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

男童赴印尼探親 回台發現染麻疹

男童赴印尼探親 回台發現染麻疹#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疾管署日前公布今年第18例麻疹確定病例,該名個案為本國籍2歲男童,原本應於去年8月完成MMR疫苗接種,但未完成接種即於去年10月4日隨母親至印尼探親,今年8月14日返台。個案在印尼期間於8月11日起陸續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及全身紅疹等症狀,於8月14日抵臺時經機場發燒篩檢站攔檢,隨即由父母帶至醫院急診室就醫,安排於隔離區診察通報後確診。目前衛生單位已掌握51名接觸者,包括同行家人、機上接觸者等,但截至目前為止尚未發現有疑似麻疹症狀者,預計追蹤觀察至9月5日。今年截至為止已累計18例確定病例本年迄今共18例麻疹確定病例,感染地為中國大陸5例、菲律賓5例、印尼2例、香港1例、馬來西亞1例、越南1例,另外,有2例於國內遭菲律賓境外移入個案感染,1例於國內遭中國大陸境外移入個案感染。大陸、菲律賓和越南 疫情較為嚴重疾病管制署表示今年中國大陸、菲律賓、越南麻疹疫情極為嚴重,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等最新統計資料,分別累計有約4.8萬例、3.8萬例及3,900例病例,明顯高於去年同期。不僅如此,印尼在今年截至為止,累計約通報5千例麻疹病例,其中3千5百餘例確診,為繼中國大陸、菲律賓、越南後,於東亞/東南亞地區今年麻疹累計病例數之第4位。麻疹傳染性高 接種疫苗降低感染麻疹為高傳染性疾病,出疹前後4天均具傳染力,容易由頻繁之國際交流,如旅遊、探親、商務活動等管道進入國內,在不具免疫力的族群間快速傳播,因此,疾管署提醒民眾,應避免攜帶未滿1歲及未完成MMR疫苗接種之嬰幼兒前往麻疹流行地區,家中如有滿1歲之幼兒應儘速攜往衛生所或合約院所完成MMR疫苗接種,以降低感染機會。另外,若因故需攜帶6個月以上未滿1歲的嬰兒前往中國大陸、菲律賓、越南、印尼等麻疹流行地區,可於出發前2~4週,帶往國內23家國際預防接種合約醫院旅遊醫學門診評估接種需求,惟滿1歲時應接種的公費MMR疫苗仍需按時完成。民眾回國後如有發燒、鼻炎、結膜炎、咳嗽、紅疹等症狀請勿自行服藥,應儘速戴上口罩,並主動告知醫師近期旅遊史及相關接觸史。

400萬人罹高血壓 僅兩成自知

400萬人罹高血壓 僅兩成自知#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陳承璋/綜合報導)衛生福利部日前公布102年國人十大死因,心臟病僅次於癌症高居第二,高血壓性疾病也位居第八。心血管疾病和高血壓有著密切的關連性,高血壓儼然成為危害國人健康一大殺手!多數人不知自己罹患高血壓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2007年臺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追蹤調查研究」,發現全國約有430萬高血壓患者,其中約有三成病患不知自己有高血壓;20~39歲的民眾中,高血壓自知率只有26%,等於平均每四個患有高血壓的青壯年,就有三個人不知道自己血壓已過高。另根據調查顯示,約4成國人家中備有血壓計,然而絕大多數疏於使用,僅約2%民眾有每天測量血壓的習慣。且其中超過55%的民眾有錯誤的量血壓觀念,不清楚量血壓前需休息五分鐘,不能飲用咖啡、茶或酒等刺激性飲料,且不可邊測量邊講話等注意事項。高血壓不控制 易引發多種疾病臺大醫學院內科教授黃瑞仁醫師表示,年輕族群不只對血壓健康認識不足,更缺乏危機意識。高血壓是容易被忽略的慢性疾病,血壓若長期偏高,將會引起腦中風、冠狀動脈心臟病、主動脈剝離、腎臟衰竭及視網膜病變等嚴重併發症,造成患者的殘疾或死亡。因此養成居家測量血壓的習慣相當重要,透過對自己血壓狀況的掌握,將可提前預防高血壓及其他併發症狀的威脅與風險。黃瑞仁醫師提醒,雖然量血壓的動作看似簡單,前後只需要約一分鐘的時間,卻蘊藏很多需要注意的細節。只要操作不夠確實,就可能影響測量的數值。他說,正確的量血壓方式,應量血壓前休息5分鐘;量血壓時要連續量兩次,中間間隔2分鐘;以及需連續測量記錄血壓值7天。只要能確實掌握這些小撇步,正確地測量血壓,就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

