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

高血壓患未按時服藥 當心中風機率高

高血壓患未按時服藥 當心中風機率高#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我的血壓控制得不錯不用吃藥啦」、「血壓有高就吃,正常就沒吃」,這是許多民眾常說的話,卻不知道不按時吃藥,恐會造成不良後果,每當事情發生時,總是會說平常看他都好好的,怎麼突然中風等,尤其現在天氣變化大,更應該要注意血壓的控制及保暖。像是早上有運動習慣者,應先暖身及穿暖和再出門,以免溫差太大,容易造成中風,除此之外,基隆市衛生局也針對三高民眾,提供注意事項,以免忽略後對身體造成危害:1)糖尿病患者/應做好足部的保暖,因為天氣冷使得末梢神經感覺變差,就算有傷口也不易察覺。2)血脂偏高/在冬天時要多注意飲食,不要因為天氣冷進補,對於薑母鴨、羊肉爐來者不拒,為了健康著想,飲食要輕淡,不要吃太油膩才對。3)高血壓患者/應每天監測自己的血壓值,隨時關心自己的健康狀況。最後衛生所曾舜玲表示,有高血壓症狀多半都伴隨著體重偏重、血脂偏高的情形,要維持好血壓、血脂、血糖,除了藥物外,飲食運動也是很重要的。

6招正確量血壓 預防心臟病、中風

6招正確量血壓 預防心臟病、中風#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高血壓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許多人「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壓」。目前台灣約有4百多萬高血壓患者,但其中竟高達160萬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繼續讓自己暴露在高風險中,無形中提高腦中風、心肌梗塞、腎臟病變等併發症的風險。2減2多小撇步  遠離高血壓高血壓個案更應該要定期在家量血壓,並做好紀錄,除幫助醫療人員瞭解病人血壓控制情形,也可顯示生活型態改變與高血壓藥物之控制情形。但有些人天天都量血壓,只是用錯方法,老是自己在嚇自己。因此,基隆市信義區衛生所張賢助醫師也提供量血壓時注意小技巧:1)前半小時最好不要運動、吃飯、抽菸或喝茶、咖啡、酒等具有刺激作用之飲料。2)量血壓前最好先坐下休息5分鐘,避免劇烈活動後直接測量。3)以坐姿量血壓,雙腳平放在地板上,不要翹腳。4)壓脈帶不可太鬆或太緊,以可水平塞進兩根手指為宜。5)不可以邊量血壓邊講話。6)第一次左右手都量,以後固定量血壓高的那一側。若發現兩臂的血壓值差異超過20毫米汞柱,就需向醫師報告。另外,對高血壓病人來說,除了定期就醫及規律服藥以外,健康的生活型態,更是幫助血壓控制的重要關鍵,把握二減二多小撇步,包括:減鹽、減重、多運動、多量血壓,才能遠離高血壓的威脅。

