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文西手術

臺中榮總結合跨院專家 打造達文西手術深度培訓

臺中榮總結合跨院專家 打造達文西手術深度培訓#達文西手術

達文西手術中心 周佳滿執行長 外科醫師訓練越來越不容易!現代手術講求精準與微創,傷口更小、容錯率更低,主治醫師往往不敢讓學員實際上刀,年輕外科醫師缺乏練習機會。為強化臨床訓練、提升教學品質,臺中榮總自10/27起舉辦為期6天的「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培訓課程」,其中5天結合跨院專家、特別規劃國內少見的大體深度實作訓練,並首次開設夜間課程,讓臨床醫師兼顧工作與進修。 臺中榮總達文西手術中心周佳滿執行長指出,過去醫學生多靠影片、書籍學習,缺乏實際操作經驗,面對真實手術時手足無措,甚至因此打退堂鼓。雖然虛擬實境可協助模擬訓練,但仍難取代真實操作的臨場感與手感,或將醫師送往國外培訓。學習環境壓力大、訓練時間長、成本高,再加上責任風險重,讓外科越來越難吸引新血。 外科醫師還須面對精準醫療與微創手術趨勢,達文西手術重要性與日俱增。透過大體訓練,醫師能在安全、真實的環境中練習,熟悉器官構造與手術步驟,不但強化臨床判斷,也確保手術品質與技術傳承。臺中榮總此次實作課程幫助外科醫師快速銜接臨床需求,讓學習更有效率。 本次課程在臺中榮總傅雲慶院長與陳適安名譽院長支持下舉辦,內容包括基礎動物實驗、模擬器教學與多專科大體實作。師資包括臺中榮總外科部一般外科陳怡如主任、泌尿醫學部王賢祥主任及楊晨洸主任等共11位院內達文西手術精熟醫師,與梧棲童綜合醫院研發創新中心歐宴泉院長、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達文西微創手術中心彭正明主任、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外科曾堯麟主任等專家權威共同授課。 課程涵蓋一般外科、胸腔外科、婦科、泌尿科及小兒外科等領域,實作主題包含胰臟切除、肝切除、胸腔切除、子宮肌瘤切除、前列腺根除術、腎部分切除、小兒泌尿及消化道重建等微創手術。 與國內過去多數2至3天的大體課程不同,這次深度實作獲台灣機器人手術醫學會等多個專業學會認證。院方希望藉此培訓打造國內外科教育新典範,帶動全台醫師共同提升微創與機器人手術能力,讓台灣外科醫療在國際舞台持續發光。

