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

頭痛誤當感冒!她腦動脈瘤破裂險喪命

頭痛誤當感冒!她腦動脈瘤破裂險喪命#頭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隨著天氣逐漸轉涼,不少人開始出現感冒及頭痛問題,但若伴隨著劇烈頭痛可就得注意了!日前,一名47歲婦人因頭痛到無法站立,原以為是單純感冒,於是到鄰近診所打針、吃藥,但後來竟頭痛到無法說話,直到就醫檢查才發現左邊的腦血管有一顆0.6公分大的腦動脈瘤破裂出血,所幸在醫師的及時開刀下,目前已挽回一命。動脈瘤破掉 嚴重者恐致死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吳宗憲醫師表示, 通常3個病人中就有1個會因動脈瘤破裂而當場死亡,腦動脈瘤破裂出血後,24小時內再破掉的機會很高,且一旦再次破掉就會增加三分之一的死亡率。一般來說,當動脈瘤破掉的第4~14天,會出現嚴重的血管收縮狀況,甚至可能會導致腦中風,使得神經損傷、癱瘓、意識昏迷、死亡。因此,腦動脈瘤的病人都要積極處理,依動脈瘤破掉的狀況與位置而決定治療方式,包括開刀或血管栓塞。氣溫變化大 將增加動脈瘤破裂機率腦動脈瘤並不是腦瘤,是一種因先天血管壁異常、血管硬化或高血壓者,容易在血管分叉處產生凸出的囊泡狀物體,主要好發於45至60歲間,多數患者都是在動脈瘤破掉時,出現了劇烈頭痛、複視、噁心、嘔吐、單邊肢體無力、昏迷等情況時才會發現,尤其是在季節交替的時候,加上氣溫變化大,使得血壓突然升高,進而提升了動脈瘤破裂的機會。

常頭痛、疲累?身體恐已「亞健康」

常頭痛、疲累?身體恐已「亞健康」#頭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台灣年輕族群,因世界性著名的高工時,背負窮忙族的名號,獨行穿梭於社會之間,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雖時機歹歹,久而久之也能咬牙撐過,然而,身體卻不比意志力堅強,台灣年輕人的身體,早已出現不小的問題!一堆上班族內分泌失調 根據家醫科醫師林青穀在門診的觀察指出,現在愈來愈多青壯年族群,一下頭痛,一下又失眠或焦慮,體弱多病,一大半以上,都是屬於所謂的亞健康的徵兆。亞健康是什麼意思?也就是日常生活中,身體大致上沒什麼問題,但隨著上班族日夜顛倒、熬夜加班、睡眠不足,使得身體抵抗力日漸低落,賀爾蒙分泌失調,導致常常感冒,一下肚子痛,過幾天肚子也開始痛,但醫師始終找不到真正的毛病所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指出,全球有百分之七十五的人口,處於亞健康狀況,其中,屬於真正健康的人,僅僅佔百分之五。綜觀台灣超高工時,排名全世界第三名,工作壓力大、飲食不正常、作息混亂,處於亞健康的人口,恐怕會更加驚人。亞健康找不出毛病 但卻始終纏人林青穀說,整體而言,人體莫名出現一些小毛病,且醫師都找不出原因,很可能就是亞健康徵兆,其中原因,就是身體平衡出現問題,長期的作息導致生理時鐘紛亂,將會使得新陳代謝率不彰、皮質醇節律混亂,體質無法得到平衡,最終會造成身體機能失調。尤其過了三十歲以後,亞健康的狀況,又會更加明顯,使人在工作時,無法集中精神,半夜睡不著,白天兩眼發昏容易疲累等等。林青穀說,民眾若長期受到身體小毛病所苦,可適量補充雞精,因雞精裡有許多人體無法自行合成的胺基酸,可幫助加速新陳代謝,幫助體內荷爾蒙的正常調節,有助幫助身體脫離亞健康的窘境。

