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奶奶因為有糖尿病,一直有固定回診大醫院拿藥及抽血檢查。雖然血糖控制地不錯,但是1年前發現腎臟的功能也開始變差了,肌酸酐(Cr值)是1.3,腎絲球過濾率(GFR)是43.6,是屬於第3期腎病變的範圍。
黃奶奶因為有糖尿病,一直有固定回診大醫院拿藥及抽血檢查。雖然血糖控制地不錯,但是1年前發現腎臟的功能也開始變差了,肌酸酐(Cr值)是1.3,腎絲球過濾率(GFR)是43.6,是屬於第3期腎病變的範圍。
51歲的王太太在年輕時得過「風濕熱」,雖然已經好了,但是卻時常感到胸悶、心悸、喘不過氣、疲倦,經過大醫院心臟科檢查後,發現是後遺症,有心臟瓣膜發炎、鈣化情形。雖陸續做過心導管氣球擴張術、心臟瓣膜置換手術,但心臟功能持續變差,只能用藥來控制心臟衰竭的情形。
92歲許先生本身患有高血壓、攝護腺肥大與慢性腎臟病第5期等病史,長年於台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追蹤。日前,為更進一步改善腎功能與皮膚搔癢、便秘等相關症狀,許先生至中醫部就醫,所幸經中藥調理2個月後,其病程由第5期進步至第4期,身體狀況也逐漸好轉。
孫小姐從事房屋仲介多年,業務上多是在外面四處跑,飲食不正常、工作壓力大,所以時常感到胃痛、上腹悶痛、脹氣,尤其是吃飽後或壓力大時特別容易出現,有的時候還會伴隨噁心、消化不良的感覺。沒想到,竟讓她漸漸走上慢性胃炎的道路⋯⋯
82歲黃姓阿嬤罹患「失智症」10餘年,經轉輾至部苗中醫科門診就醫,醫師細心診察並施予頭皮針治療。經每週3次持續3個多月的治療後,黃阿嬤逐漸思緒清楚、神清氣爽,不只認得週遭照顧她的人,簡單的算術加減難不倒她,復原狀況出乎意料,讓家人驚喜不已。
根據研究發現,人在乾渴的情況下,不單是短期記憶力降低,還有辨別力、操作能力都會下降,因此補充水分很重要。但也有人不管喝多少水,還是會感到口渴,身體一直呈現「缺水」的狀態;對此,中醫師表示,身體缺水是「津液虧虛」之症,要先搞清楚身體的缺水狀況,才能依體質調理。
吳先生看起來面色暗沉且虛弱,來看診時用含糊不清楚的聲音表示,自己是食道癌的患者,現在吞嚥及說話,都已經不太靈活了;雖然在一開始發現腫瘤時,已有做過手術,不過因為癌細胞範圍較大,無法完全清除乾淨,所以現在只能用化療及放療持續治療。
42歲王小姐個性容易緊張、焦慮,經常於下午時發生「雙邊顳側頭痛」,尤其在精神狀況不佳,或是情緒起伏較大時更容易發生,嚴重時甚至伴隨噁心嘔吐。該患者也有服用普拿疼緩解,但舒緩效果有限;近日因頭痛頻繁發作,至台南市立醫院求診中醫,希望能改善並減少服用西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