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補

過40歲易累、月經不順⋯中醫私授:食補「這1味」緩解停經前不適

過40歲易累、月經不順⋯中醫私授:食補「這1味」緩解停經前不適#食補

女人過40歲開始覺得容易累,腸胃總是不舒服,一旦感冒,也要一、兩個禮拜才會好;到45歲時月經不規則,經量改變,甚至熱潮紅、情緒起伏、焦慮、夜間流汗、皮膚乾燥、精神不集中,可能是開始進入停經前期了。衛生福利部台中醫院醫師翁淑雯指出,更年期是指女性荷爾蒙量降低(荷爾蒙值可至婦產科抽血確認),且至少12個月沒有來月經,通常發生在50歳左右。

秋燥皮膚乾癢、氣喘乾咳⋯中醫教「按這穴位」+「2帖茶飲」改善

秋燥皮膚乾癢、氣喘乾咳⋯中醫教「按這穴位」+「2帖茶飲」改善#食補

秋分過後,也代表著秋天已經過了一半,從原本的晝長夜短轉為晝夜等長、寒意漸增。中醫師表示,秋天氣候忽冷忽熱不穩定,許多民眾常在秋季會反覆發生乾咳、氣喘、眼睛乾癢等過敏症狀,可注意臟腑養生調理、衣著上建議採「洋蔥式」穿衣法,而含有「黏液」的當令食材是很適合秋季的養生食材,可幫助防止秋燥引起的乾癢及過敏不適。

新冠變種又來!趁立秋顧肺部,營養師建議「6種食物」提升免疫力

新冠變種又來!趁立秋顧肺部,營養師建議「6種食物」提升免疫力#食補

新冠病毒變種株BA.4、BA.5在日韓再度引發大流行,也陸續有病例進入台灣,人體免疫力與病毒之間的戰爭還尚未結束。隨著大暑過後,夏去秋來,以立秋為準,2022年立秋是國曆8月7日,作為節氣邁入秋涼的先聲,表示難熬酷暑即將離去,迎接涼爽舒適的秋天,身體也可以隨之調養生息,選擇適合食物,打造健康體質。

「食補」不用勞心費神!日本醫師教你用「這樣煮高麗菜」就能排毒

「食補」不用勞心費神!日本醫師教你用「這樣煮高麗菜」就能排毒#食補

日常生活總是會因作息不佳、飲食失衡,而導致體內循環不好,進而累積毒素,俗語說「藥補不如食補」,藉由具有藥效的天然食材,也能達到如同食用中藥材效果。日本中醫師幸井俊高就與藥膳師幸井由紀子在《排毒.調養 天天喝好湯》合作,針對不同的體質,設計出適合的排毒湯,而且從調味料到食材,都是隨手可得,你只需要參考專業意見,適當組合,就能把湯喝得健康又養生。以下為原書摘文:

有食譜》春天養生首重養肝,2道藥膳食補「保養陽氣」

有食譜》春天養生首重養肝,2道藥膳食補「保養陽氣」#食補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古時人們從測量太陽日晷推定出24個節氣,一年四時陰陽的變化,是萬物生命的根基,在春夏養陽氣以適應生長的需要,秋冬養陰氣以適應收藏的需要;人順從了生長的基本規律就跟萬物一樣,在生長收藏的的生命過程中發展。中醫提養生時令:春屬木,肝亦屬木春天的3個月份裡,從陽曆2到4月共有6個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及穀雨;節氣名稱反映季節和氣候變化。在古書《黃帝內經.素問》之「四氣調神大論」裡寫道:「春三月,此為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就是在形容春天是個生命萌發的季節,萬物也顯得欣欣向榮。古書中更提及「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所以順應春季的時令,保養身體生發之氣的方法,除了保持心情愉快之外,還需要注意春屬木,而五臟之中肝也屬木;如果違逆了春生之氣,便會損傷肝臟,使提供給夏長之氣不足,到夏天時就容易因寒氣而產生病變。紅棗、木耳、枸杞,皆春季養肝食材春天該如何吃才能養肝呢?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藥劑科藥師陳龍文提供食材藥膳方:1. 紅棗雙耳粥食材:黑木耳30克、白木耳30克、紅棗5顆、米適量。做法:把食材洗淨,放入鍋煮成粥,再加適量冰糖或少許枸杞調味。功效:滋陰養肝、保養脾胃。黑木耳能活血化瘀,白木耳潤肺,紅棗補中益氣、養血安神。2. 玫瑰養生枸杞茶食材:玫瑰花蕾10克、枸杞20克、紅棗8顆。做法:把枸杞、紅棗洗淨和玫瑰花蕾一起放入瓶子中,加入適量熱開水沖泡20分鐘即可服用。功效:美容養顏、補中益氣、養肝明目。玫瑰花涼血養顏助消化,紅棗補氣養血,枸杞補腎益精。陳龍文提醒,春天除了平時放寬心情勿發怒影響肝氣之外,還可以多食用青綠色食物,少吃酸性食物及油炸物,多做伸展運動開闊心胸,食材藥膳方需適量且不宜天天服用,如有相關病情症狀,仍需要經過醫師判斷病情之後對症下藥診治為佳。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