臺北榮總與直覺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 打造微創手術新標竿

臺北榮總與直覺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 打造微創手術新標竿#達文西手術

臺北榮總今(5/2)日與直覺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攜手在醫療數據應用、機械手臂手術訓練建置及創新科技導入等多個面向進行深度合作,結合臨床專業與尖端科技,為臺灣微創醫療領域創建全新的世界級機械手臂手術中心標竿,加強臺灣醫療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臺北榮總陳威明院長表示,臺北榮總長期致力於推動智慧醫療與高品質照護,本次合作不僅強化臨床技術與研究能量,也能為病人帶來更安全、更有效率的手術選擇,期盼未來雙方在臨床、教育與創新三方面,都能持續進步共創佳績。 直覺股份有限公司臺灣分公司副總裁暨總經理楊繼盛表示,臺北榮總是國內指標性的醫學中心,在臨床專業、教學與研究上成就非凡,能展開此項深度合作深感榮幸。他強調,病人優先是直覺公司的重要使命,也是不斷進步的原動力,很高興能將機械手臂手術創新技術帶到臺灣,也相信,這將能為臺灣的外科醫師提供更多微創手術的選擇,擴大微創手術治療的可能性。直覺公司也將持續為臺灣的外科醫生和醫院引進最新的醫療科技,協助醫院為病人帶來更好的治療體驗與效果。 臺北榮總自2009年12月引進亞洲第一台第三代(Si機型)達文西手術系統以來,已逐步發展成為國內領先的微創手術中心。隨著手術需求大幅增加,相繼引進三套第四代(Xi機型)系統,其中一套配備雙控制台設計,大幅擴展在泌尿外科、一般外科、大腸直腸外科、心臟外科、胸腔外科、婦科及喉科等多個專科的微創手術能力。 2024年6月,臺北榮總正式獲得認證成為「達文西手術觀摩中心」,是長期努力與專業積累的重要里程碑。根據2023年數據,臺北榮總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量位居全國前列,尤其在泌尿外科、一般外科及婦科手術方面,手術品質已獲得國際認可。執行最多手術的泌尿科在攝護腺癌手術上可以達到94%的無尿失禁率,部分腎臟切除也可以達到0%的陽性手術切緣率,而機械手臂微創胰臟手術連獲SNQ國家品質標章肯定,打造「胰」大手術、小傷口的治療新典範。 胰臟手術一向被視為難度極高的外科手術,傳統手術需經由大範圍切口進行,對病人術後復原造成極大挑戰。臺北榮總胰臟外科團隊早在十年前便前瞻性地投入機械手臂微創手術技術的研發,致力於降低病患手術傷害、加速恢復,提升整體醫療品質。2019年團隊以「胰」大手術小傷口─機器手臂輔助微創胰臟手術方案,參與有「醫療界奧斯卡獎」之稱的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Symbol of National Quality, SNQ),榮獲銅獎肯定。面對被稱為「癌王」的胰臟癌挑戰,胰臟團隊持續精進技術與整合多專業團隊合作,於去(113)年再度以「胰臟癌剋星─改寫胰臟癌治療新歷史」榮獲銀獎殊榮(金獎從缺),顯見臺北榮總在各項手術上均能達到質量均優的成果,展現在機器手臂治療領域的堅強實力與創新能力。 本次合作基於雙方對推動微創手術醫療照護的共同願景,結合臺北榮總在臨床實力與研究量能的專業,及直覺公司在手術數據分析、臨床教育以及創新科技的經驗,致力於推動以下核心領域的合作: 聚焦數據分析 強化臨床決策與資源配置 透過數據分析技術,進行手術數據洞察,透過量化指標深入分析機械手臂手術的執行效益與流程優化。發表學術論文研究,培育未來在微創手術領域的臨床專家與意見領袖。此項合作將優化醫療資源配置、提升手術效率,提升病患的就醫可近性,促進手術與照護品質。 建立世界級培訓平台 推動跨國醫學交流 共同打造具國際水準的手術觀摩中心,讓臺北榮總成為亞太區手術教育與經驗交流的重要樞紐。未來將共同推廣微創與精準手術技術,促進臺灣與全球醫學機構之間的連結與合作。此外,臺北榮總將精進住院醫師的機械手臂手術培訓計畫,提升新世代醫師的實作經驗與臨床技術,藉由學術訓練活動,打造永續醫療教育環境。 導入創新科技 建置數位手術生態圈 數位整合正在改變手術室,在數據、洞察觀點與行動之間創造無痕式連結,而機械輔助手術平台正是其中的一項創舉。此次雙方合作將導入My Intuitive App, 讓達文西手術系統操作紀錄可視覺化,強化醫師對手術流程的掌握度與即時回饋,打造橫跨術前規劃到術後分析的整體手術體驗。透過數據分析,適時提供手術洞察並優化流程,以提升手術安全性、手術效率幫助醫師掌握數據,有效分析並更快跨過學習曲線。 圖/北榮與直覺公司臺灣分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  打造微創手術新標竿(右起: 陳威明院長.楊繼盛總裁暨總經理)

從海線到國際,童醫達文西手術超過5千例,成為世界級手術觀摩中心

從海線到國際,童醫達文西手術超過5千例,成為世界級手術觀摩中心#達文西手術

成立54年的童綜合醫院不斷在醫療品質上追求突破,為落實科技創新並以病患需求為優先,在2012年就已引進達文西機械手臂系統,至今已有超過5千例以上的患者接受手術。有一名77歲吳姓伯伯在11年前65歲時因為出現血尿、排尿困難等狀況到醫院泌尿科診療,確診罹患攝護腺癌第三期,原來相當沮喪不知道自己還有沒有未來,在團隊評估下,接受達文西手術治療,不僅沒有原本害怕的手術疼痛問題,且很快就能下床走動出院,至今控制相當好。

