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

7大保健要訣 高血壓不要來

7大保健要訣 高血壓不要來#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最近天氣忽冷忽熱,日夜溫差大,高血壓患者容易因天氣變冷血管收縮、血壓上升造成心血管併發症發生,要特別注意。且因沒有特別的症狀,許多人對高血壓已經嚴重威脅到健康,很容易忽視跟不自知!高血壓深受生活習慣影響,所以生活習慣的調整是一大關鍵。平日作息要規律是健康管理的基本工作。對此,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張賢助醫師表示,為了遠離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的威脅,提供以下七大保健要訣:1)飲食三少二多:掌握少油、少糖、少鹽飲食及多蔬多果原則,養成天天五蔬果的飲食習慣,增加纖維的攝取及飽足感;喝白開水取代喝含糖飲料,維持每餐八分飽。2)規律運動: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每週至少累積運動150分鐘等。3)戒菸:戒菸的好處在第一天就看得到!吸菸者在戒菸的20分鐘後,血壓會降低,心跳也減慢至正常的頻率。4)體重控制:適當減重可有效降低血壓。5)節制飲酒:酒精易使血壓不穩,有高血壓的民眾應控制飲酒。6)規律服藥:已有高血壓的患者,務必按時就醫且規律服藥,切莫不規則服藥造成血壓突然飆高。7)定期量血壓:定期量血壓是提早發現及控制高血壓的基本功。建議患者務必要保持定期量血壓做紀錄的好習慣。

進補不成反上火 高血壓、糖尿病要小心

進補不成反上火 高血壓、糖尿病要小心#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冬令進補主要是補「陽」與補「精血」,是以前物資匱乏,農業維生時代,為渡過嚴酷氣候考驗,所發展出的生活習慣。然而,現代物資豐饒,高熱量、高油脂重口味的飲食,加上缺乏運動,大部分人普遍都有氣鬱及體內火氣旺的問題。因此,以補「陽」與補「精血」為主的冬令進補,並不適合大部分的現代人。台南市立醫院中醫科王致中醫師表示,冬令進補對於身體狀態有「陽亢」、「氣鬱」、「極度陰虛」的人來說,補陽往往會上火。陽亢常見於高血壓、中風、更年期、反覆皮膚炎與自體免疫疾病的患者;氣鬱常見於糖尿病、久坐辦公室的人;極度陰虛常見於身體BMI過低的人。這些人吃補陽藥膳可能造成血壓升高、皮膚起疹、口破、便秘或痔瘡出血等。五色蔬果另類食補 更健康王致中醫師也說,薑母鴨食材裡有大量的老薑和米酒,為了避免上火,建議可以用嫩薑替代老薑,水、酒各半代替全米酒。而十全大補湯中的人蔘,可以用西洋參鬚替代,肉桂也可用桂枝或小茴香取代,熟地用生地取代黃耆,白朮、當歸、川芎等藥材也可減量,這樣可降低吃上火的機率。南市醫張麗娟營養師也建議,冬令進補不妨可以考慮另類食補,以長期的均衡飲食、運動來調養生息,改善體質。強調一日健康五蔬果,五色蔬果含有不同營養價值,可供給器官能量,對抗疾病。

