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BMI逾35 受孕時間竟增55%!

BMI逾35 受孕時間竟增55%!#肥胖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一項研究發現,夫妻都肥胖,女性懷孕率會大幅下降,無論哪一生理週期,肥胖夫妻受孕率都只有正常體重夫妻的一半。這代表不只是老婆體重,老公體重一樣也會對妻子受孕率造成影響。男性體重增加 精子數會比較少​研究首席作者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兒童健康與人類發展研究所資深研究員拉潔許瓦莉‧桑達蘭表示,換句話說,這表示肥胖夫妻可能需要花較多時間才能懷孕、生子。這項研究已發表於線上版〈人類生殖〉醫學期刊(Human Reproduction)。研究作者指出,過去研究顯示,女性一旦體型肥胖,懷孕機率就會下降。也有研究發現,男性體重增加,精子數會比較少。在2005年至2009年間,共有501對夫妻加入研究計畫,女性年齡介於18歲至40歲,男性年齡則在18歲以上,這些人都想懷孕,都沒有不孕問題。研究人員蒐集其生活型態、習慣、醫療紀錄、生殖紀錄等資訊,每對夫妻都要記錄性行為頻率,女性也要記錄她們的生理週期,並定期驗孕。護士也測量這些夫妻的身高、體重、腰圍與臀圍,也計算「身體質量指數」(BMI)。夫妻兩人一起減重 較能實現求子夢研究人員追蹤發現,BMI在35以上的夫妻,等待懷孕的時間比正常體重夫妻多增加55%,研究人員納入年齡、抽菸狀況、運動、膽固醇指數等變數後更發現,肥胖夫妻等待懷孕時間比其他人多增長59%。此外,女性腰圍若在35英吋以上(約89公分),也需要花較久時間才能懷孕。桑達蘭認為,減重可以對健康帶來許多好處,如果夫妻想要有小孩,夫妻雙方的體重都要健康、符合標準,較能達到目標。夫妻兩人應減重,即使只減去一點體重,也能幫助更快懷孕、有小孩。(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年後肥一圈?4招輕鬆甩肉

年後肥一圈?4招輕鬆甩肉#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過了一個年,民眾是否都為胖了一圈感到困擾?過年期間放長假,元宵過後又是春酒,民眾大多對飲食沒有節制,大魚大肉、糖果餅乾樣樣不忌口,許多人直到明顯胖了一圈才開始懊悔。根據統計,民眾年後平均體重約增加3~5公斤,而肥胖為許多慢性病如糖尿病、高血壓的危險因子,想拯救年後走樣的身材,找回更健康的自己,改變飲食習慣是當務之急。熱量每減少7700大卡 體重可減1公斤南投醫院營養師陳佳祺表示,過年時吃了大量高油鹽的年菜、香酥脆口的零食,加上整天打牌、運動機會減少,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結果就是體重破表。已知熱量每減少7700大卡,體重可減輕1公斤,想要化解增胖危機,可以透過下列的方法來達到減重的目的:1) 調整進食順序,減少熱量攝取/用餐時先吃大量富含纖維質的蔬菜增加飽足感,再吃豆、魚、肉、蛋等蛋白質食物,最後才吃少量的飯、麵等主食。2) 向宵夜飲料點心Say NO/睡前4小時勿再進食,以免過多熱量無法消耗而囤積體內。另外含糖飲料與點心無飽足感,卻熱量驚人,且會讓血糖快速上升,促進胰島素分泌而加速脂肪累積,絕對是減重者的大忌。3) 增加運動量/悠閒的日常活動對消耗熱量無感,要增加運動量才能看到效果。可以試著每日多快走1小時,爬山或是參加運動課程、運動社團養成運動的習慣。4) 提升基礎代謝率/可以透過負重訓練,努力增加身體的肌肉量,來提高基礎代謝率,讓你減重事半功倍找回窈窕健康的自己。

長輩拒絕年節出遊 恐因退化性關節炎!

