者的診斷相當重要,洪弘昌院長建議,民眾如果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及腎臟病家族史或者是心血管疾病的高風險族群,可至醫院諮詢專業醫師。若出現噁心、嘔吐、冒冷汗、頭暈、頭痛、疲倦、焦慮、呼吸困難及血壓下降等症狀應立即就醫安排相關檢查,減少猝死的風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