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台灣社會逐漸邁向超高齡化,「孤獨感」已成為許多老年人面臨的重大挑戰,長期缺乏社交互動、和他人情感疏離,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可能會有負面影響。為了應對孤獨感的問題,《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以下是幾種可以嘗試的方式,幫助家中長輩獲得陪伴,增加心理上的安全感。
為解決兒童對保健食品缺乏興趣的普遍問題,台灣保健食品momochan團隊日前宣布與環球影業達成重大合作,成功取得小小兵、侏羅紀世界、馴龍高手及蓋比娃娃屋等四個知名IP的環球產品與消費體驗正版授權,推出全新兒童保健食品系列。這項合作不僅在產品包裝設計上突破創新,更在品質標準上達到國際級要求,為台灣兒童保健食品市場注入新活力。
碳水化合物是運動時主要的能量來源,但要怎麼補充才剛好呢?國際訓練員兼運動營養教練文碩氣、運動營養教練趙恩緋於《真正可以降低體脂肪的吃法》一書中,用最精簡的方式將複雜的數據全面表格化,教導讀者怎麼吃、何時吃、如何搭配,讓體脂肪有感下降,運動成效大提升。以下為原書摘文:
大貨車駕駛黃先生,兩年前開始血尿卻不以為意,去年十月求診,檢查發現罹患第二期膀胱癌,得切除膀胱,他擔心餘生得背著尿袋過日,一度難以接受,臺中慈濟醫院泌尿科團隊用他自己的「小腸」重建一個新膀胱,讓他喜獲重生。黃先生,六十二歲,駕駛大貨車卅多年,平時愛好運動,參加多次馬拉松比賽,自認為身體十分硬朗,兩年前開始發現尿中帶血色,「因為不痛不癢,還可以到處趴趴走,一開始也沒在意!」去年十月,血尿愈來愈...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不論是乳房、或超音波檢查,或X光攝影的壓痛,常讓女性朋友望而卻步;而超音波的假陽性結果,常嚇得女性朋友徹夜難眠。磁振造影高度的乳癌檢測能力,不僅看得到,也抓得到組織證明異常。對於矽膠注射隆乳、或是不喜接受傳統乳房檢查(X光與超音波)的女性朋友們,提供一個乳癌檢測新方式,而這也是乳癌檢測新突破!乳房磁振造影導引下的細針定位及粗針穿刺切片術,讓早期乳癌無所遁形,...
現代人飲食習慣不良,腸胃問題形成普遍存在的病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調查100年上班族的全年度健檢結果統計,發現腸胃異常比例高達9成,且有近7成民眾檢查前未發覺不適,經過胃鏡、腸鏡檢查後才證實腸胃早已出現問題。聯安預防醫學機構鄭乃源院長指出,腸胃問題中以腸瘜肉最需注意,發現腸瘜肉發生率在31~40歲初老族的比率已超過3成,且瘜肉即使當年切除,隔年再發現的比率也逾2成。鄭乃源院長呼籲超過30歲後即...
聽覺是人類與外界環境溝通的重要管道,正常的聽覺能力也是兒童語言及學習發展的基本需求,聽力一但有損失,對兒童將來一生影響深遠。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聽力師表示,醫學研究已經發現一些與聽力損失有關的基因,父母可透過婚前健檢、基因比對等詳細健檢,亦或做產前超音波確認胎兒耳朵是否有發育缺陷。不過,人類的內耳構造極微小、功能又精密,即使看到耳朵外觀發育完整,亦很難在生產前完全確定胎兒是否有聽力問題,因...
豬哥亮在演藝圈復出,且主持民視「豬哥會社」兩年7個月,如今因為健康出現警訊,昨天(21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將辭去「豬哥會社」主持棒,他表示,因為心臟不好,加上自己血壓過高,受糖尿病、膝關節等慢性病之苦,也因四月份馬上又要幫楊登魁拍電影,怕身體無法負荷,因此決定請辭主持棒暫時讓身體休息一下,其實早在一個月前,豬哥亮更是在錄影時突然血壓飆高掛急診,身體狀況確實不太好。根據台中林新醫院衛教文章提到...
看書報時,你的反射動作是把書報放得老遠才看得見;簡訊不清晰,也得把手機拿遠一點,這些都是老花一族的標準動作 眼科醫師表示,以往大約是到45歲以上才會逐漸出現老花症狀,不過隨著3C電子產品普及化,老花眼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現在國內眼科引進無刀老花雷射手術,利用一種特殊的雷射光束,讓老花族能解決此困惱。(圖片取自維基百科,作者為Mk2010)54歲藝人黃仲崑,年輕從未近視,但近幾年卻必須戴250...
為全面動員中央及地方政府共同推動低碳永續家園建構工作,環保署沈世宏署長於今年3月21日假新北市八里垃圾焚化廠,與北區低碳生活圈6個縣市政府及專家學者,座談交流低碳永續生活圈發展理念願景。環保署說明,低碳永續生活圈座談將分別於北、中、南、東各區召開,沈世宏署長均將親自出席,目的在與各區域生活圈地方政府進行意見交流,並與當地各低碳永續領域專家學者共同探討相關運作機能應用,以聚焦「低碳永續方案推動...
臺北市政府為維護學童營養午餐製作衛生,由臺北市政府法規委員會消保官、衛生局及教育局針對轄內供應學校營養午餐製作場所,依據「食品良好衛生規範」進行衛生稽查,共計稽查輔導43所本市國中、小學學校自設廚房及12家餐盒食品工廠,現場衛生稽查結果均符合規定。法規會主委葉慶元說明本次檢查重點包含四大點,從業人員衛生管理、設備器具之清潔與管理、食品及其原物料儲存、餐飲製程衛生。另外除了進行衛生稽查外,同時...
明天是世界結核病日,在政府近年的努力下,結核病發生率從95年至今已降低了21%,但去年台灣還是有近一萬三千名新增案例。然而結核病可不只侵犯肺部,還有較為少見的肺外結核,由於症狀不明顯而難以診斷。感染科醫師提醒,如果有莫名的高燒不退、體重減輕及盜汗等症狀,都可能是結核感染,應立即就醫,以免延誤治療時機。王先生,今年五十多歲,年前因莫名的持續高燒,接連住了幾家醫院都沒改善,本來以為是鼻咽癌復發,...
今日上午,世界結核病日(03/24)前,花蓮慈濟醫院舉辦世界結核日宣誓活動,分享七年來防治結核病的成果,結核病友配合分享合併有心臟病與糖尿病的治療個案。希望藉此分享正確的結核防治觀念,希望患者的親友能成為一股支持的力量,讓罹病者可以勇於接受治療,重返社區正常生活。(圖片翻攝自疾管局。)三年前被診斷出患者結核病的黃先生,從原先近百公斤一下子掉了二十多公斤,雖然黃先生沒有出現明顯的呼吸道問題,但...