文長慎入!遠離高血壓必備七招

文長慎入!遠離高血壓必備七招#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我國高血壓人數高達430萬人,而研究指出,高血壓患者若血壓總是高高低低控制不下來,罹患心臟病、腦中風、腎臟病的風險分別是一般人的1.9倍、2.8倍及1.7倍,因此高血壓則成為民眾不可漠視的疾病!為了幫助民眾也能好好控血壓,國民健康署就提供了七大招要民眾牢記。一、飲食三少二多:掌握少油、少糖、少鹽飲食及多蔬多果原則,養成天天五蔬果的飲食習慣,增加纖維的攝取及飽足感;喝白開水取代喝含糖飲料;盡量少吃零食宵夜及甜點;同時三餐正常並且要均衡飲食,以及吃東西時細嚼慢嚥,維持每餐八分飽。二、規律運動: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每週至少累積運動150分鐘,如果可以利用零碎的時間來進行身體活動也很好,如走路上下班、上下樓爬樓梯、幫忙做家事等。三、戒菸:戒菸的好處在第一天就看得到!吸菸者在戒菸的20分鐘後,血壓會降低,心跳也減慢至正常的頻率;戒菸8小時血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濃度減半,氧氣濃度回到正常值;戒菸2週至3個月得到心臟病危險性開始下降,肺功能開始改善;戒菸1年後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機率可減少一半,而戒菸5年後中風之機率甚至可降低至與不吸菸的人一樣。四、體重控制:適當減重可有效降低血壓,國民健康署持續推動健康體重管理計畫,教導民眾「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的健康生活方法。可利用0800-367-100(瘦落去、要動動)健康體重管理諮詢專線,由營養師與運動專業人員,週一至週六上午9 點至晚上9 點免付費服務。五、節制飲酒:酒精易使血壓不穩,有高血壓的民眾應控制飲酒,男性一天不宜超過2個酒精當量(drinks/day),女性不宜超過1個酒精當量(每個酒精當量為15公克,約相當於啤酒360毫升,葡萄酒120~150毫升,白蘭地等烈酒30~40毫升)。六、規律服藥:已有高血壓的患者,務必按時就醫且規律服藥,切莫不規則服藥造成血壓突然飆高。七、定期量血壓:定期量血壓是及早發現及控制高血壓的基本功。國民健康署呼籲18歲以上的民眾每年至少要量一次血壓,如果血壓超過140/90 mmHg就應該諮詢醫師。而正在接受治療的高血壓病人更應該要有系統的在家量血壓,並做好紀錄,除幫助醫療人員瞭解病人血壓控制情形,也可顯示生活型態改變與高血壓藥物之控制情形。 

超多!台灣罹高血壓人數破430萬人

超多!台灣罹高血壓人數破430萬人#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儼然成為民眾的健康最大敵人,根據統計,台灣糖尿病患者高達230萬,另外,高血壓患者,罹患人數更是飆升超過430萬!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有13%的死亡,都是高血壓所惹的禍,因此,要如何降低高血壓所帶來的危機,則成為國人都需正視的問題。高血壓患者 罹各種心血管疾病風險大增國民健康署指出,「2007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結果推估,台灣地區2012年約有438萬人罹患高血壓。高血壓病人5年內罹患心臟病、腦中風、腎臟病的風險分別是一般人的1.9倍、2.8倍及1.7倍。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全球有13%的死亡都是高血壓所造成,是所有危險因子的第1名。國民健康署表示,高血壓已經嚴重威脅國人的健康,但是因為平時沒有特別的症狀,所以很容易被民眾忽視!尤其最近天氣忽冷忽熱,日夜溫差大,提醒高血壓患者要特別注意因為天氣變冷造成血管收縮、血壓上升。 

鹽分過多引高血壓 沙茶醬含鈉量破表

鹽分過多引高血壓 沙茶醬含鈉量破表#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高血壓的成因與「鈉」攝取量息息相關,冬天到來,沾醬與火鍋料都是重鹹高鹽食物,振興醫院心臟血管內科醫師黃建龍表示,鹽分攝取過多,可能會造成血壓升高,進而引發高血壓與中風。衛福部建議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約一茶匙鹽、6公克食鹽),火鍋料、貢丸、香腸、豬血糕、沙茶醬等都是高鹽份加工食物,尤其火鍋必沾的日式醬油,只要一茶匙就含約800毫克的鈉,只要3茶匙的就能補足成人一天所需鈉含量,冬天大家愛吃的沙茶醬與辣椒醬、火鍋料等食材鈉含量更是破表。遠離高血壓威脅 少油、少加工、少調味黃建龍醫師建議,把握「三少二多」的飲食原則,將可遠離高血壓威脅,即為「多蔬果、多高纖、少油、少加工食品、少調味品」,若天冷想吃火鍋,高湯類可善用原味食物如魚貝類、藻類、蔬菜等熬煮,至於調味料部份可採用新鮮檸檬汁、鳳梨、蕃茄、柳丁等天然之酸味調味料取代,若想吃重口味點,可用肉桂、花椒、月桂葉、蒔蘿草等辛香料來取代一般調味品。 

