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腎

輕忽尿尿速度慢 嚴重攝護腺肥大瀕洗腎

輕忽尿尿速度慢 嚴重攝護腺肥大瀕洗腎#洗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沈先生平日尿尿速度慢,上廁所常要站個3~5分鐘,卻不以為意,近日發現尿量減少至醫院檢查,發現腎功能已惡化到洗腎邊緣。經電腦斷層檢驗發現兩邊嚴重腎臟水腫,巨大的攝護腺阻塞膀胱造成尿液無法排出。接受尿管置入引流尿液後,因肥大攝護腺血管增生造成嚴重血尿,血尿形成血塊阻塞尿管,膀胱脹痛、苦不堪言。所幸接受綠光雷射攝護腺手術,症狀改善,腎功能也恢復接近正常,免於洗腎之苦,重拾順暢人生。綠光雷射像火烤保麗龍 肥大攝護腺會被氣化幾乎不出血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醫師陳嘉宏指出,攝護腺肥大是男性老化常見疾病,常見症狀包括:1.排尿症狀:小便速度慢、尿不乾淨、需用力尿尿、尿尿斷斷續續。2.儲尿症狀:頻尿、急尿、夜尿。儲尿症狀會造成常跑廁所、來不及去廁所就漏尿,或是夜尿影響睡眠,患者較容易察覺異常會積極到醫療院所就診。但是小便速度慢或用力解尿,常會被忽略,一直到了尿不出來或腎臟功能惡化才發現,通常這時攝護腺肥大狀況已經非常嚴重,造成無法挽回的腎臟或膀胱功能受損。陳嘉宏表示,若攝護腺藥物治療無效,主流手術方法為內視鏡攝護腺刮除手術,使用內視鏡經由尿道,將阻塞於膀胱出口的攝護腺組織刮除,恢復排尿順暢。目前使用綠光雷射進行肥大攝護腺移除,手術中出血少,恢復快,尿管放置時間較短。用綠光雷射進行攝護腺手術就像火烤保麗龍,肥大攝護腺會直接被氣化,幾乎不出血,大幅減低手術出血與危險性。下水道阻塞 人體城市將污穢不堪陳嘉宏提醒,除了攝護腺肥大外,攝護腺癌也是男性10大癌症之一,初期幾乎無症狀,僅有與攝護腺肥大類似排尿症狀,因此有排尿問題建議至泌尿科診治,進行抽血分析癌症指數高低,以免延誤就醫時機。泌尿道是人體重要水分排除的器官,如同一個城市的下水道,阻塞的泌尿道會讓人體城市污穢不堪,把阻塞病變的攝護腺疏通才能長保人體健康。

