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氣寒涼,喝碗熱湯能暖和身心。「羅漢菜湯」是佛門素菜中的經典,通常在戒會時才品嘗得到,主要以芋頭、大白菜、青江菜、百頁豆腐等熬煮成湯,整體味道濃稠、入口即化,體現佛門獨有傳統的菜根香。《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羅漢菜湯的食譜,簡單幾步驟就能喝。
呼吸道傳染病雖常見於秋冬,但即使新冠疫情目前處於相對低點,仍不可掉以輕心。臺大醫院感染科盛望徽教授提醒,去(2024)年5至7月正是新冠重症的高峰期,今年夏季仍可能再有新冠疫情的一波高峰,需高度警覺。
洪小鈴在與張天霖互生好感之前,在感情路上已經過了5、6年的空窗期。但時間沒有白走,她過著輕鬆恬淡的生活,用最好的自己,迎接愛情。如今,肚子裡孕育著新生命,《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人生過了40歲後已無須再多猜疑,屬於洪小鈴的童話故事下集,正在幸福上演著。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45歲的許小姐是名重度乾癬患者,因為手腳會出現紅疹、脫屑等現象,加上身體會不時飄下白屑,身邊朋友因害怕傳染而紛紛走避,使得許小姐越來越不敢出門,也因此患上輕微的憂鬱症。高雄榮民總醫院皮膚科主任吳介山醫師表示,其實乾癬只要經過治療,針對個案病況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式,是可有效控制病情、和常人無異的。目前治療方式包含:外用藥膏、口服藥物、紫外線照射或生物製劑等,其...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 衛生局自101至102年度抽驗市售菜脯含防腐劑之情形,共抽驗73件菜脯產品,檢驗結果57件合格,合格率78.1%;不符規定超標產品有16件,皆為超過法規規定之克數。超市食品來源有保障? 不見得調查研究分析抽驗自超級市場、傳統市場及餐廳之菜脯產品,傳統市場及餐廳的產品不合格件數11件,不合格比率占79 %;超級市場不合格件數3件,不合格率為21 %,可見...
早期在中醫理論就有五色蔬果對應五臟的說法,隨著科技日新月異,許多蔬果的營養價值與健康功效也已獲得證實,近年來,越來越流行的彩虹蔬果飲食法,即是七色蔬果的均衡攝取,因為每一種顏色的蔬果都能給予身體不同的營養素,不同的保健價植,這樣,也才能降低疾病的發生率,讓身體越來越健康。以下,我們就從中醫與營養學的觀點,進行更全面的探討,多了解一下七色蔬果的神祕療效。(本文作者/李馥)(摘自/輕瘦美69種超...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李玟瑾/綜合報導)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昨(7)日在板橋火車站,為轄內麵製品及豆製品業者舉辦授證表揚典禮,除了有豆花、豆漿、鍋貼、納豆、豆皮免費試吃,還有各類麵製品展示,吸引不少民眾駐足品嚐,現場熱鬧滾滾。為確保民眾食品衛生安全,新北市政府衛生局輔導轄內麵製品及豆製品業者衛生自主管理,並針對參與認證廠商所生產的所有產品加強抽驗。認證頒獎現場還有提供共800份免費試吃及產品,與民...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為宣導反毒,台中市政府舉辦「戰毒秘笈 守護家園」記者會,邀請藝人小炳前來代言,由副市長蔡炳坤授贈戰毒秘笈捲軸,並和衛生局長黃美娜等多位嘉賓共同揭開秘笈撇步,傳授民眾拒毒大絕招。拒絕毒品六大招 要民眾遠離毒害衛生局表示,民眾若遇到朋友要兜售毒品、或是吆喝High一下毒,可使出下列6大絕招,第一招「表明態度,堅持拒絕」、第二招「道德勸說,回頭是岸」,第三招「肯定...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具變性慾望的少數族群,在社會尚未了解其真正的原因,並且給予同理心對待,在生活上、職場上等,都可能會遭受到異樣眼光的看待,但台北榮總醫院的新研究發現了這些族群的大腦反應,與心理與一般人極為不同,可望透過這樣的研究,讓大眾理性且公平的與具變性慾望的民眾相處。此研究是,台北榮總精神部社區復健精神科主任李鶯喬與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暨台北榮總教學研究部整合性腦功能研究...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採訪報導)張先生是位乾癬病患,因全身皮屑如同雪花飄落,在面對人群時總是感到好尷尬,遮遮掩掩就怕被排擠。高雄榮民總醫院皮膚科主任吳介山醫師表示,乾癬依病灶嚴重程度,會出現全身性潮紅、脫屑、紅疹、指甲角化異常、關節疼痛及變形等症狀,目前雖無法根治,卻可以透過正確治療達到很好的控制。高雄榮總響應台灣皮膚科醫學會世界乾癬日活動,將於10月12日舉行乾癬的衛教講座,主要就是在協...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身體未老,膝蓋先老」是說關節就像機器一樣,長久使用容易造成磨損,尤其是久坐一族的白領階級,很容易因久坐不動而造成膝關節的提早退化。事實上,對於退化性關節炎的治療,除了中晚期的玻尿酸注射及手術開刀外,許多人也會選擇攝取葡萄糖胺來潤滑關節的磨損。馬偕醫院藥師楊淑滿說明,葡萄糖胺的產品百百種,目前通過健保局規定的藥品僅有硫酸鹽葡萄糖胺,她強調,即使是同樣成分,不同的...
認識許多不同人的思考迴路。如果是理工科畢業的人,想必從事技術工作的朋友壓倒性的多吧!而且,如果又在技術相關的公司服務,每天見面的同事也多半是技術相關的人。結果,不管是私下或工作場合,都只接觸到接受同樣教育、擁有同樣經驗的人。我想這樣的人並非少數。但是,同行的思考迴路,多多少少都有類似的傾向。就某個意味而言,當然可以說是理所當然。但是只接觸想法雷同的人,創意或做法很容易僵化,一成不變。於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