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

肺腺癌患者9成沒抽菸!肺炎嚴重會變癌症?醫師親解因果關係

肺腺癌患者9成沒抽菸!肺炎嚴重會變癌症?醫師親解因果關係#肺癌

新冠肺炎大流行,令人擔心,同樣都是肺部疾病,染過肺炎的人,是否會成為肺癌高風險群?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在《肺癌的預防與治療:全面贏戰臺灣新國病》說明肺炎、肺癌、肺腺癌的因果關係,指出致病因子雖然不一樣,但肺部若長期處於慢性發炎的狀態,確實可能演變成癌症。以下為原書摘文:

定期做胸部X光,能早期發現肺癌嗎?醫:你該做的是「這項檢查」

定期做胸部X光,能早期發現肺癌嗎?醫:你該做的是「這項檢查」#肺癌

肺癌是全球癌症死因第一位,在台灣也是「晚期發現率」及「醫療支出」皆為最高的癌症,嚴重威脅國人健康。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副院長陳晉興《肺癌的預防與治療:全面贏戰臺灣新國病》說明,胸部X光的侷限,並介紹當前醫療技術已經可以做到更早發現,並介入治療,有效提升存活率,鼓勵高風險族群應盡早檢驗。以下為原書摘文:

久咳不癒別輕忽恐是肺癌!NGS助及早展開標靶療程

久咳不癒別輕忽恐是肺癌!NGS助及早展開標靶療程#肺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108年癌症登記報告,肺癌發生率排名第三名,但卻蟬聯癌症致死之冠,我國每年約1萬名肺癌患者因病離世,嚴重威脅國人健康與生命。所幸,肺癌邁入個人化治療世代,不僅有多款標靶藥物可用,也有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以一次性找出致病基因,幫助患者快速進入標靶療程。為了鼓勵患者勇敢面對非小細胞肺癌,並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掌握黃金治療期,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與台灣諾華攜手合作,於4月15日至29日舉辦罕見肺癌展覽,透過寓教於樂的趣味性插圖與動畫,幫助患者輕鬆了解非小細胞肺癌與次世代基因定序的關鍵資訊。 雙和醫院提供肺癌跨科別醫療服務治療更便利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劉燦宏醫療副院長表示,雙和醫院秉持「持續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建構完整健康照護系統」理念,引進先進醫療器材與技術,提供大台北地區患者最前線的醫療服務;積極推動預防醫學、發展急重症醫療系統、響應政府長照計畫,一手包辦地方患者的健康促進、重症治療、長期照護,打造面面俱到的醫療服務。臺北醫學大學李岡遠研發長說明,雙和醫院早在2008年10 月成立癌症中心,整合院內癌症臨床專業醫護人員、營養師、藥師、社工師、心理師等,全面包辦患者的治療、求職、自我追求需求。此外,肺癌治療仰賴多科別資源,且近年有突破性藥物問世、基因檢測技術亦大幅進展,今日療程目標除了提升預後,更要避免患者因治療導致生活品質大受衝擊。為此,雙和醫院團隊建立全國性之胸腔醫學中心並和國際接軌成為亞洲新興之胸腔醫學重鎮。 約6成肺癌患者確診時屬晚期 所幸今日已有多元標靶藥物肺癌是隱形的健康殺手,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多數患者確診時已是第三期或第四期,癌細胞已轉移至全身,生命威脅劇烈。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胸腔內科馮博皓主任分析,肺癌初期症狀不明顯,多為咳嗽、胸悶、呼吸急促等,患者容易輕視症狀,約有6成患者確診時已屬晚期。馮博皓主任鼓勵,確診肺癌後無需過於沮喪,目前非小細胞肺癌已進入精準治療時代,癌友們不僅可延長存活期,醫師更可依據患者對副作用的耐受程度調整療程,打造預後與生活品質兼具的療程。 NGS一次檢驗上百種基因、患者更快進入標靶療程 專家統整三類患者應優先採納NGS馮博皓主任指出,標靶藥物需要對症下藥,找出致病基因型後才可以接續治療,及時確認致病基因型無疑是掌握黃金治療期的關鍵。然而,非小細胞肺癌的致病基因型可不只一種,除了約占半數的EGFR以外,還有排名第二的ALK、約占5%,還有BRAF、ROS1、MET、KRAS等。由於傳統基因檢測僅能檢視單點基因,患者可能面臨延誤治療或是檢體不足而無法接續檢測的窘境。所幸今日已有可一次檢測數十種甚至數百種的次世代基因定序可用,一次性檢測即有望找出致病根源。建議檢體採集困難與較少者,或是EGFR、ALK檢測結果均為陰性的患者可使用。此外,由於部分保險會給付次世代基因定序,也建議這類患者透過新型基因檢測技術及早確認致病基因型。 鼓勵患者說出自身治療考量 醫病同心才能擊退肺癌陰霾馮博皓主任鼓勵,肺癌治療隨著醫療技術的進展已有更完善的治療武器與策略,且無論是基因檢測或是標靶藥物都有各種選擇,患者務必將自己的用藥、經濟考量等一同與主治醫師討論,主治醫師便能擬定適切療程,與患者一同齊心對抗肺癌。

