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

【免費講座】認識得舒飲食

【免費講座】認識得舒飲食#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確診高血壓後需要規律服藥,是一般人對這項慢性疾病常有觀念,但現在你不得不知道,吃降血壓藥並不是唯一的解決方法,可以藉由生活形態的改變及飲食控制來改善血壓,減少藥物的劑量,認識得舒飲食,你可以更有效控制血壓!對此,亞東醫院特別舉辦「高血壓防治~認識得舒飲食」講座,邀請蘇筱媛營養師主講,藉由平時的飲食控制,人人都可以有效預防、降低血壓,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高血壓防治~認識得舒飲食時間:2月26日(四)15:00~16:00地點:亞東醫院新院區一樓思源一廳洽詢:02-7728-1001

【免費講座】高血壓用藥指導

【免費講座】高血壓用藥指導#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人飲食習慣西化及活動量不足,造成慢性病盛行率增加,並且族群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其中糖尿病佔極大的族群,高血糖之控制更形重要,包括飲食、藥物、運動等皆為控制重要的環節,飲食控制之重要主軸為均衡飲食及份量控制。對此,亞東醫院特邀吳尚樺藥師主講「高血壓用藥指導」,課程中藥師會教大家如何正確量血壓,並介紹使用各類降壓藥物時應注意的小細節,與生活保健之道,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高血壓用藥指導時間:1月14日(三)13:00~14:00地點:亞東醫院新院區1樓思源一廳洽詢:(02)-7728-2123

秋冬血壓拉警報!當心頑固型高血壓飆高引中風

秋冬血壓拉警報!當心頑固型高血壓飆高引中風#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高血壓是健康的隱形殺手,長年於國人10大死因榜上有名,許多人正值壯年,卻因中風而造成家庭經濟負擔。時值秋冬季節血壓起伏變化大,特別是頑固型高血壓的患者更要小心。臺中慈濟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蔡川忠表示,過去針對頑固型高血壓的患者,治療方式僅能以服用多種降血壓藥物進行控制,臨床上治療成效也都有限;所幸醫療技術進步,頑固型高血壓出現新的治療選擇「腎交感神經阻斷術」,幫助病人穩定降血壓,擺脫血壓居高不下的困擾。天冷血壓控制不易 血管病症發作機率大「當時序進入秋冬季節血壓較難控制,造成這樣狀況的原因主要與生理反應有關。」蔡醫師說明,由於天氣熱時,人體血管會將血液送至週邊散熱;氣溫寒冷時,則會為避免過度散熱,血管會收縮。然而,人體老化後,血管內壁較厚,當管腔狹窄加上有血管粥狀動脈斑塊時,容易導致血液流通受阻,所以冬天的血壓會比較高,控制也較不易,此時極易引起心、腦血管病症的發作和復發。蔡川忠醫師解釋,目前台灣高血壓患者人數已超過400萬人,且比西方人控制效果不好,顯示出高血壓已嚴重威脅國人的健康。為避免血壓控制不佳可能引起的中風、心肌梗塞等心血管危機,頑固型高血壓患者如何控制血壓更顯得重要。腎交感神經阻斷術 血壓不再「提心吊膽」!「高血壓病人當中,若服用3種以上降壓藥(包含利尿劑),且在劑量上限卻還是無法讓血壓達到控制目標值,即為頑固型高血壓。」蔡醫師表示,臨床報告上顯示,目前約有10~15%以上的病人是頑固型高血壓患者。他說明,報告中發現,頑固型高血壓與交感神經過度活化有關,故近年研發出「腎交感神經阻斷術」的治療方式,利用電燒來降低交感神經的活化程度,臨床試驗也證實平均收縮壓可下降約20mmHg。日前美國有一項針對頑固型高血壓病人,進行腎交感神經阻斷術的研究,結果顯示手術的效果與控制組並無差異。對此,蔡川忠醫師表示,由於此研究的受試者囊括不同人種,手術成效可能會因人種而異,加上服藥順從性也會影響研究結果,端看腎交感神經阻斷術的成效,追蹤一年都能持續維持有18毫米汞柱以上的降幅,且根據國內對腎交感神經阻斷術的術後患者觀察,8成以上患者有達到降壓的成效。術後搭配飲食、運動,有效控制血壓最後醫師提醒,腎交感神經阻斷術是頑固性高血壓的一個治療選項,進行手術的用意在於幫助用藥者有效控制血壓,並不會因此就不需用藥;故若長期用藥血壓都未能達到標準,就應該積極與醫師討論藥物調整及其他療法的可能性。呼籲民眾,有效的控制血壓,可以避免因為長期血壓處在過高的情況增加心血管疾病、中風及其他器宫損害的風險。

