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媽媽是職業婦女,上班時緊張壓力大,下班後要趕回家料理家務,三餐不固定,近來胸骨下心窩處偶爾有灼熱或緊縮感,一開始症狀並不明顯,所以也沒特別注意。隨著工作加重,症狀發生率卻越來越頻繁,不僅會嘔酸水,有時甚至會出現胸骨後疼痛並傳到背後的情況,沒想到後來竟然感覺吞嚥困難,就醫經胃鏡檢查才知是罹患胃食道逆流。
明明很想培養興趣,當成下班後舒緩壓力的調劑,卻總是跨不出第一步?找不到喜好、提不起動力該怎麼辦?本篇將分享上班族面對興趣培養的挑戰,提供簡單易行的探索及養成方法,幫你重新點燃熱情,打破枯燥的生活模式!
很多時候,我們的反應其實是過去經驗留下的模式。沒察覺的話,就可能一直在重演舊故事,影響現在的選擇和關係。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榮格心理學家詹姆斯.霍利斯(James Hollis)於《穿越中年迷霧》一書中,著重與自己進行深層對話,修復創傷、覺察自己的靈魂,並揭示與內在對話的具體工具,幫助讀者洞察來自靈魂深處的訊息,唯有展開與自己的深層對話,才可能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以下為原書摘文:
最近,您是否常有一種莫名的煩躁感?或者和他人談不到幾句話就不耐煩?面對『煩』事,可要小心了,光田綜合醫院提醒民眾應尋求良好的抒發管道,以免傷害自己,也傷害他人。物價飆漲、社會事件與負面訊息不斷,民眾不僅荷包縮水,連好心情也跟著縮水。身心科溫偉鈞醫師指出,生活在這資訊爆炸的年代,隨時隨地都有不同的資訊刺激我們的思緒與情緒,身心狀態就像是即將爆炸的壓力鍋,一不小心就可能觸動爆炸的開關。大部分民眾...
今年夏天,艷陽時常高照,門診中偶可見到因不當曝曬造成輕度曬傷的孩子,但是令人驚訝的是,大部份的父母親或者照顧者並沒有使用防曬品的觀念,導致曬傷的情形一再出現。由於孩子無法避免在戶外的陽光下活動與遊戲,加上醫學研究也顯示在兒童時期就已接受到絕大部分的陽光曝曬量(超過一生之中的80%以上);因此為了防止孩童遭受到過度的陽光曝曬,應該在嬰兒時期,就開始使用適當的防曬品,幫助保護細嫩而未成熟的皮膚。...
日前香港報導有三十萬港童便秘,嚴重到需要注射肉毒桿菌改善。臺安醫院小兒科方旭彬醫表示,隨著飲食西化的影響,現今兒童的便秘問題大多是因為偏食或飲食攝取不當,若要改善兒童便秘,需從「飲食」習慣解決,方醫師提出以下幾點建議:1. 增加纖維質的攝取:多吃莖葉蔬菜(如花椰菜)、木耳(黑木耳可與蔬菜一起煮,白木耳可和黑棗做成涼飲)、黑棗、水果(多吃熟香蕉,少吃蘋果)和粗糙食物(如糙米飯)。2. 補充足夠...
根據國內外醫學研究顯示:若飲食不均衡,短期易造成疲勞、注意力不集中、便秘、過胖、過瘦…等等,長期則會引發一些慢性疾病,甚至是癌症。所以培養正確均衡的飲食觀念與習慣,是健康的不二法門。根據衛生署從民國69年至85年歷經三次全國性國民營養調查,國人油脂攝取量明顯增加,蔬菜、水果方面的攝取卻嫌不足,文明病的發生率直逼先進國家。綜觀台灣近幾十年來十大死因的演變,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營養組劉麗華指出...
炎夏氣溫逐漸升高,戶外游泳池相繼開放,游泳已是消暑、舒壓健身的最佳運動,在游泳運動時更要注意游泳池的衛生,才能達到娛樂又健身的目的。民眾如何選擇一個優質的游泳場所?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醒市民除應選擇通風良好乾淨衛生的場所游泳外,更要細心觀察泳池是否設有專人管理衛生事項、救生員是否在場、是否每兩小時自行監測池水之酸鹼值及有效餘氯量並將監測結果公告於泳池明顯處,並加強營業場所衛生設備與設施之環境清...
一名家庭主婦指甲凹凸不平,她以為是罹患灰指甲,於是到該院皮膚科就診,經醫師了解後發現,她做家事時不喜歡帶手套,因愛乾淨、勤打掃,手部經常碰水,因此造成指甲根部腫脹發炎,再生長出來的指甲便凹凹凸凸。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皮膚科黃瑞雲主任建議,像這樣的情況,只有改變工作習慣、少碰水,工作時戴上手套,否則吃藥或擦藥也沒用!黃瑞雲主任表示,有些家庭主婦十分勤勞,卻不喜歡戴手套做家事,經常碰水的手便容易...
「這場病,我看見每個生命的獨一無二。」參加台灣癌症基金會「第二屆抗癌鬥士選拔」的湯家安,在三十六歲的人生精華時期,卻被診斷罹患大腸癌第三期,經歷過兩次開膛破腹、十二次化療,讓她對生命有的態度完全改觀,與另一半的感情也更為堅定。湯家安在發現罹患大腸癌後,還來不及猶豫、悲傷,就讓醫生截去25公分的結腸與直腸。接踵而來的「化療」考驗,強烈的副作用讓她幾乎嘔出膽汁、掉光頭髮,血球的數值只有正常人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