泡麵鈉含量超高 吃一碗就占全天攝取量一半

泡麵鈉含量超高 吃一碗就占全天攝取量一半#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暑假到了,使得許多學生要尋找事情消磨時間,往往會讓洋芋片或泡麵等食物一口一口毫無節制的下肚,但根據國民健康數的統計,光是一碗泡麵的鈉含量高得嚇人,已超過每日所需的二分之一,提醒民眾與學生,平日飲食務必注意鈉含量的攝取,以免罹患高血壓,得不償失!愈年輕 鈉含量攝取就愈不知節制一天建議攝取的鈉含量落在2400毫克(即6公克鹽),但但這些民眾愛吃的食物,各個幾乎鈉含量都破表,像是一碗泡麵的鈉含量,已超過每日所需的二分之一;吃下一包洋芋片、玉米片,所攝入的鈉就佔每日所需的六分之一到二分之一;而一包鱈魚絲的鈉含量,也超過每日所需鈉建議量的一半以上。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國健署的統計,越年輕的族群每天鈉攝取量越高,以國中、高中男生為例,每天的鈉攝取量分別為4,899毫克及4,962毫克,高達每日鈉建議攝取量的2倍以上,青壯年(19~30歲)男性族群每天的鈉攝取量為4,494毫克,也是每日鈉建議攝取量的1.9倍。高血壓為全球第一名死亡危險因子10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報告顯示,高血壓是造成全球死亡第一名的危險因子,造成全球約13%的死亡。國民健康署指出,飲食中的鈉鹽攝取過多是造成高血壓的主因之一。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務必學著看營養標示了解鈉含量,建議一包零食可分兩三天吃完。若是要吃泡麵,則應減少食用的頻率,此外吃泡麵為了降低鈉攝取量,建議佐料包使用1/3包就好。

研究:罹高血壓不治療 少活20年

研究:罹高血壓不治療 少活20年#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你今天量血壓了嗎?全世界高血壓患者初估超過十億人,國外研究顯示,高血壓患者平均患病年齡為32歲,如果不治療、不吃藥,死亡年齡為51歲;而沒有罹患高血壓的人,平均壽命為71歲,高血壓這三個字等於病人要少活20年,並嚴重影響健康和生活品質。高血壓 全球每年奪710萬條人命高血壓不只容易使人壽命減少,也容易有併發病,美國公共衛生服務研究顯示,未經治療輕度高血壓患者,罹患7~10年後,有1%死亡,29%發生血管硬化的併發症(主要為冠狀動脈疾病),53%發生高血壓併發症(如左心室肥大、網膜病變、腦血管障礙、腎衰竭或心衰竭)。在這些併發症的患者中,12%發生血壓的惡化,顯然,即使輕度高血壓如不治療也會造成器官的損傷。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林幸榮表示,高血壓易引發心房顫動、中風、心肌梗塞、腎臟及視網膜病變甚至猝死等嚴重併發症,高血壓每年奪走710萬條人命,最令人擔心的是,許多民眾根本不知道自己罹患高血壓。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顯示,全球約有7.2%的婦女其實是高血壓患者而不自知,只以為自己是單純胸痛。因此建議十八歲以上成年人每年至少量一次血壓,並且屬於高危險族群者,最好每天量血壓。3人就有1人高血壓 逾三成不自知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殷偉賢指出,衛福部調查6,40歲以上的台灣民眾,每3人就有1人是高血壓患者,但其中三到四成的病患根本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因此一旦發生病變,常常都已經相當嚴重。因此2014年世界高血壓日,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以「記得量血壓.健康呷百二」為主題,提醒大眾記得定期量測血壓,並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了解自己身體的狀況,遵從醫師指示正確用藥,並積極治療,才能維持健康並且長命百歲。活動邀請到台灣美魔女張婷媗,設計「血管健康操」,簡單幾個動作要讓民眾知道,只要吃對食物、做對運動,不必汗流浹背、辛苦節食,也能維持年輕與健康活力的體態。

醫訊/高血壓防治 認識得舒飲食

醫訊/高血壓防治 認識得舒飲食#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得舒飲食,主要是一種防治高血壓的飲食,經由水果、蔬菜、低脂乳製品,降低飽和脂肪、總脂肪、紅肉及甜食的攝取,再配合維持理想體重、選擇新鮮食材自行製備、少吃加工醃漬及烘培食品、善用營養標示、按計畫使用調味料等,讓民眾透過飲食控制血壓。有鑑於此,亞東醫院特邀王昱鈞營養師主講「得舒飲食」,希望幫助民眾除了服用高血壓藥物外,更能在飲食上作調整將血壓控制得更好,也讓自己吃的開心,因此,歡迎大家踴躍參加。名稱:高血壓防治-認識得舒飲食時間:5月29日(四)15:00~16:00地點:亞東醫院一樓思源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7728-1001