不會痛的結石才恐怖 腎臟積水失能瀕洗腎

不會痛的結石才恐怖 腎臟積水失能瀕洗腎#洗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81歲楊老先生腎功能惡化到第4期,恐走向洗腎,原來他20年前曾有血尿及急性腰痛等結石症狀,幾天後就不痛而未加理會,但這種不會痛的結石長久堆積在左側輸尿管,造成左腎積水並永久失能,右腎又病變而瀕臨洗腎。衛福部彰化醫院腎臟內科主任蔡旻叡表示,輸尿管結石不處理,反而後果嚴重。輸尿管被結石填塞 尿液下不去形成巨型水腎蔡旻叡指出,楊老先生體檢發現其腎功能惡化,腎絲球過濾率只有19,快達到15以下的洗腎程度,超音波檢查赫然發現其左腎已變成不規則的囊泡,經電腦斷層細查發現,左側輸尿管被多顆結石完全填塞,左腎的尿液下不去,因積液形成比肝臟還大的巨型水腎,大約有20公分大,比正常腎臟大了1倍,估計裝了3公升的液體,在此壓迫之下已看不到正常的腎臟組織,也就是說,其左腎已經完全沒有功能,此狀況可能已經持續很久了,僅靠右腎運作,如今右腎又已經慢性病變,將來恐要面對洗腎的風險。 一般而言,狹窄的輸尿管若有結石會很痛,怎麼可能忍了20年?楊老先生說,20年前他左後腰很痛且血尿,本來要去看醫師,但幾天後症狀消失了,他就不予理會,沒想到20年後發現一堆左輸尿管結石及巨大的水腎,還瀕臨洗腎。 彰化醫院泌尿科醫師蔡卓榮表示,結石若落入狹窄的輸尿管,通常會引起急性的腰背部、甚至延伸至腹部的劇痛及血尿,還可能排尿困難、發燒及嘔吐,那是因為結石阻塞輸尿管強烈蠕動所致,但結石上游的集尿系統隨著時間發生慢性變化後,輸尿管的強烈蠕動隨之消失,是有可能疼痛感消失,而結石隨著時間越積越多,導致上游腎臟產生的尿液無法排出,造成腎臟機能受損。不會痛的結石才恐怖 放任20年成災 這起個案就因為當事人20年前的疼痛感消失後置之不理,造成結石陸續堆積在左側輸尿管,直到完全塞住,左腎失能,如此一來全靠右腎排尿,至此,左腎已經沒有功能,拿掉石頭的意義不大,假如左腎出現感染,就要將整個左腎取掉。 蔡旻叡表示,輸尿管結石通常很痛,這並非壞事,因為患者一定會就醫,處理完就好;怕的是不會痛的輸尿管結石,例如老人家、長期臥床、服用多重藥物或多重慢性病患,這些人對痛的敏感度可能較低而不太會痛,或是像楊老先生痛一陣子就不痛了,就此放任,最後釀成左腎失能,走到快洗腎的地步。 蔡旻叡強調,楊老先生現在只能照顧好右腎,飲食要少油、少鹽、少糖,同時以藥物控制血糖及血壓,定期追蹤,儘量延緩右腎功能退化。民眾若有血尿等尿檢異常或不明原因腎功能減退,應該接受檢查,萬一是結石要盡快處理。

5成洗腎患者心衰竭奪命 AI預判降9成風險

5成洗腎患者心衰竭奪命 AI預判降9成風險#洗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為減少洗腎患者心臟衰竭的風險,臺北榮總與賽仕電腦軟體公司(SAS)攜手合作,成功研發人工智慧預測系統,在洗腎過程中可「即時」收集連續性洗腎參數和生理數值,代替以往人工手抄紀錄,找出「腎友個人化」併發症與潛在因子,預判並警示心臟衰竭發生機率,精準計算洗腎後最理想的體重(乾體重),減少因脫水不足造成的呼吸不順與心臟衰竭的風險,準確度高達90%,大幅提升洗腎安全性。即時接收患者200組生理數值 並給予洗腎時最理想乾體重北榮內科部主任唐德成表示,台灣洗腎人口密度位居全球第一,每年洗腎人口超過9萬人,其中約有5成洗腎患者是因心血管疾病死亡,心臟衰竭為重要死因之一。以往在血液透析(洗腎)治療所引發的併發症,如血壓下降等,醫師多以當下症狀或儀器判斷再介入治療;另洗腎時乾體重(的設定不易,脫水速度太多或太快,容易造成血壓下降,引發休克甚至死亡,只能仰賴醫師臨床經驗判斷。人工智慧預測系統可即時接收患者高達200組的生理和透析機數值,如動、靜脈壓力、血液流速等,再利用北榮大數據中心擷取患者病歷資料、檢驗結果、用藥資訊等多元資料,即時進行「個人量身」的人工智慧演算,及早研判可能發生心臟衰竭的風險,讓醫護人員預作處置,並即時給予洗腎時最理想的乾體重,將體重調整誤差由過去300~500公克縮限到40公克內,成功降低80%誤差率,給予患者最適切的脫水量診療,提升洗腎效率。未來將用於預判肺積水 掌控體液過多帶來的高血壓等風險一名73歲腎友有心血管相關疾病,雖依醫師臨床經驗、檢驗數值和胸部X光片,判斷肺部積水情形設定乾體重,惟短時間內仍多次因心臟衰竭、呼吸喘住院,藉由人工智慧預測系統精準計算乾體重後,心臟衰竭狀況未再發生,僅需於門診追蹤即可。唐德成部主任表示,過往礙於技術限制只能利用人工抄寫與資料的回溯性分析,此次與賽仕電腦軟體公司合作研發人工智慧預測系統,可做到「毫秒」級即時掌握並監測每名患者獨特的因子,達到人工智慧的預判,是成功邁向智慧醫療的重要里程,未來將運用人工智慧結合影像辨識資料,預判病患「肺積水」機率,進一步掌控體液過多對洗腎病患帶來的呼吸急促、心衰竭及高血壓的風險。