長輩拒絕年節出遊 恐因退化性關節炎!#肥胖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黃雅芬/採訪報導)剛放完元旦3天連假,緊接著1月底的過年佳節,不少外出遊子都會返家過年,也不少家庭會全家大小一同出遊。但每當在計畫旅遊行程時,是否總遭到家中長輩拒絕呢?甚至連平常的假日時間,長輩也甚少外出,總是待在家中呢?隨著年紀的增長,長輩的身體機能逐漸走向老化,不少病痛開始找上門,而關節炎也是其中一種,由於關節表面被磨損的軟骨,會被分解成會造成發炎的物質,而反覆的發炎造成關節腫漲、疼痛,關節變形,骨刺增生,因疼痛難耐,漸漸喪失行動力。 退化性關節炎已下修至35歲   中年女性、運動族群要注意由於身體的老化過程,關節不能再生產足夠的蛋白多醣合成軟骨基質來維持健康的關節結構,老化的關節愈來愈沒有彈性,關節軟骨的磨損讓患有退化性關節炎的人越來越多。在台灣,50歲以上,每2 個人中就會有 1 個人有退化性關節炎,65 歲以上則 80%有退化性關節炎。花蓮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潘郁仁醫師表示,由於現代人營養充足,肥胖機會增加,加上運動風氣盛行,膝蓋不當或過度使用,使關節出現狀況的年齡層由65歲以上逐漸下降至35歲,顯示退化性關節炎不再是老年人專利,35歲以上族群有退化性關節炎的更不在少數,包括運動族群、中年女性族群都成為患有退化性關節炎的高危險群。另外,曾經關節受過傷、慢性關節炎、先天性關節構造異常等族群也是高危險群。3招自我檢查   飲食、運動、保健品護關節至於民眾如何知道本身是否有退化性關節炎呢?潘郁仁醫師提出3個自我檢查的方式,讓民眾可以了解自身狀況:1)平常運動後會感覺膝蓋關節緊繃或是出現卡卡的聲音?2)早晨起床手腳是否硬梆梆不靈活?3)膝蓋呈現僵硬感,蹲下後不易站起且不能完全伸直?如果有以上症狀,建議諮詢醫師更進一步了解是否有退化性關節炎,另外,除了藥品級葡萄糖胺有助改善退化性關節炎外,也可吃膠質含量高的食物促進關節修護,如海帶、木耳、豬腳、秋葵、海藻等食物。再者,適度讓關節休息及減少關節負重、維持理想體重、藉由適度運動(太極拳、慢跑、騎腳踏車)增加肌力,預防退化性關節炎提早發生。藥品級葡萄糖胺解緩關節疼痛 食品級葡萄糖胺吃心安?不少民眾都會使用葡萄糖胺來保養關節,可是你知道葡萄糖胺有分藥品級或食品級嗎?藥品級與食品級葡萄糖胺的差別在於藥品級是經臨床文獻資料證實確實有療效,所以稱為藥品級葡萄糖胺。如果是因為疼痛問題用藥,藥品級會較有幫助,不過醫師提醒,關節問題輕重因人而異,建議服用前可諮詢醫師或藥師選擇適合的保健品。

腿太細 罹糖尿病可能性更高

腿太細 罹糖尿病可能性更高#肥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人體是從胰臟分泌出胰島素,在分泌過程中,若不能進行正常的作用(胰島素反抗性),導致血液中的糖不斷堆積而引起的疾病,稱之為「糖尿病」,診斷糖尿病是以測定血糖為主。罹患原因有老化、遺傳、錯誤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肥胖、高血壓等。有可能是其中一個原因引起,也有可能綜合各種原因所致。肥胖是糖尿病的主因需正確了解原因,治療效果才會好。肥胖是糖尿病的主因,尤其腿纖細,只有腹部脂肪肥胖(腹部脂肪肥胖的標準是女性腰圍為80公分以上、男性為90公分以上)時,罹患糖尿病的可能性就更高。就飲食習慣而言,各個年齡層的致病原因不同。40歲以上大多因攝取白米飯、年糕、麵包等碳水化合物,少攝取肉類,因而缺乏脂肪和蛋白質;20~30歲的人則大多攝取速食等脂肪多的食物,有以上習慣者較易有高血糖問題。此外,曾產過4.0公斤以上巨嬰的人,或懷孕時未攝取足夠的營養素(尤其蛋白質),而產過2.5公斤以下的早產兒,罹患糖尿病的機率也較高。大量小便排出 會感到無力、肌餓血糖異常過高時,糖會從小便排出,並且伴隨水分一起排出去,因此糖尿病患者的小便量變多。大量的小便排出時,造成體內的水分會不足,乾渴的症狀變得嚴重。因為葡萄糖從小便排出,無法製造能量,所以會覺得身體無力,易感到飢餓,結果就是攝取更多食物的惡性循環。如何診斷?一般以血液做為基本的診斷方法。禁食8個小時以後,測量的血糖126 mg/dL以上;葡萄糖耐受力檢測(Glucose Tolerance Test)2個小時後,血糖在200mg/dL以上,就斷定為糖尿病。為了找出病患罹患疾病的主因,給予最適合的治療,需進行胰島素分泌量、抵抗性、肥胖、高血壓、心血管疾病、膽固醇指數等綜合性檢查。(本文摘自/14位抗癌權威醫師的食癒餐桌/台灣廣廈出版)