謹記6點飲食妙方 有效防治大腸癌、高血壓

謹記6點飲食妙方 有效防治大腸癌、高血壓#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近年來,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外食族的增加,使得罹患高血壓的人正日益年輕化,在最新國民營養調查中發現,成年女性每日平均攝取鈉3567毫克(8.9克鹽)、男性4579毫克(11.4克鹽),遠高過衛生福利部建議一天所攝取的2400毫克(6克鹽)。不僅如此,根據福利部公告102年國人十大死因中,高血壓排名第八,10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報告顯示,高血壓是造成全球死亡第一名的危險因子,因此,在飲食上的控制格外重要。得舒飲食在臨床試驗上 能有效降低血壓的飲食治療豐原醫院營養科鄒季臻營養師表示,養成清淡飲食的習慣,能有效預防高血壓,而得舒飲食是經科學及臨床試驗證實,能有效降低血壓的飲食治療方法,只要採高纖、高鈣、高鉀、低鈉、低脂,就能有效控制血壓,與減鈉、減重、運動、節制飲酒等方式併列在生活療法中。一碗牛肉麵湯 鈉含量逼近一天所需的量在門診中,營養師發現大多血壓偏高病人的飲食習慣,皆屬於外食族,且一般麵店所販售的湯麵,在湯頭部分攝取的含鈉量,平均約有1400毫克(3.5克鹽),而最高的牛肉麵湯甚至可達2218毫克(5.5克鹽)。此外,就連自助餐、便當店、小吃店所提供的湯品,一碗可能高達約1700毫克鈉(4.3克鹽),而像是便利商店的關東煮湯頭,平均一碗含也約有700~1160毫克鈉(1.8~2.9克鹽),所以,民眾往往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喝下過多的鹽分而不知,也在無形中增加了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得舒飲食不僅可降血壓 更能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鄒季臻營養師表示,生活飲食中不是只有醬油、鹽及味精才含有鈉,在肉汁、菜湯中亦含有許多的鈉,而得舒飲食主要是以豐富的蔬菜、水果及低脂乳類為訴求,搭配適量的全穀類、核果類及低脂肉類,提供均衡營養的食物來源,而研究也證實,這樣的飲食型態確實能有效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對於高血壓病患來說,若是連續使用兩週得舒飲食後,可降低8~10%的血壓,效果等同於一顆降血壓藥物,除此之外,得舒飲食的好處除了降血壓外,更能降血脂肪、減低心血管疾病、大腸直腸癌風險,有利骨質健康。飲食小妙方 讓你吃的安心更健康最後,營養師提供6點小妙方,幫助民眾在飲食的過程中,能吃的更健康,且又能達到營養攝取的目的:1)提高新鮮蔬菜水果攝取量/蔬菜約4~5份,水果2~5份。2)提高低脂乳製品的攝取量/每天攝取2份的低脂或脫脂乳品,可於三餐或點心食選用,例如:鮮乳、優酪乳、優格及起司等,但若飲用乳品會腹瀉、脹氣者,則建議改用低乳糖或脫乳糖的乳製品。3)降低脂肪攝取總量/少吃油煎油炸類食物4)降低飽和脂肪的攝取量/選用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如橄欖油、芥花油、花生油5)提高鉀的攝取/例如:菠菜、空心菜、茼蒿、芹菜、香菇、金針菇、竹筍、桃子、奇異果、木瓜、芭樂、香蕉等。6)選擇全穀根莖類/應選用未精緻過的全穀類或根莖類來代替精緻過的白飯、白麵製品。

沒症狀!百萬人不自知罹患高血壓

沒症狀!百萬人不自知罹患高血壓#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根據最新的統計顯示,粗估,我國四十歲以上成年人,高達七成血壓有過高症狀,須每周或每日做血壓管理,才能避免各種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然而,調查指出,這些已知或未知的高血壓族群,僅兩成有每周量血壓的習慣,天天量血壓的人,更是僅有百分之七,恐怕深陷中風危機之中。高血壓患者 血壓大多控制不良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董事詹鼎正指出,從此次超商隨機抽查三百位中壯年人士的血壓認知行為發現,自認為血壓狀況良好的中壯年中,現場休息五分鐘後量測血壓,竟有37%血壓值偏高!此外,已自知血壓偏高卻未進一步檢查的民眾中,更是高達七成血壓持續偏高。進一步詢問,血壓偏高卻未就醫的原因,四成民眾認為只是一時偏高,不會真有高血壓、二成一認為沒有不舒服不需要看、二成一怕看醫師要吃藥、一成六太忙沒空看。根據英國研究顯示,在眾多可控制疾病之因子導致全球殘障及死亡人數的排名中,高膽固醇、不安全性行為等在過去十年排名已下降,但血壓控制不佳仍高居第一名,因此千萬不能放任血壓不管、持續惡化。醫師就提醒,無論是否有出現高血壓不適症狀,應先檢視自身是否符合高血壓風險族群;若符合,則應時時留心自身血壓狀況,主動每日正確量測血壓,並加以記錄一至二周;最後,若平均血壓值偏高,則應立即就醫向醫師諮詢,提早了解身體狀況,加強預防高血壓。