酮酸胺基酸治療搭配低蛋白飲食 洗腎率減少5成以上

酮酸胺基酸治療搭配低蛋白飲食 洗腎率減少5成以上#洗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當合併後期腎病變以及可能面臨的洗腎問題,一直是病患與家屬的最大憂慮。 嘉義長庚醫院腎臟科董淳武主任說明,面對如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合併晚期腎病變的階段,雖然低蛋白飲食可以延緩腎功能的惡化,但怎樣拿捏蛋白質攝取量非常關鍵;因為過度控制蛋白質攝取所造成的營養不良,一樣會增加死亡風險。   酮酸胺基酸+低蛋白飲食 治療缺一不可 根據長庚醫院針對健保資料庫關於15782位糖尿病第五期慢性腎臟病患者的追蹤研究顯示:使用酮酸胺基酸的患者能下降27%的死亡與35%的洗腎風險(註1)。 董淳武主任補充,酮酸胺基酸治療為何如此重要?因為它主要作用就是能把尿素氮部分,轉化為必須人體必須胺基酸;加上搭配低蛋白飲食的共同配合治療,所以能有效降低洗腎率。這當中不管是酮酸胺基酸治療或是低蛋白飲食都缺一不可。 他提出國外指標醫學期刊統計數據說明:醫療團隊以一年時間追蹤207位第四期以上的腎病患者,搭配極低蛋白飲食(0.3-0.4 克/公斤/天)加上酮酸胺基酸,比上低蛋白飲食(0.6-0.8 克/公斤/天)治療,發現純粹以低蛋白飲食者有30%患者進入洗腎階段,以極低蛋白飲食搭配酮酸胺基酸則是11%(註2)。「這表示搭配治療確實可以有效降低5成以上的洗腎率。」 遵從醫囑+正確飲食方針 有機會延緩5年不洗腎 董淳武主任也提及門診一位已面臨洗腎的案例。這位伯伯在其他醫學中心評估肌酸酐以及腎絲球過濾率數據後,已建議要進行血液透析,到門診時確實已有尿毒症狀,不過醫師、營養師綜合評估發現尿素氮、血磷、血鉀偏高,表示飲食當中的蛋白攝取量仍舊較多。 經評估後,醫師以酮酸胺基酸治療,搭配營養師提供低蛋白飲食配方,治療後不僅尿素氮等數據有明顯改善,體重、蛋白質攝取量也維持穩定。這位伯伯來門診時本來已有尿毒症狀,但經過治療目前已延緩一年不需洗腎,已經快80歲的他,還可以下田工作是最高興的。「以這個案例來說,至少還能維持3~5年不洗腎。」 董淳武主任提醒,除了正確治療方向,病患的生活作息與基本運動也很重要,首先要避免熬夜,才能讓生理機制維持正常運作;而運動能延緩肌少症,避免蛋白質熱量耗損。 只要遵從醫囑、不濫用藥物,搭配正確治療方向與照護,糖尿病等慢性病人延緩洗腎與維持生活品質是做得到的。 看更多 腎臟病衛教專欄 註1: https://www.clinicalnutritionjournal.com/article/S0261-5614(21)00072-8/fulltext 註2: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926970/  

