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

有食譜》大寒養生吃什麼?中醫教你做「薑汁黑木耳露」按摩3穴位暖身

有食譜》大寒養生吃什麼?中醫教你做「薑汁黑木耳露」按摩3穴位暖身#中醫

大寒是一年中24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2025年大寒落在1月20日,距離農曆過年還有9天。大寒是氣溫處於全年最低的一天,正是寒冷冬季的極致時刻,但也象徵著冬天即將結束,隨之而來的是立春。大寒養生食補吃什麼?中醫師推薦暖身茶飲「薑汁黑木耳露」,民眾可在家簡單4步驟自製,黑木耳和生薑分別有活血、補氣之效。

沒吃海鮮卻皮膚病發作? 醫揪「這些食物」暗藏陷阱:沙茶醬也中標

沒吃海鮮卻皮膚病發作? 醫揪「這些食物」暗藏陷阱:沙茶醬也中標#中醫

尾牙聚餐少不了海鮮!農曆春節前尾牙聚餐多,而海鮮又是常見的食材,尤其海鮮類很可能是許多菜餚中隱藏的成分,民眾如果不小心吃錯食物,很容易誘發各種皮膚疾病發作,飲食上必須多加留意。《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海鮮暗藏的陷阱,若是蕁麻疹、濕疹、玫瑰糠疹等患者,一定要多加留意。

天冷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中醫授「超簡單養生法」每天曬太陽●●分鐘

天冷如何預防心血管疾病?中醫授「超簡單養生法」每天曬太陽●●分鐘#中醫

冷氣團侵襲一波接一波,最怕低溫急凍,引發心肌梗塞和中風!中醫師提醒,寒冷天氣會導致血管急劇收縮,讓血壓升高,每到冬天,門診中冠心病、心律不整的患者就會增加。除了飲食保健,不防透過「曬太陽法」保暖身體,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風險,每天只要10分鐘,就能幫助身體補足陽氣,達到促進血液循環、活絡筋骨的效果。

麻疹病程分3階段!中醫治療採「麻不厭透」原則:先把皮疹逼出來

麻疹病程分3階段!中醫治療採「麻不厭透」原則:先把皮疹逼出來#中醫

國內發生近年最大規模麻疹疫情,引發民眾恐慌,甚至搶打自費MMR(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對此,中醫師表示,除了接種麻疹疫苗之外,中醫也能在麻疹的防治上提供輔助與支持,治療會依病程不同而調整,建議一旦出現發燒、咳嗽、流鼻水、皮疹等疑似麻疹症狀,應儘早就醫。

化療手腳麻木好難受?中醫揪「3類藥物」害神經病變:針灸能舒緩

化療手腳麻木好難受?中醫揪「3類藥物」害神經病變:針灸能舒緩#中醫

60歲劉小姐因子宮頸癌接受手術與化學治療,化療1個月後開始出現手腳麻木不適的症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後續,她到恩主公醫院中醫部治療,經過2週的中藥調理後,其手腳麻症狀緩解了一半以上。中醫不僅消除了她對化療副作用的擔憂,也幫助她以更正面的心態面對接下來的癌症治療。

2025「小寒」節氣養生吃什麼?中醫「補脾暖胃」飲食建議、禁忌

2025「小寒」節氣養生吃什麼?中醫「補脾暖胃」飲食建議、禁忌#中醫

2024年「小寒」節氣來臨!小寒標誌著開始進入一年中寒冷的日子,也是冬天倒數第2個節氣。古人云:「冷氣積久而為寒,小者未至於極也。」此時的天氣已經很寒冷,但還未到氣溫最低的時候,因此稱做小寒。中醫師提醒,防寒保健推薦自製「益氣薑棗茶飲」,讓民眾在寒冬裡暖身又暖心!

小寒冬季癢發作,晚上癢到睡不著?中醫教「止癢妙招」多吃4種食物

小寒冬季癢發作,晚上癢到睡不著?中醫教「止癢妙招」多吃4種食物#中醫

今年1月5日逢節氣小寒,時值農曆12月上半月,國曆1月上半月。中醫師指出,小寒節氣應早睡晚起,早睡是為了養人體的陽氣,晚起是為養陰氣。每天多睡1小時,可以使身體內的陰陽平衡,滋養臟腑,增加身體的強壯程度。飲食上可多吃白木耳、山藥、水梨、百合等滋陰潤肌膚食物,預防冬季癢。《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由中醫師分享小寒的養生方法。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