2成癌友因肺癌死亡,專家:靠次世代基因定序加速治療

2成癌友因肺癌死亡,專家:靠次世代基因定序加速治療#肺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109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肺癌再度蟬聯癌症致死之冠,更有高達2成的癌友因為肺癌而死亡,肺癌對國人生命的威脅不容小覷。所幸,我國約有85%肺癌患者屬於已有多元標靶藥物的非小細胞肺癌,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找出致病根源,接續透過對應藥物治療,晚期患者想要大幅延長存活期絕非空想。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長期給予肺癌患者身心支持,本年度更是與台灣諾華合作,於3月10日至3月24日期間舉辦罕見肺癌展覽,透過3月10日的展覽開幕講座、生動活潑的衛教圖文與動畫影片,建立對抗肺癌的正確觀念,以利及早揪出肺癌基因型,掌握黃金治療期。高醫深耕南台灣,肺癌團隊為癌友打造全方面的治療規劃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鍾飲文院長表示,自高醫成立的65年以來,院內同仁秉持以患者為中心的精神服務地方患者,也相信不進則退的道理不間斷提升院內醫療水準,除此之外,也承著先賢前輩理念提攜新進醫師,為我國醫界培養眾多卓越人才。透過夙夜匪懈的教學、服務與研究,高醫更是逐年茁壯並成為南台灣不可缺少的醫學重鎮。近年,為了接軌肺癌治療新趨勢,也導入次世代基因定序技術發展精準治療,提供在地肺癌患者最前線的醫療服務,助其積極對抗病程急又猛的肺癌。鍾飲文院長接續指出,肺癌初期症狀不典型,確診時往往已發生轉移、屬於晚期,為了提供更完善的醫療服務,高醫特別整合胸腔內外科、放射科、營養師、護理師以及心理師等科別,打造肺癌治療團隊,集結跨科別的資源與專業,全面評估患者的癌症分期、生理機能,也依據患者的工作、家庭等,為患者量身打造完善的個人化療程。肺癌基因型別多測不完?!醫建議:次世代基因定序讓基因檢測更有效率 今日肺癌已進入精準治療世代,標靶藥物有望延長患者存活期,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胸腔內科許超群主任提醒,所謂的標靶治療,就是針對癌症的致病根源進行精準控制,而基因檢測正是找出肺癌元兇的關鍵。然而,依生物特性和臨床表現,肺癌可大致分為非小細胞肺癌與小細胞肺癌,台灣以前者居多、約佔9成。其中,非小細胞肺癌又可依據基因突變型別分為許多種,以佔半數以上的EGFR最多數,次之為佔4~6%的ALK,然而,其他罕見基因型別如:BRAF、ROS1、MET、KRAS,對於肺癌患者而言仍不可忽視。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肺癌團隊召集人楊志仁醫師進一步說明,「肺癌基因型類別多,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全面有效率的找出致病根源,可以幫助患者掌握黃金治療期」,許超群主任進一步指出,目前臨床上仍以單基因檢測為主,但患者若屬於BRAF、ROS1、MET、KRAS等罕見肺癌,可能在找出致病根源前,就面臨檢體耗盡需要再次穿刺採取腫瘤組織或病程惡化的困境。所幸今日基因檢測有了次世代基因定序的選擇,單次的檢驗可以同時針對不同的基因型別進行判別,檢測時間效率大幅提升,患者也有望更快確認肺癌基因型別,鼓勵患者依照醫療團隊建議,採納可以一次性判別多元基因型的次世代基因定序,以及時展開療程,搶時間救命。老婦抗肺癌數十年穩定控制!生活品質、療效藉標靶藥再提升提及今日的肺癌治療,高雄市立大同醫院洪仁宇副院長表示,自研發出首款肺癌標靶藥物後,藥物研發的里程迅速推進,肺癌已有多元標靶可用,不僅發生抗藥性後仍有藥物可接力使用,醫師更是可以依照患者對藥物副作用的耐受度調整處方,癌友不一定要忍受嚴重副作用,建議癌友主動透過醫病溝通,與醫師共同討論療程,以利維持治療期間的生活品質。而BRAF、MET、ROS1等基因型別在臨床上已有新型藥物可用,透過基因定序找出致病根源後都有機會使用標靶藥物,患者千萬不要因為無法接受罹癌事實就放棄治療。為了鼓勵癌友積極配合醫囑,洪仁宇副院長也分享其診間抗癌成功的案例,一名七旬婦人十幾年前確診肺癌,當時因為沒有標靶藥物可用,僅可透過化療控制病程,但該婦人仍為了子女堅持治療了十幾年。隨著近幾年藥物日益多元,為了擬定該個案化療發生抗藥性後的治療策略,醫療團隊先行將其檢體進行基因檢測並確認為ALK基因型別。正是因為團隊的未雨綢繆,該婦人在幾年前疾病惡化後,即時透過ALK藥物銜接療程,不僅治療效果顯著、病程穩定控制,其生活品質更是大大的提升。次世代基因定序可加速肺癌療程規劃 醫:未來有更多標靶新選擇楊志仁醫師鼓勵,民眾確診肺癌時切莫別慌張,及時透過基因檢測或更有效率的次世代基因定序確認致病根源,有很大的機會可以接續使用標靶藥物。現階段尚無標靶藥物可用的患者也無須灰心,積極配合醫囑進行治療、控制病程,或許很快就會有新型藥物問世,癌友仍能甩開肺癌陰影,奪回人生主導權。