熬夜不睡覺 當心誘發甲狀腺亢進

熬夜不睡覺 當心誘發甲狀腺亢進#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熬夜、血壓飆高、吃不胖要注意,恐是甲狀腺機能亢進在作祟!日前,一名40歲的婦女,連續熬夜2~3週,且有吃消夜的習慣,但體重卻沒增加,直到有一天,突然嚴重頭痛、血壓飆高至醫院求診,結果在檢查時發現,她血壓收縮壓160mmHg、舒張壓105mmHg、心跳每分鐘145下(正常為60~100),且有甲狀腺腫大、手抖的症狀,後來被醫師確診為甲狀腺機能亢進,目前經藥物治療後,症狀已明顯改善,血壓、心搏和甲狀腺功能也逐漸恢復中。9成以上高血壓 沒有特定致病原因書田診所家醫科林兆啟醫師表示,高血壓有9成以上是沒有特定致病的原因,可能是遺傳、體重過重、納鹽攝取過多、酒精攝取過多、吸煙、缺乏運動、心理壓力等所造成;其餘的則可能是由內分泌失調、腎臟疾病、睡眠呼吸中止症、主動脈狹窄、藥物等潛在因素所引起,因此,必須同時治療,才有辦法將血壓控制好。壓力、碘攝取過多要注意 當心引發甲狀腺亢進甲狀腺機能亢進是因為身體內甲狀腺素增加造成的一種臨床症候群,發生原因可能是腦下垂體失調、遺傳、壓力、碘攝食量過高等,而該名患者主要是因為熬夜,所引發的甲狀腺亢進。在症狀方面,常見有心悸、手抖、體重下降、緊張、怕熱、脖子變粗、甲狀腺腫大、凸眼等症狀。此外,在治療方面林兆啟醫師表示,會依病情不同,而採取不一樣的治療方式,但基本上治療有3種,第一藥物治療,包括抗甲狀腺藥物、交感神經阻斷劑、鎮定劑等;第二放射碘,利用破壞甲狀腺組織,減少甲狀腺荷爾蒙分泌來達到功效,但對於孕婦而言較不適用;第三則是手術切除甲狀腺。避免不正常作息 才是保養甲狀腺最好方式最後,醫師提醒患有甲狀腺機能亢進者或有家族史的民眾,在日常生活中,應減少攝取含碘量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海苔等,因為醫師曾在門診上見過一名患者,原本病情控制良好,但沒想到看個牙醫,用優碘漱口而已,就將原本控制好的病情誘發出來。此外,由於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狀變化多,不一定會出現典型的症狀,因此,民眾要多注意自己的生活作息,平時不熬夜、不太勞累、不抽菸、不喝酒或咖啡因飲料,也避免作息不正常,減少壓力,都是保養甲狀腺的好方法。

妙齡女高血壓3年 竟是腎上腺腫瘤作怪

妙齡女高血壓3年 竟是腎上腺腫瘤作怪#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26歲的蔡小姐,從23歲起血壓一直偏高,她平時飲食正常、家族中僅媽媽有高血壓,她一度以為是家族史,而不以為意,僅定期拿慢性處方用藥來做控制。直到因心悸、心律不整,手掌捲曲無力,甚至要吃3種血壓藥控制,進一步檢查發現原來是腎上腺腫瘤作怪,進行腹腔鏡手術後,已康復出院。手抖心悸、體重減輕   當心是徵兆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泌尿科陳階曉醫師指出,患者右側腎上腺長了約2.5公分的腫瘤,分泌醛固酮導致高血壓、低血鉀、心悸、全身無力等狀況,經由腹腔鏡手術摘除右側腎上腺及腫瘤,患者三天出院,目前血壓也都在正常範圍內,不需再服用高血壓藥物控制。陳階曉醫師也提醒,針對血壓控制不良、需要使用到多種降壓藥的患者、年輕就有高血壓合併低血鉀,以及伴有水腫、腰痛、血尿、蛋白尿的患者,若出現手抖、心跳快、體重減輕、月亮臉、水牛肩等內分泌疾病表徵的人,都建議需要就醫,進一步檢查。 

研究:天天喝果汁 易罹心臟病、高血壓

研究:天天喝果汁 易罹心臟病、高血壓#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普遍民眾都認為,喝果汁有益身體健康,可補充纖維質、維他命等,且對於減重、健身而言,也常被視為最佳飲品,但根據澳洲威斯本科技大學最新研究指出,每天喝一杯果汁者與偶爾喝的人相比,主動脈血壓明顯較高,並且會增加罹患心臟疾病的風險,如:心臟病、心絞痛,認知功能也會跟著受到影響。果汁熱量竟比可樂高研究人員Matthew博士表示,果汁中雖然含有人體所需的維他素,但卻含大量的糖,及少許的纖維質,因此,當民眾長期攝取果汁,恐會導致糖分攝取過多,進而增加罹患高血壓和心臟病的風險。過去有研究指出,果汁每250ml中含有115卡的熱量,等同時喝下7匙的糖,還比可樂高,所以,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民眾,每日攝取的糖分不應超過6匙,以免攝取過多糖、熱量,對身體造成負擔,而該研究目前刊登於《食欲》科學期刊。

