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胃食道逆流

睡前做「1事」小心胃食道逆流!醫揭「正確睡姿」床頭抬高●●公分

睡前做「1事」小心胃食道逆流!醫揭「正確睡姿」床頭抬高●●公分

張媽媽是職業婦女,上班時緊張壓力大,下班後要趕回家料理家務,三餐不固定,近來胸骨下心窩處偶爾有灼熱或緊縮感,一開始症狀並不明顯,所以也沒特別注意。隨著工作加重,症狀發生率卻越來越頻繁,不僅會嘔酸水,有時甚至會出現胸骨後疼痛並傳到背後的情況,沒想到後來竟然感覺吞嚥困難,就醫經胃鏡檢查才知是罹患胃食道逆流。

特別企劃:牙齒保健

牙齒有黑點,是蛀牙還是「牙齒染色」?醫教1招判斷:看有無凹洞

牙齒有黑點,是蛀牙還是「牙齒染色」?醫教1招判斷:看有無凹洞

有些人整排牙齦「黑褐色」像沒刷牙,是蛀牙嗎?有黑點竟然更不容易蛀牙?牙醫師指出,牙齒表面出現黑色沈積,並非蛀牙,而是放射線菌與口水中的鐵結合形成的「硫化鐵染色」,雖難以刷除,但有這種狀況的人還比較不容易蛀牙,會發生在還沒換牙的兒童和少數大人身上。

長痘痘讓你容貌焦慮?8成青少年逃不掉!醫:出現「2症狀」及早就醫

長痘痘讓你容貌焦慮?8成青少年逃不掉!醫:出現「2症狀」及早就醫

夏季高溫容易導致皮膚出油與流汗,皮脂分泌旺盛進而堵塞毛囊,造成痘痘生成,若清潔與保養方式不當,恐使痘痘惡化,甚至留下難以消除的痘疤。根據最新調查結果,台灣12~35歲的年輕族群中,超過8成曾因青春痘感到焦慮,且有痘痘與痘疤者,對外貌的不滿意程度更是無痘者的2倍以上。

老婦逢廟必拜,求的竟是「好死」!林靜芸揭「1招」減少不健康餘命

老婦逢廟必拜,求的竟是「好死」!林靜芸揭「1招」減少不健康餘命

隨著平均年齡的增加,運動對於維持健康和延緩老化至關重要。不僅能增強體能、改善心肺功能,還能降低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同時有助於維持心理健康,提高生活質量。《優活健康網》特摘整形外科名醫林靜芸所撰此文,分享「最後的10項全能」,現代人如果想要「減少不健康餘命」,運動正是最好的選擇。

聖誕節12樣美食熱量表出爐!營樣師曝「這1片」熱量竟比鹹酥雞高

聖誕節12樣美食熱量表出爐!營樣師曝「這1片」熱量竟比鹹酥雞高

2022聖誕節就要到了,你準備好大吃一波了嗎?想到聖誕節就想到烤雞、披薩與牛排,但你知道這些聖誕美食,所含的熱量有多少嗎?營養師分享聖誕大餐的健康吃法,進食要先吃菜再吃肉,烹調方式要以清蒸、水煮為主,另外也加碼聖誕美食的熱量圖鑑,讓你避開發胖地雷,開心過聖誕!

戀人常常忽冷忽熱?專家教你「4招」調教「迴避型人格」變超主動

戀人常常忽冷忽熱?專家教你「4招」調教「迴避型人格」變超主動

和戀人牽手、抱抱都被拒絕?和他相處總是摸不透他的心⋯你有可能正和「迴避型戀人」談戀愛!知名心理學家段鑫星、心理師李文文與趙亞平於《如何擁抱一隻刺蝟》中,將不同人格的刺蝟,作為戀愛與婚姻中的個體比喻,並融合心理學知識,教你釐清自己的愛情盲點。以下為原書摘文:

用20分鐘,在家練出蜜大腿+翹臀!教你「4招緊實動作」狠甩大腿肉

用20分鐘,在家練出蜜大腿+翹臀!教你「4招緊實動作」狠甩大腿肉

運動非得要上健身房嗎?其實只要持之以恆,堅持每天訓練,並且做對運動,居家訓練也可以練出蜜大腿跟誘人翹臀!這一篇將由《運動星球》分享,如何運用側向深蹲、連續跨步、臀部上推、寬步深蹲等4個動作正確訓練你的臀大肌。來吧,跟著步驟一起練吧!