咳血不一定是肺病!醫揭「6大原因」恐至呼吸衰竭

咳血不一定是肺病!醫揭「6大原因」恐至呼吸衰竭#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一名70歲老先生因有心臟病長期服用抗凝血劑藥物,近年來出現咳痰偶有血絲情形,後因咳血情況加劇,至醫院胸腔內科進一步檢查為支氣管擴張症併肺炎,卻在住院接受治療期間,突發性大咳血致呼吸衰竭,最後接受左上肺葉切除手術治療,術後出院定期回門診追蹤。另一名50歲女士在家休息時,突發性大量咳血、呼吸變喘,家人緊急將她送至急診室,並因呼吸衰竭接受呼吸道插管處置,住進加護病房治療,診斷為支氣管擴張症併肺炎感染。然而經治療後穩定,拔掉呼吸管後轉至普通病房,又再次突發大咳血、呼吸衰竭,且血氧生命徵象無法穩定。經胸腔外科醫師決定緊急開刀,以支氣管鏡清除氣管內血塊,使血氧相對穩定後,再執行右上肺葉切除手術控制出血,術後轉入加護病房並繼續抗生素等藥物治療,至穩定拔管無再出血狀況。6種原因皆可能導致大量咳血、呼吸衰竭奇美醫學中心胸腔外科主治醫師陳照坤表示,以往講到咳血,若只是偶爾一點點血絲,大部分人都會不以為意,如果大量咳血,常常讓人聯想到肺癌或是肺結核等,以為是末期、或擔心會傳染等;更有部分病患可能會將吐血或是口腔、鼻腔出血誤以為是咳血。咳血原因可分為: 呼吸道肺部疾病,如:支氣管擴張症、肺結核、肺癌等 心臟血管系統 細菌感染,如:麴菌等 凝血功能異常 外傷 藥物陳照坤說明,咳血若會造成明顯的呼吸道阻塞、影響到肺部呼吸氧氣的交換功能、甚至造成生命徵象不穩定,都被稱為「大量咳血」或「有生命威脅的咳血」(massive hemoptysis / life-threatening hemoptysis);如果以量來說,24小時內有150毫升以上或是半杯的咳血量,或量少但有導致合併症狀,仍皆會帶來生命危險,建議盡速前往醫院急診處置。咳血第一處置,先保護呼吸道、穩定生命徵象當發生大量咳血影響呼吸時,第一時間是要保護並穩定呼吸道,若已知病患是右側出血,可採左側躺姿勢,讓出血側在下方,有需要則進行呼吸道插管處置,穩定生命徵象,後續進行抽血檢驗檢查等,診斷病因並鑑別出血位置,針對病因選擇最適合病人的治療方式。陳照坤也提醒,咳血不一定是肺癌或肺結核,良性的病灶也可能帶來致命風險。針對大量咳血的治療,希望可以在病人穩定的狀況下開刀,盡量減少因生命徵象不穩定緊急開刀所帶來的風險。建議民眾如果有咳血的情形切勿輕忽,提早就醫進行診斷治療,避免因病情加重而導致併發症及生命危機。

肺癌穩居癌症致死之冠中山醫衛教展覽開展

肺癌穩居癌症致死之冠中山醫衛教展覽開展#肺癌