男童赴印尼探親 回台發現染麻疹

男童赴印尼探親 回台發現染麻疹#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疾管署日前公布今年第18例麻疹確定病例,該名個案為本國籍2歲男童,原本應於去年8月完成MMR疫苗接種,但未完成接種即於去年10月4日隨母親至印尼探親,今年8月14日返台。個案在印尼期間於8月11日起陸續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及全身紅疹等症狀,於8月14日抵臺時經機場發燒篩檢站攔檢,隨即由父母帶至醫院急診室就醫,安排於隔離區診察通報後確診。目前衛生單位已掌握51名接觸者,包括同行家人、機上接觸者等,但截至目前為止尚未發現有疑似麻疹症狀者,預計追蹤觀察至9月5日。今年截至為止已累計18例確定病例本年迄今共18例麻疹確定病例,感染地為中國大陸5例、菲律賓5例、印尼2例、香港1例、馬來西亞1例、越南1例,另外,有2例於國內遭菲律賓境外移入個案感染,1例於國內遭中國大陸境外移入個案感染。大陸、菲律賓和越南 疫情較為嚴重疾病管制署表示今年中國大陸、菲律賓、越南麻疹疫情極為嚴重,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等最新統計資料,分別累計有約4.8萬例、3.8萬例及3,900例病例,明顯高於去年同期。不僅如此,印尼在今年截至為止,累計約通報5千例麻疹病例,其中3千5百餘例確診,為繼中國大陸、菲律賓、越南後,於東亞/東南亞地區今年麻疹累計病例數之第4位。麻疹傳染性高 接種疫苗降低感染麻疹為高傳染性疾病,出疹前後4天均具傳染力,容易由頻繁之國際交流,如旅遊、探親、商務活動等管道進入國內,在不具免疫力的族群間快速傳播,因此,疾管署提醒民眾,應避免攜帶未滿1歲及未完成MMR疫苗接種之嬰幼兒前往麻疹流行地區,家中如有滿1歲之幼兒應儘速攜往衛生所或合約院所完成MMR疫苗接種,以降低感染機會。另外,若因故需攜帶6個月以上未滿1歲的嬰兒前往中國大陸、菲律賓、越南、印尼等麻疹流行地區,可於出發前2~4週,帶往國內23家國際預防接種合約醫院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接種需求,惟滿1歲時應接種的公費MMR疫苗仍需按時完成。民眾回國後如有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紅疹等症狀請勿自行服藥,應儘速戴上口罩,並主動告知醫師近期旅遊史及相關接觸史。

400萬人罹高血壓 僅兩成自知

400萬人罹高血壓 僅兩成自知#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陳承璋/綜合報導)衛生福利部日前公布102年國人十大死因,心臟病僅次於癌症高居第二,高血壓性疾病也位居第八。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有著密切的關連性,高血壓儼然成為危害國人健康一大殺手!多數人不知自己罹患高血壓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07年臺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追蹤調查研究」,發現全國約有430萬高血壓患者,其中約有三成病患不知自己有高血壓;20~39歲的民眾中,高血壓自知率只有26%,等於平均每四個患有高血壓的青壯年,就有三個人不知道自己血壓已過高。另根據調查顯示,約4成國人家中備有血壓計,然而絕大多數疏於使用,僅約2%民眾有每天測量血壓的習慣。且其中超過55%的民眾有錯誤的量血壓觀念,不清楚量血壓前需休息五分鐘,不能飲用咖啡、茶或酒等刺激性飲料,且不可邊測量邊講話等注意事項。高血壓不控制 易引發多種疾病臺大醫學院內科教授黃瑞仁醫師表示,年輕族群不只對血壓健康認識不足,更缺乏危機意識。高血壓是容易被忽略的慢性疾病,血壓若長期偏高,將會引起腦中風、冠狀動脈心臟病、主動脈剝離、腎臟衰竭及視網膜病變等嚴重併發症,造成患者的殘疾或死亡。因此養成居家測量血壓的習慣相當重要,透過對自己血壓狀況的掌握,將可提前預防高血壓及其他併發症狀的威脅與風險。黃瑞仁醫師提醒,雖然量血壓的動作看似簡單,前後只需要約一分鐘的時間,卻蘊藏很多需要注意的細節。只要操作不夠確實,就可能影響測量的數值。他說,正確的量血壓方式,應量血壓前休息5分鐘;量血壓時要連續量兩次,中間間隔2分鐘;以及需連續測量記錄血壓值7天。只要能確實掌握這些小撇步,正確地測量血壓,就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