長期腰痠竟是多囊腎惹禍 30歲就洗腎婚事恐告吹

長期腰痠竟是多囊腎惹禍 30歲就洗腎婚事恐告吹#洗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三十多歲的王先生長期飽受腰痠所困擾,起初以為腰痠只是工作忙碌、長期久坐引起,未特別就診檢查。直到有天腰痠情況加劇,甚至伴隨尿道感染、血尿,王先生才匆忙到醫院就診。原本以為只是尿道感染,豈料在後續超音波檢查發現,腎臟裡有許多大小不一的水泡,也才發現腰痠、尿道感染竟是多囊腎引起。王先生頓時晴天霹靂,不僅心情備受影響,甚至連結婚計畫都受衝擊。多囊腎會衝擊全身 可能造成高血壓、尿路結石、腦動脈瘤亞東紀念醫院腎臟內科蔡萬全醫師指出,自體顯性多囊性腎臟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屬於最常見的遺傳性腎臟病,其中第一類型PKD-1基因缺陷引起的多囊腎,約占8成。多囊腎患者出生時腎臟可能就有囊腫,但因為囊腫太小難以察覺;普遍在30-40歲後,出現腰痠、腹痛、尿道感染、高血壓等明顯症狀後才意外確診。發病後,患者腎臟功能會漸漸變差,若未積極透過藥物控制,尤其第一類型PKD-1基因缺陷患者,腎功能惡化速度較快,可能會在50幾歲就進入末期腎病變,需要長期接受透析治療(即洗腎),或接受腎臟移植。提及多囊腎常見症狀及發生原因,蔡萬全醫師解釋,多囊腎患者腎臟的結締組織異常增生,使腎臟漸漸形成水泡。在水泡較小時,患者沒有明顯不適不易察覺。隨著年紀增長,腎臟水泡越來越多、越來越大顆,患者可能因為腎臟被撐大,發生腰痛、腹脹、腹痛症狀。除了腎臟相關症狀,多囊腎還會衝擊患者全身。由於腎臟的水泡容易壓迫腎組織,導致體內水分、鹽的平衡失調,患者可能年紀輕輕就有高血壓。此外,當水泡破裂時,不僅可能出現血尿,患者也容易尿道感染,導致解尿時會感到燒灼、疼痛,出現尿路結石的機會也比較高。部分患者還可能合併出現腦動脈瘤,破裂時會導致爆炸性頭痛、昏迷、甚至死亡。第2期開始服用藥物 洗腎時程可望延緩7年蔡萬全醫師說,「過往多囊腎因沒有有效的控制方法,是相當棘手的疾病,患者往往很難接受。尤其是這些患者正好處於適婚年齡,突然面對這樣可能需要洗腎的遺傳疾病,衝擊相當大。」所幸現在已開發出可以抑制腎臟水泡增長的多囊腎口服藥物,能延緩腎功能惡化,改善患者們最擔心的「50幾歲就洗腎」情況。針對治療費用,該款口服藥物已納入健保給付,只要符合條件,腎臟科醫師便能協助申請使用。提及服用多囊腎口服藥物的好處,蔡萬全醫師解釋,「臨床上我們把慢性腎臟病分成第1期到第5期,進入第5期後可能就需要洗腎。根據研究,多囊腎患者如果在第2期開始服用藥物,差不多可以將洗腎時間延緩7年;如果在第3期開始服用,可能將洗腎時間延緩4年左右;如果在第4期開始服用,洗腎時間可能延緩1年左右。」相較於過往僅能積極控制血壓,透過多囊腎口服藥物可以更有效控制病程發展,延遲患者洗腎時間。多囊腎日常保養重點蔡萬全醫師叮嚀,除了積極透過多囊腎口服藥物控制疾病外,患者也要多喝水,避免喝飲料或咖啡。當水分多到足以抑制抗利尿激素時,能稍微減緩腎臟水泡生長的速度。此外,飲食應清淡,攝取奶、蛋、魚、肉、豆類等蛋白質要適量,減少鹽分攝取,避免造成腎臟負擔,或是使血壓升高,進一步影響腎臟功能,另外,過多鹽分還會讓治療藥物的功能被打折扣。 患者要控制血壓、血糖,並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但不可太過激烈。務必按時服藥、定期追蹤,千萬不能服用偏方或不明藥物。蔡萬全醫師提醒,多囊腎初期並沒有特別的症狀,很容易被忽略。如果年輕發生高血壓,長期莫名發生腰痠、腹痛、反覆發生尿道感染等症狀,或是父母、家中親戚是多囊腎患者,建議民眾一定要到腎臟科檢查,利用腎臟超音波、抽血、驗尿來評估、追蹤腎臟的狀態及功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延緩腎臟功能惡化的速度喔!(文章授權提供/照護線上)