圖說:中山醫張基晟副校長指出,透過NGS有望更快確認致病基因,幫助醫師及時訂定標靶治療(優活新聞部/綜合報導)肺癌是全世界癌症死亡原因的首位,檢視近幾年我國的癌症死亡排行,更可發現同樣結果,可以見得肺癌對於患者的健康衝擊劇烈。「而肺癌具有高致死率的原因之一,正是因為初期肺癌症狀不明顯」,中山醫學大學張基晟副校長指出:「以非小細胞肺癌舉例,僅有3成5不到的患者在早期確診,但卻有超過半數(53%)患者確診時已邁入第四期;部份屬於第三期的患者,更有7至8成的機會病程會惡化。」肺癌標靶藥日益多元,想要及早治療快做次世代基因定序!基因突變是造成癌症的主因,而可以鎖定致癌驅動基因、精準控制的標靶藥物,可說是今日對抗肺癌的關鍵。中山醫學大學張基晟副校長說明:「非小細胞肺癌特別是肺腺癌,又可依據突變基因分為不同類別,如:EGFR、ALK、ROS1、BRAF、MET、KRAS、RET、NTRK、NRG1…等,每種基因型對應的標靶藥物都不同,同時今日已有多元標靶藥物可使用,至少有6成的肺腺癌患者可找到適切的標靶藥物治療,患者不僅可以有效控制病程、延長存活期,更能避免生活品質受到劇烈衝擊。」「次世代基因定序正是掌握黃金治療期的關鍵!」張基晟副校長直指,過去常使用單基因檢測方式,依照基因突變發生率依序檢測,但若患者屬於罕見肺癌,不僅需要反覆進行穿刺採取腫瘤組織,也因為耗時,可能導致療程延後展開。而次世代基因定序,可以依需求,一次性檢測數十個甚至數百個基因,幫助醫師快速確認突變基因,還可以提供大量的基因資訊,幫助判別該使用何種標靶藥物與治療成效。張基晟副校長鼓勵,若經過檢測確認屬於罕見肺癌也別擔心,已有多元的標靶藥物可使用,與傳統治療相比,副作用也較小,患者有望兼顧預後與生活品質。舉例而言,今日在ALK型肺癌上,在第一線、第二線、第三線都有標靶藥物可用,意味著,患者在病程發生變化後,仍有機會使用下一線的標靶藥物,若治療期間的副作用難以忍受,更可以更換藥物接續治療!除此之外,隨著醫療科技發展,臨床上將會有越來越多新型標靶藥物可用,近期就有新藥不斷地上市,例如針對MET突變型肺癌的標靶藥物也由臨床試驗很快即已經問世。鼓勵患者確診後,務必積極與醫師配合,主動說出自己的治療考量點,與醫師共同擬訂治療方向。也提醒,若治療期間出現任何不適,也應即時或於下次回診時告知主治醫師,以利其透過副作用管理,改善副作用衝擊。肺癌治療已邁入精準治療世代,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療團隊,為了傳遞「肺癌治療的多元性」與「次世代基因定序的重要性」,與台灣諾華合作,舉辦罕見肺癌展覽,期盼透過活潑的插圖與動畫,提升民眾病識感,避免患者確診肺癌後消極面對,更期盼能帶給患者治療動力!