3茶飲+穴位針灸 解決惱人頭痛

3茶飲+穴位針灸 解決惱人頭痛#頭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頭痛是個常見的疾病,分為原發性頭痛與續發型頭痛。西醫治療頭痛的方式,通常以止痛劑為主,再搭配其他輔助藥物,如肌肉鬆弛劑或鎮靜藥物等。但中醫師蘇守毅醫師說,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外感或內傷會導致頭部經絡功能失常或氣血失調,使脈絡不通或腦竅失養,引發頭痛。一般頭痛引發的因素,包括生活習慣、藥物、氣候、環境和女性生理等。中醫因頭痛部位不同,分為太陽經頭痛、少陽經頭痛、陽明經頭痛與肝心腎經頭痛。蘇守毅醫師指出,過去中醫治療頭痛因部位不同,使用藥物也有所不同。太陽經頭痛使用桂枝湯治療;少陽經頭痛使用葛根湯治療;陽明經頭痛使用川芎茶調散治療。但由於太陽膀胱經循行頭部範圍較廣,所以頭痛一發作時,幾乎都會影響到太陽經。因此,治療上常使用桂枝湯加減方治療頭痛的症狀。足部穴位治療 安全性較高另外,蘇守毅醫師也強調針灸也是治療頭痛一項不錯的選擇。依過去治療經驗,治療頭痛穴位有太衝、合谷、風池、崑崙與足三里等5個有效穴位。由於古人曾採頭痛醫腳及腳痛醫頭的思維作為治療原則。蘇守毅醫師採用足部的崑崙穴與跗陽穴治療,發現可達到減輕頭痛的功效,安全性也較高。

婦女長期頭痛 竟是鼻中隔彎曲惹的禍

婦女長期頭痛 竟是鼻中隔彎曲惹的禍#頭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一名55歲家庭主婦,忍受長達20年的頭痛折磨,不僅吃不好、睡不好,脾氣更因此變得暴躁,直到耳鼻喉科檢查後,才發現是鼻中隔彎曲與中鼻甲肥厚造成的左側中鼻甲症候群。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黃俊豪醫師表示,這位婦女在門診時表示,20多年來都無法好好入睡,精神狀況變得很差,而每次只要一頭痛,就必須吃止痛藥,不過有時候不見得有效果。所以除了醫師開的藥物外,她還會到藥房買加強型的止痛藥服用,更惱人的是跑遍了各大醫院的神經科及做了腦波、電腦斷層檢查,仍找不出造成頭痛的原因。鼻中膈彎曲、鼻甲肥厚 恐引起惱人的頭痛由於患者本身有鼻塞問題,檢查之後發現其鼻中隔是彎曲的,而且中鼻甲肥厚,此兩種構造碰在一起,有點像是電線短路的樣子,引發鼻因性三叉神經痛。鼻中膈就如中央分隔島,應該筆直不彎曲,才不會阻擋空氣通道,所以一個不正常的鼻中膈如果呈S形彎曲,就會阻擋雙邊鼻腔通道,另外,過大的鼻甲構造若過於肥厚,也會使鼻腔通道變窄,而產生鼻塞的症狀,此外長期鼻塞,也容易使腦部氧氣供應不足、伴隨悶痛或頭暈、白天精神不佳。黃俊豪醫師表示,鼻中隔彎曲或鼻甲肥厚,除了會產生鼻塞或頭痛之外,若防礙到鼻竇的開口或鼻竇黏液流通的路徑,也有可能會導致急性或慢性鼻竇炎,也有可能阻礙空氣流往上方的嗅覺神經區,而使嗅覺減退。治療方面先選擇藥物 若無反應才進行手術雖然鼻中隔彎曲或鼻甲肥厚是很普遍的疾病,但若沒有看對科,大部份病患的鼻因性頭痛,都會被當成一般的三叉神經痛治療,以為是腦部或牙齒問題而引起的,作一些特殊治療卻仍不見改善。單純且輕微的鼻中膈彎曲或鼻甲肥厚,若沒有明顯症狀,通常不必理會,若是不適症狀很明顯,甚至引發中鼻甲症候群時,治療的選擇可先考慮藥物,若無反應則建議手術治療。手術通常只需要局部麻醉即可進行,主要是將過度彎曲凸出的軟硬骨,以及將過度肥厚的中鼻甲切除,讓兩者不要碰在一起,不過,因為鼻中膈構造在18歲以前仍在成長,此類手術建議於18歲後再進行為佳。

