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科技的進步不僅讓疾病有更多的治療方式,硬體的發展也讓民眾有更多元的手術選擇,以耳熟能詳的「達文西手術」來說,從童綜合醫院提供的資料來看,2004~2020年在全球手術運用趨勢均有明顯成長。
醫療科技的進步不僅讓疾病有更多的治療方式,硬體的發展也讓民眾有更多元的手術選擇,以耳熟能詳的「達文西手術」來說,從童綜合醫院提供的資料來看,2004~2020年在全球手術運用趨勢均有明顯成長。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在健康檢查時發現前縱膈腔內長有8公分大腫瘤的香港陳姓青年,經當地醫院確診為「胸腺瘤」。因為香港醫師只願意使用傳統手術鋸開胸骨切除腫瘤,陳先生只好跨海來臺灣就醫。日前經花蓮慈濟醫院外科部主任張睿智,使用達文西機械手臂移除腫瘤,陳先生恢復良好,於手術四天後順利康復出院。健檢習慣 讓他揪出胸腺瘤年近30歲的陳先生指出,在確診胸腺瘤之前,他的身體完全沒有異樣,不曾有過胸悶、胸痛或是無力等身體不適的任何症狀,還好他有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更沒想到在最近一次的健檢後發現前縱膈腔內長有八公分大的「胸腺瘤」。跨海治療 只為找會操作達文西機械手臂的醫師陳先生表示,香港的醫院要移除超過三公分以上的腫瘤,醫師就會建議進行傳統開胸手術(鋸開胸骨)移除腫瘤。陳先生不想經歷傷口大的開胸手術,於是在網路上搜尋臺灣醫院,找到花蓮慈院張睿智醫師曾使用達文西機械手臂為病友移除6公分胸腺瘤,傷口小又恢復快的優點,因此決定由母親陪伴來花蓮治療。張睿智主任表示,經過電腦斷層掃描後,陳先生的腫瘤為形狀如雞蛋的8公分大的胸腺瘤,不僅離心包膜、血管非常近,執行手術有一定的難度,所以使用達文西手術為陳先生移除腫瘤過程中須小心翼翼地先將前縱膈腔的腫瘤與血管分離,再將腫瘤完整清除乾淨。胸腺瘤是罕見的縱膈腔腫瘤,僅佔所有惡性腫瘤的0.2~1.5 %。前縱隔腔原發性腫瘤最常見於大人。發生率男女相同,一般發生在40-60歲。臨床表現有1/3到1/2的病人以沒有症狀的前縱隔腫瘤來表現,另外3/1的病患則有局部症狀(胸痛和咳嗽最常見),其他1/3的病人在對重症肌無力做評估時被發現。張睿智主任指出,胸腺由淋巴組織構成,一般胸腺在長到成人時會慢慢退化萎縮,變為脂肪組織,但若這組織不正常增生長大,就會成為腫瘤,好發於五十歲至六十歲的成年人,若胸腺瘤持續增生的話,甚至可能發展成惡性腫瘤,擴散至周邊的器官及淋巴組織,所以一旦發現病人有胸腫瘤,醫師都會建議病人切除。達文西手術傷口小、恢復快傳統開胸切除胸腺瘤手術,最少須住院兩週,恢復期約六到八週,而達文西手術不僅傷口小、失血少、對病人的傷害小,還能更精準的移除病灶。陳先生術後恢復得很快,第二天就可以下床走路,第四天就可以出院。胸腺瘤 可能包含肌無力、眼皮下垂、手腳無力、咬字不清等症狀雖然陳先生並未因為患有胸腺瘤出現不舒服的症狀,但有30%的胸腺瘤患者會同時出現重症肌無力症狀,包含眼皮下垂、手腳無力、咬字不清等症狀,張睿智主任提醒民眾,若是有以上症狀需及早就醫檢查之外,定期健檢也可以找出疾病風險因子並及早預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達文西手術是一個機器手臂輔助的手術。相比傳統手術,醫生站在病人身邊,操作著器械進行手術,達文西手術則是把機械手臂架在病人身上,醫師則在旁操縱精密的機台,控制機器手臂,進行更細緻、精密的手術。達文西精準操作 傷口小、恢復快有十幾年達文西婦科手術經驗的雙和醫院副院長暨婦產科醫師賴鴻政表示,傳統剖腹手術傷口很大,恢復很慢,而達文西手術只要幾個小孔,就可以精準執行手術,而且出血量少,恢復得也快。傳統的內視鏡手術器械是直的,所以手術多有死角,就像拿了很長的炸油條筷子在吃飯一樣,手術執行不夠精準。而達文西手術有一個手腕系統,可以進到任何一個地方。操作醫師只要在操作台上把感應器裝到自己手上,透過操縱桿,可以控制機械手臂的動作。手腕只有1公分左右大小,可以到達傳統手術所達不到的角度、進不到的地方,在很小的空間就能做切割、縫合、止血等細緻的動作,搭配操作台腳上的踏板可以控制鏡頭及所有電燒系統,就像拿著刀叉、短筷吃飯一樣,控制自如。婦科沾黏最棘手!細膩執行保護周邊組織賴鴻政副院長舉例,像是子宮內膜異位,常跟子宮、腸子、輸卵管、卵巢等黏在一起,這種沾黏的狀況在傳統手術、內視鏡手術裡頭,因為操作不精準,所以手術進行時間會拉長,也有較高的機會傷到腸子、輸尿管這些正常組織。