保持空腹時間 可減輕臟器負擔

保持空腹時間 可減輕臟器負擔#肥胖

(優活健康往編輯部/綜合整理)日文的八分飽這個字被寫成「HARAHACTIBU」。美國雜誌《TIME》曾經以此少見的日語羅馬拼音,向世人介紹這個日本優異的解決肥胖、維持健康的方法。經證明,如果將食量減少到平時的百分之70至80,那麼從被稱為線蟲的低等生物乃至於猴子等,所有生物都會出現壽命延長的現象。保持空腹感並不是減少食量的祕訣不過,應該如何決定「平時的食量」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首先你必須要了解自己需要攝取多少卡路里。所需卡路里=標準體重(公斤)×25大卡從這個計算式得出數字,便是自己大約所需的卡路里。至於標準體重則是藉由身高來計算:標準體重=身高(公尺)× 身高(公尺)×22。如果有人不知道自己所需的卡路里數字,我就會告訴他:「總之,一天當中,就把食量維持在可以撐到覺得肚子餓的時間。」。「下一餐的時間是幾點啊」、「下一餐要吃什麼好呢」,若能讓自己變成這種「像在談戀愛般迫不及待」的狀態,那就是「成功了」。相反的,如果偶爾會說出「吃太多了」、「覺得好噁心」這種話,那就要注意了。保持空腹感,並不是用來減少食量的一種祕訣而已。胃飢素會維持健康 有效減輕負擔空腹的時候,胃部會分泌一種叫做胃飢素的荷爾蒙,對腦部發出「再多吃一點」的命令。從我們最新的研究已得知,胃飢素會對肌肉及腎臟產生作用,並且維持粒線體的健康。因此確實保持空腹的時間,便可有效減輕臟器負擔,預防臟器「焦慮」。請以客觀的角度環視一下周圍。請看看自己包包裡的東西。是不是藏了什麼食物在裡面呢?這種「小零食對策」可是不行的。曾有電視節目說,「大阪歐巴桑」的「鑑定標準(?)」之一就是包包裡會放有「小糖果」。看來,大阪歐巴桑的小零食對策似乎做得很完善。雖然大阪的歐巴桑看起來都很有活力,但是那些小糖果一顆顆不斷融化的同時,很可能會讓我們的臟器壽命也跟著消耗了。(本文摘自/我要內臟變年輕:逆轉「內臟壽命」10法則/三采文化出版)

長肉就是長高?肥胖恐阻身高發育

長肉就是長高?肥胖恐阻身高發育#肥胖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長肉就是長高這句話真的是對的嗎?一般父母認為小孩子圓滾滾的才代表健康,所以對他們的體重就沒有那麼在意。但超過標準體重20%的肥胖,不僅無益於身高發展,這樣的外表還會讓孩子產生自卑感。自信心不足之下,變得不喜與人相處,進而妨礙人際關係。體脂肪愈多 有引起性早熟的疑慮肥胖會促進生長荷爾蒙的分泌,亦是性早熟等合併症的主因。另外,體脂肪會分泌一種瘦體素,作用於腦部下視丘,是孩子進入青春期的訊號。體脂肪愈多,累積的瘦體素也就愈多,有引起性早熟的疑慮。性早熟對身高發展有致命傷害,尤其女孩子初經來的太早,就等同剝奪了長高機會,長高的空間因此受限。故多吃就會長高的觀念是不正確的,吃太多反而會刺激生長激素的釋放,引起性早熟,家長一定要多加注意。孩子過度肥胖 恐阻礙身高發育孩子過度肥胖容易引起性早熟肥胖不單單是體重的問題,還會誘發性早熟,可以說是阻礙身高發育的絆腳石。從臨床結果即可看出,肥胖的兒童雖然一開始體格比同齡朋友高大,但往往最後都沒有持續長高。發現孩子有肥胖問題時,父母第一時間就應該要調整孩子的飲食狀況,讓他們從小養成規律適當的飲食習慣。規律的三餐可以提高基礎代謝量,消除肥胖。至於該吃什麼?富有食物纖維的蔬菜和充滿維他命的水果是很好的選擇。另外,增加運動量也是幫助長高的不二法則,家長應該要讓孩子維持一周運動三次的好習慣。(本文摘自/睡前5分鐘, 讓孩子多長10公分:韓國火紅體型矯正師公開長高的獨家祕笈,照著做,過了青春期還有效!/出色文化)