8旬嬤洗腎合併C肝 短短8周治癒如獲重生

8旬嬤洗腎合併C肝 短短8周治癒如獲重生#洗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採訪報導)一名洗腎逾20年、罹患C肝的8旬阿嬤,長期以來有重聽、眼睛濁黃等症狀,儘管知道自己是C肝患者,卻遲遲不願接受治療。直到去年9月,「桃竹苗基層醫療根除C肝卓越計畫」啟動,在醫護人員鼓勵下,阿嬤才終於願意接受治療,在4周療程後,大幅改善以往容易感到不舒服、精神不佳等狀況,8周即治癒C肝,一掃過去憂鬱陰霾,阿嬤驚喜表示,「原來現在治療C肝這麼簡單!」桃竹苗基層診所串聯 跨科別平行轉診助遠離肝苦2017年C肝全口服抗病毒藥物納入健保給付,截至今已治癒近12萬人,距衛福部設定2025年消除C肝目標(C肝全口服新藥治療人數達到25萬人)已完成近一半。消除C肝最後半哩路,下一階段是傾力在社區找出未篩檢或篩出未治療的患者。為此,桃園市診所協會於去年9月率先全台,啟動「桃竹苗基層醫療根除C肝卓越計畫」,結合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及苗栗縣,主動出擊、串聯基層診所及洗腎室,整合各診所C肝患者資料庫,及健保署北區業務組提供潛在收案名單,召回尚未治療C肝的患者,也同步透過跨科別平行轉診,將患者就近轉介至居家附近肝膽腸胃科基層診所接受治療;同時安排腸胃科醫師進駐桃竹苗地區14間洗腎室,讓腎友們篩出即可治療,減少其往返就醫次數及時間。該計畫主持人、敦仁診所院長蕭敦仁表示,據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資料統計,北區C肝收案人數成長率,與前一年同期相比達71%,居全國第一,共有448名患者接受C肝治療,其中有近8成患者是透過本次計畫展開療程。此外,比較2019與2020年C肝收案數,北區基層診所2020年收案958人,成長率27.2%,是全國基層診所(7.6%)的3.5倍。顯示儘管找出C肝患者已越趨困難,桃竹苗地區藉由「桃竹苗基層醫療根除C肝卓越計畫」,仍持續有更多C肝患者加入基層診所治療行列,成績卓越。肝膽腸胃科醫師進入洗腎室治療 患者免舟車勞頓本次計畫共有167名非肝膽腸胃科患者完成C肝治療,佔計畫治療人數近5成。以往不願接受治療的非肝膽腸胃科C肝患者中,在診所積極的召回與鼓勵下,更有超過5成患者願意參與計畫,顯示本次計畫的高便利性,大幅提升患者治療意願。德禾血液透析診所院長蔡坤宏分享,一名洗腎逾6年、罹患C肝的6旬阿伯,因長期洗腎,對治療C肝心態消極,在本次計畫推動下,阿伯才知道現在治療C肝,不但健保給付藥費,肝膽腸胃科醫師還會直接進入洗腎室治療,讓他敞開心房接受全口服新藥治療。治癒C肝後,阿伯的精神明顯改善,不再容易莫名感到疲勞。以往洗腎患者不知道自己提不起精神可能是因為罹患C肝,加上每周耗費3天往返洗腎室接受透析治療,導致多數人不願再花額外時間去治療其他疾病,透過本次計畫,由肝膽腸胃科醫師主動進駐洗腎室,免去患者或照護者不願增加看診次數的擔憂與抗拒,對於患者、照護者以及洗腎室,都具有高度便利性。45至79歲民眾免費篩檢一次 20萬元藥費健保埋單桃園市診所協會理事長、姜博文診所院長姜博文表示,國健署已於去年9月28日起,放寬C肝篩檢條件,凡年滿45至79歲民眾,以及40至79歲具原住民身分民眾,提供終生一次的免費B、C型肝炎篩檢。民眾若驗出C肝無須過度緊張,透過C肝全口服新藥,不僅最快8周可治癒C肝,副作用低,治療期間生活品質不受影響,療效也接近百分百。針對民眾最在乎的治療費用,原約20萬元的療程也由健保署埋單,呼籲桃竹苗地區40歲以上民眾及高風險族群如腎臟病、三高或糖尿病患者把握機會,務必及早「全篩、全檢、全治」,降低未來罹患肝硬化、肝癌或其他肝外病變的風險。

