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已邁入超高齡社會,被稱為「三明治世代」的中壯族群,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顧,家庭照顧壓力勢將有增無減。根據國際最新研究證實,三明治族群每週花超過20小時於照顧工作上,心理健康可能惡化。對此,專家呼籲擴大或延伸喘息服務,避免家庭與職場蠟燭兩頭燒。
現代很多家庭都是外食族,外食雖然很方便,但挑選上記得要不隨便,如此,才能確保外食吃得健康均衡。營養師張書綾特別提醒,尤其是外賣的冰涼飲品,在容易造成食物腐敗的夏日,要記得多注意店家的衛生與環境狀況。《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推薦民眾可在家自製2道夏日甜品食譜。
史萊姆是許多孩子愛不釋手的玩具,不僅色彩繽紛、觸感療癒,還號稱能紓壓放鬆,甚至被當作教材使用。然而近期媒體揭露市售「史萊姆」含有超標硼砂,誤食恐致命,連觸摸都可能引發過敏與中毒,家長不可不慎!《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解析硼砂所含的毒性和害處,以及不同年齡的孩子應該如何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項。
今年父親節,正逢秋天的第1個節氣「立秋」,中醫師建議,此時夏季剛結束,餘熱未消,氣候上仍要小心秋老虎,日夜溫差會開始變大,要慎防感冒上身。立秋前後的養生秘訣,與肺氣有很大關係,飲食上建議攝取潤肺生津的食物,衣著上應注意早晚保暖,也能進行一些較為輕鬆柔緩的運動,如散步、太極拳及行山等,保持肺氣暢通是為養生之道。
夏日炎炎讓人又熱又渴,但你有每天補足水分嗎?醫師提醒,一天當中最重要的身體能量來源就是水分,千萬不要等到口乾舌燥才喝水,若出現「6大特徵」小心是身體隱性缺水,可能已對代謝器官、免疫力造成傷害,且水分攝取不足,更可能帶來心血管疾病及腦中風風險。
女性容易堆積脂肪的地方,分別是小腹、腰、大腿,其中「小腹凸出」是不少女性的的困擾,不僅穿短版衣服不美觀,對身體健康也有影響。醫師表示,小腹凸出的原因除了脂肪堆積外,也包括腸道不健康、腸下垂、姿勢不良等,若想要改善小腹凸出,需要就醫諮詢正確原因,才能真正改善問題。
「椰子油」作為熱帶地區的主要食物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最近因為流行生酮飲食,防彈咖啡變成超夯飲料。事實上,椰子油除了可做為好的油脂來源提供熱量外,根據近幾年的多篇研究也發現,適當攝取椰子油具有改善失智症的潛力。
你的腰圍過粗嗎?當心「代謝症候群」上身!國健署指出,代謝症候群有5項危險因子,包含血壓偏高、腰圍過粗、好膽固醇偏低、三酸甘油脂偏高、空腹血糖值偏高,符合其中3項以上,即代表有代謝症候群。新陳代謝科醫師提醒,若放任不管,可能導致糖尿病、洗腎、腦血管疾病風險飆升數倍!
「醫師,我的體重跟以前都差不多沒有變胖,可是鞋子好像越買越大雙,是生病了嗎?」復健科醫師指出,醫院門診常見長輩問這樣的問題,其實除了肥胖外,隨著年齡的增長,足部老化也會導致足弓塌陷,變成後天扁平足,腳漸漸變寬,鞋子就會需要買更大雙。建議透過「3招訓練」加強足底肌力來改善。
「巴金森氏症」是一種好發在老年人的退化性神經疾病,典型的症狀包括震顫(手部發抖)、四肢僵直和行動緩慢。職能治療師表示,醫學研究顯示,運動能夠改善巴金森的動作障礙,建議患者可以家人一起參與運動,除了幫助改善巴金森氏症的症狀,也能增進身心的健康。
疫情國境解封的第1個盛夏,民眾「報復性」出國旅遊,有人出國自助旅行,也有人獨自徒步朝聖,展開圓夢之旅。不管是什麼樣的旅程,都得仰賴「健腳」帶你去遠方。旅遊途中若雙腳發生不適狀況,該如何處理?要擁有健康有力的雙腿,正確的走路姿勢和平日的肌力訓練缺一不可。
擁有一對渾圓飽滿的美胸是多數女性的願望,因此坊間也流傳許多豐胸方法,像是經絡按摩、飲食調理、藥物補充⋯等都有。中醫師表示,女性的胸部發育與激素有很大關係,激素經氣血推行後能刺激乳房細胞變大,不過「補氣血」是否可以讓胸部變大,還是會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而產生差異。
小時候長過水痘,別僥倖認為不會長帶狀疱疹,嚴重恐導致失明、失聰!一名60多歲婦人因為不明原因劇烈胸痛,數次就醫卻找不出病灶,服用止痛藥物也沒效,最後經台大醫院家醫科醫師掀開上衣檢查,才發現是皮蛇纏身,胸口已長出一大片疱疹,讓患者痛喊「比生小孩還痛!」醫師呼籲「6類人」為帶狀疱疹高風險族群,出現症狀應及早至家醫科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