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醫病關係

家屬全都到了,病人才可以死?ICU名醫陳志金:反而讓患者陷入折磨

家屬全都到了,病人才可以死?ICU名醫陳志金:反而讓患者陷入折磨

在病人生死交關的時刻,難免會遇到要求救到最後的家屬,甚至堅持等全部家人都見過一輪才捨得放手,但這樣真的好嗎?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於《ICU重症醫療現場3》一書中,分享在加護病房所遇到的真實故事,帶領讀者深刻體會醫療不只是冷冰冰的議題,而是有愛、有關懷、有溫度的救治。以下為原書摘文:

特別企劃:工作媽媽

當過12年全職媽媽後,我下定決心回去工作!重回職場「必知3件事」

當過12年全職媽媽後,我下定決心回去工作!重回職場「必知3件事」

全職媽媽想重回職場並不容易,該注意什麼事情呢?曾擔任《經理人月刊》總編輯、專欄作家/TED講者丘美珍於《工作媽媽學會的事》一書中,分享全職媽媽重回職場的心路歷程,透過實例與情感描寫,帶領父母在愛裡成長,找回對教養的信心與溫柔,成為孩子堅強的依靠。以下為原書摘文:

上班族必學「自助餐減肥法」!營養師揭「4大選食原則」健康無負擔

上班族必學「自助餐減肥法」!營養師揭「4大選食原則」健康無負擔

對許多上班族來說,自助餐是補充營養的好選擇,但該如何挑選菜色呢?營養師吳映澄於《外食族必學的健康擇食法》一書中,分享「10大外食技巧+13個飲食攻略」,分析烹調方式、食材挑選與營養補充,並且提供具體的建議與搭配範例,就算吃外食也能健康無負擔。以下為原書摘文:

人生必學的「S級整頓力」!與其催促自己行動,不如先做到「1件事」

人生必學的「S級整頓力」!與其催促自己行動,不如先做到「1件事」

我們常以為要改變人生,就該先擬定一份計畫,但不如先問自己卡在哪裡。擁有10餘年教學經歷、薇閣高中名師曾冠喆於《你的人生就是一趟英雄旅程》一書中,分享人生的5大關卡,包括發掘自身潛能、鍛造核心技能、蒐集各種關鍵知識等,帶領讀者找到活出自我、主導人生的方法,並掌握立足於未來的力量。以下為原書摘文:

11個擊退壓力妙招 健康寶典終身受用

11個擊退壓力妙招 健康寶典終身受用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以前是不知道怎麼做,現在把怎麼做寫在書裡面,剩下的就是執行了。預防永遠重於治療,少一點裝潢、規律作息、笑口常開、多走幾步路、增加一份蔬果攝取……等,都是幫助我們「驅疾避凶」的絕佳作為。● 運動這是既簡單、又方便的減壓方法,能提高體內的血清素,讓心情變好。運動原則很簡單, 就是一定要有氧、持續與不受傷。一項由美兆健管機構,和國家衛生研究院溫啟...

男人並非多餘!父愛對兒童發展很重要

男人並非多餘!父愛對兒童發展很重要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男人很容易在家裡變得多餘。他們是資源提供者和撫養人,除此外,他們並不常介入兒童教養。即使作為親生父親,至少在出生後的第一周,他們也只能耐心等候。與新生兒的親近程度,從生產、哺乳或把孩子帶在身邊,無論如何都不能與一個女性所經歷的相提並論。以上是截至今日仍然廣被接受的教養觀念與偏見。即便學者在研究幼兒時期的依附關係時,也經常只針對母親與嬰兒之間的互動。在這個議題上,英國的...

勇敢如妳 但什麼是真正的愛自己?

勇敢如妳 但什麼是真正的愛自己?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坊間太多兩性書籍、網路文章不停的在提倡女人要「多愛自己一點」。網友轉貼著「愛自己的八個法則」「檢測是否夠愛自己的三步驟」「學習愛自己的SOP」。更有不少女性名人在公開訪談時,振臂疾呼:「女人……真的要好好愛自己啊!」我曾經很疑惑,「愛自己」這件事情為什麼需要別人來對你循循善誘?畢竟,你自己都不願意愛自己了,別人又何必在乎?而且,為什麼普遍認...