吃軟不吃硬 銀髮族愛吃肥肉易高血壓

吃軟不吃硬 銀髮族愛吃肥肉易高血壓#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銀髮族因牙齒鬆脫,影響咀嚼功能,又因味覺退化、口味變重,愛吃醃漬食物而導致各種營養問題,萬芳醫院吳思諭營養師表示,老人家常因咬不動瘦肉而改吃肥肉,又或因不愛吃肉造成營養失調,建議可選擇魚類或豆腐、豆干等豆製品來補充蛋白質。銀髮族因牙口問題,長期偏食、挑食,容易造成營養缺乏,其實只要把握幾個飲食原則,如吃飯8分飽、不要攝食過多精製食品、適量攝取品質較優的蛋白質食物、多吃新鮮、當季的蔬菜水果、避免鹽分太高的食物、少吃動物性脂肪及肥肉等,減少罹患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銀髮族的食物烹調可使用植物油、少吃不容易消化的食品、多喝開水,並增加纖維質攝取,不但可防止便秘,還能降低膽固醇。此外,消化不好、牙齒鬆脫或沒胃口的銀髮長輩,可採少量多餐的飲食模式,必要時用刀、剪刀或食物調理機將食物切塊、剁碎或打成流質食用。

青年吃重鹹恐中風 日鈉攝量超標2倍

青年吃重鹹恐中風 日鈉攝量超標2倍#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今(29)日是世界中風日,為了關懷國人健康,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特別提醒,國內民眾高血壓性疾病標準化死亡率不再呈下降趨勢,反而有逐年上升現象,且腦血管疾病標準化死亡率下降趨勢亦有趨緩現象,值得警惕。這和飲食「重鹹」恐脫離不了關係,民眾若不改變飲食習慣,後續將有可能導致高血壓或嚴重的中風問題。根據2005-2008年、2010-2011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顯示,台灣各年齡層民眾的鈉攝取量已超過每日建議量(成人每日鈉總攝取量不宜超過2400毫克、即鹽6公克),且有「男多於女、少多於老」的趨勢。值得注意的是,國、高中及青壯年(19-30歲) 男性每日鈉總攝取量分別為4899、4962及4494毫克,已達每日建議值的2倍以上。重鹹是血壓升高的主因 高血壓者患腦中風為常人3倍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表示,年輕人鈉攝取量超標的情形,已比想像的嚴重許多,目前每12個年輕人(20-39歲)就有1人患有高血壓,其中更有高達3/4對自己罹患高血壓渾然不覺,更可怕的是,高血壓病人未來罹患腦中風的風險是一般人的3倍。飲食中的鈉(鹽)攝取過多是血壓升高及高血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呼籲民眾千萬不要忽略「重鹹」的飲食習慣,其實早已對自我健康造成極大的危害。

遠離三高威脅 應符合「三少二多」

遠離三高威脅 應符合「三少二多」#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根據國民健康署「2007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顯示,15歲以上國人五年內三高發生率以高血壓最為嚴重,其次為高血脂、高血糖。要遠離高血壓的威脅,應改善飲食與生活作息,飲食方式應合乎「三少二多」的均衡飲食原則。高血壓對身體健康的危害甚大,血壓若控制不好將導致許多器官的併發症,如腦中風、心臟病與腎臟病變等嚴重疾病。三少二多均衡飲食  生活作息正常保健康臺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民眾,遠離高血壓的威脅,應改善飲食與生活作息。飲食方式應合乎「三少二多」的均衡飲食原則,其分別為少油脂,如少用動物油並適量使用植物油;少調味料,如少糖、少鹽與少味素等;少加工品,如少吃火腿、燻雞、香腸及罐頭類食品;多蔬果,如天天五蔬果;多纖維,如食用糙米、大麥、燕麥或堅果類食物。除了飲食要均衡外,也要節制飲酒、不抽菸或戒菸,以及配合運動如每週5次、每次30分鐘中等費力的身體活動以維持健康的體重,並且定期測量檢視血壓,以防高血壓上身並降低未來罹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