注意!瘦子也可能陷不孕危機

注意!瘦子也可能陷不孕危機#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一名25歲邱姓護士,與藝人昆凌一樣患有多囊性卵巢症,雖然體重與BMI值都在標準值,卻出現月經不規則症狀,結婚1年多遲未受孕,被診斷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經醫師採用月經週期療法配合體質調理,3個月後患者月經終於報到,第4個月開始月經恢復規則,於第6個月順利受孕成功,並於今年10月順利產下健康寶寶。多囊性卵巢囊腫患者不一定肥胖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醫師張烱宏指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未必肥胖!多數患者都會認為只要罹患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身材一定會肥胖,然而並不完全如此,25歲邱姓護理人員雖然BMI值只有19,卻因出現多毛、青春痘、黑色棘皮病等症狀,被診斷為多囊性卵巢囊腫。月經不規則、頭暈、氣血不足張烱宏醫師指出,患者卵巢出現10個以上的小囊,且雄性激素偏高,月經不規則、量少、經來頭痛、頭暈、容易疲倦等氣血不足體質,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會導致經期不規則、不孕,甚至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肥胖只是雄性激素表現 非診斷條件張烱宏醫師提醒,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是造成不孕的原因之一,根據統計,生育年齡的婦女中,約有6~10%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約有40%的多囊性卵巢症患者有肥胖症,但肥胖只是雄性激素表現症狀,非診斷的絕對條件,若有經期異常或不孕困擾,應尋求專科醫師診斷及早醫治。

壯陽藥無效?吃太油害的!

壯陽藥無效?吃太油害的!#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壯陽藥無效?可能是吃得太豐盛導致藥效無法有效發揮!若出現舉而不挺,挺而不堅的性功能障礙,應避免在酒後或飽餐一頓後馬上服用壯陽藥,因為吃完大餐就吃藥,有些壯陽藥物可能受到高油脂食物影響吸收較差,血中濃度可能會變得比較低,因此患者就會對壯陽藥效用失去信心,因此醫師提醒,服用壯陽藥前應避免攝取高油脂的食物。高血脂及肥胖 也容易引起勃起障礙勃起功能障礙是男性最困擾的疾病,近5至6成勃起功能障礙患者,都是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所引起,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黃世聰指出,除了工作及生活壓力大睡眠不足,缺少運動、飲食沒有節制,長期讓三高問題或心血管疾病,也容易讓勃起功能障礙找上門。40歲的房仲主管小吳患有三高,因業績壓力大,加上應酬喝酒常感到力不從心,醫師表示,高血脂及肥胖作祟,也容易影響男性的勃起功能,經過半年飲食及作息調整,再搭配壯陽藥及老婆的支持,終於讓他重振雄風,找回性福。口溶錠劑型不需配水服用、隱密性高黃世聰醫師表示,年底聚會頻繁,門診詢問壯陽藥的患者激增2成,口溶錠劑型不需配水服用、相對而言隱密性高,不易被伴侶察覺,也可避免尷尬,對於經常參加派對、聚餐的年輕族群來說是不錯的選擇。另外,醫師提醒,大魚大肉過後馬上服用壯陽藥,效用受到影響,也可能導致患者間接失去自信。黃世聰醫師提醒,三高問題患者因為血管硬化內皮細胞無法釋放一氧化氮,導致陰莖的充血功能較差,對於小腹突出身形肥胖的勃起功能障礙患者,大約3成患者經過調整生活作息並成功減肥,約7成搭配醫師用藥指示都能找回「硬漢」雄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