樂閱讀/6種食物 高血壓患者碰不得

樂閱讀/6種食物 高血壓患者碰不得#高血壓

飲食療法最重要的就是要完全遵守「少鹽、均衡、限制熱量」這個原則。對於違背這個原則的許多食物,患者務必慎食,不可以因為一時饞嘴而放任,以致對病情產生不良影響。辛辣食物要少食/高血壓患者要少吃辛辣食物,例如蔥、蒜、生薑、韭菜、辣椒、洋蔥等,尤其是辣椒更要忌食。同時,在烹飪的過程中也盡量少用或不用辛辣的調味料,例如芥末、桂皮、八角、花椒、胡椒等。因為無論辛辣的食物還是辛辣的調味料,都屬於熱性食物,一旦高血壓患者有發熱、便祕、疼痛等症狀時,再食用這些辛辣的食物和調味料,很容易進一步加重症狀,並抵消降壓藥物的藥效。油膩食物要忌口/高血壓患者一定要約束自己的嘴。像油糕、油餅、油條、炸雞翅、炸薯條等油炸油煎的食物,雖然美味可口,但熱量高,脂肪含量高,食用後很容易附著在血管壁上,並在血管壁上沉積下來,時間一久,血液流動的空間就會減少,進而引起血管阻力增大,導致血壓升高。另外像紅燒肉、東坡肉、糕點甜食及動物內臟等,屬高脂、高糖、高膽固醇食物,容易讓人肥胖,使血壓、血脂和血糖增高,也要盡量不吃。高鹽美食淺嚐即可/高鹽飲食會導致血壓升高,這已經是高血壓防治中的主要禁忌。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過量攝取鹽分會使人體中的鈉超標,造成體內的水和鈉滯留,導致血管的管腔變細,血管阻力增加,使得血壓上升。同時,體內積存過量的鈉還會增加腎臟負擔,造成排鈉障礙,並且還可能對抗降壓藥物的作用,影響降壓效果。所以,類似香腸、燻肉、鹹肉、火腿、罐頭等食物,雖然美味,但都要盡量少吃或是不吃。這樣飲食效果好每日在6g食鹽的範圍內,將食鹽分別放入各道菜餚中,結果可能是每一樣菜的味道都很淡,吃起來沒有味道。因此,在某一道菜中加入適量的鹽以增添美味,其他的菜中則減少鹽量或不放鹽,這樣既可以控制鹽分的攝取,又可以享受到可口的飯菜。6種高血壓患者忌口食材1)肥肉/肥肉中含有大量脂肪,食用後脂質容易沉積於血管壁上,加重血管負擔,使血管硬化或變窄,引起血壓升高。2)羊肉/羊肉性熱,雖有祛寒作用,但高血壓患者不宜長期大量食用。3)速食食品/速食食品中通常含有過高的脂肪,容易引起高血脂,加重血管的負擔,進而誘發高血壓。4)濃茶/濃茶中的茶鹼含量高,容易使大腦興奮,引起不安、失眠、心悸等症狀,造成血壓升高。5)酒/飲酒會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還會促使鈣鹽、膽固醇等沉積於血管壁上,加速動脈硬化。所以,高血壓患者要忌酒。6)鹹鴨蛋/鹹鴨蛋屬於鹽醃類食品,含鹽量非常高,經常食用這類食品會攝取過量鈉。應盡量少吃,最好不吃。(本文作者/溫玉波、陳飛松)(摘自/降血壓這樣吃有效/人類智庫出版)

高血壓患未按時服藥 當心中風機率高

高血壓患未按時服藥 當心中風機率高#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我的血壓控制得不錯不用吃藥啦」、「血壓有高就吃,正常就沒吃」,這是許多民眾常說的話,卻不知道不按時吃藥,恐會造成不良後果,每當事情發生時,總是會說平常看他都好好的,怎麼突然中風等,尤其現在天氣變化大,更應該要注意血壓的控制及保暖。像是早上有運動習慣者,應先暖身及穿暖和再出門,以免溫差太大,容易造成中風,除此之外,基隆市衛生局也針對三高民眾,提供注意事項,以免忽略後對身體造成危害:1)糖尿病患者/應做好足部的保暖,因為天氣冷使得末梢神經感覺變差,就算有傷口也不易察覺。2)血脂偏高/在冬天時要多注意飲食,不要因為天氣冷進補,對於薑母鴨、羊肉爐來者不拒,為了健康著想,飲食要輕淡,不要吃太油膩才對。3)高血壓患者/應每天監測自己的血壓值,隨時關心自己的健康狀況。最後衛生所曾舜玲表示,有高血壓症狀多半都伴隨著體重偏重、血脂偏高的情形,要維持好血壓、血脂、血糖,除了藥物外,飲食運動也是很重要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