全台500萬人有高血壓 恐成中風高危險群

全台500萬人有高血壓 恐成中風高危險群#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統計,我國20歲以上民成年人,罹患高血壓的盛行率大約落在兩成五,幾乎每4人,就有一名有高血壓的症狀,國民健康署對此呼籲,台灣每年平均有三萬餘人死於心血管疾病,18歲以上的民眾,應養成每年定期量血壓的習慣,以免自己罹患高血壓而不自知! WHO列高血壓為第一致死因子 依據2007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國內20歲以上民眾的高血壓盛行率為24%,即平均約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而調查結果也顯示,有高達三分之一(36.6%)的高血壓患者不知道自己血壓過高。國民健康署指出,高血壓是造成心臟病、中風、腎臟病最主要的原因之一,而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也顯示,101年高血壓及心臟病、腦中風等心血管疾病共造成33,168人死亡,平均每5人就有1人死於心血管疾病。另10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的報告也指出,高血壓是造成全球死亡的第一名危險因子,造成全球約13%的死亡。民眾如果養成定期量血壓的習慣,像王太太一樣及早發現高血壓問題,將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就能預防後續心血管疾病的問題。因此,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量血壓時可以注意以下小技巧:1) 前半小時最好不要運動、吃飯、抽菸或喝茶、咖啡、酒等具有刺激作用之飲料。2) 量血壓前最好先坐下休息5分鐘,避免劇烈活動後直接測量。3) 以坐姿量血壓,雙腳平放在地板上,不要翹腳。4) 壓脈帶不可太鬆或太緊,以可水平塞進兩根手指為宜。5) 不可以邊量血壓邊講話。6)第一次左右手都量,以後固定量血壓高的那一側。若發現兩臂的血壓值差異超過20毫米汞柱,就需向醫師報告。

降血壓這樣吃 減鹽+得舒飲食報你知

降血壓這樣吃 減鹽+得舒飲食報你知#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近年來,現代人飲食習慣改變,外食族增加,高血壓有日益年輕化趨勢,且大多數人並不自知有高血壓問題!因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特別編印健康食譜,由營養師來教導民眾如何進行每日「得舒飲食」,並搭配減鹽及體重控制,由健康的方式降低血壓。人人都有機會得到高血壓?!依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統計處資料:101年國人十大死因中高血壓性疾病佔第8位。而高血壓為一種慢性疾病,病人往往沒有明顯自覺症狀,而未能及時就醫,長期下來會影響腦血管、心臟血管及腎臟功能,恐會造成中風、心血管病變、洗腎等問題。「得舒、減鹽」血壓不飆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營養科黃萾芬營養師指出,過去總認為高血壓需嚴格限制鹽的攝取,往往會影響病人生活品質。但現在可藉由得舒飲食,飲食重點強調高鉀、高鎂、高鈣、高膳食纖維、豐富不飽和脂肪酸及節制飽和脂肪酸。黃萾芬營養師表示,得舒飲食內容包括,平日主食最好2/3以上選擇含麩皮的全穀及根莖類;每天至少吃5份蔬菜、5份水果;每日也可攝取1.5至2份低脂乳或乳製品,在肉食方面,可將紅肉及內臟改為魚肉等白肉為主;也要記得吃堅果、用好油等原則而現代外食人口多,為避免高血壓,她說,應挑選低鹽食物作為飲食調整應;含有芡汁的燴飯或有調味醬包的食物,應盡量少吃。黃萾芬營養師也提醒,民眾若想獲得「得舒.減鹽食譜」,可直接至聯醫陽明院區營養科現場索取,或附回郵信封寄到陽明院區,每人限索取1本,免費提供。

謹記減鹽4招 遠離中風、胃癌

謹記減鹽4招 遠離中風、胃癌#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鹽在日常生活中,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不管是烹調或食物加工,都少不了鹽,不過,攝入太多的鹽,卻會影響健康,許多研究報告顯示,高血壓、動脈硬化、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甚至是胃癌,都和鹽吃得太多有關。罐頭、泡麵鈉含量高且大部份的加工食品,普遍含鈉量較高,如罐裝食物、速食麵以及香腸等醃製品,唯獨少數的天然食物含鈉量普遍較低,然而,衛生署及世界衛生組織對成人的「鈉」建議攝取量為每日不超過2400毫克,大約為6公克食鹽。調味料含鹽應少用 美味不減又健康但在烹飪過程中,所添加的食鹽及各種調味品如味精、醬油、烏醋裡都含鹽份,對此,基隆市衛生局提供4個方法,幫助民眾減少鹽分攝取少用鹽,美味不減少,食之有味:1)利用蔬菜本身的強烈風味/例如青椒、蕃茄、洋蔥、香菇、九層塔等,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2)酸可減鹽/使用白醋、檸檬、蘋果、鳳梨、柳丁汁等各種酸味,來添增食物的味道。3)採用易保持食物原味烹調方法/如煎、烤、蒸、燉等,吃出食物的原味。4)外食族少吃醃製品、少喝湯、少吃泡麵/許多人都愛喝湯,卻不知湯裡面都是鹽和味精。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