2024臺灣醫療科技展 北榮展示精準醫療與智慧科技

2024臺灣醫療科技展 北榮展示精準醫療與智慧科技#達文西手術

2024年臺灣醫療科技展,臺北榮總以「精準醫療與智慧科技」為主題,帶來多項前沿技術,展示在醫療領域的卓越實力與創新成果,不僅是技術實力的全面展現,更標誌著臺灣醫療科技在全球舞臺上的進一步躍升。 作為臺灣機器人手術的先驅,臺北榮總自2009年引進達文西手術系統後,便穩居領導地位。本屆展覽中,將以其精密的機器人微創手術技術驚艷全場。尤其是胰臟手術團隊憑藉卓越技術榮獲多項國際認可,充分體現在外科微創領域的深厚實力。現場將提供手術模擬器體驗,讓民眾直觀感受這項尖端技術的高效與精準。 臺北榮總在癌症治療領域的突破同樣值得矚目。硼中子捕獲治療(簡稱BNCT)已成為復發性頭頸癌患者的全新希望,不僅具備高度專一性,還能大幅降低副作用,自2010年首次臨床應用以來,已成功幫助超過350名患者改善病情。本次展覽將深入介紹這項國際領先的尖端治療技術,分享臺北榮總在癌症治療中的實踐經驗。 在智慧醫療方面,臺北榮總病理檢驗部與科技產業合作,開發AI輔助診斷技術,用於提高肺癌淋巴結轉移的檢測準確率 此項技術已被應用於臨床,協助病理醫師快速且精確地診斷病情,顯著提升醫療效率。另在肝癌治療領域,持續引領創新,透過建立完整的多專科治療資料庫及高準確度AI診療模型,協助醫師制定最佳治療決策。與陽明交通大學合作開發的肝癌CT影像辨識模型(HFS-Net)及多項預測模型,提升診療精準度與效率,並屢獲國家新創獎肯定。 此外,臺北榮總心臟內科帶來的智慧穿戴裝置與非接觸性生理量測技術也令人耳目一新。結合5G網絡與遠距健康管理系統,這些裝置不僅能即時追蹤患者的健康數據,還為病人提供個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 臺北榮總資訊室同時推出智慧客服機器人與生成式AI技術,透過智能化流程優化院內服務,提升醫療體系的整體效率。本次展覽中,這些技術的應用場景將為觀眾提供嶄新的視角,展現科技如何改變現代醫療服務。 臺北榮總長期致力於醫療創新與品質提升,本次參展不僅是其技術實力的展現,更彰顯在全球醫療舞臺上的領導地位。未來,臺北榮總將持續探索尖端醫療技術,推動健康與智慧醫療的發展,為病人提供更高效、更精準的治療方案。 歡迎蒞臨臺北榮總展區,共同見證醫療科技的創新突破,攜手邁向更健康的未來! 圖/李偉強副院長(右)陪同生策會董事長王金平(左)與立法院院長韓國瑜(中)參觀臺北榮總展區。

乳房攝影發現「乳房鈣化」就是乳癌?醫揭「鈣化2類型」這種才需擔心

乳房攝影發現「乳房鈣化」就是乳癌?醫揭「鈣化2類型」這種才需擔心#達文西手術

57歲陳小姐,生活規律健康,卻在今年健檢的乳房攝影,發現雙側乳房微鈣化,轉診基隆長庚醫院做切片病理化驗,證實罹患乳腺管原位癌。由於病人希望治療的傷口小,且後續不要再接受輔助的放射線治療,醫療團隊運用達文西手術進行乳房全切除,並完成立即性乳房重建,術後病人恢復良好,也以正面樂觀的心態面對未來人生。

