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呼籲重視肥胖對健康的危害。作者蔡培元從小學時開始發胖,中學時每年增重10公斤,最胖曾到130公斤,一路求學、工作的過程,都因「胖子」的模樣受到特別看待。他將親身經歷撰寫於《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一書中,透過「故事」瞭解你我差異,讓自己與身體對話。以下為原書摘文: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呼籲重視肥胖對健康的危害。作者蔡培元從小學時開始發胖,中學時每年增重10公斤,最胖曾到130公斤,一路求學、工作的過程,都因「胖子」的模樣受到特別看待。他將親身經歷撰寫於《我僅僅只是一個胖子》一書中,透過「故事」瞭解你我差異,讓自己與身體對話。以下為原書摘文:
加班提神你也常喝3合1咖啡嗎?雖然每包3合1咖啡裡約有60~120大卡熱量並不高,且攜帶沖泡都很方便,但裡面的成分通常含有奶精和反式脂肪,可能容易對健康及體重造成影響,因此營養師並不建議常喝。另建議可代替咖啡、有夜間提神功效的3個小撇步!
清明連假即將來臨,假期間親朋好友聚會多,許多飯局、約會也難避免,但在回歸日常作息後,所衍生的隱性健康問題卻逐漸浮上檯面。國健署資料指出,台灣民眾在節日後,體重平均會增加0.4~1.5公斤。家醫科醫師提醒,連假將近,民眾要注意飲食均衡、兼顧運動,千萬不可陷入美食陷阱,暴飲暴食小心也賠上健康。
肥胖已經是全球不容忽視的首要健康問題之一,世界肥胖聯盟(World Obesity Federation)估計,2035年全球肥胖人口數將達到19億人,相當每4人就有1人肥胖!國健署署長吳昭軍呼籲大眾,應減少對肥胖的歧視與汙名化,更提醒透過「3大方式」落實和普及健康生活型態與體重管理。
37歲董先生近年體重不斷增加,每年健康檢查血壓、血糖、膽固醇、肝功能指數等都偏高,且隨著腰圍變寬有愈來愈高的趨勢。日前,董先生與家人因感染新冠肺炎在家隔離,醫師線上看診時主動確認他的身高體重,並表示可能要開抗病毒藥;原來肥胖、過重為肺炎重症高風險群(身體質量指數 [BMI] ≥ 30),醫師也提醒董先生,康復之後要記得打公費流感疫苗,因為肥胖者也容易因流感發生重症住院。
「肌少症」是造成許多年長者身體機能退化的主因之一,很多人以為肌少症就是代表老人要瘦瘦乾乾的,但事實上有需多看起來樣貌似乎都還很健壯的年長者,其實他的肌肉組織比例已經開始下滑,但是他的脂肪組織比列卻是提高,造成這樣的年長者外表看起來胖胖、肉肉的,但卻有肌少症的情況。而這種與老化相關的身體組成改變所造成體重增加與肌肉質量減少的狀態,就是「肌少性肥胖」(Sarcopenic Obesity)。
農曆過年預備備!這週將迎來新年連假,過年的餐桌上常出現大魚大肉、少蔬果的餐點,再加上烹調方式以油炸、油煎、糖醋、勾芡或醬汁居多,容易在不知不覺中攝取過多熱量,造成體重上升、肥胖等問題。對此,營養師建議飲食要均衡外,也要搭配運動來消耗熱量,讓這個年節可以健康吃、不發胖。
再過不久就要迎來春節連假了,民眾每到過年總會吃各種美食,像是佛跳牆、火鍋、零食等等,但邊吃邊罪惡感爆發,害怕吃完體重會暴增!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表示,只要把握飲食技巧,就能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即使不會算熱量,也能透過選擇食物,來減少過多糖油鹽,避免對身體造成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