泡麵鈉含量超高 吃一碗就占全天攝取量一半

泡麵鈉含量超高 吃一碗就占全天攝取量一半#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暑假到了,使得許多學生要尋找事情消磨時間,往往會讓洋芋片或泡麵等食物一口一口毫無節制的下肚,但根據國民健康數的統計,光是一碗泡麵的鈉含量高得嚇人,已超過每日所需的二分之一,提醒民眾與學生,平日飲食務必注意鈉含量的攝取,以免罹患高血壓,得不償失!愈年輕 鈉含量攝取就愈不知節制一天建議攝取的鈉含量落在2400毫克(即6公克鹽),但但這些民眾愛吃的食物,各個幾乎鈉含量都破表,像是一碗泡麵的鈉含量,已超過每日所需的二分之一;吃下一包洋芋片、玉米片,所攝入的鈉就佔每日所需的六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而一包鱈魚絲的鈉含量,也超過每日所需鈉建議量的一半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國健署的統計,越年輕的族群每天鈉攝取量越高,以國中、高中男生為例,每天的鈉攝取量分別為4,899毫克及4,962毫克,高達每日鈉建議攝取量的2倍以上,青壯年(19~30歲)男性族群每天的鈉攝取量為4,494毫克,也是每日鈉建議攝取量的1.9倍。高血壓為全球第一名死亡危險因子10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報告顯示,高血壓是造成全球死亡第一名的危險因子,造成全球約13%的死亡。國民健康署指出,飲食中的鈉鹽攝取過多是造成高血壓的主因之一。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務必學著看營養標示了解鈉含量,建議一包零食可分兩三天吃完。若是要吃泡麵,則應減少食用的頻率,此外吃泡麵為了降低鈉攝取量,建議佐料包使用1/3包就好。

研究:罹高血壓不治療 少活20年

研究:罹高血壓不治療 少活20年#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今天量血壓了嗎?全世界高血壓患者初估超過十億人,國外研究顯示,高血壓患者平均患病年齡為32歲,如果不治療、不吃藥,死亡年齡為51歲;而沒有罹患高血壓的人,平均壽命為71歲,高血壓這三個字等於病人要少活20年,並嚴重影響健康和生活品質。高血壓 全球每年奪710萬條人命高血壓不只容易使人壽命減少,也容易有併發病,美國公共衛生服務研究顯示,未經治療輕度高血壓患者,罹患7~10年後,有1%死亡,29%發生血管硬化的併發症(主要為冠狀動脈疾病),53%發生高血壓併發症(如左心室肥大、網膜病變、腦血管障礙、腎衰竭或心衰竭)。在這些併發症的患者中,12%發生血壓的惡化,顯然,即使輕度高血壓如不治療也會造成器官的損傷。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林幸榮表示,高血壓易引發心房顫動、中風、心肌梗塞、腎臟及視網膜病變甚至猝死等嚴重併發症,高血壓每年奪走710萬條人命,最令人擔心的是,許多民眾根本不知道自己罹患高血壓。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顯示,全球約有7.2%的婦女其實是高血壓患者而不自知,只以為自己是單純胸痛。因此建議十八歲以上成年人每年至少量一次血壓,並且屬於高危險族群者,最好每天量血壓。3人就有1人高血壓 逾三成不自知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殷偉賢指出,衛福部調查6,40歲以上的台灣民眾,每3人就有1人是高血壓患者,但其中三到四成的病患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因此一旦發生病變,常常都已經相當嚴重。因此2014年世界高血壓日,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以「記得量血壓.健康呷百二」為主題,提醒大眾記得定期量測血壓,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遵從醫師指示正確用藥,並積極治療,才能維持健康並且長命百歲。活動邀請到台灣美魔女張婷媗,設計「血管健康操」,簡單幾個動作要讓民眾知道,只要吃對食物、做對運動,不必汗流浹背、辛苦節食,也能維持年輕與健康活力的體態。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