商保健保齊行 加速新醫療科技可近性 極大化資源效率 為政策、產業、民眾創三贏

商保健保齊行 加速新醫療科技可近性 極大化資源效率 為政策、產業、民眾創三贏#達文西手術

醫療科技近年快速進步,台灣健保署對提升民眾的新醫療科技可近性向來不遺餘力,以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為例,繼去年健保署開放17項納入給付後,今年宣布再通過46項,包括子宮肌瘤切除、子宮切除及其他手術。為兼顧健保永續性以及新醫療科技可近性,商保與健保如何齊行發揮綜效也成為各界高度重視議題。全球微創醫療技術的領導者直覺公司(Intuitive)於8月10日(六)舉辦「商保健保齊行 新醫療科技導入曙光」論壇,邀集產官學代表共商解方,與會貴賓包含健保署石崇良署長與龐一鳴副署長、臺大醫院賴逸儒副院長、長庚大學管理學院管理研究所暨醫務管理學系盧瑞芬教授、安達人壽張志杰總經理、韓國三星人壽(Samsung Life) Won Kim產品總經理,期盼在新醫療科技時代之下,民眾能獲得更佳的醫療保障。 新醫療科技日新月異 亟需新型態醫療保單 為求提升治療效率,許多民眾自費選擇新醫療科技,但大部分自費項目隨著科技發展相應而生或改變,需要更多元的保險方案因應。舉例而言,過去醫療險保單中,多以「住院接受手術」作為理賠認定標準,而新醫療科技發展的趨勢是以縮短住院天數,甚至於門診直接提供治療為主,包含標靶藥物、免疫療法、微創手術等,民眾若是使用過去的保單,接受新型態手術或治療,有可能面臨理賠無門的情況。 臺大醫院賴逸儒副院長則表示:「如果能有健保商保協同給付,提供病患更多的資源,也會讓第一線醫師更加沒有後顧之憂,提供合適且多元的治療方案。」 健保署石崇良署長也回應:「健保總額推估將首度突破9千億元,但新醫療科技研發速度也持續加快,透過商業保險的輔助可以讓國人更早使用到最新醫療科技,但為避免貧富差距影響醫療選擇,由健保協助商保打造協同平台是較合適的發展方向。」 商健保齊行成趨勢 如何極大化資源效率為成功關鍵 面對新醫療科技的發展,全民健保也陸續擴增給付項目,但在健保預算有限下,仍須商保互補,協助病患降低負擔。健保署石崇良署長於會中提及最新政策進度,以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為例,在2023年17項納入健保給付後,今年9月也再放寬增加46項健保給付項目,預計受益人數超過8400人次,台灣有7成國人有買商業保險,面對新醫療科技,必須要思考保單內容如何跟健保互補,以及行政資源怎麼共享,才能落實真正的健保跟商保合作。健保署龐一鳴副署長表示:「近年癌症相關醫療費用快速成長主要歸因於新醫療科技發展,健保署『健康政策與醫療科技評估中心』(CHPTA專責辦公室,過去稱HTA辦公室)已於今年1月1日開始運作,不僅優化評估流程與效率,也致力於資訊透明化,進而促進產業發展。目前CHPTA正努力朝向成為醫療科技評估之行政法人專責機構邁進,待成立法人後,人力編制可以更穩定,不再屬於計劃型,對持續發展醫療科技評估技術、培育人才將更有幫助。」 盧瑞芬教授認為台灣的全民健保制度屬社會保險模式,重視公平性,但在資源有限的困境下,可考慮以健保協同商保的第二層健保,強化病患在新醫療科技的可近性,但落實健保協同商保亟需政策支持,公私協力資源共享,以確保兩者能夠完善互補,極大化資源使用效率,優化民眾的醫療保障。 直覺公司台灣分公司楊繼盛副總裁暨總經理也表示:「在新醫療科技迅速發展的今天,商保與健保協同合作至關重要。直覺公司致力於推動全球微創醫療科技,讓病患能以更少的侵入性方式進行治療,減少術後恢復時間並提升治療效果。我們期望透過此次論壇,促進各界對話,共同推動更完善的醫療保險體系,讓每位患者都能享有最先進的醫療技術,減輕財務負擔,真正實現健康照護的普及與進步。」 台灣商保借鑒國際經驗 提升新醫療科技可近性 與時俱進的商業醫療保險方案也是各國保險公司積極推動的項目,以韓國為例,截至2022年初罹癌人口高達243萬,相當於每21人中就有一人罹癌,但癌症治癒率卻隨著醫療科技進步正在提高,患者對創新醫療技術的需求也隨之增加。看準此發展趨勢,許多韓國保險公司於2022年推出達文西手術的額外一次性給付,韓國三星人壽(Samsung Life) Won Kim產品總經理表示:「以達文西手術癌症醫療保險為例,自2022 年以來投保人數持續增長,說明民眾對新醫療科技的使用需求有增加的趨勢。」 商健保齊行已然是必要解方,且有機會創造緩解健保財務壓力、商保業者新商機以及提升新醫療科技可近性的三贏局面。如何建立適宜制度、開發產品,仍需產官學界共享資源,共同商議,才能盡速解決現行保險產品與新醫療科技連結度不足的困境。

女大生患「甲狀腺癌」初期無症狀!醫籲「3要素」維持甲狀腺健康

女大生患「甲狀腺癌」初期無症狀!醫籲「3要素」維持甲狀腺健康#達文西手術

胡姓女大生近來體檢發現有甲狀腺結節,尋遍中部各大醫學中心,因所有甲狀腺結節的細針抽吸檢查,都無法確認是良性或惡性,讓家長非常緊張。經親友介紹至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一般外科巫奕儒主任門診,建議以「自然孔洞達文西甲狀腺手術」進行半側甲狀腺切除合併淋巴清除方式處理,結果確認是惡性乳突狀甲狀腺癌無淋巴轉移。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