丟不掉東西的人 如何學會收拾收納

丟不掉東西的人 如何學會收拾收納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再怎麼懶惰也能持續!早上的5分鐘美掃除。用「美掃除」來維持住家和體型,第一步就是學會打掃的基礎――「撢」、「掃」、「擦」。即便只在早上做5分鐘的打掃,就足以讓頭腦和身體清醒,保持房間的整潔。了解打掃的基本原則後,就來準備邊掃邊瘦吧!詳細解說在打掃的同時,一邊集中緊實手臂、背部、大腿・臀部、小腿肚、腰部等的方法,讓你輕鬆掃掃瘦!美掃...

把握2方向4技巧 讓你越忙越有時間

把握2方向4技巧 讓你越忙越有時間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常聽見媽媽們提醒剛結婚或剛懷孕的夫妻:「享受兩人世界只能趁現在!」「快在孩子出生前多去看電影!」真的有這麼誇張嗎?一旦成為扮演多重角色的職業婦女,就會像兩頭燒的蠟燭永遠都忙不完嗎?時間到底該怎麼運用才好?身兼媽媽、公司主管、粉絲頁版主、講師等多重身分,我到底如何利用時間?這件事已經被朋友、粉絲們問了太多次,也曾受邀在演講或課程中與職業婦女分享如何管理時間。其實沒什麼訣...

一週做多少運動 對身體最有益?

一週做多少運動 對身體最有益?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運動對身體有益,那麼應該要做多少的運動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必須在運動醫學的聖經「美國運動醫學會運動測試與運動處方指引」中來找答案。書中提到,「對於靜坐、少動的人群而言,即使是透過增加體力活動來提高些微能量消耗,都可以使其獲得健康益處」,可見得即使是少少的體力活動,都會對健康有所幫助,而且每週運動只要三至五天即可;若每週運動多於三天,則體適能的提高就會趨緩;若運動超過...

婆媳問題裡 男人該扮演的角色?

婆媳問題裡 男人該扮演的角色?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一段婚姻是來自兩個不同家庭的人組合而成的三個家庭,老公的原生家庭、老婆的原生家庭、以及老公老婆組織的新家庭,本來就會有很多需要適應的地方,不同的家庭中間就像是中間有一道溝需要跨越才會到對岸,業師父,請問要跨過溝到岸的另一邊需要什麼東西呢?業師父:橋樑。糖老大:沒錯,我把範圍再縮小一點,如果媽媽跟老婆就像是溝的兩岸,你覺得橋會是誰來當比較合適呢?業師父:…...

女兒是看護首選?如何分配權利義務?

女兒是看護首選?如何分配權利義務?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記得《人到中年,更是理直氣壯》的作者酒井順子就曾形容:所謂中年,就是父母的問題會接踵而來的年紀。而著有《50 歲開始優雅過好日子》、《上流老人:不為金錢所困的75 個老後生活提案》及《50 歲後,也可以過幸福日子》等書的日本精神科醫師保隆就曾提醒:50、60 歲的人,父母差不多就是70 ~ 90 歲。而這時候,他們可能會有兩種情形。一種是「身體還算健康,但手腳及...

五大桌遊推薦 激發親子創意與樂趣

五大桌遊推薦 激發親子創意與樂趣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桌遊是有規則的遊戲,有些遊戲快速簡單,你可以在三分鐘內完全熟悉;有些遊戲則非常困難,需要花上一、兩個小時,甚至更久的時間去理解和挑戰,很多厲害的桌遊玩家會全神貫注在遊戲中,去思考他們所做的每一個決定。若將使用在助人工作領域中的遊戲分類,我會簡單分為以下幾類:一、傳統遊戲《大富翁》每當我問大家玩過什麼桌遊的時候,一定會有人說出《大富翁》,當然隨著國外桌遊的引進,《大富翁...

運動後 如何分辨是痠痛還是受傷?

運動後 如何分辨是痠痛還是受傷?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在看診時,常常聽到病人說:「這個痛已經很久了,原本想說休息一陣子就會自己好起來,所以就沒有看醫生,也沒有接受治療⋯⋯但過了幾個月下來,發現根本沒有好,所以『只好』來看醫生了。」從病人的說法中可以聽得出來,他並非不想儘早治療,而是無法儘早發現一個事實:「這不是單純的運動後痠痛,而是已經受傷了!」很多運動員的病人都是因為這樣,才導致延誤就醫時機。受...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