孩童發燒又頭痛 當心感染腦膜炎

孩童發燒又頭痛 當心感染腦膜炎#頭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許多家長對於小孩發燒都會感到緊張不已,擔心會「燒壞腦子」!但醫師指出,孩童發燒是對於細菌或病毒的正常反應,如發燒時孩童精神活力與食慾正常的話,通常不用擔心會「燒壞腦子」。但如感冒發燒的同時出現頭痛、嘔吐、精神或食慾不好、肢體無力,尤其是頸部僵硬等症狀,就要當心是細菌性腦膜炎,須儘快尋求小兒科醫師診治。一名10歲學齡女童,白天起有輕微感冒咳嗽症狀,半夜開始頭痛,送至急診求治後,經脊椎穿刺術確定為細菌性腦膜炎,及時給予抗生素治療,目前患童已出院無併發症。食慾差、嘔吐 是警訊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簡穎瑄醫師說,燒壞腦子指的是腦膜炎引起的發燒,會由病毒或是細菌入侵腦部造成傷害,而非單純發燒就燒壞腦袋。值得注意的是腦膜炎病程快,且致死率有3成,症狀包括:精神差,食慾不好,嘔吐,昏迷,肢體無力,複視或退燒後仍感到頭痛、頸部僵硬等症狀,若是難以判斷,請就近尋求兒科醫師協助

男子頭痛數日險要命 竟是腦出血引起

男子頭痛數日險要命 竟是腦出血引起#頭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有些人遇到冷風或天氣冷,頭痛就開始發作,不過若是疼痛持續好幾天,可要小心是腦動脈瘤破裂出血!一名34歲男性,頭部劇烈疼痛四天,服用止痛藥後未獲得改善,之後到醫院做腦部電腦斷層的血管攝影檢查,發現前大腦交通支動脈瘤破裂,經由開顱動脈瘤夾除後及時挽回一命。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吳宗憲說,病患表示頭後枕部出現劇烈疼痛,檢查發現前大腦交通支動脈瘤破裂出血,於是緊急安排手術治療,進行開顱動脈瘤夾除止血並移除血塊,才及時挽回一命。突發性頭部劇痛是警訊吳宗憲醫師指出,腦動脈瘤是一種動脈血管異常,主要是較薄的動脈壁向外凸出,膨脹形成一個像氣球狀的血管病變,而這種血管病變在動脈內的任何部分都可能形成。而當腦動脈瘤破裂出血,通常會有嚴重的頭痛,伴隨噁心、嘔吐、頸部僵硬和喪失意識等症狀,3分之1的患者在動脈瘤破裂出血未達醫院前就已死亡,情況可以說非常緊急。吳宗憲醫師呼籲,平時應控制好高血壓、糖尿病和禁菸,同時注意一些腦動脈瘤破裂出血前警告信號,其中最常見的是由動脈瘤滲血所造成之突發性頭部劇痛,有如頭部被棒子重擊一般,其次是因動脈瘤增大併第三對腦神經被壓迫引起的現象,如瞳孔擴大、眼瞼下垂、複視等;若有這些警告信號出現時,就應趕緊找專門腦神經外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 