達文西手術由於很精準、細膩,在沾黏的處理上就會比傳統手術好執行得多。有些像子宮肌瘤或癌症的手術,肌瘤如果很多顆、很大顆,用傳統內視鏡手術執行難度也非常高,耗時長,這部分達文西手術精準穩定的特性,能使手術流暢許多。病情複雜越能發揮 達文西手術優勢賴副院長建議,病患在考慮是否選擇達文西手術時,第一個要先考慮自己本身疾病的複雜程度,越複雜困難的疾病,達文西越能發揮它的優勢。雖然目前健保給付了傳統手術的一些相關費用,但選擇達文西還是必須額外部分負擔,所以也該考慮自己經濟能力。再者,如果疾病複雜,自己也負擔得起,尋求一個有經驗的團隊,充分發揮達文西手術的優勢,對病人來講,才能獲得最大的保障。(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提起現代醫學先進手術之代表,非達文西微創手術莫屬,自西元2000年經美國FDA核准上市,此套手術系統便陸續推至全球各地廣泛使用。其操作方式類似傳統腹腔鏡手術,差別在於不是醫師直接拿著機械去執行手術,而是由醫師操作控制機台,去操作機器執行手術。而達文西手術的精密操刀所具有的出血少、傷口小等特質,也顛覆以往傳統手術形式,為現代醫療發展史寫下嶄新的一頁。傳統腎切除手術風險高 達文西大幅提高手術成功率馬偕紀念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李致樵指出,達文西手術在泌尿外科的應用上尤其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舉例而言,以往腎臟癌傳統治療方式就是把整顆腎開刀摘除,現代治療則傾向只切除腫瘤,保護大部分腎臟。然而這樣的手術不僅精密,還有容易出血的危機,屬於高風險手術。如以傳統腹腔鏡方式執行,耗時且成功率不高,但自達文西手術出現後,便大大提升了部分腎切除手術的成功率,對患者而言也是一大福音。3D影像有助精準定位 減低手術後遺症可能性李致樵醫師進一步說明,達文西手術系統有四支手臂,醫師可透過操作機台輪流操作,例如:放一個鏡頭進入體內,另三隻放不同機械進行切割、縫合、電燒或止血。此外,多關節系統設計,可提供七個面向360度自由旋轉,且具備3D立體超高解析度影像,能幫助醫師精準定位。以往泌尿科的攝護腺癌手術需花費五到六小時,術後還常見性功能障礙、尿失禁等副作用。但若採用達文西系統,手術時間可縮至一到兩小時,且精準特性可避免傷及不必要神經,降低出現後遺症的可能性。達文西手術系統 有助提升醫療品質目前臨床上,達文西機器手臂已被廣泛運用於泌尿外科、婦科、心臟外科、一般外科、胸腔外科等各類型手術,創口小、出血量少的特質,也大幅縮短患者術後恢復期,協助盡快重返日常生活,唯目前因沒有健保給付,故價錢較昂貴,民眾可自行評估選擇。李致樵醫師表示,近年達文西手術系統已發展至第四代,隨著醫療科技的日新月異,種種突破性的先進技術,在未來有望可提供醫病更優質的治療新選擇。(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人飲食習慣改變,導致胃癌發生比率逐年攀升,根據衛福部103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胃癌發生率位居第七名。臨床上,手術治療是必要的手段,傳統多為直接開腹,傷口大至10-20公分,容易造成患者體力耗盡、復原不易,而近年微創手術日趨盛行,其中達文西機器手臂手術由於「出血少、傷口小、復原快」的優點,受到更多的關注及應用。達文西機器手臂 微創手術新利器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達文西中心彭正明主任指出,達文西手術顛覆傳統想像,僅需約5公分的單一傷口,且可多角度操作,手術器械的進步使患者擁有更好的術後品質,未來可望更加普遍使用。然而胃癌治療除了手術切除外,多數中晚期患者需在術後持續接受化療及免疫療法,而這種全身性治療具有細胞毒性,副作用相對較高,許多免疫力較差的患者便可能放棄積極治療。化療副作用Byebye 免疫力提升是關鍵由此可見,患者免疫力的維持及提升,是抗癌的重要關鍵之一。就有一名62歲的陳先生,胃癌3期合併轉移至淋巴結,醫師建議先透過達文西手術切除腫瘤後再輔以化療,前幾次的化療療程看似相當穩定,到了後期卻因免疫力下降較為虛弱,出現噁心、嘔吐、發燒等副作用,醫師隨即建議服用雲芝多醣體免疫調節劑來維持身體狀況。