肺長毛玻璃就是癌?醫建議「●公分內」用無創導航診斷

肺長毛玻璃就是癌?醫建議「●公分內」用無創導航診斷#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長年高居10大癌症死因之首的「台灣新國病」肺癌,早期幾乎沒有症狀,對於小於1公分的腫瘤常不容易發現;然而研究顯示,肺癌腫瘤若能在1公分左右以手術切除,其治癒率為85~90%(5年不復發)。目前針對肺癌早期檢查最靈敏的工具「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檢查,可以偵測小至0.3公分的肺部病變,達到及早診斷及早治療的效益。肺結節具高偽陽性,早期診斷率不佳不過,健檢發現肺部毛玻璃一定是癌症嗎?原來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雖可更容易發現早期肺癌,但對於高偽陽性的肺結節,常讓病患暴露在無謂的風險中。個案45歲柳先生在年度健康檢查中,透過低劑量電腦斷層發現,肺部有一處1.5公分的毛玻璃狀結節,由於無家族史、生活作息也正常,經向醫師諮詢及討論後,診斷為第一期肺腺癌。馬偕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余秉宗表示,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雖然更容易發現小於1公分的早期肺癌,但是高偽陽性的肺結節,使病患長期追蹤檢查時造成輻射暴露、侵入性確診,檢查時亦提高併發氣胸的風險。馬偕醫院胸腔內科資深主治醫師施慧瑄根據文獻解釋,若肺結節位於沒有氣管通過的位置,原診斷率僅3成,透過肺結節無創導航手術後,可達逾8成診斷率。新手術可避開肺臟傷害,切除早期癌病灶收治個案的馬偕醫院外科部副部長黃文傑說明,無創導航手術先以病患的電腦斷層合成模擬即時影像,規劃出一條閃避肺臟血管的路徑;接著在支氣管上打出0.1公分的洞口,再以氣球擴張後開始「探鑽」,以幾乎無創的方式抵達肺結節位置。順利取出檢體後,立即送交病理科進行細胞診斷,約莫10分鐘後即確診為肺腺癌第一期,隨即安排病患進行單孔胸腔鏡手術切除腫瘤,手術全程約1.5小時,術後住院觀察3日後出院,目前追蹤狀況良好。黃文傑也提醒,若民眾檢查後腫瘤已達4至5公分以上或是腫瘤位置就在氣管上,可直接使用傳統方式手術;由於2公分以下的肺結節較難透過影像判斷良性或惡性,侵入性確診檢查的風險亦高,病人經過醫師諮詢及完整術前麻醉評估後,可考慮以相對風險較低的肺結節無創導航手術進一步確診。該手術僅需30分鐘內,就能得知腫瘤是良性或惡性,若確診為癌症,即可馬上由胸腔外科醫師接手進行胸腔鏡手術;若為炎症則可後續觀察,減少病人不必要的手術風險,完成精準定位及病灶切片。