推拿解頭痛之苦 婦人險要命

推拿解頭痛之苦 婦人險要命#頭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跌打損傷找推拿師父「喬」一下,但卻差點要了一名婦人的命!這位趙姓婦人長期有頭痛問題,嚴重時甚至無法吞口水,連膽汁都吐出來。接受推拿後反而更痛不欲生,最後經由頸椎椎間盤切除才拔除了多年病痛。婦人說,已經找遍各大醫院,甚至針灸、整椎、小針刀等各種方法都試過了也都沒用。直到朋友介紹去做推拿看看,沒想到這一推,讓她回家後痛到想自殺,感覺整個從頭到頸椎都是硬的。求助無門的她,直到至大林慈濟醫院求診才獲得舒緩。頭痛無解 頸椎間盤突出作祟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陳金城醫師說,患者一開始表示頭痛、左手麻痛不舒服、走路呈現不穩狀態,檢查後發現頸椎椎間盤第六與七節突出壓迫到神經,加上突出的椎間盤已呈現破裂壓迫神經情況,於是開刀切除,並植入人工椎間盤。術後不僅解決婦人長期疼痛問題,且隔天已能輕鬆自由活動。頭頸肩痠痛患者,多數人習慣先做推拿。陳金城醫師指出,若患者原本就有骨折情況,可能因為推拿而造成骨折的移位後導致痠痛更嚴重,或若本來沒有神經症狀,推了以後可能出現手腳無力、麻甚至四肢癱瘓,嚴重時還可能影響呼吸功能,所以建議民眾應先找專科醫師檢查與評估,再進行適當的治療。

一起床頭就痛到想死!婦腦腫瘤竟藏四年

一起床頭就痛到想死!婦腦腫瘤竟藏四年#頭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 民眾若有長期偏頭痛,且都固定在同一個時段發作時,就應該到大醫院進行深入檢查,以免腦中有腫瘤而不自知!台中就出現一位四十六歲的廖姓婦人,因為長期早上一起床,就會有頭痛欲裂的情形,去一般小診所看診看了四年,都只能以偏頭痛進行治療,沒想到去大型醫院檢查,竟發現腦中有顆達三公分的腫瘤,且已吃掉了部分顱骨。婦人頭痛 痛到噁心治療這名婦人的光田醫院表示,這名廖女士今年46歲,上個月到光田神經內科門診就醫,當時她面色愁苦得說,自己每天早上一醒來頭部就劇烈抽痛,感覺很像血管在「咻咻」的抽搐一般。這種痛苦直至中午之後才會漸漸緩解,有時還痛到噁心。而光田醫院評估廖婦頭痛的時間都在早上起床後到中午,病因可能不單純,因此為其安排腦波、斷層掃描及核磁共振詳細檢查,果然發現有一顆3公分的腫瘤潛藏在右額與頂葉之間,因此立即轉介神經外科團隊共同會診治療。因無出現情緒異常 易被判為偏頭痛光田醫院神經外科醫師陳子勇認為,這顆腫瘤已經開始侵蝕顱骨,研判應該存在患者顱內至少五年以上的時間。奇怪的是,腫瘤生長位置為大腦中控制情緒及人格的區域,通常會導致患者在情緒上及人格上的異常反應,甚至會有抽蓄的症狀,但廖女士並未出現這些典型症狀,以至於長期被當作偏頭痛處置。所幸,經過院方手術之後,成功把腦瘤給切除,術後隔天廖女士就能下床走動,長期存在的劇烈頭痛也完全消失,陳子勇說,雖然頭痛是現代人常見的一種毛病,大多數人都是單純而輕微的頭痛,但仍有少部分人可能潛藏嚴重的疾病。像廖女士多在晨起時頭痛,是因為睡眠時血液二氧化碳含量較高,會讓血管擴張,如果腦內有腫瘤,擴張的血管和腫瘤會壓迫腦部,因此剛起床時就會頭痛,隨著血液二氧化碳濃度的降低,中午後症狀才漸漸疏解。他提醒,民眾最好注意頭痛發生的頻率;疼痛的特性(刺痛、抽痛);發作時間;是否合併有意識混亂、噁心嘔吐、視力模糊等非頭痛症狀。將這些細節記錄下來並尋求專業神經內外科醫師的診斷及協助,才能早期發現病因,對症治療。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