快速進行性腎絲球腎炎 治療得宜免洗腎

快速進行性腎絲球腎炎 治療得宜免洗腎#洗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略顯浮腫的中年男性,面露沮喪由太太陪同來看診。他表示,半年多前感冒後一直不癒,吃了很多次感冒藥,之後越來越疲累、呼吸不順、咳嗽帶血、血尿、腳水腫,切片檢查發現是新月型腎絲球腎炎。「蔡醫師,我先生剛到大醫院檢查時,腎功能肌酸酐是1.9,但是才隔沒多久,做完切片之後回診,肌酸酐就變成2.8了,為什麼會惡化這麼快?」她拿出準備好報告,接著說「腎臟科做了血漿置換治療,也用了類固醇、免疫抑制劑,也做了臨時洗腎,醫師說,這也叫做快速惡化的腎炎……」沒錯!快速進展性腎絲球腎炎,就是變化這麼快!    大家都知道,台灣的洗腎患者很多,而最常造成末期腎衰竭的三個病因是糖尿病腎病變、腎絲球疾病及高血壓性腎病變。今天的主題就是和腎絲球疾病有關,在臨床上,腎絲球疾病會依照腎絲球受損後的臨床表現,來區分成五大類:腎炎或腎病症候群、快速進行性腎絲球腎炎、無症狀血尿或蛋白尿及慢性腎絲球腎炎。其中,變化最快的就是快速進展性腎絲球腎炎。數周至數月內就可能腎衰竭 常見於青壯輩杏儒中醫診所院長蔡易昌中西醫師表示,快速進展性腎絲球腎炎(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顧名思義就是惡化很快,腎功能會迅速喪失,甚至在三個月內腎絲球過濾率下降一半,這是和免疫有關的疾病,由於免疫複合體、或是免疫自體抗體攻擊,造成腎絲球的破壞。在腎臟切片病理組織檢查中,可以看到腎絲球中有「新月體」形成,所以又稱為「新月型腎絲球腎炎」。新月體主要由腎絲球上皮細胞增生和滲出的單核細胞組成,會壓迫毛細血管叢,也會使腎球囊增厚及粘黏,使腎球囊腔閉塞,腎絲球的結構和功能嚴重破壞,變成纖維化玻璃樣,最後會導致功能喪失。大多常見於青年人和中年人,病變進展快速,主要症狀為血尿、蛋白尿,並迅速出現少尿、無尿、高血壓和氮質血症,如不積極治療,通常會在數周至數月內發生腎功能衰竭。快速進展性腎絲球腎炎,在中醫是屬於「風水」、「水腫」、「腎風」的範疇。在《內經.素問.水熱穴論》中提到:「勇而勞甚,則腎汗出,腎汗出逢于風,內不得入于臟腑,外不得越於皮膚,客於玄府,行於皮理,傳為胕腫,本之于腎,名曰風水。」則清楚描寫了發病病機。醫聖張仲景的《金匱要略.水氣病脈証並治第十四》提到:「寸口脈沉滑者,中有水氣,面目腫大有熱,名曰風水。視人之目窠上微擁,如蠶新臥起狀,其頸脈動,時時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風水。」把症狀描述得更清楚,也發展出各式各樣的治療法。本病的發生,外因為感受風邪、水濕或瘡毒入侵,內因主要是肺、脾、腎三臟功能失調。風為百病之長,常兼夾熱、寒、濕邪,從口鼻或皮毛侵犯肺經,使肺失宣降,通調水道失職,風遏水阻,不能下輸膀胱,風水相搏,流溢肌膚,發為水腫,是為「風水」。中醫調節失控的免疫系統 恢復腎臟受損機能中醫治療上,是利用中醫特有的體質調理,依照體質及病情、病程不同,加以不同調理,透過益氣固表、宣肺利水,溫補脾腎、通利水濕,滋補肝腎、清熱利濕,行氣利水、化痰除濕,活血利水、化瘀除濕等方法,重新調整全身水分代謝,恢復腎臟的白蛋白過濾及回收的平衡,另外也要平衡免疫系統,以及針對腎臟功能修復的專用藥,不但能夠調節失控的免疫系統,減少血尿及蛋白尿,兼顧陰陽平衡,可以清除免疫複合體及自體抗體的傷害,還可以減少疾病的復發,恢復腎臟的受損機能,而且中醫治療並不是以抑制免疫為主的方法,不會有免疫抑制劑的副作用。加入中醫調理一段時間之後,他回診時高興地說,「腎臟科醫師說我不但病情改善很多,腎功能也恢復了不少,還好我當初有配合中醫治療。」(文章授權提供/杏儒中醫診所)

