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徐小姐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15年,原本左手手腕關節腫痛、僵硬到幾乎完全不能動。雖然有用西藥治療,卻飽受藥物副作用困擾,8年前她開始搭配中醫調理治療,利用針灸、徒手復位、每天用藥劑泡手10分鐘,終於讓左手手腕恢復正常功能。
65歲徐小姐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15年,原本左手手腕關節腫痛、僵硬到幾乎完全不能動。雖然有用西藥治療,卻飽受藥物副作用困擾,8年前她開始搭配中醫調理治療,利用針灸、徒手復位、每天用藥劑泡手10分鐘,終於讓左手手腕恢復正常功能。
36歲林先生為國中數學老師,因工作需頻繁地寫板書,1週前開始右手上舉肩關節有疼痛感,導致教課困難,需要另外準備簡報檔案減少書寫板書。除此之外,林先生日常生活也受到嚴重影響,例如無法提重物、晚上睡覺會痛醒等,於是到台南市立醫院求診中醫。
54歲的陳小姐,過去有蕁麻疹病史,原已狀況穩定不需服藥,直到今年得新冠肺炎後,咳嗽及呼吸道症狀雖逐漸康復改善,但幾天後卻開始皮膚搔癢、出現一小小塊突起,至皮膚科就診後診斷為蕁麻疹復發,且此次復發比起以往的蕁麻疹還更加嚴重,因此緊急前往醫院就診。
37歲詹先生有過敏性鼻炎,原本症狀控制良好,然而近半年開始輪值夜班後,起床後常出現噴嚏連連、眼鼻癢等狀況,後續甚至鼻塞、鼻涕轉黃黏稠且倒流、前額悶脹反覆等症狀。除此之外,詹先生也容易感冒、容易倦怠、眼痠澀冒血絲,而且體重還增加⋯
許先生來看診時表示,常常感到胸悶痛、呼吸不順、容易疲倦,至醫院心臟科檢查為冠狀動脈有些阻塞,雖已做過2次心導管手術,氣球擴張術和支架都有做,剛做完是有好一點,但是不久之後,又會開始出現胸悶胸痛,目前是持續用藥控制中。
節氣養生首重立春!「立春」是24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這也代表冬季結束銜接春季開始的時期。中醫師表示,人體也要順應節氣做好養生,掌握4個大原則,就能輕鬆做到生活即養生的「懶人極簡健康法」,一年四季都適用。
陳先生和太太來看診,他們已經準備懷孕許久,太太有多囊性卵巢的問題,所以剛開始都把重點放在太太身上,經過1年之後,才發現原來先生的狀況也不好。陳先生來看診時自述曾做過精液分析檢查,報告顯示精蟲活動力不太好,尤其是精蟲數量不足得很嚴重。
71歲陳先生前來中醫門診,表示最近因膝蓋痛而晚上難入睡,好不容易睡著到半夜又痛醒,導致睡眠不足、白天精神不濟,且腿部常感到緊繃、有時膝蓋腫,不但走路沉重,大腿也越來越無力,好幾次都差點跌倒,真的不想以後行動都得拿拐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