六旬翁完成療程 雲芝多醣體成效高彭正明主任進一步補充,雲芝多醣體具有免疫調節特性,可以活化白血球,以緩解免疫系統失衡的副作用;根據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胃癌患者術後化療若搭配服用雲芝多醣體,五年的平均存活期及無疾病存活期皆可達七成以上,國內適用於消化道癌症,且健保給付於胃癌2、3期術後使用。前述案例陳先生搭配服用免疫調節劑後,明顯感到體力及食慾的提升,副作用也逐漸消退,讓他順利完成了6次療程。為使治療成效提升且維持生活品質,患者可與醫師討論是否適合服用。(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每天下田種菜,不菸不酒,平常還有保持運動習慣,身體健康的何先生2015年底開始,有時候會突然感到胸悶,一般都是休息一會兒就好了,直到有一次突然胸悶到感覺喘不過氣才就醫,發現原來冠狀動脈3條主要的分支,有2條出現阻塞的狀況。冠狀動脈阻塞80%的病人沒有明顯感受花蓮慈院心功能室主任陳郁志醫師表示,一般而言,冠狀動脈阻塞80%的病人,在穩定、靜止的狀態時,因為流經冠狀動脈的血流量並無明顯變化,所以,病人自身沒有明顯感受,甚至一般心電圖檢查都不一定能發現,需要透過運動心電圖或者心導管檢查來發現。陳郁志主任說,檢查時發現病人阻塞最嚴重的地方,就位於冠狀動脈的左前降支,所以,建議轉由心臟外科進行繞道手術治療。患者表示,手術前從來沒聽過達文西機器手臂,聽完醫師說明後決定選擇恢復期比較短的達文西微創手術,沒想到手術後隔天就能坐起來自己吃早餐,讓他都開玩笑的說:「我很懷疑自己到底有沒有做心臟手術。」可避免胸骨及大部分的肌肉、神經受傷害張睿智醫師表示,微創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不用打開胸腔,透過達文西視訊鏡頭及機器手臂,經由肋間3個大約1公分的小洞,在胸腔內取下適合的血管進行繞道手術。所有的手術步驟都在胸腔內完成。可以避免胸骨及大部分的肌肉、神經傷害,讓病人可以盡早回到原來的生活。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93歲的黃阿嬤4年前跌倒,做了髖關節置換術外,身體一直硬朗,前年開始,陸續出現容易喘的症狀,原本以為只是感冒,但後來情況持續且未見改善,經就醫檢查才發現心臟擴大、心臟瓣膜閉鎖不全,醫師建議服藥控制後評估開刀的可行性。傷口小、出血少 達文西手臂修補瓣膜馬偕紀念醫院心臟外科主任李君儀表示,阿嬤雖然沒有慢性疾病,但心臟問題就像是不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發,超高齡長者接受心臟手術的困難與挑戰很大,手術前的評估需要格外謹慎,最後決定為阿嬤以傷口小、出血量少且恢復快的達文西機器手臂,施以心臟瓣膜修補手術。術後一度併發呼吸衰竭、腎衰竭手術過程順利,但術後阿嬤一度發生呼吸衰竭、腎衰竭、肝衰竭等併發症,不但進行氣切使用呼吸器,且安排洗腎、血漿置換術等方式救治,住院期間黃阿嬤的家屬堅持信念、全力支持,配合心臟外科及達文西手術的專業團隊不間斷的醫治與細心照護下,阿嬤逐漸恢復健康順利出院,氣切也在術後半年移除。傳統手術鋸骨 天冷時會痛李君儀表示,一般傳統心臟手術需要鋸開胸骨,除了在術後恢復時間較長外,每到天氣濕冷時,胸骨就會隱隱作痛,而達文西心臟手術因少了鋸骨恢復期,病人長期疼痛的問題也可以避免,更有生活品質,目前病人按月回診追蹤病情,而黃阿嬤也成為目前已知接受達文西心臟手術最高齡的紀錄。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醫療科技日新月異,傳統手術已經逐漸被機器取代,除了要讓病人遠離疾病之外,還需要兼顧傷口復原,更甚者要追求傷口小、疼痛感低,因此許多新式手術如內視鏡手術、顯微手術應運而生。下周三的泌尿科門診講座,由泌尿科科主任江元宏分享,衛教講座主題「泌尿科新時代:達文西手術」,傷口比起傳統手術還要小、恢復更加迅速,歡迎民眾踴躍參加講座,了解新式手術。名稱:泌尿部門診衛教講座時間:105年8月31日 星期(三) 下午13:30~13:50地點:花蓮慈濟醫院泌尿科門診(花蓮市中央路3段707號) 洽詢:花蓮慈院公共傳播室 游繡華 黃思齊 彭薇勻 03-8561825轉分機3470、5202或3548 0935-232419、0953-509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