揪出肺癌基因型!肺癌權威揭「1檢測」成延長存活關鍵

揪出肺癌基因型!肺癌權威揭「1檢測」成延長存活關鍵#肺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採訪報導)肺癌年年蟬聯國人癌症致死率之首,但你知道其實肺癌也有分不同種類嗎?依肺癌依生物特性和臨床表現,可分為「非小細胞癌」與「小細胞癌」,前者約佔9成,主要包括鱗狀上皮細胞癌、肺腺癌、大細胞癌;後者則常發生在呼吸道中央,因為生長快速、容易轉移,治癒率多半較低。因此在治療肺癌前,臨床多建議以次世代基因定序(NGS)檢測,一次性找出不同的致病基因,才能有效掌握肺癌黃金治療期,並制定相應的治療策略。肺癌突變基因EGFR佔半數 MET存活期最短新光醫院醫療副院長高尚志指出,今日肺癌已進入精準醫療世代,「非小細胞肺癌」是最常見的肺癌種類,有一些已知的致病基因突變,以EGFR基因佔半數以上最為常見,其他還包括ALK、BRAF、ROS1、MET等基因突變型別。「肺癌EMBA」包括:E = EGFR,在一般晚期肺腺癌患者中佔50%以上,是肺癌中最常見的基因型。M = MET,此突變基因過去只能傳統化療,但成效不佳,屬肺癌中患者存活率最短。B = BRAF,發生比率僅佔1~3%的罕見肺癌基因,由於此基因突變亦會在其他癌症中被發現,加上肺癌檢測率不高,因此許多患者會不知道自己是BRAF突變。A = ALK,在EGFR檢測陰性的患者中,約有1成的機會檢測為ALK陽性,且年輕女性與不抽菸患者佔多數。目前已有健保給付及第1、2代標靶藥物,可穩定控制病情避免惡化。1次NGS檢測就找出致病基因 大幅提高肺癌存活率過去治療肺癌時,傳統檢測多使用螢光位元雜合、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PCR等技術,一次僅能選擇檢驗1種基因型,不僅可能在過程就錯過黃金治療期,一旦檢體不足,還需要重新採集,亦會面臨出血與感染風險。高尚志指出,肺癌治療分秒必爭,若以NGS檢測,可以一次對幾十萬到幾百萬條核酸分子同時進行序列測定、對基因進行全貌分析,一次性找出致病罕見變異基因。患者無須擔心進行NGS檢測所費不貲,醫療團隊可依據患者的經濟狀況,提供最適切的NGS類型及建議,對抗肺癌未必帶來沉重經濟負擔。多元標靶藥物問世 罕見肺癌病友可望受惠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葉育雯補充,過往因肺癌確診後多需使用化療和第1代標靶藥物治療,造成身體精力及元氣大幅衝擊,也因副作用耐受度降低,醫囑順從度大幅降低;這類患者因為治療不積極,存活期往往很短。但隨著醫療科技發展,ALK、MET等罕見肺癌型別的多元標靶藥物已接連問世,可望讓不同型別的肺癌患者皆受惠使用;在肺癌發生進展時,也有望接續替換其他標靶藥物,醫囑順從度和治療成果也與過去大相逕庭。葉育雯呼籲,目前醫師已可依據患者的用藥考量,打造客製化療程,有效提升預後患者的治療便利性、擁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建議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矚,專心與醫療團隊一起面對肺癌,就能爭取更長存活時間,累積更多人生美好記憶。延伸閱讀:患罕見肺癌6旬婦拒化療,用突破性標靶藥成功救命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