冬天泡湯注意4大重點:泡完少「1動作」恐皮膚乾癢搔抓不停

冬天泡湯注意4大重點:泡完少「1動作」恐皮膚乾癢搔抓不停

寒流即將席捲週末,你已經跟親朋好友約好要一起去哪裡泡湯了嗎?冬天泡湯可幫身體祛寒活血,是許多人愛好的一項休閒活動,不過皮膚科醫師提醒,泡湯或泡腳後一定要記得擦乳液,才不會讓水分快速流失而造成皮膚乾癢搔抓,可能細菌感染造成蜂窩性組織炎。

為什麼愈吃愈胖?減肥好困難?營養師揭真相:別再對美食說「不」

為什麼愈吃愈胖?減肥好困難?營養師揭真相:別再對美食說「不」

減肥中的朋友看過來!看到美味的食物,身體的第一個反應是拒絕⋯?小心這樣思考只會讓減肥愈來愈痛苦!美國知名營養師海莉.潘洛依(Haylie Pomroy),於《越吃越瘦的快速新陳代謝飲食》中告訴你如何正確吃喝,能快速啟動新陳代謝,燃燒體內脂肪,減肥不再是難事!以下為原書摘文:

女性下背痛機率較高!醫呼籲當心「這部位」作祟:嚴重恐影響生活

女性下背痛機率較高!醫呼籲當心「這部位」作祟:嚴重恐影響生活

你知道「薦髂關節」在哪裡嗎?薦髂關節是薦椎2側與髂骨相臨之處,因為它屬於身體的中心;要是薦髂關節不穩定,容易影響到腰椎,下肢,甚至引起下背痛,尤其女性下背痛機率較男性高,且因婦科、生產、賀爾蒙影響,往往需要更進一步精密檢查才能找到確切原因。

關節內都是血!血友病患磨到膝蓋「整組歹了了」全因健保這規範⋯

關節內都是血!血友病患磨到膝蓋「整組歹了了」全因健保這規範⋯

40多歲的上班族王先生是一名中度血友病患者,長期飽受關節出血、關節慢性發炎所苦,某日因左膝腫痛到無法行走,只好臨時請假就醫,醫師在X光檢查時發現關節腔內滿是血水,經施打凝血因子並將血水抽出後症狀才趨緩,因出血次數頻繁,最終他關節磨損嚴重,只好接受關節置換手術。

健檢報告「腎功能有紅字」是慢性腎病嗎?專家曝1圖表:該這樣看

健檢報告「腎功能有紅字」是慢性腎病嗎?專家曝1圖表:該這樣看

素有「洗腎王國」之稱的台灣,每8人就有1人有腎臟病,但研究統計卻顯示,高達96.5%的患者,未認知到自己的腎臟已出問題。台灣腎臟醫學會列舉「4大高風險族群」容易陷入慢性腎臟病危機,應注重抽血、驗尿檢查,定期追蹤腎功能指數,及早接受治療,可減少30~40%惡化成末期腎病的風險。

狂噴酒精消毒,讓皮膚乾裂脫皮?醫教1招「手部保養法」解救乾癢肌

狂噴酒精消毒,讓皮膚乾裂脫皮?醫教1招「手部保養法」解救乾癢肌

疫情開始至今,已經習慣隨時噴一下酒精、使用酒精乾洗手了嗎?皮膚科醫師提醒,若每天噴酒精、洗手、洗碗等碰水的次數超過數10次以上,可能會讓手部皮膚出現乾裂、乾癢、腫痛等症狀。建議民眾在習慣了用酒精消毒、常洗手保持手部衛生之際,也參考以下方法,學會如何保養、照護手部肌膚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