洗腎C肝微根除 高醫ERASE-C計畫獨步全球

洗腎C肝微根除 高醫ERASE-C計畫獨步全球#洗腎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肝病是台灣的國病,每年因慢性肝病、肝硬化或肝癌死亡的人數約有1萬3000人,其中C型肝炎是危害肝臟的病毒之一,所幸在C肝口服藥可有效治療,加上全民健保給付加持下,幫助許多患者遠離C肝,台灣也訂2025年消除C肝為目標。高雄醫學大學肝炎研究中心余明隆講座教授團隊也推動「ERASE-C」C肝微根除計畫,攜手22間洗腎室共同合作,達到逾9成C肝洗腎患者治療成功,該成果報告榮登BMJ英國醫學雜誌集團旗下的Gut期刊,這也是全世界第一份洗腎室根除C肝的論文,研究成果引發全球關注。ERASE-C計畫成果顯著 逾9成C肝洗腎患者治療成功根據資料顯示,全國約有700多家洗腎機構,服務9萬多名洗腎病友,其C肝抗體陽性率為13%,約1萬2000名腎友感染過C型肝炎,其中約有9000人有慢性C型肝炎。雖然在醫護的努力防範下,現在風險已經下降許多,但還是比一般人容易得到C肝。洗腎患者的C肝若不治療,不只好發肝硬化、肝癌,且不容易排到腎臟移植,即使接受腎臟移植,也可能面臨高排斥率,導致移植預後不良等困境,必須即刻接受C肝的治療。余明隆指出,相較於WHO的定義,我國C肝微根除的定義更嚴格,必須符合兩要件:1.每家洗腎中心必須有9成以上的C肝患者接受治療。2.洗腎中心的C肝盛行率在治療行動後要降低8成以上。此計畫在比較兩策略「轉介治療」、「在地治療」執行後,發現唯有提供以病友為中心的在地治療,才能克服許多C肝患者會因就醫不便、體能狀況差等因素而未被治療。因此透過全面篩檢結合在地治療的方式,在追蹤結束後,有9成以上洗腎中心達到C肝微根除。 台灣腎臟醫學會黃尚志理事長及台灣基層透析協會楊孟儒理事長表示,洗腎患者若罹患C肝,易感染給身旁的人,甚至醫護人員都有接觸風險,若不治療,C肝恐會對腎臟造成傷害、甚至糖尿病控制不良等全身性問題。為了達到「無C洗腎」的終極目標,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肝炎防治中心戴嘉言主任表示,洗腎患者和醫療照護者皆無C型肝炎病毒必須達半年以上,才真正達成此目標。在完成ERASE-C第一階段的計畫裡,目前已有8家達到 「無C肝洗腎」血液透析院所認證合格標準,分別為高醫附設醫院、高雄市立大同醫院、部立屏東醫院、興義診所、佑鎮診所、好生診所、五福診所及明港診所,另有多家醫療院所正在努力中,積極達到全面C肝微根除的目標。C肝治癒率近百分之百 期望2025達到無C國家台灣肝臟學術文教基金會莊萬龍教授表示,過去治療C肝費用昂貴或使用副作用大的干擾素治療,導致許多患者非常抗拒,現在有良好的口服抗病毒治療,再加上健保有給付,因此若發現自己有C肝,建議盡快到肝膽腸胃科治療。目前C肝口服抗病毒藥物的治療為一天服用一次,能夠有效清除體內C肝病毒。C肝治療好,一方面肝臟的威脅消失,一方面也可降低腎臟、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陳建仁院士表示,消除C肝會是台灣在公衛防治上的另一重大成就。目前還有許多民眾並不知道自己是否有罹患C肝,呼籲所有成健特約醫療院所都有推動國健署成人B、C肝免費篩檢,請民眾積極把握篩檢機會,若發現C肝也應積極治療,一起達到無C國家的目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