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在夜晚飛到耳邊嗡嗡作響,總是讓人睡不好,為何睡覺時蚊子總愛在耳邊飛?《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根據害蟲防治專家指出,這其實與蚊子的感知方式和對特定氣味、熱量的偏好有關。蚊子會依靠二氧化碳、體溫、體味來尋找目標,尤其是頭部和臉部附近,吸引蚊子朝這些地方飛來。如果打不到蚊子,以下教你「1招」快速避免蚊子叮擾。
履歷上有超過1年空窗期,容易被人資刷掉嗎?求職時該不該包裝空窗期,怎麼解釋才不扣分?不論是因為照顧家人離職、職涯迷惘或求職待業,都會讓職涯中斷的時間拉長,求職面試時該如何誠實但不失分地應對?本文依據人資專家的建議解析,其實職涯空窗不一定扣分,關鍵在於「是否有目的、有準備」。
白米是多數家庭的主食,很多人習慣將洗好的米浸泡一段時間後再煮,處理方式影響的不只是口感,還關係到健康。《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無毒教母譚敦慈提醒,這個習慣做法其實潛藏中毒危機,米食在潮濕高溫的環境下容易滋生黴菌,建議米若要浸泡一定要放到冰箱。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每逢冬季寒流來臨,因一氧化碳中毒到醫院就醫的病人就會增多,因為一氧化碳是無色無味的氣體,中毒後的不易察覺,民眾常在吸入過多一氧化碳後,經常只有疲倦、昏眩等輕微症狀,故而導致在中毒而不自覺的狀況下死亡。因此胸腔內科醫師也提醒,如出現頭暈、噁心嘔吐、甚至產生意識不清等現象時,就要懷疑是否為一氧化碳中毒;所以即使再冷也務必要將家裡的門窗微開讓空氣流通。無色無味!出現頭暈...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年前的南台大地震發生後,也震碎了許多家庭,救援與復原清理工作持續進行,災區不再滿目瘡痍,許多事物都須漸漸回到常軌,而媒體與社會關注也將隨之散去,但災民內心的恐懼可能短時間內將揮之不去,甚至正要開始攀高而已。災後心理創傷:無法集中注意力、失眠大地震結束後,零星的餘震不斷,草屯療養院沈政男醫師表示,經歷過震災恐怖景象的災民,容易因此產生焦慮症狀。擔心再次發生災難,對任...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51歲的吳先生出現嚴重口渴、多飲仍不解渴、飲後多尿頻尿、極度倦怠乏力、頭暈等症狀卻未留意,直到健康檢查才發現罹患糖尿病,就醫時血糖飆到450~550 mg/dL,糖化血色素大於13!健保署分析,近年農曆春節假期結束後一周常見的門診疾病,糖尿病名列榜中。醫師指出,過年期間不少人大吃大喝,失去警覺心,除了原有患者外,新增病例也不少。作息不規律、愛吃甜食燒烤要注意童綜合...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正月十五元宵節即將到來,在寒冷的元宵節當天煮上一碗熱騰騰的元宵或湯圓來應景,象徵團圓幸福。一般市售湯圓種類琳瑯滿目應有盡有。然而,湯圓所含的營養成份及熱量會依其內容物和烹調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別;所以湯圓要如何吃的應景又不傷身就要技巧囉!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蔡玉思營養師表示,甜的湯圓內餡通常已有甜味,所以湯中不需再加糖或者改用代糖也可以減少糖份及熱量的攝取。鹹湯圓也可...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農曆年剛過完,緊接著就是元宵節,根據傳統闔家團聚吃湯圓,但是湯圓雖應景,背後卻有著驚人的熱量,大部分民眾更容易忽略包餡湯圓額外添加的油脂、糖或鹽。國民健康署建議民眾,無論將湯圓當作正餐或點心食用,選擇甜或鹹的湯圓都謹記下列3原則,才能歡樂過元宵,健康慶團圓。●細看標示聰明挑選購湯圓時應查看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標示,聰明換算並詳細比較,選購熱量、脂肪、飽和脂肪、糖與鈉含...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糖友當心!假期一不小心放縱了口慾,換來過年後恐是抽血成績滿江紅。一名60多歲剛罹患糖尿病的患者,平時血糖控制得不錯,算是個模範糖友。不料,過完年後再回診時,不僅血糖值超標,連膽固醇也超出正常值許多。在醫師追問之下,才知道這位患者在過年期間,但和家人喝了酒、嗑瓜子,糖果餅乾也是三不五時就塞進嘴裡,無怪乎血糖血脂會不及格。收治這名患者的新陳代謝科張涵軒醫師表示,糖尿病...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美國最新發布的「2015~2020飲食指南」,強調健康飲食有助於降低肥胖及預防慢性病,如高血壓、心臟疾病、糖尿病,並建議應遵循多樣性蔬果及多全榖的健康飲食模式,強調食物的多樣性、高營養密度,以及控制飲食的份量,同時還須限制添加糖、鈉、飽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的攝取量,以達到預防疾病發生之健康飲食與生活。1) 少糖/每日添加糖的熱量應低於總熱量的10%。研究顯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近年來,空污問題嚴重,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飆高,屢屢達到「紫爆」,對大眾的健康造成相當危害!而世界衛生組織也已將PM 2.5歸類為一級致癌物,國人十大癌症死因中,也可能大部分都與PM 2.5有關;因此,醫師提供民眾5項自我保護方法,減少對健康重大危害。空污除了是造成國人呼吸道過敏、氣喘比例增加的原因之一。其實台灣十大死因中,有七大死因和空氣污染密切相關。加上,...
(文/彭曉薇 採訪諮詢/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張龍) 嬰幼兒在學會翻身、坐好、爬行、走路,每一個階段的成長都讓父母滿心期待,但稍不注意恐會釀成意外,該如何預防嬰幼兒摔傷,以及若真發生摔傷意外又該如何處置呢?馬偕紀念醫院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張龍將逐步解說。 1)遠離危險地方玩耍 不讓寶寶在任何有可能摔傷的地方玩耍,舉例來說,陽台或樓梯旁邊都應該避免,而...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天氣溫度仍然寒冷,許多民眾進出公共場所,為了避免呼吸道傳染病,通常會習慣性地戴上口罩。也有許多媽媽怕小朋友過敏,經常會替小朋友戴上口罩,減少冷空氣直接進入鼻腔產生呼吸道過敏等症狀,但是,醫師提醒民眾,口罩戴久了,也可能會對臉部皮膚造成刺激、產生過敏以及局部接觸性皮膚炎等症狀。口罩戴太緊、未清潔 接觸性皮膚炎易上門南投醫院皮膚科李瑜芬醫師表示,所謂接觸性皮膚炎,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